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训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单选题
1.(2023上·浙江舟山·高三舟山中学校考期中)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液氨气化过程吸收ckJ的热量
D.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与3mol,充分反应,放出热量
2.(2023下·高三课时练习)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过程伴有能量变化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C.反应物X的能量低于生成物W的能量
D.断裂反应物(X+Y)中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Z+W)中化学键释放能量
3.(2023上·广东茂名·高三化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某反应由两步构成:,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比C稳定 B.的
C.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4.(2023上·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考期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 已知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
A 的燃烧热为
B 、完全反应,放出热量
C
D 白磷()比红磷能量多
A.A B.B C.C D.D
5.(2023上·湖北武汉·高三博白县中学校联考期中)点阵能()是衡量晶体中离子间键结合能大小的一个量度,是阐明晶体化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为探究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下图所示的Born-Haber循环:
由此可得为
A.+786.5 B.-786.5 C.+749.6 D.-785.6
6.(2023上·天津和平·高三天津一中校考期中)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发射火箭的燃料常用联氨氧化剂有液氧液态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射场因液态产生大量而呈红棕色
B.氢气和氧气在液化过程中发生了放热反应
C.反应能放出大量热量,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D.
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Ⅰ.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①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浓度稍大的溶液,使碱稍稍过量
②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③混合溶液时,应将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
④混合溶液后,用环形金属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⑤单次实验需要记录3次温度计读数
Ⅱ.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⑥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⑦若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时,中和热为
⑧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高于
⑨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A.5 B.6 C.7 D.8
8.(2023上·河北石家庄·高三石家庄精英中学期中)化学反应在有新物质生成的同时,一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H=-285.8kJ/mol
B.已知H+(aq)+OH—(ag)=H2O(l) △H=—57.3kJ/mol,用含49.0g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放出57.3kJ热量
C.H2(g)与O2(g)充分反应生成等量的气态水比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更多
D.已知I2(g)+H2(g) 2HI(g) △H=-11kJ/mol,现将1molI2(g)和1molH2(g)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11kJ
9.(2023上·江苏苏州·高三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阶段练习)如图为N2(g)与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2(g)与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常温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C.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D.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10.(2023上·重庆南岸·高三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校考期中)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则反应的(单位:kJ/mol)为
A. B. C. D.
11.(2023上·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中)工业中可用碘硫循环法处理气体(如下图所示),同时实现零碳排放制氢和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A.反应物B是
B.反应①方程式为
C.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③反应热之和小于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D.碘硫循环法总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12.(2023上·江苏苏州·高三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阶段练习)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1)=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2023上·广东深圳·高三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校联考期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和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比稳定
B.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具有的总能量
C.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断开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较多能量
D.28g和32g完全反应生成,放出的能量为180kJ
14.(2023上·重庆·高三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热量
B.该反应的反应热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
二、非选择题
15.(2023上·上海静安·高三上海市市西中学校考期中)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反应,酸、碱在互相交换成分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能量的变化。
(1)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
A.铝热反应 B.与混合
C.碳酸氢钠分解 D.冰融化为水
(2)中和热的理论数值为。
①请写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若用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同)。若用稀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 。
(3)将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低于
B.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溶液的浓度约为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4)现使用盐酸与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焓变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实验中若改用盐酸跟原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忽略测量误差,填“相等”或“不相等”,后同),计算所得的中和热数值 。
③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内筒加入稀碱液时,应当缓慢分批加入。
B.实验中,应记录初始温度与反应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
C.实验中,测量酸液的初始温度后,可以使用同一支温度计直接测量碱液的初始温度。
D.实验过程中,若使用铁质搅拌棒,会导致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16.(2023上·浙江绍兴·高三绍兴一中校考期中)按要求填空。
Ⅰ.已知:298K时,1mol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
(1)写出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由甲烷制取的原理为 ,断裂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能量/kJ 414 489 565
则形成1molF-F键所释放的能量为 kJ。
Ⅱ.实验室用盐酸、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3)根据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假设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在实验操作时,若未用水把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小
B.用玻璃搅拌器搅拌时应围绕温度计旋转做圆周运动
C.将一定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
D.可用耐酸碱的塑料材质的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
17.(2023上·福建福州·高三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校考期中)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与盐酸反应 B.甲烷的燃烧反应
C.Ba(OH)2 8H2O与氯化铵反应 D.锌与盐酸反应
(2)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
①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化学键种类
键能(kJ/mol) 436 247 434
计算可得: H= kJ/mol
②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kPa时:
I.
II.
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以CO2(g)和H2(g)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需要加入铜-锌基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 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 。
18.(2023上·四川凉山·高三四川省凉山州民族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一)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
△H=+88.6kJ mol-1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 。
(2)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H=-1176kJ 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 kJ。
(3)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H4(g)+2O2(g)=CO2(g)+2H2O(l) △H=-890kJ mol-1;
②2H2(g)+O2(g)=2H2O(l) △H=-571.6kJ mol-1;
③C(s)+O2(g)=CO2(g) △H=-393.5kJ mol-1;
CH4、H2组成的混合气体2mol,完全 烧后放出热量1297.0kJ能量,该混合气体中CH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n(CH4):n(H2)= ;C(s)与H2(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其反应热△H= kJ mol-1。
(二)0.50mol L-1的盐酸与0.50mol 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中若改用60mL0.50mol L-1的盐酸与50mL0.55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5)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t1-t2)/℃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6 26.6 26.6 29.1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①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②近似认为0.50mol L-1NaOH溶液和0.50mol 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 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 ℃)-1。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向内筒中加入稀盐酸时,应当缓慢而匀速地加入
b.将用量筒量取好的稀盐酸如入内筒后,应当快速用水冲洗量筒内壁剩余的稀盐酸至内筒中,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c.用量筒量取稀酸或碱时,眼睛必须与液体凹面最低处相平
d.内筒洗净后,未及时烘干,直接用该内筒进行实验,对生成1molH2O(l)时所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有影响,△H会偏大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 盖斯定律,将①+②-③可得,选项A正确;
B.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选项B正确;
C.根据盖斯定律,将③2可得2NH3(1)NH3(g)△H=- 2ckJ/mol,则液氨气化过程吸收ckJ的热量,选项C正确;
D.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g)与3molH2(g),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2(b-a)kJ,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2.C
【详解】A.图中涉及反应为C和NH3,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N2和CH4,该反应过程有能量变化,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正确;
C.无法比较X和W的能量高低,C错误;
D.化学反应中,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A.根据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的原则,D比C稳定,A正确;
B.ΔH=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C→D的ΔH=E3 E4,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
D.A+B→C虽然是吸热反应,但是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应是1mol气态H2和气态O2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
B.根据1molSO2、0.5molO2完全反应后,放出热量98.3kJ可知,则2molSO2、1molO2完全反应后,放出热量196.6kJ,因此2SO2(g)+O2(g)2SO3(g) ΔH= 196.6 kJ mol 1,故B错误;
C.根据 ΔH= 57.3 kJ mol 1,生成BaSO4沉淀,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 kJ ,故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 114.6 kJ mol 1,故C错误;
D.根据31g即0.25mol白磷比31g即1mol红磷能量多bkJ,白磷转化为红磷会释放能量,1mol白磷固体变为4mol红磷固体释放4bkJ的热量,因此,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D
【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可得U=-785.6,故答案为:-785.6,故选D。
6.B
【详解】A.液体N2O4存在部分转化N2O42NO2,产生红棕色雾,故A正确;
B.氢气和氧气在液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液氢和液氧燃烧是放热反应,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故C正确;
D.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高于气态水,由于放热反应ΔH <0,放出热量越多ΔH 越小,则ΔH2 >ΔH1,故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①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浓度稍大的溶液,使碱稍稍过量,正确;
②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可以有效保证热量不散失,正确;
③混合溶液时,应将溶液迅速一次性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防止热量损失,正确;
④金属搅拌棒导热能力太强导致热量散失,应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玻璃搅拌器),操作错误;
⑤中和热实验需要记录反应前酸、碱温度和反应后溶液温度,故单次实验需要记录3次温度计读数,正确;
⑥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错误;
⑦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为57.3kJ/mol,并不是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H++OH =H2O时就可以,浓溶液的反应不符合要求,错误;
⑧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吸热,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低于57.3kJ/mol,错误;
⑨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⑤⑨正确,正确的为5个,B符合;
故答案为:A。
8.A
【详解】A.氢气的燃烧热为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H=—285.8kJ/mol,故A正确;
B.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热量,则含49.0g硫酸的浓硫酸与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大于57.3kJ,故B错误;
C.气态水比液态水的能量高,则氢气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等量的液态水比气态水放出的热量更多,故C错误;
D.氢气与碘蒸气生成碘化氢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1mol氢气与1mol碘蒸气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11kJ,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和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946 kJ·mol-1+498 kJ·mol-1-2×632 kJ·mol-1=180 kJ·mol-1,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氮气和氧气反应需要放电或高温,故B错误;
C.NO不是酸性氧化物,NO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根据A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故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D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由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所以其焓变,所以选D。
11.D
【分析】由图示知,反应①方程式为,反应②方程式为,反应③方程式为。
【详解】A.由分析知,A为I2,B为HI,A错误;
B.原子不守恒,正确的方程式应为,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反应一步完成还是分多步完成,反应热不变,故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③反应热之和等于直接分解的反应热,C错误;
D.可由方程式①+②+③得到,则,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①碳完全燃烧放热多,但焓变小于0,所以;
②气态硫的能量高于固态硫的能量,所以气态硫完全燃烧放热多,但焓变小于0,所以;
③参加反应的氢气越多,放热越多,但焓变小于0,所以;
④碳酸钙分解吸热,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因此;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有①;
故答案选A。
13.C
【详解】A.的键能大于的键能,稳定,A错误;
B.该反应放出的总能量为小于吸收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1mol和1mol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具有的总能量,B未注明、的物质的量,B错误;
C.断开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较多能量,故分子中的化学键不易断裂,稳定,C正确;
D.该反应放出的总能量为小于吸收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为180kJ,D正确;
答案选C。
14.B
【详解】A.依据图像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 kJ热量,故A错误;
B.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 k J mol-1,故B正确;
C.依据能量图像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
D.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15.(1)A
(2)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小于 大于
(3)AB
(4) 偏大 相等 相等 B
【详解】(1)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与混合、碳酸氢钠分解都是吸热反应,冰融化为水不是化学反应,故选A。
(2)①中和热的理论数值为,则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H=;
②是弱酸,电离过程中吸热,则若用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额外放热,则用稀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
(3)A.22℃时加入了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已反应后达到的温度,说明实验温度低于22℃,故A正确;
B.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则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B正确;
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 mL,由 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 mL,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以1:1反应可知,c(NaOH)= mol/L =1.5mol/L,故C错误;
D.该实验表明酸碱中和生成水是放热反应,但不能说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碳酸氢钠的分解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B。
(4)①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会导致测得放出的热量偏小,则求得的焓变偏大;
②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的反应物的量成正比,题中盐酸过量,反应完的是氢氧化钠,若改用60mL0.55mol·L-1盐酸和50mL0.50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实际反应的量不变,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相等;中和热为该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焓变,与实际消耗的反应物的量无关,所以所求中和热数值相等;
A.向内筒加入稀碱液时,应当一次性迅速加入,以减少热量损失,A错误;
B.实验中,应记录初始温度与反应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B正确;
C.实验中,测量酸液的初始温度后,应该用水洗涤温度计,并用滤纸吸干温度计的水,再测量碱液的温度,C错误;
D.铁易导热,实验过程中,若使用铁质搅拌棒,会导致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放出的热量偏小,中和热偏大,D错误;
故选B。
16.(1)
(2)155
(3)-51.8
(4)ACD
【详解】(1)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42kJ/mol×2-393 kJ/mol×2-52 kJ/mol =-1322 kJ/mol;
(2)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设F-F键能为x kJ/mol;则414 kJ/mol×4+4x-489 kJ/mol×4-565 kJ/mol×4=-1940 kJ/mol,x=155 kJ/mol,则形成1molF-F键所释放的能量为155kJ。
(3)盐酸、完全反应生成0.025molH2O,根据表中所测数据,平均温度差为3.1℃,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
(4)A.在实验操作时,若未用水把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测得碱溶液的初始温度偏高,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小,故A正确;
B.用玻璃搅拌器搅拌时应围绕温度计上下运动,故B错误;
C.将一定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浓氢氧化钠稀释放热,其反应热分别为、,则,故C正确;
D.塑料材质导热性差,可用耐酸碱的塑料材质的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故D正确;
选ACD。
17.(1)C
(2) +185 2Na(s)+Na2O2(s)=2Na2O(s) H=-317kJ/mol
(3)不变
(4)M
【详解】(1)A.NaOH与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
C.Ba(OH)2 8H2O与氯化铵反应时,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为吸热反应,C符合题意;
D.锌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时,能够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①对于反应 H=2×434kJ/mol-436kJ/mol-247kJ/mol=+185kJ/mol
②I.
II.
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Ⅰ×2-Ⅱ得: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2Na(s)+Na2O2(s)=2Na2O(s) H=(-414kJ/mol)×2-(-511kJ/mol)=-317kJ/mol。
(3)加入催化剂后,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则该反应的 H不变。
(4)由反应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能量低的物质稳定,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M。
18.(1)M
(2)
(3) 3:2 -75.1
(4)相等
(5) 4.0 -53.5
(6)c
【详解】(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该反应的△H>0,为吸热反应,则N的能量高于M,能量越高越稳定,说明M较稳定。
(2)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H=-1176kJ mol-1中Al元素由0价上升到+3价,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molAl,放出的热量为。
(3)CH4、H2组成的混合气体2mol,完全 烧后放出热量1297.0kJ能量,假设n(CH4)=xmol,n(H2)=ymol,则x+y=2、890x+=1297,解得x=1.2,y=0.8,n(CH4):n(H2)=3:2;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②-①可得C(s)+2H2(g)=CH4(g) △H=-393.5kJ mol-1-571.6kJ mol-1+890kJ mol-1=-75.1kJ mol-1。
(4)改用60mL0.50mol L-1的盐酸与50mL0.55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0.50mol L-1的盐酸与0.50mol L-1的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但中和热计算的是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则两者计算出的中和热相等。
(5)①根据表格数据求得温差平均值为=4.0℃;
②50mL0.50mol/L氢氧化钠与30mL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80ml×1g/ml=80g,温度变化的值为△T=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 c △T=80g×4.18J/(g ℃)×4.0℃=1337.6J,即1.337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53.5kJ/mol。
(6)a.为避免热量散失,向内筒中加入稀盐酸时,应当迅速而匀速地加入,错误;
b.将用量筒量取好的稀盐酸如入内筒后,不能用水冲洗量筒内壁剩余的稀盐酸至内筒中,以免造成测量误差,错误;
c.用量筒量取稀酸或碱时,眼睛必须与液体凹面最低处相平,正确;
d.内筒洗净后,未及时烘干,直接用该内筒进行实验,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偏大,导致计算生成水放出的热量Q偏大,△H会偏小,错误;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