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ZnSO4 溶液 (H2SO4):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B.CO2 (CO):通过灼热的 CuO
C.Fe (Cu):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D.CuO (Cu :通入足量的 CO,加热
2.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30%
B.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铝
C.回收废旧电池既能节约金属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我国的稀土储量虽占世界第一位,但产量、消费量也占世界第一位,所以保护稀土资源不必重视
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H2、CO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除去ZnSO4溶液中少量CuSO4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证明CO2中混有少量的O2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D 分离Cu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4.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
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5.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划玻璃 D.铁用于制炊具
6.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材料就是金属材料 B.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小
C.生铁的含碳量比钢低 D.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7.下列关于资源或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它们都属于化石燃料
B.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烧电池已经被应用
C.海水中含有 80 多种化学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D.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金属资源不会枯竭
8.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铜片比铜片的硬度大
B.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生铁和钢都是金属材料
D.自然界的金属多以单质形式存在
10.将含有杂质的金属样品加入到70g7%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在反应后得到的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在该金属样品中,和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单质的质量是( )
A.1.5g B.1.3g C.2.0g D.1.2g
1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和稀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AlCl3 B.ZnSO4 C.FeCl3 D.MgSO4
12.如图为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象: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B.反应后液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
C.其反应微观的实质:
D.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铝活动性比铜强
二、科学探究题
1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
实验一: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容器里锻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二: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实验三: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三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实验一中若放入锡的质量为m克,密闭容器内氧气的质量为n克,则生成的氧化锡的质量可能______克(填序号)。
A.等于m+n B.大于m+n C.小于m+n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二中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分析实验三中的三个实验
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B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 (填“左”“中间”或“右”),原因是 。
C实验中,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等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观察到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4)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 。
【拓展迁移】利用如图装置对“蔗糖的组成”进行探究。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实验原理:蔗糖隔绝空气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定性实验】
(5)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
(6)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蔗糖中含有 元素。
(7)实验结束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完成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 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 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玻璃管中黑色 固体燃烧。 黑色固体是 单质碳
烧杯内 。 。
【定量实验】
(8)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34.2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52.8g二氧化碳和19.8g水,则34.2g蔗糖中氧元素质量为 g,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三、计算题
14.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其中,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物的总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g)
第1次 20 39.9
第2次 20 59.8
第3次 20 79.7
第4次 20 99.6
第5次 20 119.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01%)
四、填空与简答
15.“化”说金属。
(1)“湿法冶金”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2)“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 。
16.铝比铁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铁易生锈而铝不易生锈,请解释其原因 。
17.金属制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但若使用不当易造成损坏。
(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不易被腐蚀请你分析其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大多是合金,下列物品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
A 青花瓷瓶 B 切菜用的砧板 C 不锈钢菜刀
(3)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8.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2)很多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简单实用。机身外壳主要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与单质铝相比,它的硬度更 填“大”或“小”,写出铝离子的符号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铝、铜的活动性顺序 。
(4)锡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下列反应不会发生是
A Zn+Sn(NO3)2=Zn(NO3)2+Sn B Sn+2HCl=SnCl2+H2↑
C Sn+2AgNO3=Sn(NO3)2+2Ag D Sn+FeCl2=SnCl2+Fe
19.下面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I中加入的液体为无色,则该无色液体可以是
(2)图II实验前后天平 (填“是”、“否”)平衡。
(3)图III中仪器a的名称是 ,
利用图III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0.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学校组织参观某纪念场馆,如图为场馆导览图。图中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一”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和E是黑色固体,固体G俗称为干冰,且B、C是单质,其余均为氧化物。
(1)E的化学式为 。
(2)C的用途是 。
(3)A一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能一步反应生成G,则能从分场馆直达出入口。那么A~F中,能直达出入口的分场馆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1.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反应:①,②,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填序号)。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 。
(3)高炉气体可作燃料,主要是含有大量的 。
(4)炼出的钢板可以制成铁桶,该铁桶不能用来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理由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H2SO4能与足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废旧电池中的镉元素,则被定为致癌物质;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废旧电池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回收废旧电池既能节约金属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我国的稀土储量虽占世界第一位,但产量、消费量也占世界第一位,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稀土资源必须重视,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H2、CO燃烧分别生成水、二氧化碳,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若有观察到有水雾出现,则该气体是氢气,没有水雾出现则该气体为一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锌与铁不能反应,混合物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得到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灼热的木炭粉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CO2中无论是否存在混有少量的O2,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都会观察到木炭粉逐渐减少,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氯化亚铁和铜、洗涤、干燥得到铜,不能达到分离目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4.D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Cu(NO3)2+ Zn==Zn(NO3)2+ Cu,A、a~b间(不含两点)表示发生第一个反应,故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正确,B、c~d间(不含两点)表示发生第二个反应,故此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正确,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表示金属锌过量,此时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Zn2+,正确,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表示参与反应锌的质量不同,故溶液的质量也不同,而溶液中溶质Cu(NO3)2的质量不变,故溶质Cu(NO3)2的质量分数不相等,错误,故选D。
5.A
【详解】A、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体现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用于划玻璃,是利用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体现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铁用于制炊具,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体现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所以说金属材料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但是含金属元素的材料不一定是金属材料,例如金属化合物中含有金属元素,但是不属于金属材料,故A说法不正确;
B、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B说法不正确;
C、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故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故C说法不正确;
D、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与制成人造骨骼,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都是甲烷,但沼气可以通过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粪便发酵产生,短时间就可形成,不属于化石燃料,选项错误;
B、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选项正确;
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选项错误;
D、虽然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但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应合理利用,选项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位于氢的前边,Zn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故A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位于铜的后边,Ag不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故B错误;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故C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黄铜是合金,黄铜片比铜片的硬度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都是金属材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属多数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因此自然界的金属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70g质量分数为7%的稀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则生成硫酸盐的质量=;金属元素的质量为,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技巧就在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出硫酸盐中金属元素质量与金属样品中金属质量相等,硫酸盐中硫酸根质量与硫酸中硫酸根质量相等。
11.C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用铝和盐酸反应制的氯化铝,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能用锌和硫酸反应制的硫酸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会生成氯化铁,故选项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氢的前面,能用镁和硫酸反应制的硫酸镁,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A.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所以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A正确;
B.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4份质量的铝置换192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其反应微观的实质:2Al+3Cu2+=2A13++3Cu,故选项C正确;
D.铝可以置换铜,说明铝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1)AC
(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2 分解反应
(3) 先变大后变小 右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左盘质量减少
a端铜丝表面变黑,a端铜丝下降,b端铜丝上升
(4)装置密封
(5)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6)H、O
(7)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 17.6 72:11
【详解】(1)实验一中若放入锡的质量为m克,密闭容器内氧气的质量为n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如果锡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锡的质量等于(m+n)g。如果锡或氧气其中一个过量,则生成氧化锡的质量小于(m+n)g。
故选AC;
(2)实验二中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0,x=+2;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A实验中,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球变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气球变小,故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左盘质量减少,故B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右;
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反应后a端质量增加,故观察到:a端铜丝表面变黑,a端铜丝下降,b端铜丝上升;
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以上分析可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装置密封;
(5)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影响实验;
(6)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生成了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H、O元素组成,则说明蔗糖中含有H、O元素;
(7)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则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与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相同,则氢元素的质量为:。则34.2g蔗糖中氧元素质量为:34.2g-14.4g-2.2g=17.6g;
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2.2g=72:11。
14.(1)0.4g
(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x
x=65%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6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结束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0g+100g-119.6g=0.4g;
(2)见答案。
15.(1)强
(2)含碳量
【详解】(1)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填强;
(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含碳量。故填含碳量;
16.铝氧化后生成的氧化铝是一种致密的物质,能够将里面的铝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开来,起到保护作用;而铁生锈后生成的铁锈是一种疏松的结构,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铁比铝更容易锈蚀
【详解】铝氧化后生成的氧化铝是一种致密的物质,能够将里面的铝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开来,起到保护作用;而铁生锈后生成的铁锈是一种疏松的结构,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铁比铝更容易锈蚀。
17. 4Al+3O2=2Al2O3 C 混合物
【详解】(1)铝的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氧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化学反应式是:4Al+3O2=2Al2O3;
(2)青花瓷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切菜用的砧板是天然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3)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
18. 4Al+3O2=2Al2O3 金属材料 大 Al3+ 2Al+3CuSO4=3Cu+Al2(SO4)3(合理即可) D
【详解】(1)在空气中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与单质铝相比,铝合金的硬度更大,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符号为Al3+。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能表示金属铝、铜的活动性顺序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 。
(4)A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Zn>Sn,Zn+Sn(NO3)2=Zn(NO3)2+Sn,反应能发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Sn>H,Sn+2HCl=SnCl2+H2↑,反应能发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金属活动性Sn>Ag,Sn+2AgNO3=Sn(NO3)2+2Ag反应能发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金属活动性Sn
19.(1)稀盐酸或稀硫酸
(2)否
(3) 分液漏斗
【详解】(1)由图知,要证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需加入同种无色液体,该液体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因为可以利用金属和酸的反应的实验现象来判断铁、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故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2)图II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会散失到空气中,所以实验前后天平不会平衡,反应后天平会向右偏转,故填:否。
(3)①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②利用图III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气体是二氧化碳,石灰石(或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0.(1)CuO/Fe3O4
(2)医疗急救等
(3)
(4)C
【分析】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即为Fe2O3;固体G俗称为干冰,所以G是二氧化碳。B是黑色固体单质,且能与A反应,则B是碳;C能与碳反应且是单质,则C是O2;能与O2相互转化的氧化物为H2O或二氧化碳,G为二氧化碳,则D是H2O;E是黑色的固体氧化物,能反应生成H2O,则E为CuO或Fe3O4;F能与Fe2O3、CuO、Fe3O4发生反应,且为氧化物,所以F是CO。代入验证无误。
【详解】(1)E的化学式为CuO或Fe3O4。
(2)C为O2,O2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急救、炼钢等。
(3)A一F的反应是Fe2O3与C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和CO2,化学方程式为。
(4)固体G俗称为干冰,即为CO2;Fe2O3和C或C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C与O2反应能生成CO2,H2O无法一步反应生成CO2,CuO或Fe3O4能与C或C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因此除了H2O,另外五种物质均能一步反应生成CO2。故选C。
21.(1)①
(2)增大接触面
(3)CO
(4)铁会与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详解】(1)高炉炼铁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故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①;
(2)反应物间接触越充分,反应进行的越快越彻底。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
(3)高炉气体可作燃料,说明含有可燃性气体。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可燃气体应为未反应的CO,主要是含有大量的CO;
(4)波尔多液中含硫酸铜,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铁桶不能用来盛装波尔多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