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10.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后进行的归纳,下列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利用金属的年代 B.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钯(Pd)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钯镍合金在电子工业等有广泛应用,已知钯、铜、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Cu>Pd,如图可以验证三者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组合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4.取一定量的Al、Cu放入CuSO4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NO3)3,可能含有CuSO4
B.滤液是蓝色时,滤液中可能含CuSO4
C.当溶液为无色时,固体中一定含Ag和Cu
D.当固体中含有Al、Cu、Ag时,滤液中一定有Al(NO3)3、Al2(SO4)3
5.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为无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没有和
B.滤渣中一定有和,可能有
C.滤液中一定有
D.滤液中一定没有,一定有
6.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除杂的方法
A 比较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
B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KNO3 加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A.A B.B C.C D.D
7.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 同质量的氢气,可能的结论是
A.锌片是纯净物,而铁片不是 B.铁片是纯净物,而锌片不是
C.上述情况都不可能 D.无法判断
8.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H2SO4
C.足量的Mg、Fe、Zn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D.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9.A和B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金属。其中金属A和金属B的盐溶液发生的反应如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A可能是铁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AC13中A的化合价为+3价 D.A的活动性大于B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H2↑+O2↑
B.2H2O2H2↑+O2↑
C.CO2+C=2CO
D.2Ag+Cu(NO3)2=Cu+2AgNO3
二、判断题
11.比较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可以选择FeSO4溶液、CuSO4溶液、 Ag( )
12.工业上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 )
13.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2Ag+Cu(NO3)2═Cu+2AgNO3( )
14.铜在氧气中加热,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
15.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生锈( )
三、科学探究题
16.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氧气接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脱氧剂中只有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氢气;
②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Ⅰ.验证脱氧剂的成分
(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② 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如图1所示,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上方罩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灼烧固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说明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
③ 用酒精灯替换电炉重复(2)实验。 石灰水变浑浊 (填“能”或“不能”)得出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原因是 。
Ⅱ.探究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
按图2所示装置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
(2)结合图3分析,集气瓶 (填“①”或“②”)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判断的依据是 。
(3)结合图2和图3可知: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与 接触。
Ⅲ.探究硅藻土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下,在一定量的脱氧剂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硅藻土,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耗尽所需时间,如图4所示。
(4)由图4可知,硅藻土用量和氧气耗尽所需时间的关系是 (写一点,合理即可)。
Ⅳ.评价反思
(5)生活中为了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除了使用脱氧剂,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写一点,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
17.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用的是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所形成的镓离子的符号为 。
(2)“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一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硬度很小 B.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C.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3)某同学在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将铁粉加入一定质量的 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18.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块订书钉(40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95%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
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13.4g;
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电子天平显示的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
④5.8min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7.8g。
根据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请回答:
(1)步骤1中使用的95%酒精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订书钉的外观看,可以首先排除的金属是 。
(3)图丙中,表示电子天平读数的曲线是点 所在的曲线(填“O”或“P”),P点纵坐标X的值为 。
(4)0~0.2min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主要是 。
(5)1.7min后锥形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订书钉表面镀的金属是 (填化学式)。
(7)金属铝也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迅速放入气密性良好的软塑料瓶中,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请说明实验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先减少后基本不变的原因 。
19.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航天领域中
(1)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如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b.硫酸锂的化学式为LiSO4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月球“挖土”任务,返回器携带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发射嫦娥五号的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动力,写出液氢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它的硬度更 (填“大”或“小”)。
(3)在AgNO3和A1(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上述过程中所发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
①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a.通入一氧化碳气体;b.停止加热;c.给玻璃管加热;d.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②玻璃管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
(5)黄铜是铜、锌合金,常用于制造机器、电器零件等。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最早利用的金属是铜,然后是铁,最晚的是铝,故A错误;
B、N2O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O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H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递减,故B正确;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C错误;
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氮气约为78%、氧气约为21%、稀有气体约为0.94%、二氧化碳约为0.03%等,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钯、铜、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Cu>Pd。
①硝酸镍与铜不反应,可以得出活动性Ni>Cu;
②稀盐酸和钯不反应,可以得出活动性H>Pd;
③硫酸铜和钯不反应,可以得出活动性Cu>Pd;
④稀盐酸与镍反应,可得出活动性Ni>H(根据需要掌握知识无法推测镍活动性比氢大或者小,但不影响该题目的解答);
①③结合可以得出Ni>Cu>Pd的结论,故选A。
3.D
【详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故选项推理错误。
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 Cu+CO2,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4.B
【详解】题中涉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Cu>Ag,取一定量的Al、Cu放入CuSO4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 ,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② 、③ 。
(1)若Al不足且AgNO3有剩,发生反应①③,则滤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CuSO4,滤渣中一定有Ag;
(2)若Al恰好与AgNO3反应,发生反应①,则滤液中一定有Al(NO3)3、CuSO4,滤渣中一定有Ag;
(3)若Al与AgNO3反应后还与部分CuSO4反应,发生反应①②,则滤液中一定有Al(NO3)3、Al2 (SO4)3、CuSO4,滤渣中一定有Ag、Cu;
(4)若Al与AgNO3反应后恰好与CuSO4反应,发生反应①②,则滤液中一定有Al(NO3)3、Al2 (SO4)3,滤渣中一定有Ag、Cu;
(5)若Al有剩,发生反应①②,则滤液中一定有Al(NO3)3、Al2 (SO4)3,滤渣中一定有Ag、Cu、Al。
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Al(NO3)3,可能含有CuSO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滤液是蓝色时,滤液中一定有CuSO4,故选项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当溶液为无色时,固体中一定含Ag和Cu,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当固体中含有Al、Cu、Ag时,滤液中一定有Al(NO3)3、Al2 (SO4)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分析】锌粉能与硝酸银、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分别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硝酸锌溶液和铜;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硝酸银溶液反应完,若还有锌,锌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硝酸铜,则锌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恰好完全反应或锌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铜,可能有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硝酸铜。
【详解】A、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银、铜,可能有锌,故错误;
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银、铜,可能有锌,故正确;
C、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硝酸铜,故错误;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硝酸铜,故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将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两者不发生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g< Cu,故能达目的,不符合题意;
B、CO2和HCl都要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不能达目的,符合题意;
C、过量的铁粉会将Cu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除去溶液中的固体,故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加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多次重复操作可除去硝酸钾,故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Zn→H2,Fe→H2,锌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相对原子质量是56,可能的结论是⑴锌,铁均不纯⑵锌片是纯净物,而铁片不是。故选A。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并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本题的重要前提。
8.B
【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图像与事实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H2SO4,发生反应:H2SO4 +Ba(OH)2=BaSO4↓+ 2H2O,由于生成硫酸钡沉淀,溶质质量逐渐减小,当Ba(OH)2溶液与稀H2SO4恰好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零,再滴加稀硫酸,溶质质量逐渐增大,图像与事实相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C、足量的Mg、Fe、Zn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参加反应的稀硫酸质量相等, 、 、, 等质量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图像与事实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某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固体NaCl,由于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是溶质,所以溶质质量不变,图像与事实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9.A
【详解】A、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有铁参与的置换反应,铁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应为+2价,而ACl3中氯元素为-1价,A元素为+3价,因此金属A不可能是铁,故该项错误;
B、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该项正确;
C、ACl3中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A元素为+3价,故该项正确;
D、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A能把金属B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A的活动性大于B,故该项正确。
故选A。
【点睛】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及化合价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0.B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A错误;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铜后面,所以银不能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
11.错误
【详解】银和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都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银最弱,但是铁和铜金属活动性无法比较,故填:错误。
12.错误
【详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锌后面,铁不能和硫酸锌反应。工业上不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
故错误。
13.错误
【详解】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由于铜排在银的前面,故可选用铜和银的盐溶液即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而题中的银是不会与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故判断为:错误。
14.错误
【详解】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为红色固体,氧化铜为黑色固体,因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变黑,原题说法错误。
15.错误
【详解】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会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故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错误。
16.(1)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O2CO2 不能 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也会使石灰水变浑浊
(2) ② 图2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变少
(3)水与氧气
(4)硅藻土用量为0.35克时耗氧时间最短(合理即可)
(5)真空包装(合理即可)
【详解】(1)①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可观察到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为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而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③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得出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
(2)由图3分析,集气瓶②中的氧气含量降低,说明铁和氧气发生了反应。
(3)图①中氧气含量几乎不变,且其中不含水,而图②中氧气含量减小,其中含有水,则说明铁和氧气、水共同接触时会发生改变。
(4)由图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随着硅藻土质量的增加,氧气耗尽所需时间先减小后增大,且硅藻土用量为0.35克时耗氧时间最短。
(5)将食物真空包装,也可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
17.(1) 4/四 Ga3+
(2)A
(3) Zn (NO3)2和Fe(NO3)2
【详解】(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该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据图可知,镓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为4,所以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图可知,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31-2-8-18=3,镓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带3个正电荷的镓离子,符号为。
(2)A、合金硬度大于组分金属,所以该合金硬度很大。A不正确;
B、镁锂合金材料具有抗电磁干扰性能,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故B正确;
C、镁锂合金材料具有减震、消噪的性能,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故C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3)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在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时,铁不能和硝酸锌反应,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即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银,此时滤液中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锌没反应,所以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化学式Zn (NO3)2和Fe(NO3)2。
过程中只有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化学方程式。
18.(1)混合物
(2)铜/Cu
(3) O 0.18
(4)书钉表面被 氧化,表面的氧化物先与稀硫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5)
(6)Zn
(7)铝与氧气反应,使瓶中氧气浓度降低,一段时间后,铝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氧气的含量不再变化
【详解】(1)95%酒精属于是酒精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2)铜为红色(或紫红色),图钉从处观看为银白色,所以从订书钉的外观看,可以首先排除的金属铜。
(3)电子天平显示的质量变化,是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减少的量,即产生氢气的质量,所以其示数是减小的,故表示电子天平读数的曲线是点O所在的曲线;P点所在曲线表示的物质在0.02min前没有变化,在0.02min至5.8min间逐渐增加,所以其表示的是产生氢气的质量,即反应前后物质减少的质量,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所以P点纵坐标X的值为0.18。
(4)由于图钉与空气接触,其表面会形成氧化膜,所以0~0.2min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主要是:书钉表面被 氧化,表面的氧化物先与稀硫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5)一开始,稀硫酸和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和镀的金属反应,然后与铁反应,故1.7min后锥形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为:。得用极值法和平均值法进行分析,三种金属各5.6g与足量的稀充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如下:
解:设5.6g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设5.6g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设5.6g锌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等质量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镁、铁、锌,若5.6g金属完全为铁,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而实际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18g,说明铁中所含有的另一种金属与等质量的铁相比,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的少,所以另一种金属为锌。
(7)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使瓶中氧气浓度降低,一段时间后,铝的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氧气的含量不再变化。
19.(1)b
(2) 大
(3) Fe、Ag
(4) acbd
(5)解: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6.5g=13.5g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详解】(1)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左上角的数字可知,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而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因此,锂离子要想与硫酸根离子形成离子化合物,需要两个锂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化学式为Li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最下面的数字可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根据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可知,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填写:b。
(2)液氢和液氧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可知,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它的硬度更大,故填写:大。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铁>银,往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能与硝酸铝反应,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当铁有剩余时,说明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铁和银,故填写:Fe、Ag或铁、银;
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4)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加热前一定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然后给玻璃管加热,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为防止生成的铁又被氧化,要再通一会一氧化碳,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cbd,故填写:acbd。
②玻璃管中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5)详解见答案。
【点睛】本题包括两大难点,一为滤渣、滤液问题,解答此问题时一定要首先判断哪些反应能发生,哪些反应不能发生,判断依据是金属活动性强金属置换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阳离子,即强还弱,然后判断哪个反应先发生,哪个反应后发生,判断依据是舍近求远原则,最后看问题解答,第二个难点是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时,一定要先寻找一下已知的纯净物的质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1.1对酸碱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9.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练习 (含解析)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