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月调考化学试题2(含解析)

2023秋黄梅县实验中学1月调考2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S32 Ca40 Fe56 Mg24 Cu64 Al27 Zn65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哲理。下列描述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水淹七军
B.《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
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
2.下图中的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中含有氧分子
B.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丙烯酸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3.通过简单的家庭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实验,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地倒入试管中,能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复原的一组物质是

A.蔗糖和水 B.铁粉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和水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4.定义:分子或原子团的原子总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总数也相同,这样的微粒互称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如N2和CO是等电子体,如下表所示:
微粒 分子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 沸点 水溶性 密度
N2 5×2=10 -195.8℃ 难溶于水 1.25g/L(标准状况)
CO 4+6=10 -191.5℃ 难溶于水 1.25g/L(标准状况)
下列哪组物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相差甚远”
A.O3和SO2 B.CO2和N2O C.NH3和BF3 D.和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前要先通CO,加热后B中出现浑浊
C.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
D.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7.某同学将mgMg、A1、Zn、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
A.2.4≤m≤6.5
B.2.4C.1.8≤m≤6.5
D.1.88.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是由A1、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 B.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g
9.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
C.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3℃时,如果a、b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a>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3分)
11.生活处处皆化学,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厨房中的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用金属铁做锅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性质是 。做完菜后的铁锅用洗涤剂刷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2)汽水是人们在夏季经常饮用的一种消暑解渴的饮料,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是打开瓶盖时, ,气体从水中逸出。
(3)早期的高压锅是铝合金制成的,这种高压锅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 (填化学式)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 。
12.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性质 、 。
(2)C物质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4)请写出D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
13.现对一批已生锈的弹壳进行回收利用,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①该弹壳由铜锌合金制成,其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②Cu2(OH)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为加快步骤一的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2)溶液A中的溶质是 ;
(3)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回收锌的质量 废弃弹壳中锌元素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改变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现欲制备120吨(t)含锌量小于35%的黄铜,该类黄铜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承受冷热加工,但在200℃~700℃之间热加工时易断裂。下列符合原料配比及热加工条件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锌44t 铜76t 750℃
b.锌38t 铜82t 500℃
c.锌55t 铜65t 190℃
d.锌25t 铜95t 750℃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3分)
14.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A的实验室制氧器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 。
(2)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C至H”中选择仪器 (填序号)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 组合。
(3)若用图Ⅰ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 (填“a”或“b”)。
(4)用图J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与Ca(OH)2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现象是 。
15.氮化镁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无机化合物,它可用于制备高硬度、高热导、抗腐蚀、抗磨损和耐高温的其它元素的氮化物,制备特殊的陶瓷材料等。某校化学研究小组用镁与氮气反应制备氮化镁(Mg3N2),并用实验方法测定氮化镁的纯度。
Ⅰ:制备氮化镁
【查阅资料】
①(NH4)2SO4+2NaNO22N2↑+Na2SO4+4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能吸收氧气;稀硫酸能吸收氨气;
③在常温下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镁几乎与水不反应。
【实验】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图甲(A-G):
(1)D装置的作用是 。
(2)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时先进行 (选填“A”或“E”)处加热,理由是 。
Ⅱ:测定氮化镁的含量
(4)氮化镁是浅黄色粉末,极易与水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定性分析】
(5)步骤一:取少量氮化镁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试管口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步骤二: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沉淀全溶且冒气泡.该步骤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定量测定】按图乙(H﹣I)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6)取氮化镁样品16g进行实验,I装置增重3.4g,则该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
(7)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共1小题,4分)
16.往80g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加入的镁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
(1)a→b段表示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_____反应。(填化学式)
(2)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试卷第2页,共7页
1.A
【详解】A、《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水淹七军,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炼丹的过程中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C
【详解】A、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2=7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过省略,不是g,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2)=9:8,故C正确,符合题意;
D、丙烯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蔗糖溶于水后,物质间不反应且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故A错误;
B、铁粉与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使气球膨胀,但不会复原,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能够放出大量的热,容器内气体膨胀会使气球鼓起来,温度恢复到室温,气球复原,故C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使气球膨胀,但不会复原,故D错误;
故选C。
4.C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等电子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常相似。
【详解】A、O3和SO2的原子总数相同,均是3,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均是18,是等电子体,性质相似,故选项错误;
B、CO2和N2O的原子总数相同,均是3,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均是16,是等电子体,性质相似,故B选项错误;
C、NH3和BF3的原子总数相同,均是4,最外层电子总数不相同,NH3最外层电子总数是8,BF3最外层电子总数是24,不是等电子体,性质相差很大,故选项正确;
D、和的原子总数相同,均是4,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均是24,是等电子体,性质相似,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选项A正确;
B、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加热后有二氧化碳生成,会观察到B中出现浑浊,选项B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长导管是出水管,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该为a→c→b→d,选项C错误;
D、生铁中含有碳等杂质,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选项D正确。故选C。
6.B
【详解】A、该实验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不加二氧化锰,其他因素相同,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加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以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温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溶液变红的速率越快,说明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将mgMg、A1、Zn、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是由金属离子(Mg2+、A13+、Zn2+、Fe2+)和Cl-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中含有Cl-的质量为(m+7.1) g-mg=7.1g。则该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7.1g÷=7.3g。
假设分别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则
由计算可知,若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时,m最大值为6.5g,最小值为1.8g,而该物质为混合物,故m的最大值应小于6.5g,最小值应大于1.8g,故选D。
8.D
【分析】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镁、锌和铝的质量分别为、、
【详解】A、金属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说明粉末中一定不包括铁和银,通过上面计算可知,金属粉末可能组成为镁、铝和锌、铝、镁和锌,组成有三种可能,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中氢元素都来源于硫酸中的氢元素,生成0.2g氢气,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0.2g,则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错误;
C、由A可知,该样品中不一定含有镁,说法错误;
D、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为金属硫酸盐,金属的质量=2.4g,硫酸根的质量=,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9.6g+2.4g=12g;
答案:D。
9.C
【详解】金属活动性:Mg>Zn>Fe>Cu,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即:,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即 ,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故一定发生了铁和硝酸铜的反应。
①一定发生了锌和硝酸铜、铁和硝酸铜的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铜,错误;
②铁可能过量,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正确;
③硝酸镁不参与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镁,锌、铁一定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硝酸铜,正确;
④锌与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铁与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滤渣的质量不变,故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错误。
故正确的是②③。
故选C。
10.D
【详解】A、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a、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125g a的饱和溶液中才含有25g a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abc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b>c,当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a和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此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b>a>c,故选项说法错误;
D、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如果a、b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a>b,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1) 导热性(或良好的导热性) 乳化
(2)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3)Al2O3
(4)C2H5OH##C2H6O
【详解】(1)用金属铁做锅,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做完菜后的铁锅用洗涤剂刷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2)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是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气体从水中逸出;
(3)早期的高压锅是铝合金制成的,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这种高压锅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12. 可燃性 还原性 用于医疗急救等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E会转化成D、C,D、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D是水,C是氧气,A会与水反应,会与氧气相互转化,所以A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由分析可知(1)B是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等;
(2)C是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等;
(3)A→B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3. 加热(合理即可) H2SO4、CuSO4、ZnSO4 大于 d
【分析】注意反应物是否过量的问题,以判断溶质的成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分析;充分阅读题中所给的信息,利用信息分析作答。
【详解】(1)为加快步反应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或搅拌或粉碎废弃弹壳或增大酸的浓度等;
(2)弹壳中的Cu2(OH)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锌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由于加入了过量的稀硫酸,所以溶液A中的溶质是H2 SO4、CuSO4、ZnSO4;
(3)溶液A中的溶质是H2 SO4 、CuSO4 、ZnSO4,加入了过量的锌,CuSO4和锌反应产生铜和硫酸锌,所以B中固体是锌和铜,加入硫酸,锌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二中另外加入了过量的锌,参加反应,最终也回收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回收锌的质量大于废弃弹壳中锌元素的质量;
(5)该类黄铜含锌最大量:120t×35%=42t,在200℃~700℃之间热加工时易断裂。
a.锌44t、铜76t、50℃,含锌量超过42t,不符合题意;
b.锌38t、铜82t、500℃,500℃时处在200℃~700℃之间,热加工时易断裂,不符合题意;
c.锌55t、铜65t、190℃,含锌量超过42t,不符合题意;
d.锌25t、铜95t、750℃,含锌量小于42t,750℃不在200℃~700℃之间,热加工时不易断裂,符合题意。故选d。
14.(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 CEH D
(3)b
(4)溶液变浑浊
【详解】(1)为了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了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的物质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填: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装置C中带孔塑料片把块状固体和液体隔开,当关闭止水夹时由于气体增多使试管内气压变大,把溶液压入长颈漏斗内,液面低于带孔塑料片,固液分开,不再反应,打开止水夹则气体导出,液面回升,固液接触继续反应,因此选择的仪器是CEH;若用H2O2和MnO2制备O2,属于固体常温型,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该选择分液漏斗,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从而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E(或F)和D组合,故填:CEH;D;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图Ⅰ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b,故填:b;
(4)用图J所示矿泉水瓶振荡后,证明CO2与Ca(OH)2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填:溶液变浑浊。
15.(1)干燥氮气
(2)3Mg+N2Mg3N2
(3) A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4)Mg3N2+6H2O=3Mg(OH)2+2NH3↑
(5)Mg+2HCl=MgCl2+H2↑
(6)62.5%
(7)充分反应,防倒吸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水蒸气,干燥氮气,故填:干燥氮气;
(2)E装置中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氮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故填:3Mg+N2Mg3N2;
(3)实验时先进行A处加热,原因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影响实验结果,故填:A;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4)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故填:Mg3N2+6H2O=3Mg(OH)2+2NH3↑;
(5)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沉淀全溶且冒气泡,是因为样品中含有过量的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故填:Mg+2HCl=MgCl2+H2↑;
(6)解: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I装置增重3.4g,说明氨气的质量为3.4g,设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00%=62.5%;
故填:62.5%;
(7)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充分反应,防倒吸,故填:充分反应,防倒吸。
16.(1)AgNO3(2)23.5%
【分析】由题意“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铜>银,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铜;根据图象分析差量,根据差量关系计算出硝酸铜的质量,再计算出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1)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铜>银,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铜,所以a→b段表示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AgNO3反应。故填:AgNO3
(2)设硝酸铜的质量为x
原混合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是:;故填:23.5%
【点睛】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根据方程式找出差量关系是计算的关键。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