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度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重点高中高一上期12月月考试卷(重点班)物理(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重点高中高一上期
12月月考试卷(重点班) 物理(含解析)
分数: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32分)
1.课间操跑操时,某同学沿操场环形跑道,跑步3圈回到出发点。此过程(  )
A.位移不为0,路程为0 B.位移为0,路程为0
C.位移不为0,路程不为0 D.位移为0,路程不为0
2.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到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受两个力作用 D.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3.小张坐火车去北京游学,快到中途某站时,听到列车员提醒乘客:“火车11时42分到站,停车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时42分”与“5分”均为时间间隔
B.“11时42分”与“5分”均为时刻
C.“11时42分”为时间间隔,“5分”为时刻
D.“11时42分”为时刻,“5分”为时间间隔
4.某物体从A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它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s末和第5s末离A点距离最远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C.物体在1s末、3s末、5s末速度方向改变
D.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A
5.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均为0.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B.物体通过OA所用时间为0.5s
C.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
D.OA之间的距离为1m
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9m处.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像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0~20s内两车相遇两次
C.在5~15s内甲车发生的位移大于乙车发生的位移
D.在t=10s时两车间距最小
7.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 )
A.2cos θ∶1 B.1∶2cos θ C.tan θ∶1 D.1∶2sin θ
8.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由斜面上方A点伸出三根光滑轻杆至斜面上BCD三点,其中轻杆AC与斜面垂直,且∠BAC=∠DAC<θ,把可看成质点的质量为m的圆环依次从A点由静止滑下,滑到斜面用时分别为tB、tC、t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B>tC>tD B.tB=tC>tD
C.tB二、多项选择题(16分)
9.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
A.力的单位(N) B.时间的单位(s)
C.长度的单位(m) D.加速度的单位()
10.在某次百米田径比赛中,用轨道摄像机拍摄运动员的比赛全过程,摄像机和运动员的水平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刻运动员从后面追上了摄像机
B.0~t1时间内摄像机在前,t1~t2时间内运动员在前
C.0~t2时间内摄像机与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相同
D.t2时刻运动员的速度是摄像机的速度的2倍
11.如图所示,某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释放到落地的轨迹刚好被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B.物体从A到C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vAC=vB
C.物体经过AB段与BC段的时间之比tAB:tBC =
D.物体通过每一段的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12.粗糙的硬杆水平固定,质量为的带孔小球套在杆上(孔的直径略大于杆的直径)。B球质量为,与A球之间用轻绳连接,用竖直向上的力作用在B球上,绳刚好伸直,如图所示。现保持绳的方向不变,将力的方向缓慢向右偏转一个小角度,在此过程中A球没发生滑动,则(  )
A.将增大
B.绳中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A球所受摩擦力增大
D.在此过程中杆对的弹力方向不可能改变
三、实验题(共15分)
13.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图甲是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案。
(1)两组同学用图甲装置研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在未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分别得到图乙中两条直线,发现可由该图线求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设两组所用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由图乙可知,μA μ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组同学在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各计数点分布情况如图丙所示,图中计数点a、b、c、d、e、f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由该纸带求得实验中木块的加速度大小是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用图丁所示的实验方案研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②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
③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重复①②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a-F的关系。请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说出图丁方案的优点是 。
14.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N。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每次拉伸橡皮筋时,只要使橡皮筋伸长量相同即可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标记拉力方向时,要用铅笔紧靠细绳,沿绳移动铅笔画出细绳方向
(3)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图中 的方向一定沿图甲中的AO 延长线方向。(填 F 或F')
(4)如图甲,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橡皮绳OA的夹角不变,适当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橡皮绳OA的夹角,保持O点不变,两弹簧测力计始终都在量程范围内,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37分)
15.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若火箭发射时,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天问一号”探测器向上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0m/s2,燃烧30s后第一级脱离,第二级火箭没有马上点火,所以“天问一号”探测器向上做加速度为10m/s2的匀减速运动,10s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加速度为80m/s2,这样经过1分半后第二级火箭脱离。试求:
(1)第一级火箭脱离时“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速度;
(2)减速上升10s后的速度。
16.如图所示,三根细绳、、连结于O点,重为100N的物体悬挂于O点,用力F拉绳,此时绳沿水平方向,、均与水平成30°角而静止.现仅改变沿绳的拉力F的大小,且使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状态,求绳拉力F的大小变化范围。
17.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依次放有两块质量分别为m1=15kg、m2=10kg的平板A、B,长度均为L=2m,一个质量为m3=20kg的小滑块C以v0=6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平板A的上表面。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滑块C与平板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设为μ3。(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相对应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10m/s2)
(1)若小滑块C滑上平板A时,平板均不动,而滑上平板B时,平板B开始滑动,求μ3应满足的条件;
(2)若μ3=0.5,求滑块C从开始滑上平板A到最终相对地面静止时,运动的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过程中位移为0,路程不为0。
故选D。
2.A
【详解】ABC.物体一定受到重力和力F的作用,在水平方向由受力平衡得,物体还受摩擦力作用而与力F的水平分力平衡,有摩擦力必有支持力,故物体还受支持力作用.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故A正确,B错误,C错误.
D.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
3.D
【详解】此处的“11时42分”所指为一个瞬间,为时刻,“5分”为一个过程,为时间间隔。
故选D。
4.D
【详解】AD.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物体在0~2s向正方向运动,在2~4s向负方向运动,4s末回到出发点A,在4~6s向正方向运动,在6~7s向负方向运动,7s末还没回到出发点,则第2s 末和第6 s 末离A点距离最远,选项A错误,D正确;
B.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选项B错误;
C.物体在2s末、4s末、6s末速度方向改变,选项C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由
Δx=aT2

a=4m/s2
选项A错误;
CD.通过B点的速度
vB==5m/s
vB2=2axOB

xOB=3.125m
所以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选项C正确,D错误;
B.又
xOA=at2

t=0.75s
选项B错误。
故选C。
6.B
【分析】根据两车的速度大小分析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图象的“面积”分析两车何时相遇和位移关系.
【详解】A、B、D、前10s内乙比甲多行的位移为,故在10s前乙已经追上甲车并超过,而10s前后两车可以通过相等的位移,则20s前甲车可再次追上乙车,即两车相遇两次,两车的距离最小为零在10s前;0~10s内两车先靠近后远离;故B正确,A,D错误.
C、在5~15秒内两车图线的“面积”相等,则通过的位移相等;故C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根据速度图象分析两车的运动情况,抓住“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确定两车的位置关系,本题需要注意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9m.
7.A
【详解】分别对AB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
Tsinθ=mBg
Tsin2θ=mAg

mA:mB= sin2θ:sinθ=2cosθ :1
A. 2cos θ∶1与上述计算结论2cosθ :1相符,故A符合题意;
B. 1∶2cos θ与上述计算结论2cosθ :1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 tan θ∶1与上述计算结论2cosθ :1不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 1∶2sin θ与上述计算结论2cosθ :1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8.C
【详解】设,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得
同理可得
由三角函数关系,可得
tB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AD
【详解】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分别是:米(m)、千克(kg)、秒(s)、开尔文(K)、安培(A)、坎德拉(cd)、摩尔(mol);力的单位N,加速度的单位都是导出单位,故选AD。
10.AC
【详解】B.由图可知时间内摄像机的位移总是大于运动员的位移,说明此段时间摄像机一直在前,故B错误;
A.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位移又相等,由图像可知在t2时刻运动员刚好从后面追上摄像机,故A正确;
C.时间内二者位移相等,时间相等,所以二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
D.由图像提供信息,不能判断t2时刻运动员的速度是否是摄像机的速度的2倍,故D错误。
故选AC。
11.AC
【详解】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v2=2gh

解得
故A正确;
B.B是AC的中间位置不是中间时刻,所以B的瞬时速度不是物体从A到C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根据
解得
物体经过AB段与BC段的时间之比
故C正确;
D.因为物体加速运动,通过相同位移所用时间变小,根据
可知,物体通过每一段的速度增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C。
12.ACD
【详解】A.用竖直向上的力作用在B球上,绳刚好伸直,则
绳子拉力为零,将力的方向缓慢向右偏转一个小角度,设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解得
当为小角度时,F增大,T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对A球受力分析可知,
现保持绳的方向不变,将力的方向缓慢向右偏转一个小角度,则摩擦力缓慢增大,支持力缓慢减小,由于A球没有发生滑动,支持力不可能减为零再反向,故CD正确。
故选ACD。
13. 大于 0.10 无系统误差
【详解】(1)[1]当没有平衡摩擦力时有

即图线斜率为,纵轴截距的大小为。观察图线可知μA大于μB。
(2)[2]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
运用逐差法得加速度的大小
(3)[3]图丁方案中设斜面倾斜角为α,小车质量M,托盘砝码质量m,匀速直线运动时有
取下托盘和砝码,有

该方案不需要满足,测量更精确。所以对比两种方案,图丁方案的优点是无系统误差。
14. 4.00 B F' 变大
【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读数为4.00N。
(2)[2]A.每次拉伸橡皮筋时,必须要将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移,并不只是要使橡皮筋伸长量相同即可,选项A错误;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选项B正确;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大小要适当,示数之差不是要尽可能大,选项C错误;
D.在实验中,应沿细绳方向相距较远处标出两点,然后用直尺在白纸上画出连线,作为拉力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3)[3]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图中F是两个力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两个分力合力的实验值,则F'的方向一定沿图甲中的AO 延长线方向。
(4)[4]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橡皮条OA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橡皮条OA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可知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变大。
15.(1)1500m/s,方向向上;(2)1400m/s,方向向上
【详解】(1)第一级火箭点火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时的速度
v1=a1t1=50×30m/s=1500m/s
方向向上;
(2)减速上升10s后的速度
v2=v1-a2t2=1500m/s-10×10m/s=1400m/s
方向向上。
16.
【详解】用极端法分析临界状态,当撤去F后,绳松弛,重物将以B为悬点掉下去.因此,F的最小值对应着绳刚好松弛,即.由对称性可得,则

当F足够大时,绳松弛,以A为悬点重物将被拉起.因此,F的最大值对应着绳刚好松弛,即,则

所以,
17.(1);(2)
【详解】(1)若滑上平板A时,平板不动对A、B系统有
解得
若滑上平板B时,B开始滑动,对B进行受力分析有
解得
故应满足的条件为
(2)若,可知当C在A上滑动时,A不动;当C滑上B时,B开始向右滑动。设C在A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有
设C滑到A末端的速度为,则有
解得
设C在A上运动时间为,则有
此后,C滑上B,C做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减速运动,B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设B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经过时间,C、B具有相同速度,可得
联立解得

当C、B达到相同速度时,C相对于B的位移大小为
可见,此时C仍在B上,此后一起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此过程C运动时间为
所以C运动总时间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新目标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专题训练:完形填空(含答案)

下一篇:人教新目标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专题训练:语法填空(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