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阳新县陶港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九年级期末监测
化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世界承诺: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 B.碳元素 C.碳原子 D.碳单质
2.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性质和收集验证能达到目的是
A. B. C. D.
4.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A.水龙头附近 B.运酒精罐车上 C.城市居民楼道内 D.加油站内
A.A B.B C.C D.D
5.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灼热的CuO粉末中通入足量的CO,红色粉末变黑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硫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锰 MN B.硫 S C.汞 Hg D.铜 Cu
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9.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某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气体组成,将气体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甲中溶液变浑浊,反应前后,丙中固体质量减少ag,丁中固体质量增加bg。关于此气体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浓硫酸和硫酸铜都具有吸水性,所有试剂均足量,各步均完全反应
A.若丁中固体变蓝,则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H2
B.若a=b,则待测气体中含CO
C.乙和戊装置中都应放入浓硫酸
D.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11.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12.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由碳和水组成
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C.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D.居室装修后为防甲醛残留,应开窗通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13.家用燃料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变迁过程。
(1)图示中燃料来源于煤、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将煤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火焰呈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 。
(5)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14.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1)煮沸过的凉开水不宜用来养鱼,是因为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选填“氧分子”、“氧原子”或“氧元素”)。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微粒名称)。
(3)硝酸钾中含有的两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泥水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灰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填字母)。
A. B. C. D.
1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室选择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16.如图表示中学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最常见的无色液体,H为红色固体。(部分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2)D物质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C→D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和G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17.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计算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A钙片中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mg?
试卷第4页,共5页
1.B
【详解】“碳中和”中的碳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碳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择B。
2.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钇,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而不是中子数为39,故D错误。故选D。
3.C
【详解】A、长颈漏斗的末端要在液面以下,使其液封,此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长导气管进入,此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此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此选项错误。故选C。
4.B
【详解】A、图标为节约用水标志,贴在水龙头附近,做法正确;
B、图标为有毒物品标志,酒精无毒,具有可溶性,应贴易燃液体标志,做法错误;
C、图标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贴在城市居民楼道内,做法正确;
D、图标为严禁烟火标志,贴在加油站内,做法正确。
故选B。
5.D
【分析】Ⅰ可得出稀醋酸能是紫色石蕊小花变红,Ⅱ、Ⅲ可得出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由Ⅳ可得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它们反应后生成了酸性物质。
【详解】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故A正确;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故B正确;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C正确;
D、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6.B
【详解】A、一氧化碳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色,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该选项描述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即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B。
7.A
【详解】元素符号书写原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A、锰元素由两个字母表示,应写为Mn,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硫元素由一个字母表示,符号书写正确,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汞元素由两个字母表示,符号书写正确,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铜元素由两个字母表示,符号书写正确,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A、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A错误;
B、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B正确;
C、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故C错误;
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A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故D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说明丙装置反应后有水反应,即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则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H2,故A说法正确;
B、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由,反应前后,丙中固体质量减少ag,丁中固体质量增加bg,增加的即为生成水的质量,若只有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那么固体减少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即a<b;若a=b,那么一定存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则待测气体中含CO,故B说法正确;
C、将待测气体首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需要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从澄清石灰水中带出来的水,防止干扰后面对水的检验,故乙中装浓硫酸,戊中装的不是浓硫酸,因为所有试剂均足量,各步均完全反应,硫酸铜粉末中已经检验并完全吸收了水,所以戊中应该是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若不变浑浊,说明不含有一氧化碳,故C说法不正确;
D、将待测气体首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CO2,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一方面是工厂、汽车等燃烧化石燃料以及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同时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转化为含碳物质和氧气,这两个过程的发生维持了自然界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故选项A正确;
B、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些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B正确;
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植树造林,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相当于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储存在糖类中,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A. 由化学式可知甲醛由碳、氢、氧元素组成,错误;
B.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0,正确;
C. 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正确;
D. 居室装修后为防甲醛残留,应开窗通风,正确。
故选A。
13.(1)石油
(2)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
(4)增加空气的进入量,使燃烧更充分
(5)清除可燃物
【详解】(1)图示中燃料来源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将煤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火焰呈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增加空气的进入量,使燃烧更充分;
(5)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14.(1)氧分子
(2)水分子
(3)K+、
(4)D
【详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煮沸过的凉开水不宜用来养鱼,是因为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是因为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硝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符号分别为K+、;
(4)由于过滤时的滤纸是对折后再对折,展开为一个圆锥形,所以只有相邻的两个面会有泥沙,又因为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所以展开后外边的环形部分不会有泥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D,故选:D。
15.(1)长颈漏斗
(2) BE 检验纯度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详解】(1)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择B,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氢气更纯净,所以选择BE;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因为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3)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故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6.(1)CaO
(2)Ca(OH)2+CO2=CaCO3↓+H2O
(3)CaO+H2O=Ca(OH)2
(4)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分析】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B,则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为最常见的无色液体,氧化钙和C反应生成D,则C是水,D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E反应生成F,F和G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E、G为黑色的粉末,H为红色固体,则E是碳,F是一氧化碳,G是氧化铜,H是铜,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知,B是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
(2)D物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B+C→D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F和G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点睛】本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首先根据题眼信息推出部分物质,再结合框图转化关系推出剩余物质,最后代入验证,若推断正确,则进行分析解答。
17.(1)
(2)
(3)
【详解】(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A钙片中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海珠区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真题( 无答案无听力原文及听力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