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生活中的很多变化都伴随着热量变化。下列热量变化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①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②苹果腐烂发热
③干冰升华吸热
④摩擦生热
⑤浓硫酸稀释放热
⑥白炽灯泡通电放热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⑤ C.只有①⑤⑥ D.只有③④
2.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pH,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A.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 D.表中的pH可以用广泛pH试纸测得
3.“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石墨能够导电,则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也能导电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碳酸钠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氧化反应有热量放出,则有热量产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4.合理地利用化学反应可以促进人类的生产生活。下列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利用分解反应煅烧石灰石 B.利用化合反应使用天然气取暖
C.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 D.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5.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会在瓶口观察到有大量白雾出现
6.下列物质与熟石灰混合,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是
A.NH4HCO3 B.NH4Cl C.(NH4)2SO4 D.NaNO3
7.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地雨水取样,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为6,则该地雨水一定不是酸雨
B.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C.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取样加入少量水,充分搅拌后观察到有未溶固体,则生石灰中一定含有石灰石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B.活性炭作防毒面具
C.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D.氧气用于焊接切割金属
9.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脱水性
D.将木条平放入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10.化学是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用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杀菌消毒得到的饮用水是纯净物
B.汽车表面喷涂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的锈蚀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或烘焙蛋糕
D.室内点煤炉,烟囱通畅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二、科学探究题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 (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D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
12.硫酸的用途极广,常用于生产化肥、冶炼金属等。工业制硫酸的流程如图1所示:
(1)①工业制H2SO4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②上述流程中FeS2在空气中煅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红色的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工厂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处理含Ba(OH)2的残液,变化关系如图2。
①A点液体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不考虑其它影响);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四、填空与简答
1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的,请根据物质的用途所体现的性质将它们进行分类,具体应用如下:
A组 B组 C组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钠溶液 制作“叶脉书签” 用铜做导线 活性炭除去异味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你认为C组应当归入: 组,理由是 。
(2)根据有机物乙醇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试将写出有机物乙酸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4.金属钠可在氯气(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氯化钠)生成.
(1)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2)上述反应说明燃烧 (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少量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沙子盖灭,其主要原理是 .
(3)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15.某品牌矿物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氯化钾中氯离子的符号是 。
(2)硫酸镁中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3)25℃时,该矿物质水是 (填序号)。
①酸性 ②中性 ③碱性
16.(1)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其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使用时务必不能与洁厕灵(有效成分为HCl)混用,二者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X。其反应:2HCl+NaClO=NaCl+H2O+X,则X的化学式为 。
(2)为防止过多的酸性废水产生的腐蚀性,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填字母)使其变为中性。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d.熟石灰
17.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下表为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硅 磷 硫 氯
原子结构 示意图
①上表中x=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是 。
②从原子结构上分析,表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 。
③含上表中某元素的一种化合物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该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
(2)磷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①物质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则其化学式 。
②写出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 。
③磷酸二氢钾(KH2PO4)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它与物质 (填“Y”或“Z”)所含磷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1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丙的化学式可能为 。
(2)若甲是消石灰,丙是一种白色不溶物,写出一个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
19.氧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为原料,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1)将铝土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
(2)操作a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反应①除生成Al2O3,还生成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其化学式是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生石灰(氧化钙)与水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
②苹果腐烂,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③干冰升华,是固体二氧化碳吸热变成气体,只有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④摩擦生热,只有能量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⑤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浓度降低,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⑥白炽灯泡通电只有热量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A。
2.B
【详解】A、葡萄汁的pH大于苹果汁的pH,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弱,错误;
B、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正确;
C、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错误;
D、表中的pH为小数,广泛pH试纸测得的pH是整数,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石墨能够导电,但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不能导电,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碳酸钠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类推结果正确,符合题意;
D.氧化反应有热量放出,有热量产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此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B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有些工业废水中含酸,如硫酸,可加入熟石灰,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氢氧化钙属于碱,硫酸属于酸,属于酸碱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错误;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会观察到有大量的白雾出现,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明生成物的名称。
6.D
【详解】A、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钠和熟石灰不反应,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A、雨水呈酸性,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雨水被稀释酸性减弱,测得的pH为6,可知雨水的实际pH小于6,而酸雨的pH<5.6,所以该地雨水雨水可能是酸雨,故A选项错误;
B、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可知淀是硫酸钡或氯化银,则溶液中可能含有或Ag+,故B选项错误;
C、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取样加入少量水,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充分搅拌后观察到有未溶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不一定是石灰石,则无法判断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故C选项错误;
D、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作防毒面具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C、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是因为石灰石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焊接切割金属,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9.B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能达到目的;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木条变黑,可以验证浓硫酸有脱水性,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能达到目的;
D、把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与外焰接触部分先被烧黑,可以比较各层火焰的温度,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能达到目的。
故选:B
10.A
【详解】A、紫外线杀菌消毒得到的饮用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得到的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因此汽车表面喷涂油漆隔绝了铁与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可以防止钢铁的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小苏打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小苏打受热时会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或烘焙蛋糕,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室内点煤炉,烟囱通畅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 A NaCl溶液(或Na2SO4溶液,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D 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详解】讨论:根据破损标签可见部分表示,该物质中含有金属钠元素,因为酸中的阳离子是氢离子,因此可猜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即选A;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根据标签应是含钠的碱或盐,已经猜想了氢氧化钠,碳酸钠,则还可以是NaCl溶液(或Na2SO4溶液,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设计并实验:(1)在测定酸碱度时用湿润的试纸的操作方法不正确,如果将试纸润湿,则相当于向所测溶液中加入了水,从而会使所测得碱溶液的酸碱度偏小,但根据酸碱度为10判断溶液为碱性的结论是正确的,故D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利用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进行设计实验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即可;
操作步骤: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12.(1) 造成酸雨
(2) 等于 解: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
,解得x=9.8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解析】(1)①工业制硫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逸散到大气中,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转化为亚硫酸或者进一步转化为硫酸,以上物质具有酸性,所以会造成酸雨;②FeS2在空气中煅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红色的铁的氧化物氧化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红色的铁的氧化物是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 ,故应填:;
(2)①,根据图中可知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等于7,故应填:等于;②详解见答案。
13. A 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CH3COOH+2O22H2O+2CO2
【详解】(1)C组应当归入A组,理由是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2)有机物乙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2O22H2O+2CO2。
14. 2Na+Cl22NaCl 升高 不一定 隔绝氧气 2NaOH+CuSO4═Cu(OH)2↓+Na2SO4 复分解
【详解】(1)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反应前钠为单质,化合价为0,在氯化钠中,设钠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1+(﹣1)×1=0,x=+1,所以化合价升高;
(2)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沙子盖灭,其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15.(1)Cl-
(2)C
(3)③
【详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氯化钾中氯离子的符号是Cl-。
(2)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镁原子,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氯离子,C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镁离子,故选C。
(3)若pH 716. +1 Cl2 c
【详解】(1)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都不改变,反应前钠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个、3个、1个、2个,反应后除 X 外,钠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个、1个、1个、2个,因为每个X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l2;
(2)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且氯化钠和酸不反应,不能加入,此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加入,此选项错误;
c、碳酸钙和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防止过多的酸性废水产生的腐蚀性,此选项正确;
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呈碱性,加入过量会使废水呈碱性,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7.(1) 4 C1- 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 H2SO4
(2) P4O6 P2O5+3H2O=2H3PO4 Y
【详解】(1)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x=14-8-2=4;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形成氯离子,其离子符号是C1-;
②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
③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则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推出该化合物为H2SO4;
(2)①根据图示,物质X是氧化物,磷显+3价,氧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号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的分子中P、O的原子个数比是2:3,因为一个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则其化学式P4O6。
②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化学方程式:P2O5+3H2O=2H3PO4。
③磷酸二氢钾中钾显+1价,氢显+1价,氧显-2价,设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1)+(+1)×2+y+(-2)×4=0,解得y=+5,分析图示,它与物质Y所含磷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18. 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分析】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乙是氢气,氢气和丙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丙是水;若甲是消石灰,所以甲是氢氧化钙,丙是一种白色不溶物,所以丙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乙是氢气,氢气和丙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丙的化学式可能为H2O;
(2)若甲是消石灰,所以甲是氢氧化钙,丙是一种白色不溶物,所以丙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转化为丙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引流 H2O 复分解反应
【详解】(1)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充分,将铝土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故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图示信息,操作a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为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3)反应①除生成Al2O3,还生成一种常见的氧化物,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氢氧化铝由铝、氧、氢元素组成,生成物氧化铝由铝、氧元素组成,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4)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反应②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选择题提速练(1-4)(4份打包 含解析) 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下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卷01(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