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大兴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2023北京大兴一中高二(上)期中
化 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反应速率的控制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B.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C.夏天面粉的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茶叶等包装中加入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
2.向稀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减小,pH值增大的是(  )
A.水 B.氯化铵固体
C.烧碱固体 D.食盐固体
3.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增大,呈酸性
C.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
D.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
D.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
5.使反应4NH3(g)+3O2(g) 2N2(g)+6H2O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为(  )
A.v(NH3)=0.02 mol L﹣1 s﹣1
B.v(O2)=0.01 mol L﹣1 s﹣1
C.v(N2)=0.02 mol L﹣1 s﹣1
D.v(H2O)=0.02 mol L﹣1 s﹣1
6.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a、b、c中温度计读数均增大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b中用搅拌器的目的是使反应的焓变增大
D.实验c中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则测定结果的绝对值偏高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B.对N2+3H2 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8.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 H2(g)+I2(g)ΔH>0,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经过以下两步完成:
ⅰ.2HI→H2+2I ΔΔH1
ⅱ.2I →I2ΔH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ΔH1>0、ΔH2<0
B.n(HI)+2n(I2)═1mol
C.恒温时,缩小体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升高温度,K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气体颜色加深,电子发生了转移
9.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断开1mol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的键能。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H﹣O键 O=O键 H﹣H键 O﹣O键
键能/(kJ/mol) 467 498 436 138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mol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反应为2H2O2H2↑+O2↑
B.过程Ⅲ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C.过程Ⅱ放出了574kJ能量
D.过程Ⅰ吸收了467kJ能量
10.在相同温度下,0.01mol/L的NaOH溶液和0.01mol/L的盐酸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
B.由水电离出的c(H+)都是1.0×10﹣12mol/L
C.由水电离出的c(OH﹣)相等
D.若将0.01mol/L的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对水的电离的影响不变
11.已知A(g)+B(g) 2C(g)△H=akJ mol﹣1,该反应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750 900 1100
K值 5.6 4 2.8
900℃时,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A和0.40molB,经10s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0
B.0~10s内,A的反应速率是0.01mol L﹣1 s﹣1
C.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 L﹣1
D.若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B的转化率为50%
12.用如下原理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2和CO,该反应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NO(g)+CO2(g)ΔH=(E2﹣E1)J mol﹣1
B.E2表示无催化剂时转化过程的逆反应的活化能
C.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的热效应,使得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活化络合物比反应物能量高,稳定性强
13.常温下,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所消耗的NaOH多
B.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
C.两种溶液的pH相等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
14.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ΔH<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CO的平衡转化率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
B.vA>vB
C.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A、B、C三点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A=KC>K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
15.(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可逆反应:在容积为1.00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一段时间,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N2O4,同时生成2nmolNO2
B.容器内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则该反应的ΔH    (填“大于”或“小于”)0。
(3)T1℃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 L﹣1 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
(4)T1℃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2,c(N2O4)以0.0020mol L﹣1 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2   (填“大于”或“小于”)T1,判断理由是    。
②计算温度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
(5)将N2O4﹣NO2球分别浸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向甲中加入NH4NO3晶体,此烧杯中N2O4﹣NO2球的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N2O4(g) 2NO2(g)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NH4NO3晶体溶于水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6)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①b点的操作是    注射器(填“压缩”或“拉伸”)。
②c点与a点相比,c(NO2)    ,c(N2O4)    (填“增大”或“减小”)。
③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温度Tb   Tc(填“>”、“<”或“=”)。
16.(10分)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按照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1)煤的气化制得灰氢:C(s)+H2O(g) CO(g)+H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该方法生产过程有CO2排放。
(2)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制得蓝氢,步骤如下。
i.H2的制取:CH4(g)+H2O(g) CO(g)+3H2(g)ΔH>0
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即可)。
ii.H2的富集:CO(g)+H2O(g) CO2(g)+H2(g)ΔH<0
已知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O和3molH2O(g),某时刻测得H2为1mol,此时反应    (填“已达到”或“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    ,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3)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制得绿氢,全程零碳排放。反应如下:
反应i:SO2(g)+I2(g)+2H2O(g)═H2SO4(l)+2HI(g)△H1═﹣82kJ mol﹣1
反应ii:2H2SO4(l)═2SO2(g)+O2(g)+2H2O(g)△H2═+544kJ mol﹣1
反应iii:
反应i~iii循环可实现分解水:2H2O(g)═2H2(g)+O2(g)△H═+484kJ mol﹣1。
①已知破坏1molH2和破坏1molO2中化学键所消耗能量分别是436kJ和498kJ,则H2O中H﹣O键比H2中H﹣H键    (填“强”或“弱”)。
②写出反应iii的热化学方程式    。
17.(8分)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发生反应为:
2SO2(g)+O2(g)SO3(g)ΔH=﹣196kJ mol﹣1,某小组计划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获得如下数据:
容器编号 容器体积/L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平衡时反应热量变化/kJ
SO2 O2 SO3
① 1 0.050 0.030 0 t1 放出热量:Q1
② 1 0.100 0.060 0 t2 放出热量:Q2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容器①的容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SO2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容器①②中均达到平衡时:t1   (填“>”“<”或“=”,下同)t2;放出热量2Q1   Q2。
(3)SO2(g)与O2(g)在V2O5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
①SO2+V2O5═SO3+2VO2;
②   (写出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V2O5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    。
(4)现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反应2SO2(g)+O2(g)SO3(g)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O2,达到新平衡时,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SO3的平衡浓度增大
B.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C.正向反应速率增大
D.SO2的转化总量增大
18.(12分)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CO2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保证。
Ⅰ.回收利用CO2解决空间站供氧问题,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1)反应A为CO2(g)+4H2(g) CH4(g)+2H2O(g),是回收利用CO2的关键步骤。已知:
2H2(g)+O2(g)═2H2O(g)ΔH=﹣483.6kJ mol﹣1
CH4(g)+2O2(g)═2H2O(g)+CO2(g)ΔH=﹣802.3kJ mol﹣1
反应A的△H=   kJ mol﹣1。
(2)将原料气按n(CO2):n(H2)=1:4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在相同时间内测得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虚线为平衡时的曲线)。
①理论上,能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②空间站的反应器内,通常采用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的方法来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原因是    。
(3)下列关于空间站内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反应B的能量变化是电能→化学能或光能→化学能
b.物质转化中O、H原子的利用墨均为100%
c.不用Na2O2作供氧剂的原因可能是Na2O2不易实现循环利用
(4)用CO2(g)+2H2(g)═C(s)+2H2O(g)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Ⅱ.利用CO2生产乙烯:2CO2(g)+6H2(g)═C2H4(g)+4H2O(g)△H。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
b.氢碳比:①>②
c.在氢碳比为2.0时,Q点:v(正)<v(逆)
(6)若起始时,CO2、H2浓度分别为0.5mol L﹣1和1.0mol L﹣1,则可得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为    (mol L﹣1)﹣3。
19.(13分)乙二酸(H2C2O4)俗称草酸,在实验研究和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
(1)室温下,测得0.1mol L﹣1H2C2O4溶液的pH=1.3,写出草酸的电离方程式:   。
(2)草酸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向草酸溶液中滴加KOH溶液至pH=2.5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某探究小组通过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观察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mol L﹣1、0.0010mol 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酸性KMnO4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0.10mol L﹣1)的用量均为4mL。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完成Ⅳ的实验条件,并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实验编号 T/K 催化剂的用量/g 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mol L﹣1) 实验目的
Ⅰ 298 0.5 0.010 a.实验Ⅰ和Ⅱ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    ; c.实验Ⅰ和Ⅳ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 298 0.5 0.001
Ⅲ 323 0.5 0.010
Ⅳ            
③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    (填字母代号)
A.MnCl2
B.MnSO4
④小组同学对实验Ⅰ和Ⅱ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min
第1次 第2次 次
Ⅰ 12.8 13.0 11.0
Ⅱ 4.9 5.1 5.0
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酸性KMnO4溶液浓度越小,所需时间越短,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分析,某同学认为不用经过计算,直接根据褪色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
(4)工业上利用草酸与硫酸亚铁反应制备草酸亚铁晶体,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2C2O4+xH2O FeC2O4 xH2O↓+2H+。
测定草酸亚铁晶体(FeC2O4 xH2O)的x值,步骤如下:称取0.5400g草酸亚铁晶体溶于一定浓度的硫酸中,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0.1000mol L﹣1的酸性KMnO4溶液18.00mL。已知:滴定过程中铁、碳元素分别被氧化为Fe3+、CO2,锰元素被还原为Mn2+,则x=   (FeC2O4的摩尔质量是144g mol﹣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42分)
1.【分析】A.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B.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D.粉具有还原性,与氧气反应。
【解答】解:A.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则将肉类等食品进行低温冷藏,但不能使其永远不变质,故A错误;
B.在化学工业中,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不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夏天面粉发酵速度比冬天面粉发酵速度快很多,故C错误;
D.茶叶等包装中加入的还原性铁粉,铁粉能消耗氧气,能显著延长茶叶储存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温度、催化剂、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分析】向氨水中加入物质时能使溶液中的c(NH4+)减小,但是溶液的pH值增大,说明改变条件时能和NH4+反应而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即可,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是一水合氨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c(NH4+)、c(OH﹣)都减小,溶液的pH值减小,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铵固体时,氯化铵溶解导致溶液中c(NH4+)增大、c(OH﹣)减小,溶液的pH值减小,故B错误;
C.加入烧碱固体时,NaOH溶解导致c(OH﹣)增大而抑制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c(NH4+)减小,溶液的pH值增大,故C正确;
D.加入氯化钠固体,不影响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c(NH4+)、c(OH﹣)都不变,溶液的pH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弱电解质电离影响因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题干中限制性条件“c(NH4+)减小、pH值增大”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分析】A.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B.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C.水的电离程度很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受温度影响。
【解答】解:A.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故A错误;
B.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氢离子浓度仍然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故呈中性,故B错误;
C.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故C正确;
D.水的离子积常数受温度影响,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离子积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水电离过程,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4.【分析】A.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与熵变的综合判据;
B.ΔH﹣T△S<0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熵不一定增大;
C.满足Δ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
D.满足ΔH﹣T △S>0反应非自发进行。
【解答】解:A.反应的自发性是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的,若ΔH<0,△S<0,反应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与是否放热反应无关,故A错误;
B.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比如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是自发进行,是熵减反应,故B错误;
C.吸热反应中,可能会自发进行,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为吸热反应,常温下就能进行,故C正确;
D.燃料的燃烧需要点燃,是自发进行,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非自发进行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注意自发进行的反应和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5.【分析】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则v(N2)==0.01mol L﹣1 s﹣1,结合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
【解答】解: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则v(N2)==0.01mol L﹣1 s﹣1,
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v(NH3)=0.01mol L﹣1 s﹣1×=0.02 mol L﹣1 s﹣1,
v(O2)=0.01mol L﹣1 s﹣1×=0.015 mol L﹣1 s﹣1,
水为纯液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明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可解答,注意水为纯液体,题目难度不大。
6.【分析】A.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铝与盐酸反应后释放出的热量是不变的;
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更加充分,反应热是不变的;
D.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的,会使测定结果的绝对值偏高。
【解答】解:A.a中铝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c图对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计读数增大,b中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温度计读数减小,故A错误;
B.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不会改变反应的本质,释放出的热量不变,故B错误;
C.实验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更加充分,每摩尔反应吸收的热量是不变的,故C错误;
D.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的,装置的隔热和绝热效果好,会使测定结果的绝对值偏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反应热与键能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同时考查NaOH固体存在溶解热以及反应热的测量问题,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难度不大。
7.【分析】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啤酒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
C.使用过量的空气,增大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提高了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Na(l)+KCl(l) NaCl(l)+K(g),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即减小产物的浓度,能让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为解答关键,B为易错点,注意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8.【分析】A.反应i+ii=题目中反应,故ΔH1+ΔH2=△H>0,而反应ii.2I →I2为形成化学键,故为放热反应;
B.根据I原子守恒,可得n(HI)+2n(I2)═1mol;
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缩小体积(加压),平衡不能移动;
D.此反应吸热,故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深。
【解答】解:A.反应i+ii=题目中反应,故ΔH1+ΔH2=△H>0,而反应ii.2I →I2为形成化学键,故为放热反应,ΔH2<0,故ΔH1>0,故A正确;
B.根据I原子守恒,可得n(HI)+2n(I2)═1mol,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缩小体积(加压),平衡不能移动,但是恒温时,缩小体积,浓度变大,故颜色变深,故C错误;
D.此反应吸热,故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深,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速率和平衡,侧重考查学生盖斯定律、影响速率的因素和条件改变平衡移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9.【分析】A.总反应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过程Ⅲ为O﹣H键的断裂过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H2O2=H2↑+O2↑;
C.过程Ⅱ形成O﹣O键和H﹣H键;
D.过程Ⅰ断裂2molH﹣O键。
【解答】解:A.总反应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总反应2H2O2H2↑+O2↑,故A正确;
B.过程Ⅲ为O﹣H键的断裂过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H2O2=H2↑+O2↑,过程Ⅲ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故B正确;
C.过程Ⅱ形成1molO﹣O键和1molH﹣H键,放出的热量为138kJ+436kJ=574kJ,故C正确;
D.过程Ⅰ断裂2molH﹣O键,则过程Ⅰ吸收了能量为463kJ/mol×2mol=926kJ,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图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0.【分析】A、两溶液的pH之和等于﹣lgKw;
B、0.01mol/L的NaOH溶液和0.01mol/L的盐酸对水的抑制作用相同,水电离出的c(H+)=mol/L;
C、0.01mol/L的NaOH溶液和0.01mol/L的盐酸对水的抑制作用相同,水电离出的c(OH﹣)或c(H+)相等;
D、酸电离的H+离子浓度越大,抑制水的电离作用越强。
【解答】解:A、两溶液的pH之和等于﹣lgKw,由于环境温度未知,所以两溶液的pH之和不一定等于14,故A错误;
B、0.01mol/L的NaOH溶液和0.01mol/L的盐酸对水的抑制作用相同,水电离出的c(H+)=mol/L,由于环境温度未知,Kw不一定为1×10﹣14,故B错误;
C、0.01mol/L的NaOH溶液和0.01mol/L的盐酸对水的抑制作用相同,水电离出的c(OH﹣)=mol/L、相等,故C正确;
D、若将0.01mol/L的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则酸电离的H+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及相关计算,把握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与温度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11.【分析】设转化的A为x,则
A(g)+B(g) 2C(g)
开始 0.2 0.2 0
转化 x x 2x
平衡 0.2﹣x 0.2﹣x 2x
K==4,解得x=0.1;
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K越小,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B.结合v=计算;
C.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时C的浓度为2x;
D.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结合选项C计算。
【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K越小,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a<0,故A正确;
B.0~10s内,A的反应速率是=0.01 mol L﹣1 s﹣1,故B正确;
C.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 L﹣1,故C错误;
D.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仍为×100%=50%,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平衡三段法、K及转化率计算、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表格数据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分析】A.反应热=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E1﹣E2;
B.活化能为反应物达到过渡状态所需的能量;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热;
D.活化络合物处于过渡状态,能量较高。
【解答】解:A.反应热=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E1﹣E2,故A错误;
B.活化能为反应物达到过渡状态所需的能量,故E2表示无催化剂时转化过程的逆反应的活化能,故B正确;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热,故C错误;
D.活化络合物处于过渡状态,能量较高,不稳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焓变计算、可逆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3.【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则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n(Cl﹣)=n(CH3COO﹣)=0.01mol,则酸浓度:醋酸>盐酸,酸的物质的量:醋酸>盐酸,
A.分别与NaOH完全中和时消耗的NaOH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B.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C.根据电荷守恒,盐酸中:n(H+)=n(OH﹣)+n(Cl﹣),醋酸中:n(H+)=n(OH﹣)+n(CH3COO﹣),由于n(Cl﹣)=n(CH3COO﹣),所以n(H+)相等;
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HCl完全电离。
【解答】解:醋酸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则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n(Cl﹣)=n(CH3COO﹣)=0.01mol,则酸浓度:醋酸>盐酸,酸的物质的量:醋酸>盐酸,
A.分别与NaOH完全中和时消耗的NaOH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酸的物质的量:醋酸>盐酸,则醋酸消耗的NaOH多,故A正确;
B.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酸的物质的量:醋酸>盐酸,则放出的CO2:醋酸>盐酸,故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盐酸中:n(H+)=n(OH﹣)+n(Cl﹣),醋酸中:n(H+)=n(OH﹣)+n(CH3COO﹣),由于n(Cl﹣)=n(CH3COO﹣),所以n(H+)相等,溶液的pH相等,故C正确;
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HCl完全电离,所以稀释相同倍数后n(Cl﹣)<n(CH3COO﹣),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注意电荷守恒的灵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4.【分析】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B.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
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
D.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解答】解:A.该反应正反应放热,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α减小,即温度越高α越小,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CO的平衡转化率α:T1>T2,则温度:T1<T2,故A错误;
B.由图可知,B点温度和压强均大于A点,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即vA<vB,故B错误;
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所以增大体系压强,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故C错误;
D.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温度:B>A=C,则KA=KC>KB,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分析与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
15.【分析】(1)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根据变量不变化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来判断即可;
(2)由温度变化对平衡的影响判断反应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3)反应速率利用公式v=计算得到;化学平衡常数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4)①改变温度后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升高温度;
②根据①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改变条件后10s内△c(N2O4)=0.002 0 mol/(L s)×10s=0.020mol/L,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N2O4)=(0.040﹣0.020)mol/L=0.020mol/L,c(NO2)=(0.120+0.040)mol/L=0.160mol/L;
(5)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6)①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
②c点是压缩注射器后的情况,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浓度都增大;
③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放热。
【解答】解:(1)A.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N2O4,同时生成2nmolNO2只能表明反应的一个方向,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容器内气体颜色保持不变,则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容器内反应遵循质量守恒,气体质量始终是一个定量,此时容器内气体质量不随时间变化不一定达到了平衡,,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变化,当混合气体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NO2浓度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向为吸热反应,ΔH大于0
故答案为:大于;
(3)0~60s时段,N2O4浓度变化为:0.1mol/L﹣0.04mol/L=0.06mol/L,v(N2O4)==0.001mol L﹣1 s﹣1;K===0.36mol/L,
故答案为:0.001;0.36mol/L;
(4)①T2温度时c(N2O4)以0.0020mol L﹣1 s﹣1的平均速率降低,T1时c(N2O4)以0.0010mol L﹣1 s﹣1的平均速率降低,则T2大于T1,
故答案为:大于;T2温度时c(N2O4)以0.0020mol L﹣1 s﹣1的平均速率降低,T1时c(N2O4)以0.0010mol L﹣1 s﹣1的平均速率降低;
②根据①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改变条件后10s内△c(N2O4)=0.002 0 mol/(L s)×10s=0.020mol/L,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N2O4)=(0.040﹣0.020)mol/L=0.020mol/L,c(NO2)=(0.120+0.040)mol/L=0.160mol/L,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K==1.28,
故答案为:1.28;
(5)甲烧杯中溶解NH4NO3晶体后,NO2球的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2NO2(g) N2O4(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此反应正方向为放热反应,说明此时温度降低,即说明NH4NO3晶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是吸热过程,
故答案为:正反应;吸热;
(6)①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透光率变小,
故答案为:压缩;
②c点是压缩注射器后的情况,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浓度都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③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放热,导致T(b)<T (c),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原理应用等,题目较为综合,涉及多方面的知识,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化学平衡移动判断的方法。
16.【分析】(1)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i.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平衡正向进行,升高温度,降低压强,充入水蒸气,及时分离出部分CO等;
ii.已知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O和3molH2O(g),某时刻测得H2为1mol,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此时的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结合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状态下物质的浓度,计算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100%;
(3)①反应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②反应i:SO2(g)+I2(g)+2H2O(g)═H2SO4(l)+2HI(g)△H1═﹣82kJ mol﹣1,反应ii:2H2SO4(l)═2SO2(g)+O2(g)+2H2O(g)△H2═+544kJ mol﹣1,反应iiii:2H2O(g)═2H2(g)+O2(g)△H═+484kJ mol﹣1,盖斯定律计算(i×2+ii﹣iiii)×得到2HI(g)═H2(g)+I2(g)△H。
【解答】解:(1)煤的气化制得灰氢:C(s)+H2O(g) CO(g)+H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故答案为:;
(2)i.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水蒸气浓度、升高温度等,
故答案为:增大水蒸气浓度、升高温度等;
ii.CO(g)+H2O(g) CO2(g)+H2(g)ΔH<0,已知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O和3molH2O(g),某时刻测得H2为1mol,结合三段式列式得到,
CO(g)+H2O(g) CO2(g)+H2(g)
起始量(mol/L) 3 3 0 0
变化量(mol/L) 1 1 1 1
某时刻量(mol/L) 2 2 1 1
计算得出浓度商Q==<K=1,反应未达到平衡,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设生成氢气为xmol/L,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得到,
CO(g)+H2O(g) CO2(g)+H2(g)
起始量(mol/L) 3 3 0 0
变化量(mol/L) x x x x
平衡量(mol/L) 3﹣x 3﹣x x x
K==1,x=1.5,此时CO转化率=×100%=50%,
故答案为:未达到;计算得出浓度商Q==<K=1,反应未达到平衡;50%;
(3)①2H2O(g)═2H2(g)+O2(g)△H═+484kJ mol﹣1,已知破坏1molH2和破坏1molO2中化学键所消耗能量分别是436kJ和498kJ,△H═2×2×EH﹣O﹣2×436kJ/mol﹣498kJ/mol=+484kJ mol﹣1,得到EH﹣O=463.5kj,则H2O中H﹣O键比H2中H﹣H键强,
故答案为:强;
②反应i:SO2(g)+I2(g)+2H2O(g)═H2SO4(l)+2HI(g)△H1═﹣82kJ mol﹣1,反应ii:2H2SO4(l)═2SO2(g)+O2(g)+2H2O(g)△H2═+544kJ mol﹣1,反应iiii:2H2O(g)═2H2(g)+O2(g)△H═+484kJ mol﹣1,盖斯定律计算(i×2+ii﹣iiii)×得到2HI(g)═H2(g)+I2(g)△H═[2×(﹣82kJ mol﹣1)+(+544kJ mol﹣1)﹣(+484kJ mol﹣1)]×=+52 kJ mol 1,
故答案为:2HI(g)═H2(g)+I2(g)△H═+52 kJ mol 1。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识图能力和计算能力,根据题目信息结合盖斯定律、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公式等知识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17.【分析】(1)若容器①的容积变为原来的2倍,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2)温度相同,容器体积相同,但容器②中投料更多,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快;若容器②和容器①为等效平衡,则2Q1=Q2,但实际上要在等效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更多;
(3)总反应﹣第一步反应可以得到第二步反应;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4)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O2,增大了氧气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反应2SO2(g)+O2(g)SO3(g)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多,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解答】解:(1)若容器①的容积变为原来的2倍,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2)温度相同,容器体积相同,但容器②中投料更多,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所以达到平衡时间t1>t2;若容器②和容器①为等效平衡,则2Q1=Q2,但实际上要在等效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更多,所以2Q1<Q2,
故答案为:>;<;
(3)总反应﹣第一步反应可以得到第二步反应为O2+4VO2=2V2O5;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O2+4VO2=2V2O5;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O2,增大了氧气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反应2SO2(g)+O2(g)SO3(g)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多,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计算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8.【分析】(1)已知:①2H2(g)+O2(g)═2H2O(g)ΔH= 483.6kJ mol﹣1,②CH4(g)+2O2(g)═2H2O(g)+CO2(g)ΔH= 802.3kJ mol﹣1,结合盖斯定律可知反应A=①×2﹣②,据此计算;
(2)①结合反应CO2(g)+4H2(g) CH4(g)+2H2O(g)可知,该反应为放热熵减的反应;
②空间站的反应器内,通常采用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的方法来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原因是前段加热,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后段冷却,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3)a.分析物质转化图可知,该过程的能量变化为电能→化学能或光能→化学能;
b.物质转化中有甲烷和氢气产生,故氢元素的利用率<100%;
c.不用Na2O2作供氧剂的原因在于过氧化钠消耗之后无法产生,无法循环利用;
(4)用CO2(g)+2H2(g) C(s)+2H2O(g)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分析反应对于催化剂的影响进行判断;
(5)a.CO2的平衡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表明升温平衡左移,反应的△H小于0,
b.在相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①大于②,所以氢碳比①大于②;
c.在一定温度下,Q点达到平衡过程中,CO2的转化率增大,所以v(正)大于v(逆);
(6)平衡时,CO2的浓度为0.25mol/L,氢气的浓度为0.25mol/L,乙烯的浓度为0.125mol/L,水蒸气的浓度为0.5mol/L,据此根据K=计算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
【解答】解:(1)已知:①2H2(g)+O2(g)═2H2O(g)ΔH= 483.6kJ mol﹣1,②CH4(g)+2O2(g)═2H2O(g)+CO2(g)ΔH= 802.3kJ mol﹣1,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反应A=①×2﹣②=(﹣483.6×2)kJ mol﹣1﹣(﹣802.3)kJ mol﹣1=﹣164.9kJ mol 1,
故答案为:﹣164.9;
(2)①结合反应CO2(g)+4H2(g) CH4(g)+2H2O(g)可知,该反应为放热熵减的反应,故提高转化率的方法为加压、降温、提高原料气中H2的比例,
故答案为:加压、降温、提高原料气中H2的比例;
②空间站的反应器内,通常采用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的方法来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原因是前段加热,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后段冷却,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O2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前段加热,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后段冷却,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O2的转化率;
(3)a.分析物质转化图可知,该过程的能量变化为电能→化学能或光能→化学能,故a正确;
b.物质转化中有甲烷和氢气产生,故氢元素的利用率<100%,故b错误;
c.不用Na2O2作供氧剂的原因在于过氧化钠消耗之后无法产生,无法循环利用,故c正确;
故答案为:b;
(4)用CO2(g)+2H2(g) C(s)+2H2O(g)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生成物碳颗粒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了催化效果,
故答案为:生成物碳颗粒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了催化效果;
(5)a.CO2的平衡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表明升温平衡左移,反应的△H小于0,故a正确;
b.在相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①大于②,所以氢碳比①大于②,故b正确;
c.在一定温度下,Q点达到平衡过程中,CO2的转化率增大,所以v(正)大于v(逆),故c错误;
故答案为:ab;
(6)平衡时,CO2的浓度为0.25mol/L,氢气的浓度为0.25mol/L,乙烯的浓度为0.125mol/L,水蒸气的浓度为0.5mol/L,则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为K==512L3/mol3,
故答案为:512。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明确发生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9.【分析】(1)草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
(2)由图可知,向草酸溶液中滴加KOH溶液至pH=2.5时,溶液中主要生成微粒为HC2;
(3)①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锰和二氧化碳、水,由此写出离子方程式;
②实验Ⅰ和Ⅲ中仅有温度不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Ⅰ和Ⅳ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实验Ⅳ中除了催化剂的用量以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如果选择MnCl2,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和Cl﹣反应,而且引入Cl﹣,无法证明是Mn2+起了催化作用;
④a.实验Ⅱ中溶液褪色需要时间平均值为5.0min,从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Ⅰ中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是实验Ⅱ中酸性KMnO4溶液浓度的10倍,但反应的时间却是其反应时间的2倍左右,由反应速率计算公式v=可得出,此实验条件下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题给结论错误,要直接根据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需满足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相同,草酸溶液的浓度不同;
(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与FeC2O4 xH2O的反应的计量关系为3~5FeC2O4 xH2O,计算出n(FeC2O4 xH2O),再依据M=计算草酸的摩尔质量,再进一步计算x。
【解答】解:(1)草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C2O4 H++HC2、HC2 H++C2,
故答案为:H2C2O4 H++HC2、HC2 H++C2;
(2)由图可知,向草酸溶液中滴加KOH溶液至pH=2.5时,溶液中主要生成微粒为HC2,则反应为H2C2O4+OH﹣=HC2+H2O,
故答案为:H2C2O4+OH﹣=HC2+H2O;
(3)①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锰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H2C2O4+6H+=2Mn2++10CO2↑+8H2O,
故答案为:2+5H2C2O4+6H+=2Mn2++10CO2↑+8H2O;
②实验Ⅰ和Ⅲ中仅有温度不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Ⅰ和Ⅳ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实验Ⅳ中除了催化剂的用量以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
故答案为:实验Ⅰ和Ⅲ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298;0;0.010;
③如果选择MnCl2,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和Cl﹣反应,而且引入Cl﹣,无法证明是Mn2+起了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选择硫酸锰,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④a.实验Ⅱ中溶液褪色需要时间平均值为5.0min,从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Ⅰ中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是实验Ⅱ中酸性KMnO4溶液浓度的10倍,但反应的时间却是其反应时间的2倍左右,由反应速率计算公式v=可得出,此实验条件下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题给结论错误,要直接根据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需满足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相同,草酸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实验方案为取过量的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分别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故答案为:否;取过量的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分别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与FeC2O4 xH2O的反应的计量关系为3~5FeC2O4 xH2O,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0.1000mol L﹣1的酸性KMnO4溶液18.00mL,则n(FeC2O4 xH2O)=×0.1000×18×10﹣3mol=3×10﹣3mol,草酸亚铁晶体的质量为0.5400g,所以FeC2O4 xH2O的摩尔质量M===180g mol﹣1,所以x==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探究、电离方程式书写、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等,题目中等难度。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北京二中高二(上)第二学段段考化学(教师版)

下一篇:2023-2024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练习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