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24道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描述中速度最大的是( )
A.千里江陵一日还 B.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速度大约是
C.迅雷不及掩耳 D.快如闪电
2.我们平时说“五音不全”,其中的“五音”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五音指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的传播
3.下列实例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
A.开大火时锅里的水珠会很快消失 B.和好的面放入盆中要马上盖上盖子
C.将湿手放到干手器下方吹 D.把湿衣服展开后晾干
4.如图为“中国天眼”,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上已经建造完成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凸面镜的作用
C.“中国天眼”相当于凹面镜的作用
D.“中国天眼”发现了1颗距离地球1.6万光年的新脉冲星,其中光年是时间单位
5.如图,通过电动车的后视镜只能看见地面而看不到天空,这样骑行特别危险,正确调节后视镜的方法是( )
A.将后视镜上的A端向前推 B.将后视镜上的B端向前推
C.将后视镜上的C端向前推 D.将后视镜上的D端向前推
6.小竹用照相机拍完小颖的半身照后,再拍全身照,若小颖不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远离小颖,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远离小颖,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靠近小颖,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靠近小颖,镜头向后缩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用橡皮锤敲击右侧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左侧音叉旁边的乒乓球被反复弹起。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C.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到电影银幕上的画面,说明电影银幕是光源
B.红、绿、蓝三束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是白色
C.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远程遥控电视
D.两名同学通过同一块平面镜都能看到对方的眼睛,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9.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能相同
C.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D.体积小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0.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1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向右运动,车里的小竹觉得窗外的电线杆向左运动,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同时觉得远处的山向右运动,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
12.说明下列描述中包含的声学知识:杭州亚运会现场经常响起热烈的掌声______,中国国歌在运动场内回荡______;用AI(人工智能)技术模仿他人声音______;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______。
13.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却物体,______(填“冰”或“水”)效果好,原因是______。冬天放在室外的装有水的水缸容易被冻裂,是因为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______,密度______,体积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墙上竖直悬挂着一面时钟,桌面上水平放置一块平面镜,时钟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现在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15.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水中踱步。其中,深色“影”的形成是光的______;浅色“影”的形成是光的______;看见水里白鹭的脚略微有些“变形”是光的______。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3分)甘肃敦煌的塔式光热电站是通过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后汇聚到吸热塔,经过其他装置进行发电。如图是某束光的传播路径,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r。
17.(3分)如图所示,B点和C点代表一条静止的玩具鱼和从A点看到鱼的像的位置,请画出激光笔从A点发出一束光射向水下并照亮水下玩具鱼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共28分)
18.(6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应该把支撑木块向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
(3)测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距离和时间后,再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和时间,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和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和,则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还可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下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19.(8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甲 图乙
(1)安装器材应按照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目的是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2)实验中,烧杯上不盖纸板产生的效果是______。
(3)观察到______现象,说明水已经沸腾了。
(4)从图像得知水的沸点是______℃。通过实验,小竹明白了水开以后用大火或小火煮熟鸡蛋所用的时间几乎一样的道理,其中的道理是______。
(5)实验中发现,通过烧杯口不断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填“水蒸气”或“小水滴”),“白气”的产生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0.(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此时可以将透镜向______调节,目的是______。
(2)当蜡烛距离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若将蜡烛放在距离该凸透镜时,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的现象是______。
(3)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在(3)的基础上,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1.(6分)小竹准备测量小物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 乙
(1)将天平放在_______上,把_______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静止时偏右,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由图甲可知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g。
(3)放入物块前,量筒中水的体积为,放入物块后,量筒中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在添加砝码时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则测量的小物块密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2.(8分)小竹和爸爸准备按照图示的导航路线去千山游玩。
(1)如果按照导航给出的路程和时间行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行驶途中,导航发出声音:“当前车速可以通过前方路口”,此时小竹观察速度表显示,导航计时器显示,到达路口时显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3.(8分)一捆铜线,质量是,铜线的横截面积是。请算出这捆铜线的长度是多少?()
24.(6分)霜的形成
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霜的形成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水蒸气)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形成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风大的时候,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霜在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变成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好处。
(1)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在物体表面形成霜。这些条件包括: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存在______、0℃以下、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等。霜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该过程______(填“吸”或“放”)热。
(2)霜的消失有两种途径,一是______,二是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在冬天,有时家里的窗户______(“外侧”或“里侧”)也会出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