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23 顺德区校级三模)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盐酸与氯化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鉴别Na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适量BaCl2溶液
C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D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2.(2023 汕头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试剂与操作方法
A ZnSO4溶液(ZnCl2) 加入适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C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中
C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O2(N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3.(2023 惠城区校级二模)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项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NH3中的CO2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洗气瓶
B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C 分离KCl固体和MnO2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4.(2023 宝安区三模)下列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实验方法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B 检验CO2中含有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鉴别铝片、铁片、银片 滴加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5.(2023 越秀区校级二模)科学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Mg、Al的活动性顺序 取等量的Mg条Al粉与等量的酸反应,观察反应速率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若变红,则变质
C 除去CO2中的HCl 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可溶性杂质MgCl2、Na2SO4和CaCl2 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6.(2023 南山区二模)要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
A 鉴别NH4Cl和CO(NH2)2固体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羊毛、棉花、蚕丝 燃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7.(2023 中山市三模)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观察颜色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SO4 加入足量铁粉
C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将气体通入Ca(OH)2溶液
D 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比较溶液温度
A.A B.B C.C D.D
8.(2023 东莞市二模)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主要方法
A ZnCl2溶液(FeCl2) 加足量锌粉、过滤
B N2(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C CO2(CO) 点燃
D Fe(CuSO4)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9.(2023 南山区校级三模)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分离CO2、CO混合物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 提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加入适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验证某溶液为稀硫酸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Zn粒
A.A B.B C.C D.D
10.(2023 潮阳区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A 除去Cu粉末中的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 检验酒精中含碳元素 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D 鉴别CH4和NH3 分别闻气味
A.A B.B C.C D.D
11.(2023 南海区校级模拟)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试剂
A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浑浊程度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水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OH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12.(2023 恩平市校级模拟)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操作
A NH3(H2O)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 HCl(H2SO4) 加入适量NaOH溶液至pH=7
C Cu(Zn) 滴加适量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D K2CO3溶液(K2SO4) 加入适量的BaCO3,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3.(2023 梅州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两种溶液 分别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 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银丝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D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A.A B.B C.C D.D
14.(2023 雷州市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 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 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15.(2023 海珠区校级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检验硫酸镁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溶液 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
D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固体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6.(2023 福田区校级三模)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 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鉴别棉线与羊毛线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O 通入灼热的铜粉
D 从KCl与MnO 的混合物中回收MnO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7.(2023 金平区三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锌粉 加入过量的Fe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KNO3中的少量K2SO4 溶解,加适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蒸发
C 鉴别NH4Cl和K2CO3固体 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
D 鉴别羊毛和腈纶 取样,灼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18.(2023 南山区校级二模)合理的实验方案是达成实验目的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方案(取样规格相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取样,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观察现象
B 将50g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溶液 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
C 验证Mg、Zn的活动性顺序 取样,加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取样,加等量水溶解,测温
A.A B.B C.C D.D
19.(2023 南山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羊毛和棉花 灼烧,闻气味
D 鉴别NH4Cl和KNO3 加入适量的熟石灰研磨
A.A B.B C.c D.D
20.(2023 越秀区校级三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均合理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用品
A 检验碳酸钾中是否混有氯化钾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
B 制备Fe(OH)3 将Fe2(SO4)3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
C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收集
D 鉴别BaCl2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21.(2023 惠城区一模)下列物质的除杂和鉴别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熟石灰中的碳酸钙 加入稀盐酸
C 鉴别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D 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看是否产生沉淀
A.A B.B C.C D.D
22.(2023 东莞市二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K2SO4、(NH4)2SO4两种白色粉末 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B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少量氯化钠 取样,依次滴加硝酸银、稀硝酸
C 除去氢气中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的溶液中
A.A B.B C.C D.D
23.(2023 越秀区校级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钠
C 点燃某种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向石灰水中滴加入足量稀硝酸 无明显现象 两者不反应
A.A B.B C.C D.D
24.(2023 越秀区校级一模)下列实验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u粉中的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分离KCl和KMnO4固体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
C 鉴别CO2和CO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D 检验CO2中的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5.(2023 汕头二模)我省海岸线漫长,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化学小组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含少量泥沙和CaCl2),用如图装置进行提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用药匙取少量粗盐,放在天平 盘上方, ,使粗盐慢慢落下,至天平平衡。
(2)操作④中,滴加的是足量的 (填物质名称)溶液,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A.滤纸破损
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4)操作⑥中,加入的是稀 酸,足量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
(5)操作⑦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NaCl蒸干。
广东省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23 顺德区校级三模)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盐酸与氯化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鉴别Na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适量BaCl2溶液
C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D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B
【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C、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A、稀盐酸与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2023 汕头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试剂与操作方法
A ZnSO4溶液(ZnCl2) 加入适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C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中
C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O2(N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答案】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A、ZnCl2能与适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锌,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锌,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Cl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难溶于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023 惠城区校级二模)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项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NH3中的CO2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洗气瓶
B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C 分离KCl固体和MnO2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A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A、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再通过浓硫酸洗气瓶,浓硫酸和能和氨气反应,除去二氧化碳的同时也将氨气除去,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分离氯化钾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固体,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滤渣为二氧化锰固体,再将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固体,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D、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4.(2023 宝安区三模)下列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实验方法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B 检验CO2中含有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鉴别铝片、铁片、银片 滴加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HCl溶于水形成盐酸,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不能检验CO2含有HCl,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滴加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铝片,产生气泡缓慢的是铁片,没有气泡产生的是银片,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5.(2023 越秀区校级二模)科学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Mg、Al的活动性顺序 取等量的Mg条Al粉与等量的酸反应,观察反应速率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若变红,则变质
C 除去CO2中的HCl 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可溶性杂质MgCl2、Na2SO4和CaCl2 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根据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与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除杂方法来分析;
D、根据除杂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Mg条与Al粉与酸的接触面积不同,无法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推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发生变化,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无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说法错误;
C、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二氧化碳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6.(2023 南山区二模)要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
A 鉴别NH4Cl和CO(NH2)2固体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羊毛、棉花、蚕丝 燃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铵态氮肥的检验;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A
【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CO(NH2)2固体,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Na2SO4、Na2CO3溶液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钡、碳酸钡白色沉淀,不能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故选项错误。
D、燃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蚕丝,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花,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7.(2023 中山市三模)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观察颜色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SO4 加入足量铁粉
C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将气体通入Ca(OH)2溶液
D 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比较溶液温度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黄金和黄铜均为金黄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足量铁粉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Ca(OH)2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加水溶解,比较溶液温度,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8.(2023 东莞市二模)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主要方法
A ZnCl2溶液(FeCl2) 加足量锌粉、过滤
B N2(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C CO2(CO) 点燃
D Fe(CuSO4)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答案】A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足量锌粉能与Fe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O2能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加水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2023 南山区校级三模)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分离CO2、CO混合物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 提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加入适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验证某溶液为稀硫酸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Zn粒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A
【分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D、酸溶液pH都小于7,都能和锌反应。
【解答】解:A、先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分离出CO;再向该溶液中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该选项正确。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除去碳酸钠带入过量的盐酸,该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碳酸钠带入氯化钠,该选项不正确。
D、酸溶液pH都小于7,都能和锌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2023 潮阳区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A 除去Cu粉末中的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 检验酒精中含碳元素 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D 鉴别CH4和NH3 分别闻气味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干燥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木炭粉、Cu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硫酸钠和适量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甲烷没有气味,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可通过分别闻气味进行鉴别鉴别甲烷和氨气,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2023 南海区校级模拟)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试剂
A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浑浊程度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水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OH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C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棉线和羊毛线均为白色,则无法通过颜色鉴别,该选项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则无法通过浑浊程度鉴别,该选项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该选项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钠与硫酸不反应,除去了氢氧化钠,但又引入新杂质——硫酸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2023 恩平市校级模拟)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操作
A NH3(H2O)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 HCl(H2SO4) 加入适量NaOH溶液至pH=7
C Cu(Zn) 滴加适量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D K2CO3溶液(K2SO4) 加入适量的BaCO3,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答案】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2SO4、HCl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Zn能与适量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BaCO3难溶于水,不能与硫酸钾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2023 梅州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两种溶液 分别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 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银丝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D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无明显现象;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有二氧化碳逸出,说明已集满,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铁丝、银丝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能置换出铜而银不能,可得出活动性铁>铜>银的结论,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灼热的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4.(2023 雷州市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 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 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会引入新杂质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稀盐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仍呈紫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处,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会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
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会将欲保留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正确;
D.稀盐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仍呈紫色,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能够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5.(2023 海珠区校级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检验硫酸镁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溶液 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
D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固体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根据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进行分析。
B、根据纯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进行分析。
C、根据硝酸银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银沉淀,氯化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进行分析。
【解答】解:A、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过滤,除去硫酸钡,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故A错误;
B、纯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纯棉线和羊毛线的颜色可能相同,观察颜色,可能无法区分,故B错误;
C、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银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银沉淀,氯化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现象相同,故C错误;
D、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6.(2023 福田区校级三模)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 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鉴别棉线与羊毛线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O 通入灼热的铜粉
D 从KCl与MnO 的混合物中回收MnO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B
【分析】A、根据NaOH既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与HCl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棉线燃烧有烧纸气味,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进行分析;
C、根据C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与二氧化碳不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KCl能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A.NaOH既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与HCl反应,故A不正确;
B.棉线燃烧有烧纸气味,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可以鉴别,故B正确;
C.C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会引入新杂质,故C不正确;
D.KCl能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加水后KCl溶解,然后将MnO2过滤出来,再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可得到MnO2,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7.(2023 金平区三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锌粉 加入过量的Fe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KNO3中的少量K2SO4 溶解,加适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蒸发
C 鉴别NH4Cl和K2CO3固体 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
D 鉴别羊毛和腈纶 取样,灼烧闻气味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硫酸钾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均没有明显气味,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腈纶,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8.(2023 南山区校级二模)合理的实验方案是达成实验目的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方案(取样规格相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取样,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观察现象
B 将50g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溶液 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
C 验证Mg、Zn的活动性顺序 取样,加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取样,加等量水溶解,测温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A
【分析】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的加水稀释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比较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应选择澄清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选择带火星的木条,空气和呼出气体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的加水稀释的方法,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C、取样,加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镁、锌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泡,且镁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快,说明镁比锌活泼,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D、取样、加等量水溶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9.(2023 南山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羊毛和棉花 灼烧,闻气味
D 鉴别NH4Cl和KNO3 加入适量的熟石灰研磨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A
【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适量的KOH溶液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B、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C、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花,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D、加入适量的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KNO3,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0.(2023 越秀区校级三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均合理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用品
A 检验碳酸钾中是否混有氯化钾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
B 制备Fe(OH)3 将Fe2(SO4)3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
C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收集
D 鉴别BaCl2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取样,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碳酸钾、氯化钾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分别生成碳酸银、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检验碳酸钾中是否混有氯化钾,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将Fe2(SO4)3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C、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能除去水蒸气;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但又引入了水蒸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能产生气体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NaOH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1.(2023 惠城区一模)下列物质的除杂和鉴别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熟石灰中的碳酸钙 加入稀盐酸
C 鉴别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D 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看是否产生沉淀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黄铜和黄金均是金黄色的,颜色相同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产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产生沉淀、气体和水,不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故B错误;
C、黄铜和黄金均是金黄色的,颜色相同,无法区分,故C错误;
D、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产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产生沉淀、气体和水,不发生反应,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22.(2023 东莞市二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K2SO4、(NH4)2SO4两种白色粉末 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B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少量氯化钠 取样,依次滴加硝酸银、稀硝酸
C 除去氢气中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的溶液中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B
【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酸钾和硫酸铵都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氯化钠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取样,依次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少量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生产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将氢气和氯化氢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除去了杂质氯化氢但引入了新杂质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的溶液中,两者都无法和硫酸锌反应,可知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和铜,但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3.(2023 越秀区校级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钠
C 点燃某种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向石灰水中滴加入足量稀硝酸 无明显现象 两者不反应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C
【分析】A、根据木条熄灭,说明气体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盐、碳酸氢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点燃某种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石灰水中滴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两者不反应,是因为两者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4.(2023 越秀区校级一模)下列实验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u粉中的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分离KCl和KMnO4固体 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
C 鉴别CO2和CO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D 检验CO2中的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答案】C
【分析】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KCl和KMnO4固体均易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根据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u粉、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气体,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B、KCl和KMnO4固体均易溶于水,用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C、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检验CO2中的HCl气体,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5.(2023 汕头二模)我省海岸线漫长,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化学小组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含少量泥沙和CaCl2),用如图装置进行提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用药匙取少量粗盐,放在天平 左 盘上方, 用左手轻轻敲右手手腕 ,使粗盐慢慢落下,至天平平衡。
(2)操作④中,滴加的是足量的 碳酸钠 (填物质名称)溶液,目的是 除去氯化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2NaCl+CaCO3↓ 。
(3)操作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AC 。
A.滤纸破损
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4)操作⑥中,加入的是稀 盐 酸,足量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气泡冒出 。
(5)操作⑦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量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NaCl蒸干。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答案】(1)左;用左手轻轻敲右手手腕;
(2)碳酸钠;除去氯化钙;Na2CO3+CaCl2=2NaCl+CaCO3↓;
(3)AC;
(4)盐;有气泡冒出;
(5)较多量固体。
【分析】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粗盐样品(含少量泥沙和CaCl2),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过滤后得到含有碳酸钠杂质的氯化钠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然后对溶液进行蒸发操作,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1)操作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右,说明粗盐的质量偏少,接下来的操作是用药匙取少量粗盐,放在天平左盘上方,用左手轻轻敲右手手腕,使粗盐慢慢落下,至天平平衡;
(2)操作④中,滴加的是足量的碳酸钠溶液,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
(3)A.滤纸破损,溶液可能未经过滤流下,可能导致滤液仍然浑浊;
B.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会导致过滤速度偏慢,但不会导致滤液仍然浑浊;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溶液可能沿着漏斗和滤纸的间隙未经过滤流下,可能导致滤液仍然浑浊;
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操作正确,不会导致滤液浑浊;
故选:AC;
(4)碳酸钠能够与酸反应,为了不引入新杂质,操作⑥中,加入的是稀盐酸,足量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5)操作⑦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NaCl蒸干。
故答案为:
(1)左;用左手轻轻敲右手手腕;
(2)碳酸钠;除去氯化钙;Na2CO3+CaCl2=2NaCl+CaCO3↓;
(3)AC;
(4)盐;有气泡冒出;
(5)较多量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粗盐的提纯等有关知识,掌握基础的实验原理和操作要求即可解答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