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探索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含解析)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1探索燃烧与灭火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B.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C.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观察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个白色小液滴,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该实验可知白磷的熔点较低
B.向热水中通入空气,白磷也能燃烧
C.该实验能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D.该实验中热水只有提供热量的作用
3.安全永远是第一要义,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 B.氢气 C.氦气 D.甲烷
4.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天然气 C.氢气 D.面粉粉尘
5.2020年11月9日是全国第30届消防宣传日,今年主题是“关注消防生命至上”,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能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7.符合化学实验室安全要求的是
A.电气着火用水扑灭 B.不能品尝化学药品味道
C.用剩的化学药品可以带回家 D.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
8.在化学实验中,水有多种用途,如图所示的下列课本中的实验设计中,涉及以下叙述水的用途的有
①改变物体的温度;
②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
③溶解某些物质;
④用于清洗;
⑤吸收热量,保护仪器;
⑥导电;
⑦隔绝空气;
⑧收集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⑦ C.②③⑤⑦⑧ D.②⑤⑦⑧
9.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发现家中燃气管漏气,应打开油烟机排风
B.厨房里发现油锅着火,应立即用锅盖盖灭
C.加油站严禁吸烟,避免一切明火和静电火花
D.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先检验它的纯度
1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括号内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
D.粗树干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细树枝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二、判断题
11.厂房和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消防器材必须齐备,并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 )
12.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
1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
14.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
15.促进燃烧的方法有: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三、综合应用题
16.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仪器与实验。
①A图中仪器的名称是 。
②取用块状大理石用到的是 (填字母)图中仪器。
③D图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请将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 。
(2)图E、图F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发置。
①对比图E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白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
②图F中“水火相容”的壮观景象给我们启示,灭火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③“纸火锅”是用纸来代替铁锅,纸不会燃烧的原因是 。
④经上述实验探究,请预测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 。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生活中的化学
①炒菜时若油锅着火,可用 的方式灭火。原理是 。
②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当使用煤气时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 (填“增大”或“减小”)灶具的空气进风口。
(2)农业生产中的化学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被这种化肥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 CO2, 但是不吸收 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 NH3但是不吸收 CO2.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 A、C、E 装置,加热,E 中的现象是 。
③连接 A、B 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 B 中的现象是 。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含量分析)将装置 A、C、D 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 A 中固体完全消失。实验测出生成氨气质量为 3.4g 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
18.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气体改变对称量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称量玻璃管的质量为m1。将样品放入玻璃管中,称量玻璃管和样品的总质量为m2。
②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3。
③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再次记录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4。
【交流讨论】
(1)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
(2)玻璃管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有m1、m2、m3或m4的代数式表示)。
(4)若步骤③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得到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观察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个白色小液滴,说明 白磷易熔化,其熔点较低,说法正确;
B、 向热水中通入空气,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能达到着火点,符合燃烧条件,白磷也能燃烧 ,说法正确;
C、实验中在相同的温度下,白磷发生燃烧,红磷不发生燃烧,从该实验可知白磷的着火点较低,说明正确;
D、 该实验中热水既有提供热量的作用又有隔绝氧气的作用,说法错误。
故选D。
3.C
【详解】A、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氦气化学性质稳定,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爆炸,则物质具有可燃性。
A、氮气不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故A正确;
B、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错误;
C、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错误;
D、面粉粉尘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D错误。故选A。
5.B
【详解】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以防止爆炸,正确,不符合题意;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燃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错误,符合题意;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能防止爆炸和缺氧,正确,不符合题意;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能防止燃烧和爆炸,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题意;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符合题意;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电气设备着火后,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因为水中一般含有导电的杂质,喷在带电设备上,再渗入设备上的灰尘杂质,则更易导电,如用水灭火,还会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引起接地短路,或危及附近救火人员的安全,故选项错误;
B、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要做到“三不”,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选项正确;
C、用剩的化学药品不可以带回家,带回家中,可能会造成污染或中毒等事故,故选项错误;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B
【详解】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被水吸收,所以水的作用:溶解二氧化硫物质,防止污染空气;铁丝燃烧生成高温熔融的物质,水的作用:改变物体的温度,吸收热量,保护仪器;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的内水会被压入到集气瓶内,水的作用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热水中白磷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和空气隔绝,水的作用隔绝空气。
故选B。
9.A
【详解】A、燃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爆炸,打开油烟机可能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事故,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此选项中做法错误;
B、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住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此选项中做法正确;
C、燃油挥发到空气中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爆炸,此选项中做法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中若混有空气,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应先检验它的纯度,纯净后方可点燃,此选项中做法正确。
故选A。
10.D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
D、粗树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细树枝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粗树枝和细树枝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推理不合理,故选D。
【点睛】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11.正确
【详解】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仓房和仓库中可燃物含量会偏高,则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消防器材必须齐备,并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说法正确。
12.正确
【详解】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避免因违章操作引起易燃物、易爆物燃烧爆炸,造成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故正确。
13.正确
【详解】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一氧化碳是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故说法正确。
14.正确
【详解】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15.√
【详解】促进燃烧,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也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说法正确。
16.(1) 蒸发皿 C 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瓶口
(2) 与氧气接触 产生大量白烟 C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保存在水中
【详解】(1)①A图中仪器是蒸发皿。
②取用块状大理石用到的是镊子,故选C。
③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瓶口。
(2)①对比图E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的现象,区别在于是否与氧气接触。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②A.油锅着火要用锅盖盖灭,此选项错误;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以防空气进入,加大火势,此选项错误;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此选项正确。故选C。
③“纸火锅”是用纸来代替铁锅,纸不会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吸热,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④由于白磷的着火点较低,所以与空气接触很容易引起自燃,所以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为:保存在水中。
17.(1) 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增大
(2) 无色酚酞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
【分析】(1)
①炒菜时若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的方式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或空气)。
②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使用煤气时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充足,煤气发生不完全燃烧,此时就需要增大灶具的空气进风口,故填: ;增大。
(2)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 A、C、E 装置,加热,A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经过C,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 二氧化碳,得到干燥的氨气,其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E 中的现象是无色酚酞变红,故填:无色酚酞变红;
③连接 A、B 装置,继续加热,加热,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到 B 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故填:;14%。
18. 点燃一氧化碳,减少尾气污染 3CO+Fe2O32Fe+3CO2 不变
【详解】(1)由于实验过程中通入了一氧化碳,故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一氧化碳,减少尾气污染;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设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x,
,解得x=;
(4)步骤③中氧化铁反应与水无关,故如果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将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卷(答案)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下一篇: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分层训练(答案)2023-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