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第12章 盐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
除去氧化钙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钙 加入适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
D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的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的H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D.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入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2与NaOH溶液质量m1的关系
3.下列物质间的转换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H2O2→O2
B.CuSO4→CuO
C.Fe2O3→CO2
D.CaCO3→CO2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戊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为48∶23
D.该反应中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
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 的 方 案
A 鉴别CO2和N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B 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取样,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CaCO3固体,过滤
D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CuO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 B.B C.C D.D
6.某固体混合物成分是由Na+、Ba2+、Cu2+、Cl﹣、、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样品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在①所得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
③在①所得的无色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此推断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Na+、、 B.Na+、、、Cl﹣
C.Ba2+、、Cl﹣ D.Na+、Ba2+、Cu2+、、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C.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D.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8.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食盐溶液:消毒杀菌 B.干冰: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氢氧化钠: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酒精可用于配制饮用酒
B.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
C.氮气可用于制氮肥
D.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10.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① 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 ④Ba(OH)2→NaOH ⑤C→Cu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1.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为La2O3,对应的碱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La(NO3)3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的是( )。
A. La +HCl
B. La2O3+HCl
C. La(OH)3+HCl
D.BaCl2 + La(NO3)3
12.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用亚硝酸钠增加食物的鲜味 B.用小苏打作油条膨松剂
C.用火碱“洗白”海参、鱿鱼 D.用霉变的大豆制作豆腐
1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煤、天然气、冰水共存物 B.液态氧、石灰水、洁净的空气
C.氢气、烧碱、石油 D.生铁、纯碱、水银
二、填空与简答
14.常见的盐的组成填表: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
15.用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个汞原子 。
(2)苛性钠 ;苏打 。
16.我国空间站使用的“飞天”舱外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服之一。学习小组同学模仿航天服的外形,建立了如图所示常见物质类别之间化学反应的思维导图。

(1)A物质的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
(2)若反应②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的现象,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
(3)图中①~⑦的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反应⑦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 氧气B 稀盐酸C 熟石灰D 碳酸氢钠请用合适的物质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
18.请在下列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熟石灰 B.小苏打 C.稀盐酸 D.生铁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4)属于合金的是 ;
19.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C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D、E、I均为气体,X为黑色固体,Y为红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为 .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现象a无明显变化,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 (填一种).若现象a为“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 (填一种).
(4)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
(5)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0.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1)若方案中先除去的是氯化镁,接着除去氯化钙,则试剂a的化学式是 ,b的化学式是 。加入过量试剂b后过滤所得滤液的溶质 。
(2)写出加试剂a时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加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
(3)若所取粗盐样品中实际含氯化钠的质量为mg,除杂后所得精盐的质量为ng,则m与n的关系是m n(选填“>”“=”或“<”),原因是 。
三、科学探究题
21.厨房里有一包没有标签的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是Na2CO3、NaC1中的一种或两种,于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还含有少量氢氧化钠。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 。
【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HNO3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② ③ 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
(4)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四、计算题
22.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实验测定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最终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先通过浓硫酸,能除去水蒸气,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但又引入了水蒸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会引进新杂质硫酸钠,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适量的硝酸钡溶液与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溶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A错误;
B、双氧水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有无催化剂无关,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
C、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向含有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没有沉淀生成,因为如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也会被盐酸溶解.当盐酸完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开始生成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不再生成沉淀.故D正确.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和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B
【详解】A、过氧化氢分解可以制取氧气,能一步实现;
B、硫酸铜是盐,不能一步转化为金属氧化物氧化铜;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能一步实现;
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一步实现;
故选B。
4.D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增加,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减小,丙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戊的质量不变,戊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丙的减少量为:44+27-48=23。
【详解】A、反应后,戊的质量不变,戊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甲、丁是生成物,乙、丙是反应物,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为:48:23,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4:27,但是化学计量数未知,无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不能用燃着的木头鉴别,错误;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显碱性的,加酚酞都会变红,不能鉴别,错误;
C.氯化钙中混了盐酸,加入碳酸钙,碳酸钙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接着过滤除去多余的碳酸钙,可以除去稀盐酸,正确。
D.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CuO,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木炭会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故选:C。
6.A
【详解】①将固体样品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一定不含铜离子;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可能含有、。
②在①所得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碳酸钡,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不能共存,则一定不含钡离子。
③在①所得的无色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于①中加入了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无法确定原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混合物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故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
故选:A。
7.C
【详解】A、氮气中混有氧气,采用的铜只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分,且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不会与浓硫酸反应,正确;C、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错误。D、碳酸钙不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可以根据这两种物质溶解性的不同用水把氯化钠除掉,正确。故选C。点睛:从物质的性质入手解答,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例如A中在加热条件下铜能和氧气反应,但是不能和氮气反应,可以用这种方法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8.D
【详解】A、食盐溶液可用于消毒杀菌,正确;B、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用作人工降雨,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正确;D、氢氧化钠不能与铁锈反应,不能除锈,错误。故选D。
9.A
【详解】A、工业酒精中含有有毒的甲醇,不能用于配制饮用酒,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防毒面具,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氮气可用于制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D、食盐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A
【详解】①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够实现一步转化,故①正确;
②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酸与盐反应才能生成新盐和新酸,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能实现一步转化,故②错误;
③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能实现一步转化,故③正确;
④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能实现一步转化,故④正确;
⑤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实现一步转化,故⑤正确。故选A。
11.D
【分析】要制得LaCl3,可以通过金属和酸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也可以通过碱和盐的反应等,但各种反应都要考虑反应能否发生。
【详解】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类比金属锌,镧和盐酸反应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B、类比金属锌,La2O3和盐酸反应能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C、类比金属锌,La(OH)3和盐酸反应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D、盐和盐反应要求反应物都溶于水,BaCl2与La(NO3)3符合该条件,但反应无气体、沉淀或水的生成,故不能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1.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是能与酸发生反应);2.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
12.B
【详解】A. 用亚硝酸钠增加食物的鲜味,亚硝酸有毒。故A错误。B. 用小苏打作油条膨松剂。故B正确。C. 不能用火碱“洗白”海参、鱿鱼。故C错误。D. 用霉变的大豆有毒,不能制作豆腐。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食品安全问题。
13.C
【详解】A、煤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天然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液态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生铁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NaCl Cl﹣ Na+ Na2CO3 CO32﹣ Na+ NaHCO3 HCO3﹣ Na+ CaCO3 CO32﹣ Ca2+ CuSO4 SO42﹣ Cu2+
【详解】根据盐的概念,结合化学式、离子符号的写法进行分析,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填:
故答案为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NaCl Cl- Na+
碳酸钠 Na2CO3 CO32- Na+
碳酸氢钠 NaHCO3 HCO3- Na+
碳酸钙 CaCO3 CO32- Ca2+
硫酸铜 CuSO4 SO42- Cu2+
15. Al 2Hg NaOH Na2CO3
【详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可以表示为Al;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汞原子可以表示为2Hg;
(2)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OH;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2CO3。
16.(1)酸
(2)Fe3+/铁离子
(3)①⑦
(4)
【详解】(1)由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则A是酸;
(2)反应②出现溶液变黄色的现象,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Fe3+);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发生于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之间;①是金属和酸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②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③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酸和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⑤是碱和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⑥是盐和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⑦是碱和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①⑦;
(4)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溶质氢氧化钙)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B A C 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1)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稀盐酸,故填:B;
(2)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故填:A;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熟石灰氢氧化钙,故填:C;
(4)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故填:D。
18.(1)B
(2)A
(3)C
(4)D
【详解】(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焙制糕点所需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选B;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是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选A;
(3)金属表面的锈是金属氧化物,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选C;
(4)生铁是铁的合金,故选D。
19. AgCl CO2+C2CO Na2CO3(或K2CO3) (NH4)2CO3 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Na2CO3+2HCl═2NaCl+CO2↑+H2O
【分析】B和硝酸银反应生成C,C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C是氯化银,B中含有氯离子,A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且能与盐和碱反应,则A可能是碳酸盐,B与碱混合若能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B是铵态氮肥,可以是氯化铵,故A可能是碳酸铵,若无明显的现象,则A中不含有铵根离子,A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钾,生成的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X是碳,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红色固体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F是铁,I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且I是气体,则为氢气,H能生成氢气,则H可能是水,碳酸钠与碱反应生成的G是碳酸钙,碳酸钙能酸与反应生成H(为水)。
【详解】(1)C是氯化银,化学式为AgCl;
(2)D是二氧化碳,X是碳,碳能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C2CO;
(3)若现象a无明显变化,则A可能为碳酸钠或碳酸钾,化学式为:Na2CO3或K2CO3;
若现象a为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为碳酸铵,化学式为:(NH4)2CO3;
(4)E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工业上可以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还具有可燃性,也可以用作燃料;
(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20. NaOH Na2CO3 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除杂过程中新生成了氯化钠
【详解】(1)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且不引入新杂质,应选择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来除去氯化镁,即a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故填NaOH;
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且不引入新杂质,应选择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来除去氯化钙,即b为碳酸钠,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填Na2CO3;
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与氯化钙,加入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加入过量试剂b后过滤所得滤液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故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加试剂a(氢氧化钠)时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与氯化钙,加入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是过量的,加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粗盐样品中实际含氯化钠的质量为mg,除杂后所得精盐的质量为ng,则m与n的关系是m因为除杂过程中新生成了氯化钠,增大了氯化钠的质量,故填除杂过程中新生成了氯化钠。
21. Na2CO3、NaCl 二 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将装置B中残留的CO2气体排入到D装置中充分吸收 CO2+2NaOH=Na2CO3+H2O
10.6% 偏大
【详解】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Cl ;猜想三:Na2CO3、NaCl;
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HNO3,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因此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要证明猜想三成立即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拓展延伸:(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B中残留的CO2气体排入到D装置中充分吸收;
(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4)若没有E装置,会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22.(1)NaOH、Ca(OH)2
(2)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x。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42.4%。
【详解】(1)部分变质NaOH固体中的Na2CO3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滤液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式为NaOH、Ca(OH)2。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