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训练:科普阅读题(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训练: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2kHz至30kHz之间(1kHz=1000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6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2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 m;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答: (选填“能”或“不能”),为什么?答: 。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路过铁路交叉处时,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声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2)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有经验的铁路工人从听到火车鸣笛的声调越来越低,判断出火车正在 (选填“靠近”或“远离”)他。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人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1)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 ;
A.正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2)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如图2是立体声录音现场情景示意图,两个拾音器模拟人的双耳并排放置,这样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时间差”又有“ ”,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图3是立体声播放时的情景示意图,双声道播放使听者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甲是空气能热水器,它是一种非常节能的新型热水器,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它主要由图乙所示的部件组成,其中蒸发器裸露在空气中;制冷剂是一种在常温下极易汽化的液体,它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的过程与电冰箱的制冷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迅速汽化并从 吸收热量,变成蒸气;
B.生成的蒸气被电动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蒸气状的制冷剂发生 现象变成液体,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水被加热;为了使整箱水都能受热,冷凝器应该安放在水箱的下部,请简要写出这样做的理由。
5.阅读下面的短文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小红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着以下这段内容:最近我十分苦恼,因为我家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墙就好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墙的反光也使我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我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光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 (选填“镜面”“漫”)反射。
(2)从上文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句子 。
(3)凹形玻璃幕墙会导致对面的建筑物局部温度升高,对光线的作用与 (选填“太阳灶”或“汽车后视镜”)原理相同。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祝融飞天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成功“打卡”火星表面,其实“祝融号”火星巡航速度非常的慢,仅每小时40米。早在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就已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祝融号”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当天一着陆,感觉良好,并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了一些照片,研制团队为火星车配置了两套集热器,并采用了纳米气凝胶保温。火星沙尘沉积将影响太阳电池阵发电,研制团队专门针对光照、沙尘等情况,设计了蝶形四展太阳翼。
(1)祝融号在火星上的巡航速度大约与 最相似
A.蜗牛的爬行速度
B.人行走的速度
C.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的速度
(2)因为火星上的昼夜温差较大,所以能量的损耗也比较大,中国科学家因此制造了一个和“祝融号”相似的“双胞胎”,确认登陆方式安全时,才让“祝融号”正式在火星上登陆,采用的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3)祝融号将拍摄到的照片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理由是 ;
(4)“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过程中,“祝融号”相对着陆平台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 的 ,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 ;
A.0~10cm B.10~25cm C.从10cm到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4)某手机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8×10﹣6s,可知SenseI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 m= nm。(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900m/s)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题1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题图选项最符合的是 (选填选项字母)。
A.B.C.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智造“超薄玻璃”
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2018年4月,中国蚌埠制造出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他原料的金属元素。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
经过测试,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在受到一辆小汽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击时仍完好无损。
(1)我国用浮法工艺制造的超薄玻璃的厚度为0.12mm,合 km;
(2)制造超薄玻璃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铁制成的窑炉;(已知铁的熔点为1538℃)
(3)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浮法工艺制成的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的优点: 。(任意写出两点)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
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应用于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回答问题:
(1)激光 是白光(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白光通过三棱镜后 (选填:“会”或“不会”)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2)激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是因为激光具有超强的 ;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理论上,你可以利用 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一下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的区别、特点等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 ;
A.云层水气充足  B.云层下气温较高
C.云层中气温较低  D.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选填“低”或“高”);
(4)盐城地区冬季也会降雪。降雪时,人们常感觉到降雪时不冷,雪熔化时较冷,是因为雪熔化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5)小明利用冰块削成了如图所示的楔形,在阳光照射下发现了奇妙的现象,这是光的 现象,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最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 色光。
12.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km的范围内,人们清翅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km到160km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站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的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1)声音喜欢在怎样的物质里“走”?答:声音喜欢“走”温度 (高/低)的物质。
(2)不久将来,金坛高速火车通行后,每天不同时刻都有火车经过离我们家或学校不太远的地方,你注意过吗?傍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中午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你能对此现象做出简单的解释吗?答 。
(3)请想象一下:如果声音传播的速度变成0.1m/s,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设想一个合理情景,答: 。
(4)小明爸爸的驾驶汽车行驶在平度的沿江高速茅山隧道门前,已知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隧道口前A位置处爸爸鸣笛,经2s后,在隧道口前B位置处听到鸣笛的回声,则A位置处离隧道口距离为 m,B位置处离隧道口距离为 。(v声=340m/s)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热水会使玻璃破裂
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时,老练的主妇会先在杯中放一个汤匙,汤匙若是银制的则更佳。这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常识,但究竟根据的是什么原理呢?
根本原因是玻璃的膨胀不均匀,所以会破裂。当热水进入杯子时,杯子的侧壁无法一下子全被加热。首先,侧壁内侧会被加热,而外侧仍保持着较低的温度,因此,内侧部分迅速膨胀,而外侧部分依然维持原状。在这种情况下,外侧会受到内侧的强压而被胀破。
有些人以为较厚的杯子不容易破裂,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倒进热水时,厚杯子更容易破,薄杯子反而不易破裂。原因是薄杯子的外侧可以较快地被加热,使内外温度相等,膨胀均匀;相反厚杯子的外侧不可能较快地被加热,从而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差,导致膨胀不均匀,杯子破裂。但是,薄杯子侧壁薄还不够,杯底也必须要薄。因为,在倒进热水时,首先被加热的是杯底。如果杯底很厚,即使侧壁很薄也没用,杯子依旧会破。此外,底部附带着厚台的玻璃杯也比较容易破裂。玻璃器皿愈薄,盛热水时就愈不易破裂。例如非常薄的烧杯,在杯中放水,直接用瓦斯炉来加热,也不会破裂。加热时能完全不膨胀,这才是最理想的容器。
玻璃杯不但在突然加热时不耐用,就是在突然冷却时也很容易破裂,理由是收缩不均匀。换言之,在冷却时,外侧已开始收缩,内侧却尚未收缩,外侧挤压内侧,从而导致破裂。所以,在把热果酱放入瓶中后,切忌将瓶子放进水中冷却。
说到这里,我再来分析杯中放进汤匙的作用。
因为在热水倒入玻璃杯时,汤匙会吸收一部分热量,假如汤匙是金属制成的,而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它能使热水的温度降低,使热水变成温水,在这种情况下,杯子当然不会破裂。接着,我们继续倒入开水,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因为玻璃杯的温度只是升高一点点而已。
那么,银匙为什么更好呢?……
摘自《物理的妙趣:为什么热水会使玻璃破裂》有删减。
回答问题:
(1)玻璃杯破裂的基本原因是 ;
(2)什么玻璃杯不易破裂 (选填“薄的”或“厚的”);
(3)为什么放入汤匙后,玻璃杯不易破裂 ;
(4)猜想一下银匙为什么更好呢。
14.阅读回答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 ;
(2)由上述材料可以分析,当火车鸣着笛驶向我们时,我们听到的笛声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或“变低”);
(3)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15.请阅读《载人航天》并回答题。
载人航天
2022年10月12日,“天空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并直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快,现在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要将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送上太空,需要用火箭来运载,而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早期的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但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人们采取将氢气和氧气液化的方法减小燃料和助燃剂的体积。同时,航天器外壳的质量应尽量小一些,以便在燃料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火箭的运送载荷(即运送的有用质量大小),从而提高火箭的发射效率。
航天器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因与大气的摩擦生热而使得航天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可能会将航天器烧毁。特别是航天员在太空完成任务后要乘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当返回舱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过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被烧为灰烬。
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30 ℃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熔点高的金属作为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升温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外表面具有高辐射性能的涂层,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式防热,利用固体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物态变化带走大量的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为使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小一些,人们采取将氢气和氧气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方法来减小它们的体积。
(2)航天器外壳要求耐高温,所以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物理属性是
(3)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采取的防热降温措施之一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烧蚀防热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烧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包括 。
A.熔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00000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前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作出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是由气泡 产生的,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属于 。但是它可以通过 传播给鲸鱼,引起鲸鱼的烦躁。对鲸鱼来说,这个声音 (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2)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和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这两种声波的 不同;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和瀑布的隆隆震响,这两种声波的 不同(以上两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请你例举一种你家或学校周围存在的噪声,你是从哪方面着手来控制这一噪声的?(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红外测温仪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辐射能量探测仪,如图甲为某手持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工作时,会探测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并将红外能量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最后将电信号转变为被测物体的温度值。红外测温仪具有测温范围大、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能量,物体辐射红外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辐射的红外波长有关,其关系如图乙所示。红外测温仪测量物体温度时,测温仪除了会接收到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还会接收到物体表面反射的红外能量,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物体温度时,红外测温仪通常会探测物体辐射的最佳红外波长,以便接受到更多的红外能量,提高测量的精度。
(1)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红外能量越 (大/小);
(2)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探测 (选填“温枪”或“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体温的;
(3)物体的温度一定时,物体辐射能量的大小与波长的关系是 ;
A.波长越长,辐射的能量越大
B.波长越长,辐射的能量越小
C.随着波长的增加,辐射能量减小
D.随着波长的增加,辐射能量先增大后减小
(4)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时,红外测温仪应探测波长 (较长/较短)的红外波。
18.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却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下雨时产生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若处在太空中的科学家用仪器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该声波;
(2)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噪声;(填“是”或“不是”)
(3)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发声,全部都是由于气泡的 产生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
(4)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生物是 ;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参考答案:
1. 12 20 4500 6900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2. 会 不相同 远离
3. B A 声级差
4. 空气 液化 放出 见解析
5. 镜面 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 太阳灶
6. A B 不能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运动
7. 倒立 缩小 实像 焦距 像距 C 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或不要在太强的或太暗的光下看书,坚持做眼保健操)等
8. 不能 较强的穿透能力 信息 A
9. 不能 非晶体 强度大、韧性强
10. 一定不 会 能 能量密度 3.84×108m 平面镜 见解析
11. 凝华 放热 B 低 吸热 色散 紫
12. 低 傍晚、早晨地面气温低,声音向地面拐弯 见解析 360 320
13. 玻璃的膨胀不均匀 薄的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可以及时吸走一部分热,使热水变成温水 银是金属,与瓷勺比,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也可能是银比其他金属的吸热本领强)
14. 指向性 变高 不能
15. 液化 熔点高 A C
16. 振动 超声波 水 属于 音调 响度 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声,关上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7. 大 人体 D 较短
18. 超声波 不能 是 振动 液体 A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