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含解析)单元检测题2023---2024上学期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

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一、单选题(共13题)
1.电解法处理含有、的酸性废水,其工作原理及电极b中铁的化合物的催化机理如图所示,H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接电源负极
B.处理,a极将生成4molHClO
C.工作时电极b中铁的化合物由Fe(Ⅲ)变为Fe(Ⅱ)
D.与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2.锌-铈液流电池体系作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新生一代,有着诸多的优势,如开路电位高、污染小等。锌-铈液流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为惰性材料,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e4++Zn=Zn2++2Ce3+
B.充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b极发生还原反应
C.充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b极增加14g
D.选择性离子膜为阴离子交换膜,能阻止阳离子通过
3.有机物电极材料具有来源丰富、可降解等优点,一种负极材料为固态聚酰亚胺-水系二次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有机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B.将M+由Li+换成Na+,电池的比能量会下降
C.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2e-=
D.充电时每转移2mole-,右室离子数目减少2mol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反应事实与所给方程式相符的是
A.用硫酸锌溶液电镀锌的阴极反应: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溶液中滴加稀硝酸产生气体:
D.浓硝酸用棕色瓶保存的原因:
5.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B.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丙装置:测定中和热 D.丁装置:铁件上镀铜
6.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备b
B.实验室可用电解法制备c
C.a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d和氢气
D.实验室检验e溶液,只能用溶液
7.利用膜技术和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2mol N2O5 和1mol H2SO4
C.乙中电极d上发生氧化反应
D.c电极反应式为: N2O4 – 2e- + H2O = N2O5 + 2H+
8.黄铁矿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金属矿物,主要成分为。工业上常煅烧其生成含铁矿渣和含硫气体。含硫气体可用来提取硫和制造硫酸,制硫酸时的尾气常用氨水吸收;含铁矿渣与硫酸反应后再加入溶液,可制备。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贮存浓硫酸。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煅烧黄铁矿:
B.气体与气体混合:
C.氨水吸收过量:
D.溶液与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性溶液中:K+、Na+、、
B.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Na+、、、Cl-
C.碱性溶液中:Na+、K+、、
D.1.0 mol/LKNO3溶液:H+、Fe2+、Cl-、
10.下列装置能实现非自发反应:的是
A. B. C. D.
11.已知:(平衡常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a、b均为石墨)电解1L 1.0mol/L溶液一段时间制备溶液,测得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0.5mol通过了离子交换膜
B.当溶液中为mol/L时,的转化率为50%
C.b极附近收集到5.6L(S。T。P。)
D.未参与阳极的电极反应
12.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北工业大学团队研究锂-二氧化碳二次电池,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3CO2+4Li=2Li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隔膜左侧的电解液a可选用水性电解液
B.放电时,若消耗1.5molCO2时,转移2mol电子
C.放电时,电子从锂电极流出,通过电解液流回锂电极,构成闭合回路
D.充电时,锂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13.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人工固氮
B.标准状况下反应④生成56mL转移个电子
C.该转化过程总反应为:
D.反应⑤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时有白烟产生
二、填空题(共10题)
14.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燃煤烟气中的SO2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处理。
①M极为 (填“负极”或“正极”),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一段时间后N极附近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当外电路通过0.2mol电子时,质子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 (填“增大”或“减小”) g。
(2)PbSO4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①放电过程中,Li+向 (填“负极”或“正极”)移动。
②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 gPb。
15.硝酸的工业制备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氧化为NO: 。
(2)NO被空气氧化为NO2: 。
(3)NO2溶于水制备HNO3: 。
16.I.有下列物质:①Fe ②CO2 ③Na2O ④Cu(OH)2 ⑤MgCl2 ⑥NH4Cl ⑦H2SO4 ⑧C2H5OH(酒精)(用序号作答)。
(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
II.今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K+浓度是0.2mol·L-1,SO的浓度是0.7mol·L-1。
(2)写出Al2(SO4)3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3)Al3+浓度应等于 mol L-1。
III.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
(4)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5)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
(6)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
17.填空。
I.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①物质燃烧②炸药爆炸③浓硫酸稀释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⑤硝酸铵溶于水吸热⑥与反应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2)已知: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H—H的键能为,N—H的键能为,生成过程中放出46kJ的热量。则的键能为 。
II.航天技术中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3)某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其负极反应为 。
(4)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船,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过冷凝后可用作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g饮用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
18.依据图1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图2装置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图2收集装置中将收集装置补充完整 。
(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碱石灰 B. 浓硫酸 C. NaOH固体
(4)工业上以、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分为三步,第一步由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依据X的物质类别推断,X转化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若要将,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O2 B.Na C.H2O D.Cl2
19.书写方程式
(1)硫酸铝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酚醛树脂的合成 。
(3)用重铬酸钾和浓盐酸制氯气 。
(4)和固体混合物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放出的气体均为黄绿色(为黄绿色) 。
(5)将雌黄铁矿()中的S氧化成 。
20.下图所示装置中,属于电解池的是 (填序号)。

21.(1)在一个绝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
C、断裂1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mol N﹣H键
D、反应消耗N2、H2与产生NH3的速率之比1:3:2
(2)已知:①Zn(s)+1/2O2(g) = ZnO(s) △H =-348.3 kJ/mol
②2Ag(s)+1/2O2(g) = Ag2O(s) △H =-31.0 kJ/mol
则Zn(s)+Ag2O(s) = ZnO(s)+2Ag(s)的△H= kJ/mol。
(3)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C(s)+O2(g)==CO2(g) △H = -393.5kJ/mol
2H2(g)+O2(g)==2H2O(g)△H = -483.6kJ/mol
现有0.2mol炭粉和H2组成悬浮气,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4)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YO3n- + 3S2- + 6H+ = Y-+ 3S↓+ 3H2O
①YO3n-中Y的化合价是 ;
②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22.砷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砷(As)与磷位于同一主族相邻位置。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亚砷酸)是三元弱酸,第一步和第二步电离是通过和水中的氢氧根结合实现的,第三步则直接电离出。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第二步的电离方程式为 。
(3)古代《本草衍义》提纯砒霜作如下叙述:“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该提纯用的基本操作是 。砷黄铁矿(FeAsS)制烧可生成砒霜和红棕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很多,在含高浓度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可将转化为而脱除,该脱除砷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化学电源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所以原电池的设计原理与某一类化学反应有关。你认为下列化学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字母)。
A.CH3COOH+NaOH=CH3COONa+H2O
B.Cu+2Fe3+=2Fe2++Cu2+
C.4Fe+3O2+2H2O=2Fe2O3·H2O
D.Fe+H2SO4=FeSO4+H2↑
(2)化学反应均涉及相应的能量变化,为探究这些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已知两个实验除了是否有导线连接两个金属棒外,其余均相同。
①该同学设计这两个实验的目的是 。
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图1、图2所示实验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的体系温度均上升,且图1实验上升值大于图2实验上升值
B.图1、图2所示实验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的体系温度均上升,且上升值相同
C.图1所示实验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的体系温度上升,图2所示实验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的体系温度下降
D.图1所示实验的锌棒表面有气泡产生,图2所示实验的铜棒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图1所示实验
(3)若将用导线相连在一起,总质量为80.00g的锌片和银片同时浸入稀硫酸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金属片,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得金属片的总质量为63.75g。则装置工作时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工作时间内装置所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由图知,电极a上氯离子失电子变为次氯酸,被氧化,则电极a为阳极,接电源正极,故A错误;
B.硝酸根离子转变为铵根离子,N元素化合价从降低到,元素化合价从升高到,处理,电路中转移,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工作时电极b中铁的化合物由(Ⅱ)变为(Ⅲ),故C错误;
D.电极b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转变为铵根离子,N元素化合价从降低到,与反应的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B。
2.A
【分析】据图可知,放电时,a电极上Zn转化为Zn2+,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上Ce4+被还原为Ce3+,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则充电时a电极为阴极,b电极为阳极。
【详解】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 Zn2+,正极反应式为2Ce4+ +2e -=2Ce3+,故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e4++Zn=Zn2++2Ce3+,故A正确;
B.充电时,a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充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b极生成了0.1mol Ce4+,但Ce4+不在b极上析出,电极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正极电解液与负极电解液不能混合,所以加入的H+起平衡电荷的作用,选择性离子膜应为质子交换膜,故D错误;
故选A。
3.B
【分析】该结构是一种负极材料为固态聚酰亚胺-水系二次电池,则另外一个电极正极,充电时有机电极为电解池阴极,放电时负极电极的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反应为-2ne-=,正极反应为:I+2e-=3I-。
【详解】A.该结构为一种负极材料为固态聚酰亚胺-水系二次电池,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充电时有机电极为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的电能,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锂,M+由Li+换成Na+,电池的比能量会下降,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放电时负极电极的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反应为-2ne-=,故C错误;
D.充电时,右侧电解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3I--2e-=I,则充电时每转移2mole-,左侧减少2mol阴离子,同时有2molM+离子进入左室,右室离子数目减少4mol,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用硫酸锌溶液电镀锌的阴极反应:,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错误;
C.稀硝酸能将SO2氧化为,同时生成NO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发生反应,因此用棕色瓶保存,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内气体减少,导气管内液面升高,甲装置能探究铁的吸氧腐蚀,能达到相应实验目,故不选A;
B.根据两侧烧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乙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故不选B;
C.测定中和热,缺少搅拌器,丙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故选C;
D.铁件上镀铜,铁做阴极、铜做阳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丁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故不选D;
选C。
6.B
【分析】由图可知,a为Fe,b为亚铁盐,e为铁盐,c为Fe(OH)2,d为Fe(OH)3。
【详解】A.Fe和Fe3+能化合生成Fe2+,故A错误;
B.用铁作电极,Na2SO4溶液作电解液,阳极电极反应式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阴极附近产生的OH-与阳极溶解产生的Fe2+结合生成Fe(OH)2,故B正确;
C.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错误;
D.检验Fe3+也能用NaOH溶液,NaOH与Fe3+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故D错误;
答案选B。
7.B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原电池,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电池中总反应为,乙为电解池,c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d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电池中反应为,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 H2SO4,c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2mol N2O5,B正确;
C.乙为电解池,d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乙为电解池,c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题目难度中等,能依据图象和信息准确判断正、负极和阴、阳极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8.B
【详解】A.黄铁矿“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是生成三氧化硫,故A错误;
B.气体与气体混合发生的反应为,故B正确;
C.用氨水吸收少量SO2生成亚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SO2=2NH+SO+H2O,亚硫酸铵要拆开,故C错误;
D.属于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部分发生电离,不能将其拆开,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9.C
【详解】A.强酸性溶液中,H+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否则会和铝反应放出NO而不是氢气,B错误;
C.碱性溶液中:Na+、K+、、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 .H+、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答案选C。
10.C
【详解】因Ag与盐酸不反应,则不能设计为原电池,为了使反应2HCl+ 2Ag= 2AgCl↓+H2↑能顺利进行,可设计为电解池,且选择Ag为阳极,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即可;
A.银作阴极,无法完成该反应,选项A错误;
B.不能设计成原电池,选项B错误;
C.银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为盐酸,所以符合条件,选项C正确;
D.银和稀盐酸不能自发进行,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1.C
【分析】平衡常数,,则,,根据Cr元素守恒,所以溶液中=0.25mol/L、mol/L。
【详解】A.电解1L 1.0mol/L溶液一段时间,=0.25mol/L、mol/L,、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5mol、,根据钠元素守恒,有0.5mol通过了离子交换膜,故A正确;
B.当溶液中为mol/L时,、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5mol、,的转化率为,故B正确;
C.反应生成0.25mol,根据,说明阳极生成0.5mol氢离子,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则阳极收集到2.8L (S。T。P。),故C错误;
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所以未参与阳极的电极反应,故D正确;
选C。
12.B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金属锂为原电池的负极,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锂离子,电极反应式为Li—e-=Li+,右侧电极为正极,在锂离子作用下,二氧化碳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碳酸锂和碳,电极反应式为3CO2+2Li++4e-=2Li2CO3+C,充电时,金属锂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右侧电极与正极相连做阳极。
【详解】A.锂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所以电池隔膜左侧的电解液a不能选用水性电解液,故A错误;
B.放电时,右侧电极为正极,在锂离子作用下,二氧化碳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碳酸锂和碳,电极反应式为3CO2+2Li++4e-=2Li2CO3+C,由电极反应式可知,消耗1.5mol二氧化碳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B正确;
C.放电时,电子从锂电极流出通过导线和灯泡流回锂电极构成闭合回路,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充电时,金属锂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A.反应①是氮气和镁反应,镁将氮气还原为氮的化合物,属于人工固氮,A正确;
B.标准状况下,生成56mlO2,为,转移电子数为 ,B错误;
C.通过观察图示可知,通过①②③④⑤,最终消耗反应物为N2和H2O,最终生成NH3和O2,该转化过程总反应为:,C正确;
D.HCl和NH3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会观察到有白烟,D正确;
故答案选B。
14.(1) 负极 SO2-2e-+2H2O=SO+4H+ 增大 增大 6.2
(2) 正极 20.7
【详解】(1)①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有氧气参与的一极为正极,所以N极为正极,M极为负极,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H+;
②N极电极反应式为,氢离子浓度降低,N极附近溶液pH增大;
③该装置中左侧吸收,同时产生和氢离子,其中氢离子向右移动,溶液增加的量为与向右移动的氢离子的质量差,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根据SO2-2e-+2H2O=SO+4H+可知,吸收0.1mol,向右移动0.2mol氢离子,其质量差为6.4g-0.2g=6.2g;
(2)①放电过程中钙失去电子,钙电极是负极,硫酸铅电极是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则Li+向正极移动。
②硫酸铅转化为铅需要得到2个电子,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molPb,质量是20.7gPb。
15.(1)4NH3+5O24NO+6H2O
(2)2NO+O2=2NO2
(3)3NO2+H2O=2HNO3+NO
【详解】(1)NH3、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2)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3)N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16.(1) ③④⑤⑥⑦ ②⑧
(2)Al2(SO4)3=2 Al3++3SO
(3)0.4
(4) 氯气/Cl2 氮气/ N2
(5)2:3
(6)
【详解】(1)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①Fe 属于单质,②CO2属于非电解质, ③Na2O属于电解质, ④Cu(OH)2属于电解质,⑤MgCl2属于电解质,⑥NH4Cl属于电解质,⑦H2SO4属于电解质, ⑧C2H5OH属于非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有③④⑤⑥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②⑧;
(2)Al2(SO4)3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Al2(SO4)3=2 Al3++3SO;
(3)根据溶液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0.2mol·L-1+3×n(Al3+)=2×0.7mol·L-1,n(Al3+)=0.4mol·L-1;
(4)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氮气,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氮气;故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N2;
(5)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为氨气中生成氮气的部分,被还原的物质为反应的氯气,故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2:3;
(6)单线桥表示了电子的转移方向与数目,反应中氯得到电子、氮失去电子,表示为:。
17.(1) ④⑥ ①②⑦
(2)946
(3)
(4)
【详解】(1)吸热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反应是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物质燃烧是放热反应,炸药爆炸是放热反应,浓硫酸稀释不是化学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是吸热反应,硝酸铵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与反应是吸热反应,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2)△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6)×2= +3×436-6×391,=946KJ/mol;
(3)碱性条件下的氢氧燃料电池,通入氢气一端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4)根据反应2H2+O2=2H2O,每生成2mol36g水电子转移4mol,得到1.8g水,电子转移0.2NA个。
18.(1)
(2)
(3)B
(4)4NO+6H2O
(5)N2O5+H2O=2HNO3
(6)AD
【详解】(1)实验室常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氨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收集方法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短进长出,装置图为:,故答案为:;
(3)A项,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不选A;B项,浓硫酸和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选B;C项,NaOH固体吸收水分,不与氨气反应,可以干燥氨气,不选C;
故答案选B;
(4)反应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5)X中N化合价为+5价,物质类型为氧化物,则化学式为N2O5,X转化为的反应为酸性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O5+H2O=2HNO3,故答案为:N2O5+H2O=2HNO3;
(6)若要将,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NH3作还原剂被氧化;A项,O2可以氧化NH3为N2,正确;B项,Na是还原剂不能氧化NH3,错误;C项,氨气可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H2O不能氧化NH3,错误;D项,Cl2可以氧化NH3为N2,正确;
故答案选AD。
19.(1)2Al3++3SiO+6H2O=2Al(OH)3+3H2SiO3
(2)n+nHCHO +(n-1)H2O
(3)K2Cr2O7+14HCl(浓) = 2KCl+3Cl2+2CrCl3+7H2O
(4)4Cr2O3+16KClO314ClO2+Cl2+8K2CrO4
(5)32H2O+62Fe3++Fe7S8 = 8SO+64H++69Fe2+
【详解】(1)因为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而硅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它们相互促进水解,而成双水解。离子方程式: 2Al3++3SiO+6H2O=2Al(OH)3+3H2SiO3;
(2)苯酚先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再发生缩聚反应:+HCHO,n +(n-1)H2O;
(3)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浓盐酸具有还原性,两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氯气,K2Cr2O7+14HCl(浓)=2KCl+3Cl2+2CrCl3+7H2O;
(4)Cr2O3和KClO固体混合物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放出的气体均为黄绿色(ClO2为黄绿色),依据信息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书写方程:4Cr2O3+16KClO314ClO2+Cl2+8K2CrO4;
(5)雌黄铁矿()可改写为6FeS·FeS2,改写后方便了解价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书写方程:32H2O+62Fe3++Fe7S8=8SO+64H++69Fe2+。
20.③⑥
【详解】根据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判断:①②⑤无外接直流电源,不能构成电解池;④无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⑦中蔗糖属于非电解质,不能构成电解池;⑧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电解池,故答案为③⑥。
21. B -317.3 1:1 +5 7
【详解】(1)A.容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容器内气体密度始终不改变,无法判断为平衡状态,故A不选;B.在绝热条件,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为平衡状态,故B选;C.断裂1mol N≡N键的同时,断裂3 mol H-H键,均体现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平衡,故C不选;D.反应消耗N2、H2与产生NH3的速率之比1:3:2,正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判定平衡,故D不选;故选B。
(2)①Zn(s)+O2(g)═ZnO(s); △H=-348.3kJ mol-1;②4Ag(s)+O2(g)═2Ag2O(s); △H=-62.0kJ mol-1;①-②×得Zn(s)+Ag2O(s)═ZnO(s)+2Ag(s)△H=[-348.3KJ/mol-×(-62KJ/mol)]=-317.3 kJ/mol;
(3)解:设碳粉xmol,则氢气为(0.2-x)mol,则
C(s)+O2(g)═CO2(g)△H=-393.5kJ/mol
1 393.5kJ
x 393.5xkJ
2H2(g)+O2(g)═2H2O(g)△H=-483.6kJ/mol
2 483.6kJ
(0.2-x)mol 241.8(0.2-x)kJ
所以393.5xkJ+241.8(0.2-x)kJ=63.53kJ,
解得x=0.1mol,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1mol=1︰1;
(4)①离子方程式遵循电荷守恒,则在YO3n-+3S2-+6H+=Y-+3S↓+3H2O中:n+3×2-6=1,n=1,设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3+x=-1,x=+5;
②由离子方程式可知,Y的最低负价为-1价,则说明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
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22.(1)
(2)
(3) 升华
(4)
【详解】(1)砷(As)与磷位于同一主族相邻位置,原子序数为33,其电子层排布为2、8、18、5,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H3AsO3(亚砷酸),是三元弱酸,第一步和第二步电离通过和水中的氢氧根结合实现的,第三步则直接电离出H+。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3AsO3+H2O[As(OH)4]-+H+,第二步的电离方程式为;
(3))“令砒烟上飞”指砒霜升华,“着覆器,遂凝结”指砒霜凝华,该提纯用的基本操作是升华;砷黄铁矿(FeAsS)煅烧可生成砒霜和红棕色固体,铁元素转化为红棕色固体氧化铁,硫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硫,砷元素转化为砒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含高浓度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可将转化为而脱除,对应的化学额方程式为:。
23.(1)BCD
(2)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Zn与稀硫酸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能量变化 AD
(3) Zn-2e-=Zn2+ 5600
【详解】(1)A.CH3COOH+NaOH=CH3COONa+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A不选;
B.Cu+2Fe3+=2Fe2++Cu2+为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B选;
C.4Fe+3O2+2H2O=2Fe2O3·H2O为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C选;
D.Fe+H2SO4=FeSO4+H2↑为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D选;
答案选BCD。
(2)① 图1中Zn与稀硫酸反应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图2构成原电池,Zn与稀硫酸反应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设计这两个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探究Zn与稀硫酸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能量变化;答案为:通过对比实验探究Zn与稀硫酸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能量变化。
②A.图1、图2中发生的反应都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图1、图2所示实验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的体系温度均上升,图1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图2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少部分转化成热能,故图1实验温度上升值大于图2实验上升值,A正确;
B.根据A的分析,B错误;
C.图1、图2中发生的反应都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图1、图2所示实验的温度传感器测定的体系温度均上升,C错误;
D.图1中Zn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锌棒表面产生气泡,图2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Zn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锌棒溶解,Cu为正极,Cu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铜棒表面有气泡产生,形成原电池加快产生H2的速率,即图2产生H2的速率大于图1,D正确;
答案选AD。
(3)由于Zn比Ag活泼,Zn为负极,Z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该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H2SO4=ZnSO4+H2↑,金属片减少的质量为反应消耗Zn的质量,反应消耗Zn的质量为80.00g-63.75g=16.25g,反应生成H2物质的量n(H2)=n(Zn)消耗==0.25mol,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5600mL;答案为:Zn-2e-=Zn2+;56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3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含解析)基础巩固2023---2024上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下一篇: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