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九上化学期末测试卷2(满分60分)(答案)


人教版九上化学期末测试卷2(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10分)
1.(1分)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能作助燃剂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C.煤作燃料
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2.(1分)2023年4月11日,云南玉溪市江川区发生森林火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臭氧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4.(1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尘土飞扬 B.水蒸气的液化
C.花香四溢 D.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5.(1分)日本排放到海水中的核污水中含有氚、锶、铯等放射性元素,已知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下列关于氚和氢两种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6.(1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XX牌的“高钙奶”中的“钙”是指元素
C.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7.(1分)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微粒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原子构成
B.能量观:C60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
C.变化观: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结构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8.(1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收集氧气
C.收集氧气 D.监控气体流速
9.(1分)燃烧与人类的生命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B.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架空柴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0.(1分)多数合金与组成成分相比较,合金的(  )
A.熔点高,硬度小 B.密度大
C.性能差 D.熔点低,硬度大
二、推断题(共1题;共3分)
11.(3分)下图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图。请在A、B处填入符合要求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C、D处填入粒子名称,E处填物质的类别。
则:B   ;C   ;E   。
三、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2.(6分)请你仔细观察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思考后填写以下空白:
(1)(4分)由图1可知,若将一干燥洁净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你会发现   ,将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你又会发现    ,由以上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据上述实验,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   两种元素。
(2)(2分)由图2可知,当你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时,会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   (现象)产生,这时如果你立刻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蜡烛上方生成物,蜡烛会被点着,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    。
13.(2分)水是生命之源。现在很多的家庭在装修时都会加装净水器,今年的3.15晚会央视曝光了大批“劣质净水器”,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请举一个例子说明生活中使用硬水的危害   
 。所以如果家中未加装合格的净水器,应先将水   才能饮用。
14.(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1分)2个氢分子    ;
(2)(1分)10个铁原子    ;
(3)(1分)5个钠离子    ;
(4)(1分)5个氢氧根离子    。
15.(3分)淮河水中既含有可溶性杂质,也含有不溶性杂质。除去淮河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填实验操作名称),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任写两种);已知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5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2分)
17.(12分)小科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科学视频,对相关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1分)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2)(3分)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完全分解后试管内剩余固体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2分)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加到   (填“a”或“b”)处。
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端(填“c”或“d”.)检验。
(4)(1分)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
A.氯酸钾中混入了高锰酸钾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3分)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   .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   (填不易、难、可)溶于水;实验室用过
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时,应选用   (填字母)做气体发生装置。
(6)(1分)小丁同学欲用 F 装置先装满水后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   (填“c”或“d”)端通入。
(7)(1分)已知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现用以上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所选装置为   
(A~E 装置中选择,填序号)。
18.(4分)如图所示是关于物质燃烧的探究实验:
(1)(1分)A装置中的现象是   。
(2)(1分)对比两处白磷的现象可以得到燃烧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
(3)(1分)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分)A装置a试管中足量白磷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将a试管倒立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如B装置所示。则B装置中的现象是   。
19.(6分)碱性锌锰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电池中含有的锰、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稀硫酸体积相同):
(1)(1分)(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无明显实验现象
(2)(1分)(实验结论)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3)(2分)(表达交流)
①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方案可以优化,   (填“甲”“乙”“丙”或“丁”)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②某同学认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稀硫酸反应的要一次性将稀硫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锰、锌、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两种插入顺序,请你补全顺序二:
顺序一:Cu、Mn、Zn;
顺序二:   (填化学式,下同)。
(4)(2分)(拓展迁移)为了回收金属,同学们将甲、乙、丙、丁四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五、计算题(共1题;共5分)
20.(5分)实验室制取3.2g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氧化性,能作助燃剂,故不符合题意;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是利用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煤具有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故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原因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是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的化性来解答;
B、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化学性质来解答;
C、根据煤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来解答;
D、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来解答。
2.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A.臭氧是大气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故C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
3.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A.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故正确;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光,故错误;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二氧化碳为实验结论, 故错误;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4.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A、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A答案不能解释;
B、水蒸气的液化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答案能解释;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答案能解释;
D、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D答案能解释;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
5.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A. 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氢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为1,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B. 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氢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为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1,故正确;
C. 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氢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氢原子不含中子,故错误;
D.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氚原子的核相对原子质量为1+2=3,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0=1,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而氢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进行分析
6.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A. 自然界的物质是以单质、或者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故错误;
B. XX牌的“高钙奶”中的“钙”是指元素 ,故正确;
C. 冰块和水混合得到仍然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 ,故错误;
D.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式分析。
B、根据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分析。
C、冰是水的固态。
D、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7.A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A. 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B. C60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元素守恒,石墨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则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碳单质的性质、结构分析。
8.B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A、推动注射器瓶内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会上升一段液柱。A答案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应该从短管进入。B答案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C答案正确;
D、根据水中冒出气泡的速率,可以监控气体流速。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分析;
B、根据氧气与水的密度分析;
C、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分析;
D、根据水中气泡的速率分析。
9.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A. 釜底抽薪是移走可燃物灭火,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室内起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防止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错误,符合题意;
C. 钻木取火,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是因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也就是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燃烧条件,灭火原理、方法分析。
10.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A.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都要低,且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故A不符合题意;
B. 合金的密度与纯金属的密度不具有可比性,需要具体看合金的成分与什么纯金属作比。故B不符合题意;
C. 合金的性能一般比纯金属优良。故C不符合题意;
D.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都要低,且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
11.NaCl(合理即可);分子;单质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根据纯净物的分类和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解: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图、纯净物的分类可知,E为单质,A为非金属单质,且A为由分子构成的,则A可以为H2等;B为化合物中酸或碱或盐,且B为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则B可以为NaCl等;根据构成可知分子可分解为原子,原子可结合为分子,则C为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则D为离子。
分析:根据物质由微粒构成,二氧化碳、水等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等由离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分析;根据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分析。
12.(1)烧杯内部有水雾(或水珠);出现烧杯内壁变的模糊(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C);氢(H)
(2)白烟;物理变化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1)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因此 将一干燥洁净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你会发现烧杯内部有水雾(或水珠),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因此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2)熄灭蜡烛会有白烟产生,白烟是石蜡蒸汽,说明蜡烛在燃烧的同时会由于高温变为白烟,是物理变化
分析:(1)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2)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及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13.长期饮用硬水会让人得结石症;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还会使衣服变硬;锅炉用硬水,会结垢,浪费燃料,导致锅炉受热不均而易引起爆炸事故。;煮沸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
解析:生活中使用硬水的危害有长期饮用硬水会让人得结石症;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还会使衣服变硬;锅炉用硬水,会结垢,浪费燃料,导致锅炉受热不均而易引起爆炸事故;家中若未加装合格的净水器,应先将水煮沸然后进行饮用,既能杀菌消毒又能降低水的硬度;故填:长期饮用硬水会让人得结石症;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还会使衣服变硬;锅炉用硬水,会结垢,浪费燃料,导致锅炉受热不均而易引起爆炸事故;煮沸。
分析:根据长期饮用硬水会让人得结石症;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还会使衣服变硬;锅炉用硬水,会结垢等及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14.(1)2H2
(2)10Fe
(3)5Na+
(4)5OH﹣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1)2个氢分子表云消雾散为2H2 。
(2)10个铁原子表示为10Fe。
(3)钠离子琮一个单位正电荷,5个钠离子表示为5Na+。
(4)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5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5OH﹣ 。
分析:(1)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2)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3)根据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多个离子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4)根据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多个离子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15.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任选两种);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除去淮河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
过滤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H、O,生成物中也应含Na、O、H、Cl,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应是氢气,该反应为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过滤原理,所需仪器及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化钠、氯气和氢气分析。
16.下层;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碳酸;Ca(OH)2+CO2═CaCO3↓+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1)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C处发生变化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分析: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此分析
17.(1)铁架台
(2)A;KClO3KCl +O2;混合物
(3)a;d
(4)B;D
(5)流出;不易;B
(6)d
(7)AE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铁架台;
(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KClO3KCl +O2;完全分解后试管内的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该加到a处,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一定要伸到液面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出;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管口处,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氧气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还混有空气;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收集到的可能有装置中的空气。
故答案为:BD。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用B发生装置;
(6)选用F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短管d端进入;
(7)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且难溶于水,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选择是排水法收集。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分析;
(2)根据氯酸钾制氧气分析;
(3)据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分析、验满时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分析;
(4)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分析;
(5)(6)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分析;
(7)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18.(1)a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
(4)试管内液面上升至试管的五分之一处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1)a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中红磷未达到其着火点,不能燃烧,故A装置中的现象是:a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a试管中的白磷接触氧气发生燃烧,烧杯内的白磷被水隔绝氧气没有燃烧,对比两处白磷的现象可以得到燃烧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装置中,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将a试管倒立到盛有水的烧杯中,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五分之一,故试管内液面上升至试管的五分之一处。
分析:根据物质的燃烧条件分析。
19.(1)无明显实验现象
(2)Zn>Mn>Cu
(3)丙;Mn、Cu、Zn
(4)Mn、Cu;Zn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实验探究]通过甲乙对比实验已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锌>锰,故锰片和硫酸锌不反应,因此丙实验无现象,故填:无明显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对比实验已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锌>锰>H,丁铜片和稀硫酸不反应,故H>铜,得出活动性:Zn>Mn>Cu。
[表达交流]①通过甲乙对比实验已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锌>锰,故丙实验多余,故填:丙。
②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先加入锰,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氢气,再加入铜片,铜片和硫酸锰不反应,说明活动性锰大于铜,再加入锌,生成硫酸锌和锰说明活动性锌大于锰,或者向硫酸中先加入铜不反应,说明铜活动性在氢之后,再加入锰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氢气,说明活动性锰大于氢,最后加入锌,锌和硫酸锰生成硫酸锌和锰,说明活动性锌大于锰,故填:Mn、Cu、Zn。
(4)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活泼金属,可能是锰和锌,或者是锰,一定含有锰,锰的活动性大于铜,锰有剩余的话,滤渣中一定有铜,故不溶物中一定含有Mn、Cu,可能含有Zn,故填:Mn、Cu;Zn。
分析:(1)根据锰、锌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即可判断锰在硫酸锌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
(2)根据锰、锌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可知锌的活动性比锰强,再根据铜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即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 ① 根据分析可知,丙实验是多余的; ② 可以先插入锰,能够见到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硫酸锰,再插入铜无现象发生,最后插入锌能置换出锰,则也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根据锰、锌是活泼金属,铜是不活泼金属,以及活动性顺序是 Zn>Mn>Cu 分析判断。
20.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 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g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方程式中的氧气的质量和相关物质的式量来求出高锰酸钾的质量来解答。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6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0(16.7%)
主观题(占比) 50.0(83.3%)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50.0%)
主观题(占比) 10(5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推断题 1(5.0%) 3.0(5.0%)
选择题 10(50.0%) 10.0(16.7%)
填空题 5(25.0%) 20.0(33.3%)
实验探究题 3(15.0%) 22.0(36.7%)
计算题 1(5.0%) 5.0(8.3%)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0.0%)
2 容易 (10.0%)
3 困难 (1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13.0(21.7%) 8,17
2 蜡烛燃烧实验 6.0(10.0%) 12
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1.7%) 8
4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5.0(8.3%) 16
5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1.0(1.7%) 3
6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1.0(1.7%) 4
7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3.0(5.0%) 15
8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1.0(1.7%) 5
9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0(1.7%) 7
10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6.0(10.0%) 19
11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1.0(1.7%) 10
12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4.0(6.7%) 18
13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0(1.7%) 9
1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1.0(1.7%) 1
15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12.0(20.0%) 17
16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2.0(20.0%) 17
17 金属的化学性质 6.0(10.0%) 19
18 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12.0(20.0%) 17
19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5.0(8.3%) 20
20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0(1.7%) 2
21 物质的简单分类 1.0(1.7%) 6
22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1.0(1.7%) 9
23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4.0(6.7%) 6,11
24 硬水与软水 2.0(3.3%) 13
25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12.0(20.0%) 17
26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3.0(5.0%) 15
27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4.0(6.7%) 14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同步训练题(答案)-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下一篇: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三)化学部分(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