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去“污”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脂 B.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食盐水除去附着在水壶底部的水垢
2.尿素[CO(NH2)2]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作用。尿素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小明同学用“H2SO4+X→盐+Y”表达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Zn,可用于制取氢气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 为H2O
C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盐 若X为NaCl,则反应能够发生
A.A B.B C.C D.D
4.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下列关于学校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A.学校外面的铁制围栏喷漆的主要目的是防锈
B.学校的大厅采用大理石地面,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学校卫生间的水龙头为了防止生锈表面镀了一层铬
D.学校的铁柜采用的是铁合金,钢板的含碳量在0.02%-3%之间。
5.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规律描述不科学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肯定是酸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物质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物质的溶解和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转移或转化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石油分馏 D.爆炸
7.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食醋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稀硫酸清洗内壁有铜粉的试管
8.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B.硫酸钾、氯化钾属于钾肥
C.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化肥
9.下列生成水的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2H2+O22H2O B.CH4+2O22H2O+CO2
C.CuO+H2Cu+H2O D.Mg(OH)2+2HCl=MgCl2+2H2O
10.概念之间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a、b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a 酸溶液 化合物 碳酸盐 化合反应
b 碱溶液 氧化物 钠盐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11.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SO42- 、 Cu2+、 Na+ B.Mg2+、OH-、NO3-
C.CO32-、K+、Ca2+ D.C1-、K+、OH-
12.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氦气、空气 B.氧化物:氧化铁、五氧化二磷
C.酸:硝酸、硫酸铜 D.碱:烧碱、纯碱
13.将镁、铝两种金属单质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加入的镁、铝质量比为
A.8:11
B.11:8
C.33:32
D.32:33
二、填空题
1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A.二氧化碳、B.熟石灰、C.肥皂水、D.碳酸氢钠、E.活性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 ;
(2)可灭火的气体是 ;
(3)生活中用于区别硬水软水的是 ;
(4)可焙制糕点的是 ;
(5)可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
15.从 C. H. O. Cl. Na. Ca. Cu 等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婴幼儿患佝偻病应补充的元素 。
(2)+1 价铜的氧化物 。
(3)食盐的主要成分 。
(4)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 。
(5)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16.氮化铝(AlN)是一种高性能陶瓷材料,工业上用Al4C3和NH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CH4;在热水中,氮化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NH3。
(1)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氮化铝分别在80℃和90℃时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pH80°C>pH90°C,其可能原因为 。
17.做完实验后,试管壁上往往附着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需要先用某种试剂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请选择溶解残留物的试剂,把相应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制备乳浊液后的植物油( )
(2)紫色的固体碘( )
(3)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
A.酒精 B.稀盐酸 C. 食盐水 D.洗洁精
18.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通过如图1所示的实验判断稀硫酸与KOH、Ba(NO3)2、K2SO4、K2CO3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字母)。
(2)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同学们将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图2。由此可推测无色滤液b一定呈 (填“酸”、“碱”或“中”)性。

三、推断题
19.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B的化学式 ;
(2)E→F的反应方程式 ; F→C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基本类型为 。
四、流程题
20.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
(2)步骤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化学式为 。
(4)据此判断,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五、科学探究题
21.某品牌“贴身暖宝宝”袋内主要成分: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化学兴趣小组围绕这些成分展开探究。
【探究1】袋内是否含有铁粉?
【实验】①取出袋内粉末于滤纸上,与磁铁充分接触。
②将少量磁铁吸出的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
(1)现象:磁铁吸出的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同时得到浅绿色溶液。
(2)结论:袋内含有铁粉。写出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暖宝宝”反应原理:利用铁粉与 和 等物质发生反应,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拓展:使用“暖宝宝”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1所示,量筒中水的读数为100mL。冷却一段时间之后,打开弹簧夹,水从量筒中流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最后量筒内水为67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通过计算,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5)分析:上述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A.装置漏气
B.铁粉的用量不足
C.未恢复至室温就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D.弹簧夹未夹紧
E.最后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是俯视读数
【探究2】暖宝宝中食盐和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在盛有干燥空气的锥形瓶中分别放入①~④组物质,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装置如图2所示,传感器测得的相应数据如图3。

(6)④中x为 。
(7)依据实验 (填序号)可得出“活性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结论。
(8)欲探究“活性炭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应再设计1个实验: 。
六、计算题
22.甲同学进行探究铁锈化学性质的实验(用硫酸溶解铁锈)。乙同学取用了甲同学实验后的废液50g【含有H2SO4和Fe2(SO4)3】,进行下面的操作:他向废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535 1.07 1.605 2.14 2.14
(1)通过表格可知,第1次滴加NaOH溶液,不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
(2)求废液中Fe2(SO4)3的质量分数。
(3)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

23.为测定某样品(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50g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200g,分四等分,每次向装样品的烧杯中加入50g,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是该化学兴趣小组未测量的质量)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91.2 132.4 182.4 ▲
Ⅰ.该小组同学小明认为▲数据无需测量即可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说明理由: 。
Ⅱ.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B、碘能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不符合题意;
C、汽油能溶解油污,故可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不符合题意;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与食盐不反应,不能用食盐水除去附着在水壶底部的水垢,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
故选:A。
3.D
【详解】A、若X为锌,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可用于制取氢气,不符合题意;
B、若X为氧化镁,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硫酸镁是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Y为水,不符合题意;
C、若X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盐为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若X为氯化钠,氯化钠和硫酸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反应不能够发生,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 铁与氧气、水接触易生锈,学校外面的铁制围栏喷漆的主要目的是隔绝铁与氧气、水的接触,防止生锈,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学校的大厅采用大理石地面,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学校卫生间的水龙头为了防止生锈表面镀了一层铬,隔绝铁与氧气、水的接触,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钢是含碳量在0. 03%~2%之间的铁合金,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氧气中少,说明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酸,也可能是酸性等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物质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的溶解和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转移或转化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B
【详解】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易升华的性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是利用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理变化;
D、爆炸也可能是气体膨胀引起的,故可能属于物理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故选B。
7.D
【详解】A、汽油可溶解油污,则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渍,该选项说法正确;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则能除去油污,该选项说法正确;
C、食醋显酸性,能和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则能除去水垢,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元素后面,不能和硫酸反应,则稀硫酸不能除去铜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氮肥、钾肥一般为白色晶体,故A正确;
B.硫酸钾、氯化钾只含有一种植物营养元素钾,都属于钾肥,故B正确;
C.铵根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氨气和水,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故C正确;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化肥对农作物生产有重要作用,杜绝使用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错误。
故选:D。
9.B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A、酸和碱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错误;
B、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正确;
C、钠盐不一定都是钠盐,错误;
D、化合反应不包含氧化反应,错误。故选B。
11.D
【详解】A、溶液中含有铜离子,会使溶液呈现蓝色。A错误;
B、溶液中的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会形成氢氧化镁沉淀。B错误;
C、溶液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会形成碳酸钙沉淀。C错误;
D、溶液中的三种离子能够共存,而且会形成无色溶液。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铁是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五氧化二磷是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都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盐,不符合酸的概念(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它属于盐类物质,不是碱(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即每24g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2g,溶液质量增加22g,由于所用稀盐酸的质量相等,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也相等,所以铝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质量也应该增加22g,设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则有:
所以加入镁和铝的质量比为:
故选D。
14.(1)E
(2)A
(3)C
(4)D
(5)B
【详解】(1)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E;
(2)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填:A;
(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填:C;
(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焙制糕点,故填:D;
(5)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B。
15. Ca NaCl
【详解】(1)缺乏钙元素则会导致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则婴幼儿患佝偻病应补充钙元素,故填:Ca。
(2)+1 价铜的氧化物为氧化亚铜,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氧化亚铜化学式为。
(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氯元素化合价为-1,故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4)根据碱的通性,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符号为。
(5)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可以是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Al4C3+4NH34AlN+3CH4 复分解反应 氨气80℃时的溶解度大于90℃时的溶解度
【详解】(1)Al4C3和NH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氮化铝(AlN)同时生成CH4,Al4C3+4NH34AlN+3CH4,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种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或氮化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NH3,2AlN+6H2O=2Al(OH)3+2NH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80°C>pH90°C,说明80℃时溶液碱性更强,可能原因是氨气80℃时的溶解度大于90℃时的溶解度,温度升高,氨水分解生成氨气,氨气扩散出来,碱性减弱。
17. D A B
【详解】(1)制备乳浊液后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植物油可以用洗洁精洗掉,用到了洗洁剂的乳化作用,故选D;
(2)紫色的固体碘不溶于水,能溶解在酒精里形成溶液,故选A;
(3)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该物质能和稀盐酸反应,从而去掉它,故选B。
18. C H2SO4 + Ba(OH)2 ==BaSO4↓+ 2H2O 中
【详解】(1)H2SO4与K2SO4交换成分后无气体、沉淀、水生成,所以两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2) 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H2SO4 + Ba(NO3)2 ==BaSO4↓+ 2HNO3 (3)根据图示可知,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部分沉淀消失,所以白色沉淀a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因此稀硫酸不足,溶液不显酸性,又因为溶液中有酚酞,所以无色滤液b不显碱性,则显中性,故填中。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探究溶液酸碱性时,应利用学过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并结合习题中的信息来分析解答。
19.(1)O2
(2) 3CO+ Fe2O32Fe + 3CO2 Fe + H2SO4 = FeSO4 + H2↑ 置换反应
【分析】A物质在通电条件下反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物质为水,C物质为酸反应后的生成物,所以C物质为氢气,则B物质为氧气;常见的红色固体为氧化铁、氧化汞、铜和红磷,F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F为氢前金属,红色固体反应后生成氢前金属,则可排除氧化汞、铜和红磷,则红色固体为氧化铁,F为铁,则E为还原性物质,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碳,因为E为D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且有还原性,所以E为一氧化碳。
【详解】(1)由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O2。
(2)E反应后生成F,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反应后生成C,即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20.(1)过滤
(2)
(3)
(4)/
【详解】(1)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是将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故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2)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意,步骤Ⅰ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铜和银未反应,滤出后加入硝酸银,铜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若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是硝酸铜,化学式是:;
(4)根据题意可知铝与酸反应,铜和银不反应说明铝最活泼,铜能置换出硝酸银的中的银,说明铜比银活泼,故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铜>银,故填:或。
21.(1)气泡
(2)
(3) O2 H2O 放出
(4)15%
(5)ABCE
(6)9
(7)①③/③①
(8)在盛有干燥空气的锥形瓶中放入9g铁粉、6mL水、8g活性炭,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与实验③数据对比(或其他合理答案)
【详解】(1)磁铁吸出的粉末为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为浅绿色溶液,则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同时得到浅绿色溶液。
(2)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粉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则“暖宝宝”反应原理为利用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反应,该反应放出热量。
(4)铁粉生锈消耗装置中的氧气,则装置中的压强减小,量筒中的水会倒吸入集气瓶中,且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5)由前面分析可知,结果小于理论值,而:
A、装置漏气,则会有空气进入装置中,使结果偏小;
B、铁粉量不足,则氧气没有完全消耗,使结果偏小;
C、未恢复至室温就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由于装置中的温度较高,装置中气体受热膨胀,则进入的水偏少,使结果偏小;
D、弹簧夹未夹紧,则由于装置中的气体会受热逸出,则结果偏大;
E、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则测量出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小。
故选ABCE。
(6)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则x=9。
(7)由图可知,①中不含活性炭,③中含有活性炭,对比可得出“活性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结论。
(8)若想探究“活性炭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则可在盛有干燥空气的锥形瓶中放入9g铁粉、6mL水、8g活性炭(不等于6g的都可以),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与实验③数据对比。
22.(1)溶液中过量的酸跟NaOH反应(2)8%(3)
【详解】(1)废液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铁,一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故填:溶液中过量的酸跟NaOH反应;
(2)解:通过表格可知,总共产生Fe(OH)3沉淀的质量为2.14g。
设废液中Fe2(SO4)3的质量分数为x,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m
x=8%
m=4.26g
答:废液中Fe2(SO4)3的质量分数为8%;
(3)表格数据可知,加入10mLNaOH溶液,恰好跟溶液中H2SO4反应完。
从第2次开始,每加入10gNaOH溶液,都能生成0.535g Fe(OH)3沉淀。据此可求出NaOH溶液的浓度。
设NaOH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y
y=6%
设NaOH溶液和H2SO4反应生成Na2SO4的质量为a
a=1.065g
故反应后,生成Na2SO4的总质量=1.065g +4.26g =5.325g,这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50g,故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为: 。
23. 根据第一次加入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50g+50g-91.2g=8.8g,第二次加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50g+100g-132.4g=17.6g,第三次加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50g+150g-182.4g=17.6g,第二次和第三次减少量相同,说明气体不再产生,故第四次的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无需测量即可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84.8% 29.2%
【详解】Ⅰ.根据第一次加入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50g+50g-91.2g=8.8g,第二次加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50g+100g-132.4g=17.6g,第三次加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50g+150g-182.4g=17.6g,第二次和第三次减少量相同,说明气体不再产生,故第四次的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无需测量即可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Ⅱ.计算
(1)根据第二次和第三次质量减少量相同可知,总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解得:x=42.4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质量减少量相同可知,总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
所以每加入50g盐酸,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7.6g=8.8g
解:设50g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解得:y=14.6g
则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9.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快乐考生·双考信息卷·第四辑 2024届一轮收官摸底卷(三)数学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综合复习-光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