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盐化肥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第四单元 盐化肥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①通过分液漏斗向甲中注入足量稀硫酸,打开止水夹;②关闭止水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观察到乙中有气泡冒出
B.步骤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C.若将甲中固体改为Na2CO3,步骤①后观察到乙中溶液变浑浊
D.若将乙中溶液改为NaOH,步骤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中溶液变浑浊
2.通常情况下,下列不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1g食醋加1g碳酸钠溶液得到2g混合物
B.1g酒精加1g水得到2g酒精的水溶液
C.1g食盐加10g水得到11g食盐的水溶液
D.1g盐酸溶液加1g硝酸银溶液得到2g混合物
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某待测液中加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为AgNO3溶液
B 将CO通入氧化铁粉末中 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 CO有还原性
C 将2根铜丝分别放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硫酸铝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逐渐变蓝,其中铜丝表面有银色物质析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Al>Cu>Ag
D 将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铜片上留下划痕,黄铜片无明显现象 合金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小
A.A B.B C.C D.D
4.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物质。若农作物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可施加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在箭头右侧)错误的是:
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
C.CO气体(CO2)→足量澄清石灰水 D.FeCl2溶液(CuCl2)→加Fe粉
6.下列对物质除杂、检验、分离鉴别的实验中,所用的试剂及方法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在滴加酚酞
C 分离CuCl2、NaCl两种物质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蒸发滤液;再向滤渣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熟石灰研磨或稀硫酸
A.A B.B C.C D.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纯净物只能由同种分子构成
C.发展地方经济,可以大量进行地摊烧烤
D.小苏打可作为食品发酵剂
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浓硫酸和蒸馏水 打开瓶塞观察是否产生白雾
B 检验溶液中的CO32- 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钡 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9.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发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向氧化铜粉末中滴入稀盐酸
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10.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2、CuSO4、NaCl B.BaCl2、K2SO4、NaOH
C.CaCl2、K2SO3、AgNO3 D.Na2SO4、KNO3、NH4Cl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有 SO42-
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C60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相似,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 同
C.CO 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和 CO2 , 要得到纯净的 CO,可将气体依次通过 NaOH 和浓硫酸
D.H2O、KClO3、SO2 都属于氧化物
12.要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CO、水蒸气,混合气体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无水硫酸铜 ③浓硫酸 ④ 灼热的氧化铜
A.②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②
二、科学探究题
13.学习了碳酸钠(Na2CO3)的性质后,课题小组运用课堂学习的方法,合作探究家庭热馒头用到的小苏打(NaHCO3)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CuSO4+5H2O=CuSO4·5H2O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是蓝色固体
【基础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氢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拓展实验记录与分析】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小苏打和碳酸钠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粘有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为 ;a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受热不能分解。

【反思与拓展】
(1)甲同学分析实验一得出:盐溶液 (填“一定”或“不一定”)显中性。
(2)乙同学用稀硫酸代替实验二中的稀盐酸进行探究,发现实验现象相同。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 。
(3)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填空与简答
14.“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合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物质C的化学式为 。
(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A、B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盐酸中,A金属表面产生大量气泡,B金属表面产生少量气泡,可知金属活动性:A B;
(2)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X代表的物质分类属于 ;硫酸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写出稀硫酸与X物质反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16.如图表示碳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
(1)A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B点对应物质的用途有 ;E点表示物质中其中一种为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碱”化学式 。
(2)图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3)C→B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认识厨房中的化学。
(1)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 。
(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医学上,可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 。
18.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中涉及 种氧化物。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涉及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 种。
(2)如图2所示:
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为 。
②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 。若想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试剂,该试剂是 (填字母)。
a.AgNO3溶液 b.酚酞溶液
c.石蕊溶液 d.Na2CO3溶液
19.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 (填化学式)。
(3)请写出该白色粉末的一种可能的物质组成的成分 (写化学式)。
20.河南叶县的粗盐中含有、、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的作用: ;
(2)①步骤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3)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中的成分 。
四、计算题
21.向15g含NaCl杂质的Na2CO3样品中,滴加100g稀盐酸,产生气体4.4g。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步骤①时,稀硫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镁,生成的氢气从止水夹进入右侧试管中;步骤②时,止水夹关闭,生成的氢气使得左侧试管中压强增大,硫酸镁混合溶液从导管进入右侧试管。
【详解】A、步骤①时,稀硫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镁,生成的氢气从止水夹进入右侧试管中,故观察到气泡,不符合题意;
B、硫酸镁混合溶液从导管进入右侧试管,硝酸钡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镁,故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硫酸钠,而二氧化碳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故观察不到右侧试管溶液变浑浊,符合题意;
D、硫酸镁混合溶液从导管进入右侧试管,氢氧化钠与其中存在的稀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故观察到右侧试管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碳酸钠与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逸出,得到混合物的质量小于2g,不能实现“1+1=2”这一结果,故选项正确。
B、酒精易溶于水,1g酒精加1g水得到2g酒精的水溶液,能实现“1+1=2”这一结果,故选项错误。
C、食盐易溶于水,常温下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则常温下10g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3.6g,1g食盐加10g水能得到11g食盐的水溶液,能实现“1+1=2”这一结果,故选项错误。
D、盐酸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没有物质逸出,1g盐酸溶液加1g硝酸银溶液得到2g混合物,能实现“1+1=2”这一结果,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不只有硝酸银,如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该溶液不一定是硝酸银溶液。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操作缺少反应条件,如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现象是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错误。
C、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硫酸铝不和铜反应,活动性Al>Cu。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现象为溶液逐渐变蓝,铜丝表面出现银色物质,证明活动性Cu>Ag,可以得出活动性Al>Cu>Ag的结论。正确。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黄铜是铜的合金,所以将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划痕,黄铜片无明显现象。错误。
故选:C。
4.C
【详解】农作物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说明缺少营养元素氮元素,故应施加氮肥。
故选C。
5.A
【详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无法点燃,A错误。
B、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过滤可去除氯化钾,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C正确。
D、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D正确。
故选:A。
6.C
【详解】A、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可以将碳酸钾除去,但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通过过滤无法除去,错误;
B、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钙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后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但是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不能检验原混合物是否存在氢氧化钠,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错误;
C、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离CuCl2、NaCl两种物质,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蒸发滤液;再向滤渣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可以将两种物质分离,正确;
D、硝酸铵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验证,错误。故选C。
点睛:鉴别物质时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不同性质,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7.D
【详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A错误。
B、纯净物不仅只能由同种分子构成,还可以是同种原子构成,如铁,B错误。
C、大量进行地摊烧烤,造成空气污染,C错误。
D、小苏打高温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作为食品发酵剂,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挥发性,鉴别浓硫酸和蒸馏水,打开瓶塞都没明显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盐酸与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活泼的金属反应都有气泡生成,检验溶液中的碳酸根、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硫酸钠易溶于水,硫酸钡难溶于水,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钡,溶解、过滤、蒸发,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CO中的少量C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C。
9.B
【详解】A、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有明显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B符合题意。
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有明显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FeCl2溶于水呈浅绿色,故A错误;B.BaCl2和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aCl2和AgN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CaCl2和K2S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亚硫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11.C
【详解】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碳酸钡或氯化银,则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两种离子都有或含有银离子,故A错误;
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C60 的物理性质不相似,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错误;
C、CO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CO,先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会吸收CO2,再通过浓硫酸可吸收水分,故C正确;
D、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根据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验证方法分析。
【详解】要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CO、水蒸气,需要先证明有水蒸气,故先通过②,然后再通过③浓硫酸,把其中的水蒸气除去,然后利用H2和CO的还原性,通过④灼热的氧化铜,转化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时,需先证明水的存在,所以再通过②无水硫酸铜,最后通过①澄清的石灰水溶液。故选C。
13. 溶液变红 溶液变浑浊 蓝色 不一定 氢离子/H+ 分解反应
【详解】基础实验记录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可以使滴入得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填:溶液变红;
根据实验结论是碳酸氢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加入石灰水后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实验记录与分析:
根据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而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故填:蓝色;
反思与拓展:
(1)分析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是盐溶液但是显碱性,故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故填:不一定;
(2)稀硫酸代替实验二中的稀盐酸进行探究,稀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水,有气泡产生,可以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中的阳离子是氢离子,故填:氢离子或H+;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加热分解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4. 复分解反应 ClO2
【详解】(1)该题是酸+碱生成盐+水的反应,所以是复分解反应。
(2)分析价类图可知物质C属于氧化物,且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可推断出C为ClO2。
(3)根据(1)可知,(1)的反应为,所以D为KCl,由D是KCl且E中的氯的化合价为+5价,可反推断出E为KClO3,所以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 Fe2O3+6HCl=2FeCl3+3H2O 盐 H2SO4+BaCl2=BaSO4↓+2HCl(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酸的性质。
【详解】(1)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 A金属表面产生大量气泡,B金属表面产生少量气泡,因此A比B反应更剧烈,可知金属活动性:A>B;
(2)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所以X代表的物质分类属于盐;
(4)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16.(1) C 冶炼金属、燃料等 Na2CO3
(2)CO2
(3)
【详解】(1)A点对应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物质属于单质化学式为C;B点对应的是碳的氧化物,其中碳元素显+2价,所以该物质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等;E点所示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侯氏制碱法得到的是“碱”是纯碱,纯碱是碳酸钠的素名,化学式Na2CO3;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且碳元素为+4价,是图中的C,化学式CO2;
(3)C点所示物质是二氧化碳,B点所示物质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17. 氯化钠(或NaCl)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 用锅盖盖灭(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 HCl =NaCl + CO2↑+ H2O;
(3)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
点睛:
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8.(1) 两 两
(2) OH-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c
【详解】(1)①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硫化氢,氧气、水、二氧化硫,硫化氢是由H、S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S、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涉及两种氧化物;
②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前后涉及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S、O两种元素;
(2)①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甲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是:OH-;
②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a、硝酸银能与氯化钠、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b、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变色,如果盐酸过量,酚酞试液也不变色,无法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故加入石蕊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氯化钠、氢氧化钠均不反应,如果氢氧化钠过量,也无明显现象,故无法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1)2NaOH+CuSO4=Cu(OH)2↓+Na2SO4
(2)NaNO3
(3)KCl、NaOH、CuSO4
【详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填:2NaOH+CuSO4=Cu(OH)2↓+Na2SO4。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生成蓝色沉淀样品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加入硝酸银和硝酸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故一定含有氯化钾,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钠,故填:NaNO3。
(3)样品一定含有氯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钠,故该白色粉末的一种可能的物质组成的成分KCl、NaOH、CuSO4,故填:KCl、NaOH、CuSO4。
20. 除去和过量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过滤,向该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由题给信息可知,该过程是由粗盐制得精盐,碳酸钠的作用是将和过量,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2)①步骤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滤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可能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过滤,向该滤液中滴加酚酞,如果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21.(1)解:设碳酸钠的质量是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设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70.7%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七章溶液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

下一篇:专题八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