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硫、氮及其循环》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说法对应正确的是
A.胶体的胶粒带电荷,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
B.CaO 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
C.NaHCO3 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液氨分解要吸热,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
2.不同价态含氮物质的转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线路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转化属于置换反应
B.②的转化属于氮的固定
C.③的转化方程式:
D.使用CuO作氧化剂可以实现④的转化
3.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为,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B.已知溶液d久置空气中变成e,酸性增强,d是弱电解质,e是强电解质
C.a与c发生反应生成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3
D.f转化为g的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
4.下列物质性质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B.向1mol/L溶液中滴加盐酸:
C.用食醋清洗水垢()的原理:
D.实验室若用磨砂玻璃塞盖在了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上:
5.对陈述I、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判断
A 电泳实验表明 Fe(OH)3胶体是带电荷的 胶体能够比较稳定存在 I对,Ⅱ对,有关系
B 二氧化硫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I对,Ⅱ对,有关系
C H2O比H2S沸点高 氢键是一种作用力较强的化学键 I对,Ⅱ对,有关系
D 可使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杂质 酸性:H2SO3 > H2CO3 I对,Ⅱ对,有关系
A.A B.B C.C D.D
6.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气体X可能是NH3
B.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证明铁锈中含有Fe(Ⅱ)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硅酸,证明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D.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试管口处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NH4HCO3显碱性
7.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是一种有毒物质,因此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B.泡菜中的微生物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C.可用采用喷洒硫粉的方法除掉洒落在地面上的水银
D.医疗上将BaCO3作为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8.下列实验设计中,合理的是
A.甲:证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乙: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丙:探究铁、铜、银金属活动性强弱
D.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9.工业上利用含银废催化剂(含金属银和铼,少量MgO、、等)分离回收银和铼。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AgCl能与反应生成、。
A.活化溶解时,增大盐酸浓度,加快溶解速率,有利于提高铼和银的回收率
B.还原过程中产生无毒气体,则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溶解滤渣Ⅱ时,选择浓硝酸比稀硝酸效果更好
D.本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硝酸
10.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刻蚀电路板:
B.实验室制氯气: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2AlO+CO2+3H2O=2Al(OH)3↓+CO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蒸气:SO2+Br2+2H2O=4H++SO+2Br—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与铵态氮肥不可混用
B.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血浆中的H2CO3/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的酸碱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C.抢救钡离子中毒者时,若没有硫酸钠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灌入胃中
D.溶洞景区限制参观游客数量,主要原因之一是游客呼出的CO2对钟乳石有破坏作用
1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Ⅰ:用做喷泉实验 B.图Ⅱ: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
C.图Ⅲ:验证易溶于水 D.图Ⅳ:制取氨气
二、填空题(共8题)
13.氮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回答以下问题:
(1)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氮气分子很稳定 B.尿素属于铵态氮肥
C.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 D.闪电实现了大气固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可用稀HNO3与FeS固体反应制取H2S
B.SO2能使酸性KMnO4、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
C.少量NO2和足量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只有BaSO4
D.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3)甲、乙两组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下图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实验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并用相应的方程式解释: 。
(4)甲、乙两组同学完成喷泉实验后,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如图所示。请通过分析确认:甲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5)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其原因是 。写出”的检验方法: 。
14.氮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
(1)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填字母)。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
b.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
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d.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2)写出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
B.铝与稀盐酸: 。
15.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路线I、II、III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1)写出N2的一种用途 。
(2)实验室制取物质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工业制硝酸第③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
(4)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其还原产物因硝酸浓度的不同而有变化,从总体上说,硝酸浓度越高,平均每分子硝酸得到的电子数越少,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O。实验室中,常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NO2,用Cu与稀HNO3反应制取NO。请写出实验室中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 。
16.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物质用途 A.碳酸氢钠————a.作膨松剂 B.氧化铁b.清除水垢 C.乙酸c.作制冷剂 D.液氨d.作红色颜料
17.分类: 、 。
18.在实验室中,几位同学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上述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分成两组对酸雨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第一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片红色的玫瑰花瓣浸在一份水样中;②向雨水试样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表Ⅰ所示。
表Ⅰ 不同时间酸雨的pH
测定时间/小时 0 1 2 4
pH 4.73 4.62 4.56 4.55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色变浅,可能的原因 。
(2)生成白色浑浊的离子方程式 。
(3)分析上述pH数据变化,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0.利用物质类别及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相同的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 。
(2)c的浓溶液能与S反应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3)将足量的a通入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B.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C.若再通入或,则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
(4)根据“价类二维图”,下列能与a反应且使a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 (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 ④酸性溶液
(5)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 。
(6)已知e为正盐,且能被酸性氧化为,被还原为,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血液透析原理涉及到渗析,与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无关,而“静电除尘”涉及到电泳,与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有关,故A错误;
B.氧化钙和二氧化硫、氧气的方程式方程式为2CaO+2SO2+O2=2CaSO4,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所以CaO能用于燃煤的脱硫,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作食品加工中的膨松剂,主要是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与“NaHCO3能与碱反应”无关,故C错误;
D.液氨气化吸热,可作制冷剂,与分解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 ①的转化是氨的催化氧化,发生,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②的转化发生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
C. ③的转化方程式:,故C错误;
D.使用CuO作氧化剂可以发生反应,,可以实现④的转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B
【详解】A.g为正六价的含硫盐,若g为,其在水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A错误;
B.已知溶液d:久置空气中变成e:,酸性增强,d:是弱电解质,e:是强电解质,B正确;
C.a与c发生反应:生成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2,C错误;
D.f转化为g的反应,涉及到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为2: 1时溶液显中性,此时钡离子、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BaSO4↓+2H2O,A正确;
B.向1mol/L溶液中滴加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和一氧化氮气体,,B错误;
C.醋酸为弱酸,不能拆,用食醋清洗水垢(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O2↑+Ca2++2CH3COO-+H2O,C正确;
D.用磨砂玻璃塞盖在了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上,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和水:SiO2+2OH-=SiO+H2O,D正确;
故选B。
5.D
【详解】A.电泳实验表明 Fe(OH)3胶体粒子是带电荷的,不是胶体带电荷,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因此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是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B错误;
C.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
D.酸性:H2SO3>H2CO3,二氧化硫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因此可使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杂质,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6.A
【详解】A.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SO2+2NH3+BaCl2=BaSO3↓+2NH4Cl,证明气体X可能是NH3,A正确;
B.浓盐酸能还原KMnO4溶液,紫色褪去,无法证明铁锈中含Fe(Ⅱ),B错误;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的CO2中混有挥发出的HCl,HCl也会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无法证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C错误;
D.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试管口处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因为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了碱性气体NH3,D错误;
故答案选A。
7.C
【详解】A.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红酒中作抗氧化剂,故A错误;
B.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不符合氮的固定,故B错误;
C.温度计被打破,洒在地面上的水银,正确的做法是将水银扫到簸箕里倒入专用的化学品回收处,或者先撒上硫粉使其反应成硫化汞,减缓扩散速度再做清理,故C正确;
D.BaCO3与胃酸中的HCl反应生成氯化钡,引起重金属中毒,医疗上用硫酸钡作钡餐,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D
【详解】A.酒精燃烧也产生二氧化碳,无法证明二氧化碳是木炭燃烧生成的,A错误;
B.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为气体,对氧气体积测定有影响,B错误;
C.铁与硫酸反应,不能证明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铜与硝酸银反应,证明铜比银活动性强,C错误;
D.铜片上的磷与氧气接触,燃烧,水里的磷不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氧气;D正确;
故答案为:D。
9.D
【分析】含银废催化剂成分:主要含金属银和铼,少量MgO、、等等,磨碎、加热,用稀盐酸、H2O2溶解,过滤,滤渣Ⅰ主要由AgCl、少量SiO2,滤液中有铼离子和少量的Mg2+、Fe3+,滤渣Ⅰ用氨水溶解,AgCl+2NH3 H2O═Ag(NH3)2C1+2H2O, N2H4 H2O还原银,氯化二氨合银中加入肼,利用肼的还原性把银离子还原,并生成无毒气体氮气,化学方程式为4Ag(NH3)2C1+N2H4+4H2O=4Ag↓+N2↑+4NH4Cl+4NH3 H2O,得到粗银,再加稀硝酸溶解过滤,所得滤液主要含硝酸银,通过电解得纯银,据此分析。
【详解】A.活化溶解时,增大盐酸浓度,加快溶解速率,但AgCl能与反应生成、而溶解,使银的回收率降低,A错误;
B.还原过程中产生无毒气体氮气,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B错误;
C.银与稀硝酸常温下就能反应,而选用浓硝酸需要加热才能顺利反应且浪费资源,C错误;
D.电解硝酸银溶液,得到纯银和硝酸,故本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硝酸,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刻蚀电路板发生的反应为铜与铁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故C错误;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蒸气的反应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与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2Br—,故D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显碱性,铵态氮肥显酸性,如果混用会降低肥效,A项正确;
B. 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血浆中的H2CO3/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的酸碱度发挥着重要作用,B项正确;
C. 碳酸钡与胃酸反应转化为可溶性钡盐,起不到解毒的作用,C项错误;
D. 游客呼出的 CO2可与钟乳石的主要成分 CaCO3发生可逆反应: ,CO2增加,平衡正向移动,CaCO3减少,钟乳石被破坏,D项正确;
故答案选C。
12.D
【详解】A.二氧化硫能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迅速减小,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故A正确;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由U形管中液面左低右高可知,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U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故B正确;
C.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烧瓶中,极易溶于水的氨气溶于水,烧瓶中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气球会立刻膨胀起来,故C正确;
D.盛有氯化铵的大试管直接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重新结合生成,不能制取氨气,故D错误;
故选D。
13.(1)B
(2)C
(3) 易溶于水、碱性
(4)等于
(5) 铵盐受热易分解 取少量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有
【详解】(1)A.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所以氮气分子很稳定,故A正确;
B.尿素属于有机氮肥,不属于铵态氮肥,故B错误;
C.工业合成氨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人工固氮,故C正确;
D.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实现了大气固氮,故D正确;
选B;
(2)A.HNO3具有强氧化性,HNO3能氧化H2S,不能用稀HNO3与FeS固体反应制取H2S,故A错误;
B.SO2能使酸性KMnO4、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少量NO2和足量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3N2O+H2O=2HNO3+NO、HNO3将溶液中SO2氧化为硫酸,BaCl2与SO2不反应,所以产生的沉淀只有BaSO4,故C正确;
D.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则该溶液中含有或Ag+,故D错误;
选C。
(3)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易溶于水;酚酞遇碱变红,形成红色喷泉,说明氨气具有碱性,;
(4)溶解氨气的体积和形成溶液的体积相等,设溶解氨气的体积为V,形成溶液的体积也是V,氨气的物质的量为,形成溶液的浓度为÷VL=mol/L,所以形成溶液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甲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乙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5)铵盐受热易分解,所以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的和碱反应放出氨气,取少量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有。
14.(1)c
(2)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详解】(1)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只有c符合,故答案为:c;
(2)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Al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15.(1)用液态N2保存粮食、水果或工业上合成NH3
(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3NO2+H2O=2HNO3+NO
(4)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分析】N2与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合成NH3,NH3与O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NO,NH3也可以与O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O和H2O;NO与O2反应产生NO2,NO2溶于水,反应产生HNO3、NO。
【详解】(1)N2不活泼,能够使害虫窒息而亡,因此可以用液态N2保存粮食、水果或用于工业上合成NH3;
(2)在实验室中,用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l2、NH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在工业制硝酸第③步反应是NO2与H2O反应产生HNO3、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4)Cu与浓HNO3反应,产生Cu(NO3)2、NO2、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6.
【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受热膨胀,故选a.作膨松剂;
B.氧化铁是红色的固体,故选d.作红色颜料;
C.乙酸能够电离产生H+,具有酸性。由于其酸性比碳酸强,因此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Mg(OH)2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故常用于除去水垢,故选b.清除水垢;
D.液氨气化时吸热,故选c.作制冷剂;
故答案为。
17. 生物 人工
【详解】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属于生物固氮;工业合成氨、仿生物固氮属于人工固氮。
18.(1)C
(2)SO2
(3)CD
【分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炭化变黑,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碳单质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
【详解】(1)据分析,生成的黑色物质是C。
(2)据分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SO2。
(3)据分析,该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选CD。
19.(1)酸雨中SO2具有漂白作用
(2)Ba2++=BaSO4↓
(3)SO2+H2O=H2SO3、2 H2SO3+O2=2H2SO4
【详解】(1)酸雨中含有SO2,SO2具有漂白性使玫瑰花红色变浅,故答案为:酸雨中SO2具有漂白作用;
(2)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故答案为: Ba2++=BaSO4↓;
(3)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H2O=H2SO3,亚硫酸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反应方程式2 H2SO3+O2=2H2SO4;故答案为: SO2+H2O=H2SO3、2 H2SO3+O2=2H2SO4。
20.(1)
(2)
(3)BC
(4)④
(5)
(6)
【分析】由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二氧化硫、b为三氧化硫、c为硫酸、d为亚硫酸、e为亚硫酸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图可知a是SO2,b是SO3,由公式m=nM可得,质量相同的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是摩尔质量的反比,即n(SO2):n(SO3)=80:64=5:4;
(2)由图可知c是H2SO4,浓硫酸会和S发生归中反应生成SO2;
(3)将足量的a通入BaCl2溶液中,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若再通入Cl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生成硫酸钡沉淀,若通入NH3,碱性环境下则会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BC;
(4)①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表现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性质;②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发生反应;③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单质,表现二氧化硫氧化性;④酸性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表现其还原性,故答案为:④;
(5)由给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1molAg失1mol电子,1mol氧气得4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元素守恒得反应方程式:4Ag+2H2S+O2=2Ag2S+2H2O;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 ;
(6)已知e为正盐,且能被酸性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e为Na2SO3,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