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常见的溶液---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水与常见的溶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3 汉中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之用:水是一种常见溶剂
B.水之大: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水之净:活性炭可吸附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
D.水之变:水汽化时分子的体积变大
2.(2021 榆阳区模拟)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X可能是氢氧化钠
B.固体X可能是硝酸铵
C.硝酸钾溶解度:①>②
D.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①=③
3.(2023 蒲城县二模)下列关于“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图2中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C.图2中对比a、b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图3中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后变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4.(2023 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M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将NH4NO3换为CaO固体,也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C.N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在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5.(2022 凤翔县模拟)浙江大学联合加州大学科研人员,在﹣50℃环境中,通过静电促使水分子朝电场方向运动,改变其无序的运动状态,从而诱发单晶生长,制成高质量冰单品微纳光纤。关于冰单品微纳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光纤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冰光纤与冰的化学性质不同
C.冰光纤由水分子构成
D.水变成冰光纤后,分子停止运动
6.(2023 澄城县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 A.电解水 B.验证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 C.区分井水和纯净水 D.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装置
分析 负极产生氢气 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观察到井水中产生大量浮渣,则X试剂为肥皂水 若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
A.A B.B C.C D.D
7.(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已知某固体物质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30g固体物质X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20g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C.C点对应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B点对应的烧杯中有20g固体剩余
8.(2023 碑林区校级模拟)202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加速变革”。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可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仍然紧缺
D.水的电解、蒸发、凝固都可用来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9.(2022 韩城市模拟)如图所示,两支试管内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且试管底部都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小
B.硝酸钾和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量减少,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量增多
10.(2023 碑林区校级模拟)2023年3日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及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厂对天然水的净化过程,最后一步是蒸馏
D.工厂排出的废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1.(2023 灞桥区校级三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某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12.(2021 延安校级一模)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25g甲物质
D.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50℃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3.(2023 汉中模拟)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70 9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110 138 202
(1)1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g。
(2)60℃时,200gKNO3溶液中含溶质100g。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KNO3   g。
(3)将55gKN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50℃时KNO3的溶解度为    g。
14.(2023 子洲县校级三模)20℃时,向50g水中加入31.6gKNO3固体并进行如下系列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烧杯    (填字母)中的溶液。
(2)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20℃时KNO3的溶解度为    。
(3)操作a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一条即可)。
(4)向B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紫红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填字母)。
A.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C.相同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
D.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
15.(2023 渭南模拟)下表是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甲 110 117 121 126 139
乙 31.6 63.9 85.5 110 169
(1)6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表示为W)进行如图实验:

W代表的物质是    ;②中未溶解的固体为    g;③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6.(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    (填“B”或“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2)若使A、B、C的饱和溶液都能析出晶体,可选择的同一种方法是    。
(3)关于图1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t1℃时,将10gA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为t1℃下A的饱和溶液
B.将t1℃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C.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4)甲烧杯中为t2℃时的A的溶液(其中含120g水),经图2所示过程最终得到10gA固体。
经分析:甲烧杯中溶液质量为    g;若将烧杯丙加热至t2℃,至少需加入    gA物质,才能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17.(2023 西安三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
(1)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    (用“=”“<”或“>”符号连接)。
(3)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1种即可)。
(4)如图2、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    。(填序号)
A.氯化钠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18.(2023 靖边县模拟)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
(2)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3)将60℃时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时,溶剂的质量NaCl    (填“>”、“<”或“=”)KNO3。
(4)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图操作,据此分析,x=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9.(2023 碑林区校级二模)“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
(1)“引汉济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防止对引入的汉江水造成污染。净化过程中一般加入    来吸附色素和异味。
(2)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取样,加入    后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3)家庭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一般是    。
20.(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汽油
C.面粉
D.硝酸铵
(2)定边盐湖是西北地区的主要产盐地,薄薄的水层下面铺满了盐粒,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沙滩上一样。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①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②实验室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在称量NaCl固体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    。
(3)如图Ⅰ所示,t1℃时将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NaCl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D.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KNO3>NaCl
21.(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物质丙的溶解度为    。
(2)将t3℃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乙”或“丙”)。
(3)t3℃时,将含100g水的甲或丙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2℃,析出固体质量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该固体是    (填“甲”或“丙”)。
(4)t2℃时,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相等的是    (填字母)。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22.(2023 长安区二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t2℃时,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充分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消失,然后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
(1)t2℃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图一中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交点P的含义是    。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    物质(填“甲”或“乙”)。
(4)图二中“操作二”得到D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填字母)。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5)图二中得到的C、D、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用“>”、“<”或“=”表示)。
23.(2023 西安三模)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溶解度/g物质 10 20 40 60 80
氯化钠 35.8 36.0 36.6 37.3 38.4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氢氧化钙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属于    (填“可溶”“微溶”“易溶”或“难溶”)物质。
(2)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填字母)。
②若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m值为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20℃,向100g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40gNaC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g
B.20℃时,将200g饱和NaCl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86.4g
C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将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向20℃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24.(2023 秦都区校级一模)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110 169 246
(1)20℃时,将40gKNO3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g,若升温至40℃,形成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8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3)60℃时,将150gKNO3不饱和溶液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gKNO3固体,可恰好达到饱和。第二份溶液恒温蒸发5g水后,   (填“有”或“没有”)固体析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25.(2021 榆阳区二模)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处理步骤如图所示。③对应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降过滤
(2)如图是有关水的两个小实验。
①图1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得到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
②图2实验中,将固体加入水中,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则所加固体可能是    (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水与常见的溶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3 汉中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之用:水是一种常见溶剂
B.水之大: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水之净:活性炭可吸附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
D.水之变:水汽化时分子的体积变大
【考点】水的净化;水资源状况;常见的溶剂;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A、根据水的用途来分析;
B、根据水资源的现状来分析;
C、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A说法正确;
B、虽然总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很少,真正被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B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能吸附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故C说法错误;
D、水汽化时,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相关知识,掌握水的作用、水资源的储量、活性炭的性质以及分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021 榆阳区模拟)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X可能是氢氧化钠
B.固体X可能是硝酸铵
C.硝酸钾溶解度:①>②
D.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①=③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A
【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加入固体X后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浑浊,说明温度降低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加入固体X后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浑浊,说明温度降低了,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会使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实验可知,加入固体X后饱和和硝酸钾溶液变浑浊,说明温度降低了,而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会使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由实验可知,加入固体X后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浑浊,说明温度降低了,硝酸钾溶解度:①>②,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③均是硝酸钾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加入固体X后饱和和硝酸钾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3 蒲城县二模)下列关于“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图2中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C.图2中对比a、b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图3中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后变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考点】电解水实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根据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H2、O2进行分析。
B、根据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进行分析。
C、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热,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H2、O2,其体积比约为2:1,故A正确;
B.一段时间后,a管内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由于消耗管内的氧气,会造成管内气压减小;b管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管内气压不变,则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B正确;
C.a管内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b管内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故C正确;
D.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H2O反应放出大量热,瓶内压强增大,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同时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溶剂水。析出氢氧化钙,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先逐渐减小,待反应结束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析出的氢氧化钙又部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又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4.(2023 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M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将NH4NO3换为CaO固体,也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C.N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在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据此分析。
【解答】解:A、根据图一第一个烧杯,滴入水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M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一中的M物质对应图二中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A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推断,可知道N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如果将NH4NO3换为CaO固体,CaO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温度升高,则N的饱和溶液不会变浑浊,现象不同,B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N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解度增大,但因为溶质溶剂都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无法确定,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22 凤翔县模拟)浙江大学联合加州大学科研人员,在﹣50℃环境中,通过静电促使水分子朝电场方向运动,改变其无序的运动状态,从而诱发单晶生长,制成高质量冰单品微纳光纤。关于冰单品微纳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光纤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冰光纤与冰的化学性质不同
C.冰光纤由水分子构成
D.水变成冰光纤后,分子停止运动
【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化学与新科技.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冰光纤的形成、构成和费脑子的性质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冰光纤与冰是由同种的水分子构成的,冰光纤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A错误;
B、冰光纤与冰是由同种的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冰光纤由水分子构成,故C正确;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水变成冰光纤后,分子没有停止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根据题意结合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6.(2023 澄城县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 A.电解水 B.验证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 C.区分井水和纯净水 D.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装置
分析 负极产生氢气 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观察到井水中产生大量浮渣,则X试剂为肥皂水 若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
A.A B.B C.C D.D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答案】B
【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装置中的压强减小,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较多浮渣的为硬水,则X试剂为肥皂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滤纸破损,部分混合液未经过滤流下,则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可能仍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已知某固体物质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30g固体物质X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20g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C.C点对应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B点对应的烧杯中有20g固体剩余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某固体物质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30g固体物质X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分别是4g、12g、30g、30g,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X的质量为24g﹣20g=4g,则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X的质量为20g,则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20g,故选项说法正确。
B、A、B、C、D点所示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分别是4g、12g、30g、30g,溶剂的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故选项说法正确。
C、C点,该温度下,将30g固体物质X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30g固体物质X全部溶解,对应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B点对应的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32g,有30g+20g﹣32g=18g固体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各温度下形成溶液的质量、熟练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3 碑林区校级模拟)202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加速变革”。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可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仍然紧缺
D.水的电解、蒸发、凝固都可用来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考点】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C
【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B、根据工业废水应先净化,后排放进行分析;
C、根据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很少,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仍然紧缺进行分析;
D、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蒸发和凝固,只是水状态的改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是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错误;
B、工业废水应先净化,后排放,不能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故B错误;
C、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很少,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仍然紧缺,故C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蒸发和凝固,只是水状态的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2022 韩城市模拟)如图所示,两支试管内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且试管底部都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小
B.硝酸钾和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量减少,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量增多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C
【分析】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量使两支试管内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随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减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因此温度升高,使得固体硝酸钾继续溶解,而氢氧化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有晶体析出,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固体质量增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就增大,则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减小,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前面分析可知,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大,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10.(2023 碑林区校级模拟)2023年3日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及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厂对天然水的净化过程,最后一步是蒸馏
D.工厂排出的废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考点】电解水实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C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结论进行分析;
B、根据硬软水的区分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进行分析;
D、根据废水排放的标准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电解水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
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软水,正确;
C、自来水成净化水时不需要蒸馏,不正确;
D、工厂排出的废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的结论、硬软水的区分方法及水的净化方法,难度不大。
11.(2023 灞桥区校级三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某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电解水实验.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答案】D
【分析】A、根据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进行分析;
B、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进行分析;
C、根据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先与硝酸银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
【解答】解:A、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故B错误;
C、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先与硝酸银反应,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216份质量的银,硝酸铜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硝酸银反应完,再与硝酸铜反应,当铁粉过量时,最终硝酸铜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不含硝酸铜,因此最终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为0,故C错误;
D、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2.(2021 延安校级一模)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25g甲物质
D.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50℃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
B、5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
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12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25g甲物质,故C错误;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50℃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3.(2023 汉中模拟)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70 9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110 138 202
(1)1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20.9 g。
(2)60℃时,200gKNO3溶液中含溶质100g。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KNO3 68.4 g。
(3)将55gKN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C (填字母)。50℃时KNO3的溶解度为  85.5 g。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20.9;
(2)68.4;C;
(3)85.5。
【分析】(1)根据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将55gKN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硝酸钾全部溶解能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55g+50g=105g,结合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1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20.9g。
(2)60℃时,200gKNO3溶液中含溶质100g,则含水的质量为200g﹣100g=10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KNO3的质量为100g﹣31.6g=68.4g。
(3)将55gKN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硝酸钾全部溶解能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55g+50g=105g。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55g,即B点形成的硝酸钾恰好饱和的溶液;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
50℃时50g水中能形成92.75g溶液,即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92.75g﹣50g=42.75g,则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85.5g,则50℃时KNO3的溶解度为85.5g。
故答案为:
(1)20.9;
(2)68.4;C;
(3)85.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的含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23 子洲县校级三模)20℃时,向50g水中加入31.6gKNO3固体并进行如下系列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烧杯  AC (填字母)中的溶液。
(2)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20℃时KNO3的溶解度为  31.6g 。
(3)操作a可采用的方法是  加水(合理即可) (答一条即可)。
(4)向B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紫红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BD (填字母)。
A.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C.相同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
D.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AC;
(2)31.6g;
(3)加水(合理即可);
(4)ABD。
【分析】(1)根据烧杯A和C中均有固体剩余进行分析。
(2)根据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溶剂的质量为100g进行分析。
(3)根据通过操作a,C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进行分析。
(4)根据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烧杯A和C中均有固体剩余,说明A、C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溶剂的质量为100g,即20℃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3)由图可知,通过操作a,C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所以操作a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剩余固体溶解;
(4)A、向B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该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说明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故A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说明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故B符合题意;
C、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得出,相同条件下高锰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说明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C;
(2)31.6g;
(3)加水(合理即可);
(4)A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5.(2023 渭南模拟)下表是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甲 110 117 121 126 139
乙 31.6 63.9 85.5 110 169
(1)6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1:10 (填最简整数比)。
(2)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表示为W)进行如图实验:

W代表的物质是  甲 ;②中未溶解的固体为  11 g;③中的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11:10;
(2)甲;11;不饱和。
【分析】本题根据饱和溶液和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解:(1)通过表中信息可知:60℃时,乙的的溶解度是110g,表示在60℃时,在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的乙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此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g:100g=11:10,故答案为:11:10。
(2)根据上图实验,20℃100g的水中加入30gW固体后烧杯①是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至80℃,再加入120gW固体时,此时烧杯②中W固体的质量是30g+120g=150g,而有部分W固体未溶解,所以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在80℃时,查表得甲的溶解度是139g,乙的溶解度是169g,只有甲才是饱和溶液,所以W固体是甲,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为30g+120g﹣139g=11g,往③中的烧杯加入10g水后,此时③中溶质150g,溶液110g,在温度为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39g甲,则11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的质量为139g×110g÷100g=152.9g,而③中只有甲150g,所以③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甲;11;不饱和溶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和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
16.(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  C (填“B”或“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2)若使A、B、C的饱和溶液都能析出晶体,可选择的同一种方法是  蒸发 。
(3)关于图1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填字母)。
A.t1℃时,将10gA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为t1℃下A的饱和溶液
B.将t1℃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C.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4)甲烧杯中为t2℃时的A的溶液(其中含120g水),经图2所示过程最终得到10gA固体。
经分析:甲烧杯中溶液质量为  150 g;若将烧杯丙加热至t2℃,至少需加入  20 gA物质,才能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C;
(2)蒸发;
(3)B;
(4)150;20。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其变化规律与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2)若使A、B、C的饱和溶液都能析出晶体,都可选择蒸发的方法;
(3)A.t1℃时,A的溶解度为20g,故将10gA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为t1℃下A的饱和溶液,正确;
B.将t1℃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错误;
C.将t2℃时A的溶解度最大,故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正确;
(4)甲烧杯中为t2℃时的A的溶液,其中含120g水,经图2所示过程最终得到10gA固体,则t1℃时100g水中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100g×=20g,故
甲烧杯中溶液质量为120g+20g+10g=150g;t2℃A的溶解度为50g,故120g 水中溶解60gA形成饱和溶液,故将烧杯丙加热至t2℃,至少需加入50g﹣30g=20gA物质,才能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C;
(2)蒸发;
(3)B;
(4)150;20。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023 西安三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
(1)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80 g。
(2)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  甲=乙<丙 (用“=”“<”或“>”符号连接)。
(3)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溶质甲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填1种即可)。
(4)如图2、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  BD 。(填序号)
A.氯化钠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80;
(2)甲=乙<丙;
(3)加入溶质甲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B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50g水最多溶解30g甲物质,所以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30g=80g;
(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降温后依然为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温后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3℃丙的溶解度>t1℃甲的溶解度=t1℃乙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
(3)A、B点对应温度相同,A在溶解度曲线下,对应不饱和溶液,B在溶解度曲线上,对应饱和溶液。则将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甲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饱和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说明温度升高。
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故错误;
B、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放热,会导致温度升高,故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故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80;
(2)甲=乙<丙;
(3)加入溶质甲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B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23 靖边县模拟)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硝酸钾 溶液。
(2)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  降温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3)将60℃时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时,溶剂的质量NaCl  > (填“>”、“<”或“=”)KNO3。
(4)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图操作,据此分析,x= 2b﹣a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硝酸钾;
(2)降温;
(3)>;
(4)2b﹣a。
【分析】(1)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第一份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5g水会析出ag晶体,此时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继续将其中的另两份分别继续蒸发掉5g和10g溶剂(即题干中所说的蒸发10g和15g溶剂),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钠,则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所以1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故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硝酸钾溶液。
(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60℃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溶剂水的质量大于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溶剂水的质量;将60℃时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时,降低温度,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剂的质量NaCl>KNO3。
(4)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饱和溶液蒸发掉多余的水后,会变成饱和溶液;如果继续蒸发水,会有晶体析出,第一份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5g水会析出ag晶体,此时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继续将其中的另两份分别继续蒸发掉5g和10g溶剂(即题干中所说的蒸发10g和15g溶剂),分别又析出(b﹣a)g和2(b﹣a)g晶体;它们析出晶体总质量分别是bg[即ag+(b﹣a)g]和xg[即ag+2(b﹣a)g],可以得出x=a+2(b﹣a)=2b﹣a。
故答案为:
(1)硝酸钾;
(2)降温;
(3)>;
(4)2b﹣a。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明确结晶的原理和方法、溶解度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23 碑林区校级二模)“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
(1)“引汉济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防止对引入的汉江水造成污染。净化过程中一般加入  活性炭 来吸附色素和异味。
(2)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取样,加入  肥皂水 后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3)家庭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一般是  煮沸 。
【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1)活性炭;
(2)肥皂水;
(3)煮沸。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硬水和软水区分方法分析;
(3)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1)净化过程中一般加入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
(2)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取样,加入肥皂水后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3)家庭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一般是煮沸,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
故答案为:(1)活性炭;
(2)肥皂水;
(3)煮沸。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D (填序号)。
A.氯化铜
B.汽油
C.面粉
D.硝酸铵
(2)定边盐湖是西北地区的主要产盐地,薄薄的水层下面铺满了盐粒,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沙滩上一样。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①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②实验室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在称量NaCl固体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  增加药品 。
(3)如图Ⅰ所示,t1℃时将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D (填字母)。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NaCl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D.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KNO3>NaCl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D;
(2)蒸发结晶;增加药品;
(3)BD。
【分析】(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2)根据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A、氯化铜溶于水形成的是蓝色溶液,故A错误;
B、汽油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形成乳浊液,故B错误;
C、面粉不溶于冷水,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悬浊液,故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形成的是无色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在称量NaCl固体的过程中,应先在右盘放3g砝码或把游码拨到3g处,再往左盘加药品,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偏少,应增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3)A、由图II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由图I可知,等质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甲烧杯物质完全溶解,乙烧杯物质没有完全溶解,所以甲烧杯中的溶质为NaCl,故A正确;
B、t2℃时,KNO3的溶解度等于NaCl的溶解度,向烧杯内所加入的两物质质量相等,t1℃时,NaCl已完全溶解,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的固体KNO3完全溶解,无剩余,故B错误;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故C正确;
D、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升温,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将t2℃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图可知,t2℃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KNO3=NaCl,故D错误。
故选:BD。
故答案为:(1)D;
(2)蒸发结晶;增加药品;
(3)B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022 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物质丙的溶解度为  50g 。
(2)将t3℃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丙 (填“乙”或“丙”)。
(3)t3℃时,将含100g水的甲或丙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2℃,析出固体质量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该固体是  甲 (填“甲”或“丙”)。
(4)t2℃时,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相等的是  C (填字母)。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50g;
(2)丙;
(3)甲;
(4)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物质丙的溶解度为50g;
(2)将t3℃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丙;
(3)t3℃时,将含100g水的甲或丙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2℃,析出固体质量如图2所示,开始阶段没有晶体析出,后一阶段有晶体析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该固体是甲;
(4)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相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故选:C。
故答案为:(1)50g;
(2)丙;
(3)甲;
(4)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023 长安区二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t2℃时,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充分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消失,然后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
(1)t2℃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 乙(填“<”、“<”或“=”)。
(2)图一中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交点P的含义是  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且为40g 。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  甲 物质(填“甲”或“乙”)。
(4)图二中“操作二”得到D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B (填字母)。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5)图二中得到的C、D、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C=E>D (用“>”、“<”或“=”表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且为40g;
(3)甲;
(4)B;
(5)C=E>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t2℃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故答案为:>;
(2)图一中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交点P的含义是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且为40g;故答案为: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且为40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甲,因为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60g;故答案为:甲;
(4)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得到D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c点→a点,降低温度至没有晶体析出,D溶液前后的溶液质量不变;故答案为:B;
(5)图二中得到的C、D、E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E>D;因为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因此C和E都是t2℃时的饱和溶液,C是加溶质,E是蒸发水,因此C和D的质量分数相等;D的溶液质量不变,是降温到t1℃时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答案为:C=E>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2023 西安三模)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溶解度/g物质 10 20 40 60 80
氯化钠 35.8 36.0 36.6 37.3 38.4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氢氧化钙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属于  易溶 (填“可溶”“微溶”“易溶”或“难溶”)物质。
(2)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C>B>A (填字母)。
②若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m值为  110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20℃,向100g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40gNaC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g
B.20℃时,将200g饱和NaCl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86.4g
C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将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向20℃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易溶;
(2)①C>B>A;
②110;
(3)A。
【分析】(1)根据20℃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2)①根据烧杯中溶质的多少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硝酸钾在40℃时和60℃的溶解度来分析解答;
(3)A、根据2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来分析解答;
B、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来分析解答;
C、根据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来分析解答;
D、根据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至20℃时,还是20℃的饱和Ca(OH)2溶液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故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属于易溶物质;
(2)①由题中的溶解度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B都是饱和溶液,则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当升温到60℃时,B中未溶解的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则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故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C>B>A;
②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而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4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3.9g硝酸钾,由40℃升温到60℃时,溶解了46.1g硝酸钾,说明水的质量为100g,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C烧杯中的硝酸钾质量为110g,故若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m值为110;
(3)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KNO3饱和溶液中有硝酸钾24g,水76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76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27.4g,则加入40gNaCl,只能溶解27.4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7.4g,故A说法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1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3.6g,20℃时,将200g饱和NaCl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析出3.6g氯化钠,剩余溶液的质量为200g﹣10g﹣3.6g=186.4g,故B说法正确;
C、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刚好饱和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析出固体后,质量分数会减小,则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的说法正确,故C说法正确;
D、向20℃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至20℃时,跟原饱和Ca(OH)2溶液相比,还是20℃的饱和Ca(OH)2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故答案为:(1)易溶;
(2)①C>B>A;
②110;
(3)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2023 秦都区校级一模)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110 169 246
(1)20℃时,将40gKNO3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65.8 g,若升温至40℃,形成的溶液为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8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  ×100% (列出计算式即可)。
(3)60℃时,将150gKNO3不饱和溶液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4.4 gKNO3固体,可恰好达到饱和。第二份溶液恒温蒸发5g水后, 没有 (填“有”或“没有”)固体析出。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65.8;饱和;
(2)×100%;
(3)4.4;有。
【分析】(1)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4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1.1g硝酸钾,对应溶剂的质量为1g,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时,将40gKNO3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形成溶液的质量是15.8g+50g=65.8g。4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95g,则若升温至40℃,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2)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69g,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100%。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1.1g硝酸钾,对应溶剂的质量为1g;60℃时,将150gKNO3不饱和溶液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5g水,析出1.1g固体,可看作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先蒸发5g﹣1g=4g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再蒸发1g水,析出1.1g固体;则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1g×4=4.4g硝酸钾,可恰好达到饱和。
第二份溶液的质量为第一份溶液质量的2倍,含有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均为第一份的2倍,则先恒温蒸发8g水,溶液才能达到饱和状态,再蒸发1g水,析出1.1g固体,则恒温蒸发5g水后,没有固体析出。
故答案为:
(1)65.8;饱和;
(2)×100%;
(3)4.4;没有。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共1小题)
25.(2021 榆阳区二模)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处理步骤如图所示。③对应的作用是  A (填字母)。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降过滤
(2)如图是有关水的两个小实验。
①图1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得到的物质是  O2 (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②图2实验中,将固体加入水中,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则所加固体可能是  B (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电解水实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答案】(1)A;
(2)①O2;氢元素和氧元素;
②B。
【分析】(1)根据紫外灯管照射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进行分析;
(2)根据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得到气体较少,该物质是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表明瓶内压强增大,推测是固体溶于水放热导致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③紫外灯管照射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故对应的作用是A;
(2)①图1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得到气体较少,该物质是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推测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图2实验中,将固体加入水中,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表明瓶内压强增大,推测是固体溶于水放热导致的;
A、氯化钠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温度变化不明显;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导致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故选:B。
故答案为:(1)A;
(2)①O2;氢元素和氧元素;
②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解时的能量变化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金属和金属矿物---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