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姓名 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
A. 20 mm B. 1 dm C. 1 m D. 26cm
2. 小东和小龙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游玩,若说小东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指路牌 B. 路边的树 C. 路边的石雕 D. 小龙
3. 某次体育考试,王海同学完成千米长跑项目用时大约4min.则他在1千米长跑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20km/h B. 4m/s C. 2m/s D. 10km/h
4. 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是( )
A.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B. 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 D.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5. 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都接有外置音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6. 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A.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 空气不再传声
D. 声音强度变弱,我们听不到了
7. 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 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8.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 km/h
C.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8℃ D. 课桌的高度约为120cm
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为( )
A. 骏马在奔驰 B. 植物开花结果 C. 流星划过夜空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物理老师增大嗓门讲课是提高了音调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1.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减弱噪声方法都用了
12.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
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
C. 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D. 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13. 在2015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步伐整齐的三军仪仗队中的任意两个战士都是相对________的;在训练中某战士用了2 min行进了约150 m,则该战士的行进速度约为________m/s.
14. 请你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_____;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______;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8_____。
15. 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16.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做了以下实验:
(1)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时,小华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
(2)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小华又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大小,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钢尺振动幅度越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__________有关;
(3)在实验中小华还发现:同桌的小红在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请指出小红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
四、计算题(2小题,共17分)
17. 汽车先以4m/s的速度开了30s,接着又以7m/s的速度开行10s,最后改用36 km/h的速度开行5min到达目的地,求:
(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18. 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离山底隧道一定距离处鸣笛,经过3.6s,火车驾驶员听到笛声的回声,则火车鸣笛时与山底隧道入口处的距离为多少米?(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姓名 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
A. 20 mm B. 1 dm C. 1 m D. 26cm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于20cm,在26cm左右。
故选D。
2. 小东和小龙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游玩,若说小东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指路牌 B. 路边的树 C. 路边的石雕 D. 小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小东和小龙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游玩,小东相对于指路牌、路边的树、路边的石雕位置不断变化,故小东是运动的,相对于小龙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故小东是运动的。
故选D。
3. 某次体育考试,王海同学完成千米长跑项目用时大约4min.则他在1千米长跑中平均速度约为( )
A. 20km/h B. 4m/s C. 2m/s D. 10km/h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可知,王海同学跑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为
s=1000m,t=4min=4×60s=240s
由
可得,在1千米长跑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B. 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 D.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时,瓶子壁的振动受到水的阻挡,水少的瓶子振动快,音调高,水多的瓶子振动慢,音调低,故A符合题意;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改变的是音叉振动幅度,从而改变响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都接有外置音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都接有外置音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音量,能够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音量大则响度大,音量小则响度小;外置音箱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频率,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A.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 空气不再传声
D. 声音强度变弱,我们听不到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音叉不再振动,也就不会再发出声音。故选A。
7. 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 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应选D.
8.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 km/h
C.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8℃ D. 课桌的高度约为120cm
【答案】B
【解析】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1次的时间接近1s,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1m/s=1.1×3.6km/h≈4km/h
故B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0.8m=80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为( )
A. 骏马在奔驰 B. 植物开花结果 C. 流星划过夜空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A.奔驰的骏马,相对路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开花结果,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划过夜空的流星,流星相对天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物理老师增大嗓门讲课是提高了音调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有传声介质,且达到一定响度,人耳才能听到,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物理老师增大嗓门讲课是提高了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错误。
故选B。
11.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减弱噪声主要有三种途径,从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减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直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C。
12.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
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
C. 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D. 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拖拉机和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故B正确;
C.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云为参照物的。故C错误;
D.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飞船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13. 在2015年9月3日阅兵式上,步伐整齐的三军仪仗队中的任意两个战士都是相对________的;在训练中某战士用了2 min行进了约150 m,则该战士的行进速度约为________m/s.
【答案】 ①. 静止 ②. 1.25
【解析】
【详解】(1)步伐整齐的三军仪仗队中的任意两个战士,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都是相对静止的。
(2)由可得,该战士的行进速度约为。
14. 请你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_____;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______;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8_____。
【答案】 ①. m ②. cm ③. cm
【解析】
【详解】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8cm。
15. 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①. 振动 ②. 声源
【解析】
【分析】
【详解】[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2]禁止鸣笛是让声源不发声了,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16.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做了以下实验:
(1)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时,小华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
(2)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时,小华又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大小,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前后两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钢尺振动幅度越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__________有关;
(3)在实验中小华还发现:同桌的小红在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请指出小红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
【答案】 ①. 快 ②. 高 ③. 频率 ④. 大 ⑤. 大 ⑥. 振幅 ⑦. 手没有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
【解析】
【详解】(1)[1] [2] [3]观察发现,当尺伸出桌面越长时,振动的越慢,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伸出桌面越短时,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故物体振动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振动体越短,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高,调音也越高。
(2)[4] [5] [6]振动体离开原来位置的大小叫做振幅。当我们用力越大时,振动体离开原来的位置越大,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力越小时,尺子离开原来位置的幅度就越小,即振幅越小,响度也越小。故振动体振动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即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
(3)[7]如果手没有把尺压紧在桌面上,尺子在振动时会离开桌面,拍打桌面,引起桌面振动发声,干扰我们对现象的观察,故实验时一定要将尺子紧紧压在桌面上,防止因拍打桌面而发声。
四、计算题(2小题,共17分)
17. 汽车先以4m/s的速度开了30s,接着又以7m/s的速度开行10s,最后改用36 km/h的速度开行5min到达目的地,求:
(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4.75m/s;(2)9.38m/s
【解析】
【详解】解:由知道,汽车的路程
由于
(1)故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平均速度
答:(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75m/s;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9.38m/s。
18. 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离山底隧道一定距离处鸣笛,经过3.6s,火车驾驶员听到笛声的回声,则火车鸣笛时与山底隧道入口处的距离为多少米?(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答案】702米
【解析】
【详解】解:火车的速度
v车=180km/h=50m/s
由可知,从鸣笛到驾驶员听到回声,火车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50m/s×3.6s=180m
从鸣笛到驾驶员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m/s×3.6s=1224m
则火车鸣笛时与山底隧道入口处的距离
答:火车鸣笛时与山底隧道入口处的距离为70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