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我国在春秋初年已掌握了冶铁技术。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B.FeO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染料
C.加热条件下,Fe与Cl2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
D.FeO和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浸入到浓烧碱溶液中,当恰好全部反应完毕时,再将生成的溶液加热蒸干,便得到了纯净的NaAlO2
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lCl3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便得到纯净的化合物Al(OH)3
C.将铝块放入过量盐酸中,待反应结束加热溶液至无液体,其剩余固体为AlCl3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进行反应,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不能得到纯净的Al2O3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2Al(OH)3+6H+=2Al3++6H2O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BaSO4↓
D.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稀硝酸反应:AlO+H++H2O=Al(OH)3↓
4.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5.下列各组物质中,X表示某物质,Y表示X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Z表示要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组别是
X Y Z
A FeCl2溶液 FeCl3 KSCN溶液
B H2 SO2 NaOH溶液
C Fe2(SO4)3溶液 FeSO4 Cl2
D SiO2 Fe2O3 NaOH溶液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D.由镍、铁、碳、钴组成的合金可以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叶片,能承受1100℃的高温
7.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制取次氯酸:ClO-+H2O+CO2=HClO+
B.电解MgCl2溶液:2H2O+2Cl-2OH-+H2↑+Cl2↑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Mg2++2OH-=Mg(OH)2↓
D.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4H++=Fe3++NO↑+2H2O
8.证明某溶液中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KMnO4溶液后显红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FeBr2与Cl2按1:1混合的离子方程式:2Fe2++4Br-+3Cl2=2Fe3++2Br2+6Cl-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CO2 +H2O=H2SiO3↓+CO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4+2H2O
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2Ba2++4OH-=2BaSO4↓++2H2O
10.下列变化过程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烟产生 B.Fe(OH)2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变成红褐色 C.打磨过的铝箔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D. Na2O2加入水中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A B.B C.C D.D
11.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溶液迅速变黄,稍后产生气体;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SO4将H2O2还原生成了O2
B.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3+的证据是“溶液迅速变黄”和“溶液变红”
C.溶液颜色变浅,可能是反应过程生成的水将Fe(SCN)3浓度稀释了
D.溶液变红的原因可用表示
12.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研究Cu与Fe3+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序号 I II III
实验 步骤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实验 现象 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个实验中消耗的铜粉的量不完全一样
B.实验I、II、III中均发生了反应2Fe3++Cu=Cu2++2Fe2+
C.II中加水后的离子反应可能是Cu2++Cu+2Cl-=2CuCl↓
D.上述实验表明能否形成白色沉淀主要取决于加入Cu的量
二、填空题(共9题)
13.FeCl3是常用的化学试剂,请回答相关问题:
(1)溶液呈黄色,是 引起的。
A、H2O B、Cl- C、Fe3+ D、Fe(OH)3
(2)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片刻后冷至室温,再用光照时有光亮通路,说明形成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浊液
(3)检验Fe3+离子,常用下列哪种试剂 。
A、KSCN溶液 B、Cl2水 C、FeCl2溶液
14.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
物质 用途 A.浓硫酸——————a.作干燥剂 B.二氧化硫 b.作红色颜料 C.碳酸氢铵 c.作漂白剂 D.氧化铁 d.作膨松剂 E.氨气 e.作制冷剂
15.铁的性质
(1)铁的物理性质
铁有 和 。铁能导电,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铁能被磁体吸引。
(2)铁原子的结构
在一定条件下,铁作为还原剂,遇强氧化剂失去3个电子生成 价铁的化合物,遇到弱氧化剂失去2个电子生成 价铁的化合物。
(3)铁与非金属单质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 。
②铁在Cl2中燃烧: 。
(4)铁与酸反应
铁与稀H2SO4反应(离子方程式): 。
(5)铁与盐溶液反应
铁与CuSO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
(6)铁与水蒸气反应: 。
16.铝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1)写出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中,和铝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
(3)铝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写出其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铝盐 、 。
(4)铝能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工业上利用该原理来冶炼某些难熔的金属。在该反应中铝的作用是 ,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5)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并分析其净水原理 、 。
17.储氢纳米碳管的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式为C+K2Cr2O7+H2SO4=CO2+K2SO4+Cr2(SO4)3+H2O(未配平)
(1)配平上述方程式 C+ K2Cr2O7+ H2SO4= CO2+ K2SO4+ Cr2(SO4)3+ H2O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3)H2SO4在上述发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4)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5)要使10mL0.5mol/L的K2Cr2O7,溶液被还原,至少要加入 mL2mol/L的H2SO4溶液
18.填空题
(1)取1.06g Na2CO3,溶于水配成10mL溶液,则该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再往该溶液滴入足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
(2)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用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铁粉中混有铝粉
②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
③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
19.(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容量瓶上需标有刻度线以下项中的 。(填序号)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
(3)铁跟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溶液分装在2支试管里,往一支试管里滴加适量氯水后溶液变成 色,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 色。往另一支试管里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
20.自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工业上,可利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制作铁黄(FeOOH,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从某工业废渣w g(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镁)中提取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图(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②写出与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请写出验证硫酸亚铁溶液中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 。
④步骤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⑤若提取过程中铁元素的损耗忽略不计,最终获得的氧化铁。则废渣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1.根据下图装置,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Fe(OH)2沉淀。
(1)试管Ⅰ里的试剂是 。
(2)在Ⅰ和Ⅱ中加入试剂后,应先 (打开、关闭)止水夹。某同学用如图装置也可制备Fe(OH)2沉淀。若没有苯,则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故A正确;
B.Fe2O3是一种红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染料,故B错误;
C.加热条件下,Fe与Cl2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故C正确;
D.FeO和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分别生成亚铁盐和铁盐,故D正确;
故选B。
2.A
【详解】A.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气,偏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蒸干得到原溶质偏铝酸钠,A项正确;
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lCl3溶液,得到沉淀为氢氧化铝,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生成氧化铝,不是氢氧化铝,B项错误;
C.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氯化铝水解,AlCl3+3H2OAl(OH)3+3HCl,氯化氢挥发,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铝,C项错误;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可以得到纯净氧化铝,D项错误;
答案选A。
3.B
【详解】A.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氨水,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化学式,故A错误;
B.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2Al(OH)3+6H+=2Al3++6H2O,故B正确;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C错误;
D.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铝离子和水:AlO+4H+ = Al3++2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D
【详解】A.铁的熔点是1535℃,而铜的熔点为1083℃,所以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A不正确;
B.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所以在-255℃时,氢是液态,B不正确;
C.水银在-38.8℃以下凝固,所以水银温度计不能测量-40℃的气温,C不正确;
D.钨的熔点高达3410℃,所以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KSCN溶液可检验三价铁离子,不能用来除杂,应加入过量铁粉,故A错误;
B.SO2与NaOH溶液反应,氢气不反应,可以除去杂质,故B正确;
C.氯气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氯离子,引入新的杂质,应该用双氧水,故C错误;
D.SiO2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Fe2O3与碱溶液不反应,将原物质除掉,应该用盐酸,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等问题,根据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
6.A
【详解】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A选;
B.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故B不选;
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容易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故C不选;
D.由镍、铁、碳、钴组成的合金可以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叶片,能承受1100℃的高温,故D不选。
故选A。
7.A
【详解】A.次氯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弱于碳酸,所以即便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也只能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lO+HCO3-,A正确;
B.电解氯化镁溶液时,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镁离子和氢氧根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H2O+Mg2++2Cl-Mg(OH)2↓+H2↑+Cl2↑,B错误;
C.若MgCl2、Ba(OH)2和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时,溶液混合后生成1mol水和0.5mol氢氧化镁沉淀,水离子方程式为Mg2++H++3OH-=Mg(OH)2↓+H2O,C错误;
D.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说明铁过量生成Fe2+,离子方程式为3Fe+8H++2=3Fe2++2NO↑+4H2O,D错误;
答案为A。
8.B
【详解】A.若无Fe2+,只含Fe3+,滴加KSCN溶液后也会显红色,选项A不符合;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有Fe2+被氧化成Fe3+而使溶液呈红色,选项B符合;
C.因KMnO4溶液呈紫色,会干扰对红色现象的观察,选项C不符合;
D.只需滴加KSCN溶液只能用于检验Fe3+,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9.D
【详解】A.还原性:Fe2+>Br-,Cl2先与Fe2+反应,然后再与Br-发生反应,所以将FeBr2与Cl2按1:1混合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Fe2++2Br-+2Cl2=2Fe3++Br2+4Cl-,A错误;
B.当通入CO2气体过量时,反应产生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SiO+2CO2 +2H2O=H2SiO3↓+2,B错误;
C.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只能被强碱溶解,而不能与弱碱NH3·H2O发生反应,故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反应产生Al(OH)3沉淀和(NH4)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Al3++3NH3·H2O=Al(OH)3↓+3,C错误;
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反应产生BaSO4沉淀、KAlO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Al3++2+2Ba2++4OH-=2BaSO4↓++2H2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0.A
【详解】试题分析:A、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发生反应:NH3+HCl==NH4Cl,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Fe(OH)2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变成红褐色,发生反应:4Fe(OH)2 +O2+2H2O="=4" Fe(OH)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铝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4Al+3O22Al2O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过氧化钠加入水中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
11.B
【分析】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溶液迅速变黄,稍后产生气体,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2H2O2O2↑+2H2O,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铁离子,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说明过量的过氧化氢氧化了KSCN,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产生气体是生成的Fe3+催化了H2O2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H2O2O2↑+2H2O,A错误;
B.溶液迅速变黄,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生成Fe3+,所以根据“溶液迅速变黄”和“溶液变红”可证明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3+,B正确;
C.溶液颜色变浅,可能是过量的H2O2氧化了KSCN,C错误;
D.溶液变红的原因是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生成了络合离子,可用Fe3++3SCN-=Fe(SCN)3表示,Fe(SCN)3不是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2.D
【详解】A.实验Ⅱ中Cu部分转化为Cu(I)消耗的铜粉多于其它两个实验,选项A正确;
B.实验Ⅰ、Ⅱ、Ⅲ中溶液黄色均褪去,推测都发生了反应2Fe3++Cu=Cu2++2Fe2+,选项B正确;
C.Ⅱ中加水后生成白色沉淀,根据元素种类推测应为CuCl,可能的离子反应Cu2++Cu+2Cl-=2CuCl↓,选项C正确;
D.实验Ⅱ、Ⅲ均加入过量的铜,后者未产生白色沉淀,表明能否形成白色沉淀由Cu的量和Cl-的浓度共同决定,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3. C B A
【详解】(1)FeCl3溶液呈黄色,是Fe3+引起的,故选C;
(2)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的溶液为胶体,故选B。
(3)检验Fe3+离子,常用KSCN溶液,加入KSCN溶液时,溶液会呈现特殊的红色,故选A。
14.
【详解】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故选c.作漂白剂;
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受热膨胀,故选d.作膨松剂;
D.氧化铁是红色的固体,故选b.作红色颜料;
E.氨气液化后气化时吸热,故选e.作制冷剂;
故答案为:。
15.(1) 延展性 导热性
(2) +3 +2
(3) 3Fe+2O2Fe3O4 2Fe+3Cl22FeCl3
(4)Fe+2H+=Fe2++H2↑
(5)Fe+Cu2+=Cu+Fe2+
(6)3Fe+4H2O(g)Fe3O4+4H2
【解析】略
16. 硅 AlCl3 NaAlO2 还原剂 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详解】(1)Al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3个电子,分别位于K、L、M层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有O、Si、Al,与Al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在第三周期,为Si元素;
(3)Al能和稀盐酸、NaOH溶液分别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盐酸生成的盐是AlCl3;与NaOH生成的钠盐为NaAlO2;
(4)该反应中Al失电子作还原剂,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为,
(5)明矾中含有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
17. 3 2 8 3 2 2 8 K2Cr2O7 CO2 c 4.48 10
【分析】(1)碳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Cr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
(2)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3)H2SO4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有盐K2SO4、Cr2(SO4)3生成;
(4)由可知,生成3mol CO2转移12mol电子。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使10mL0.5mol/L的K2Cr2O7溶液被还原,需要2mol/L的H2SO4溶液的体积。
【详解】(1)碳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Cr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2)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Cr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所以K2Cr2O7 是氧化剂;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C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氧化产物是CO2;
(3)H2SO4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有盐K2SO4、Cr2(SO4)3生成,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酸性,故选c。
(4)由可知,生成3mol CO2转移12mol电子,所以转移0.8mol电子生成CO2的物质的量是 ,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 L;
(5)设需要2mol/L的H2SO4溶液的体积为VL;
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2 8
0.01L×0.5mol/L V×2mol/L
V=0.01L=10 mL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会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需要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和计算。
18. 1mol L-1 0.224L 2Al+2OH-+2H2O=2AlO2-+3H2↑ Fe+Cu2+=Cu+Fe2+ 2Fe2++Cl2=2Fe3++2Cl-
【详解】(1)1.06g Na2CO3,n(Na2CO3)===0.01mol,
c(Na2CO3)===1mol L-1;
Na2CO3 +2HCl=2NaCl+CO2↑+H2O
1 1
0.01mol n(CO2)
n(CO2)=0.01mol,V=n×Vm=0.01mol×22.4mol/L=0.224L,
(2)①Al与NaOH溶液反应,而Fe不能,选NaOH溶液来除杂,发生离子反应为2Al+2OH-+2H2O═2AlO2-+3H2↑,
②CuCl2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Cu,过滤即可除去氯化铜,其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2+=Cu+Fe2+;
③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除杂和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量应用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19. ①③ 黄 红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详解】(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容量瓶上需标有刻度线及温度和容量,故答案为:①③;
(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反应得到氯化铁溶液,Fe3+在溶液中黄色;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Fe3+遇到SCN-溶液变成红色;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故答案为:;黄;红;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20.(1)Fe3O4
(2)
(3) SiO2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含有,如无明显现象,则无
【详解】(1)Fe3O4有磁性,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为Fe3O4,答案:Fe3O4;
(2)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制作铁黄(FeOOH,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
(3)根据题意和流程图可知,步骤Ⅰ焙烧的目的是CO还原Fe2O3,,在焙烧后的固体中不溶于稀硫酸的只有SiO2,故步骤ⅱ的滤渣为SiO2;步骤ⅲ净化除镁后,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用KSCN溶液检验硫酸亚铁溶液中是否存在,在步骤ⅳ中碳酸氢铵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同时反应中有一种气态产物为二氧化碳,步骤Ⅴ中,发生反应为煅烧碳酸亚铁得到氧化铁,因此化学方程式为 。的氧化铁的物质的量 mol,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SiO2;;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含有,如无明显现象,则无;;。
21.(1)铁屑、稀H2SO4
(2) 打开 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分析】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在使用上述装置制备Fe(OH)2时,应当在Ⅰ试管中加入铁粉和稀硫酸,Ⅱ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初始阶段,打开止水夹K,利用试管Ⅰ中产生的氢气对整套装置进行排气,驱赶装置内的空气和溶液中溶解的O2;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K,利用Ⅰ试管中气压的逐渐增大,将含有Fe2+的溶液排入到Ⅱ试管中,这样就能制备出保存时间较长的Fe(OH)2了。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试管Ⅰ中应当加入稀硫酸和铁粉,产生氢气的同时也产生Fe2+,利用产生的氢气再配合止水夹K适当地开闭,就可以实现对整套装置内残留空气的排气,故答案为:铁屑、稀H2SO4;
(2)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在初始阶段,打开止水夹K,利用试管Ⅰ中产生的氢气对整套装置进行排气,驱赶装置内的空气和溶液中溶解的O2;若没有苯,氢氧化亚铁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则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故答案为:打开;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3章《硫、氮及其循环》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