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盐化肥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第四单元 盐化肥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把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研磨,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的白烟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2.下列物质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
A.Na2CO3 NaHCO3 NaCl Na2SO4
B.AgNO3 HNO3 KNO3 CuSO4
C.Ba(NO3)2 Na2CO3 KCl NaOH
D.NaCl KNO3 Na2SO4 KCl
3.将酚酞试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呈中性 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C.碳酸钠溶液呈酸性 D.碳酸钠属于碱
4.向盛有50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  )
A. B.
C. D.
5.高纯度的单质硅广泛应用于国产芯片的生产。其制备过程涉及的反应之一是,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6.归纳推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归纳与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则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B.铝比铁活泼,所以通常情况下铁的抗腐蚀性能比铝强
C.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则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
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O32-、Cl- B.Na+、Fe3+、OH-
C.K+、Ba2+、SO42- D.H+、K+、NO3-
8.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D 验证碳有还原性 将碳粉和铜粉混合,高温加热
A.A B.B C.C D.D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Cl-、、OH- B.K+、Na+、OH-、
C.Na+、Fe2+、、Cl- D.H+、K+、、
10.对某种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述结论中合理的是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足量HNO3溶液,仍有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
B.加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
C.加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有氨味的气体,则一定含有
D.先加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Cl-
11.右图表示向甲物质中加入乙物质时,生成沉淀或气体质量随乙物质质量变化的关系,下列组合符合该图像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A 氯化铜溶液与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B 氯化钠溶液与稀硝酸 硝酸银溶液
C 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氢氧化钡
D 锌粉和铜粉 稀硫酸
A.A B.B C.C D.D
12.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BaCl2溶液、Ca(OH)2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质量的X溶液,分别加入酚酞试液、NH4Cl溶液、Na2CO3溶液,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X是
加入物质 酚酞试液 NH4Cl溶液 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无明显变化
A.稀盐酸 B.BaCl2溶液 C.Ca(OH)2溶液 D.NaOH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
13.从H、O、C、S、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如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填空:(只写一例)
①引起酸雨的气体 ②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
③常用的补钙剂 ④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
14.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
(2)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 (任举一例)
15.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1)海水晒盐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等过程。
(2)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 。
(3)A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16.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常见的盐,其水溶液显碱性,A和B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C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D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D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厨房常用的调味品。
(1)写出B的化学式 ;
(2)A和B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B和D反应的实质是 。
17.现有一定量的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⑥表示实验操作步骤,所加的试剂均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烧杯以及 和 。
(3)操作④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18.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填字母代号)。
a、 纯碱  b、 烧碱  c、 苏打  d、 小苏打
(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3)该反应的实质为(用符号表示) 。
19.将化学物质进行合理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方法。
(1)以下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其化学性质没有帮助的是 (填标号)。
A 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 锌属于“氢前金属”
C 氢氧化锰属于白色固体
D 硫酸亚铁属于硫酸盐
(2)碳酸锂(Li2CO3)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结合所学知识预测,Li2CO3能与 (填物质类别)反应,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是:取Li2CO3固体于试管中, 。
(3)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制备Li2CO3的方案(要求依据两种不同的反应规律)。完成下表:
方案 原料1 原料2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Li2SO4溶液 两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生成物中有沉淀。

三、科学探究题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没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Na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活动一:同学们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请你把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猜测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①CO2溶于水中 ②CO2与NaOH反应
活动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②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乙所示实验。
(2)同学们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试管中均有 ,可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你写出A试管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三: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丙),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Ca2+、、OH-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溶液中含有,不含有Ca2+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铁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反思评价】(1)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
(2)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滤渣回收,滤液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四、计算题
21.小明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假设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按图进行实验。

(1)滤液Y中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2)证明CaC12已过量的正确操作是静置悬浊液X,继续向上层溶液中滴加少量 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3)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氢氧化钙呈碱性,把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研磨,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的白雾,不是白烟,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故选A。
2.D
【详解】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够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组物质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
B、硝酸银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硫酸铜与盐酸和硫酸都不反应,但溶于水后溶液呈蓝色,所以该组物质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蓝色,选项错误;
C、硝酸钡能够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所以该组物质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
D、该组物质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且各物质都不与盐酸和硫酸反应,且溶于水后溶液都成无色,即所以该组物质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选项正确,故选D。
3.B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详解】A. 将酚酞试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A选项错误;
B. 将酚酞试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B选项正确;
C. 将酚酞试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C选项错误;
D. 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沉淀不能形成溶质,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生成的沉淀越来越多,原来稀硫酸中的溶质会越来越少,恰好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0,氢氧化钡过量后,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溶质会再越来越多,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A错误。
B、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增加,烧杯中溶液的pH会越来越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液体为硫酸钡的悬浊液,pH等于7,大于7时为氢氧化钡过量,但不会一直增大,最后为接近原氢氧化钡溶液的pH值,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B错误;
C、此反应没有气体放出,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是越来越多的,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C错误;
D、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生成物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不再改变,故D正确。图像与事实相符,故选D。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5.A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B、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B.虽然铝比铁活泼,但由于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强,该选项不正确;
C.进行的很慢、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其中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该选项正确;
D.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比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7.D
【详解】A、H+在溶液中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者不能共存,故A选项错误;
B、OH-和Fe3+会反应生成Fe(OH) 3,两者不能共存,故B选项错误;
C、Ba2+和SO42-会反应生成Ba SO4,两者不能共存,故C选项错误;
D、三种离子之间都不会发生反应,所以三种离子可以共存,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正确;
B、酸性溶液不能是酚酞试液变色,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硫酸钠、稀硫酸都能和硝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错误;
D、将碳粉和铜粉混合,高温加热两者不反应,不能验证碳有还原性,错误。
故选A。
9.B
【详解】A、硫酸根和钡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会产生沉淀,错误,不符合题意;
B、K+、Na+、OH-、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正确,符合题意;
C、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D、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A、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钡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与稀硝酸反应,则在样品中先加BaCl2溶液,再加足量HNO3溶液,仍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有或Ag+,故选项说法错误;
B、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在样品中加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一定含有,也可能含有Ag+,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铵根能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氨气,在样品中加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有氨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样品中先加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引入氯离子,再加足量AgNO3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A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随着乙物质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时并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然后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才逐渐增加,且至甲物质完全反应时,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就不再改变。
【详解】A、向氯化铜溶液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二者均能反应,只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还能与原混合物中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开始时并没有生成沉淀,等混合物中的硫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氯化铜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选项正确;
B、向氯化钠溶液与稀硝酸的混合物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由于硝酸银和氯化钠接触即能反应,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故反应开始即有沉淀生成,选项错误;
C、向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混合物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二者均能反应,且硫酸钠和氢氧化钡接触即能反应,生成了不溶于稀酸的硫酸钡沉淀,故反应开始即有沉淀生成,选项错误;
D、向锌粉和铜粉中加入稀硫酸,虽然铜是H后的不活泼金属,不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锌是H前的较活泼金属,能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且二者接触即能反应,所以反应一开始就有气体生成,选项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某物质X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X是碱性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X是碱溶液;与Na2CO3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溶液不含钡离子、钙离子、氢离子等,故X溶液为NaOH溶液。故选D。
13. SO2; OH﹣; CaCO3; C6H12O6.
【详解】①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SO2,故填SO2;
②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故填OH-。
③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其化学式为CaCO3,CaCO3。
④葡萄糖是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故填C6H6O6。
14.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硝酸钡/Ba(NO3)2(合理即可)
【详解】(1)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可以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能与硫酸铜反应不与硝酸铜反应的物质应该含有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的离子,如硝酸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而硝酸钡、氯化钡不与硝酸铜反应。
15. 物理 结晶 做调味品 CaCO3CaO+CO2↑ 玻璃棒
【详解】(1)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包含水的蒸发和食盐的结晶.
(2)生活中食盐常用作调味品,农业上用食盐水选种,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和氯气等.
(3)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aCO3CaO+CO2↑.
(4)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16. HCl 复分解 H+和OH-结合生成水
【详解】本题是推断题,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A 是一种常见的盐,其水溶液显碱性,A可能是碳酸钠,A 和B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C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是酸,生成的C是二氧化碳,D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D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厨房常用的调味品是氯化钠,B是盐酸,D是氢氧化钠,代入题文,推断合理;
(1)B是盐酸,化学式是:HCl;
(2)A和B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B是盐酸,D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17.(1)搅拌,加速溶解
(2) 酒精灯 蒸发皿
(3)除去Ba2+、Ca2+
【详解】(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烧杯以及酒精灯、蒸发皿。
(3)操作④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NaCl中的杂质CaCl2,以及操作②中所加过量的BaCl2,发生的反应分别为:CaCl2+Na2CO3==CaCO3↓+2NaCl和BaCl2+Na2CO3==BaCO3↓+2NaCl。
18. d 硫酸 H2SO4和Na2SO4
【详解】(1)a、纯碱为碳酸钠,b、烧碱为氢氧化钠,c、苏打为碳酸钠,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故选d。
(2)①因为由图可知,溶液中的pH值逐渐减小,且刚开始的pH值大于7,说明开始时溶液呈碱性,故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由图可以得知在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的pH值小于7,说明此时溶液呈现酸性,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因为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也一定含有硫酸钠。故溶质为硫酸(H2SO4)和硫酸钠(Na2SO4)。
(3)该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表达式为。
19. C 酸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Na2CO3溶液 Li2SO4+ Na2CO3= Li2CO3↓+ Na2SO4 LiOH溶液 CO2 2LiOH + CO2= Li2CO3↓+ H2O 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最后四空,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A 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预测其化学性质有帮助,不符合题意;
B “氢前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锌属于“氢前金属”,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预测其化学性质有帮助,不符合题意;
C 白色固体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锰属于白色固体,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预测其化学性质没有帮助,符合题意;
D 可溶性硫酸盐能与含有钡离子的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硫酸亚铁属于硫酸盐,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预测其化学性质有帮助,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碳酸盐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锂(Li2CO3)含有碳酸根离子,属于碳酸盐,能与酸溶液反应;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是:取Li2CO3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产生气泡;
(3)①利用“两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生成物中有沉淀”的反应规律制备Li2CO3,碳酸钠与Li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Li2CO3沉淀和Na2SO4。
②利用“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的反应规律制备Li2CO3,LiOH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Li2CO3沉淀和水。因此:
方案 原料1 原料2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Li2SO4溶液 Na2CO3溶液 Li2SO4+ Na2CO3= Li2CO3↓+ Na2SO4 两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生成物中有沉淀。
② LiOH溶液 CO2 2LiOH + CO2= Li2CO3↓+ H2O 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20. 塑料瓶变瘪 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含有
【详解】活动一,根据实验结论猜测二氧化碳溶于水或是与氢氧化钠反应,都会使气体减少,瓶子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会挤压软塑料瓶,使其变瘪;
活动二:B、C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根据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判断试管内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中的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活动三: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说明烧杯内还有碳酸钙剩余,由于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判断不可能再有稀盐酸,故填:;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根据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分析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故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由氯化铁中的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判断溶液中含有 氢氧根离子;
【反思评价】由活动二判断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由实验①判断溶液中有碳酸钠,由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由实验②判断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故总和分析得出溶液中的离子是:
21.(1)NaCl、CaCl2/CaCl2、NaCl
(2)氯化钙溶液/CaCl2溶液
(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
x=10.6g
所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96.4%。
【详解】(1)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滤液Y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
(2)证明CaCl2已过量的正确操作是静置悬浊液X,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如果有沉淀生成,证明氯化钙溶液不足,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氯化钙过量;
(3)详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