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人教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押题卷09(原卷版+解析版)


2023秋人教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押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要全面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 为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家庭用餐使用一次性筷子
C.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
D.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电子设备以旧换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酸雨污染、光化学污染、雾霾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等,不符合题意;
B、用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但浪费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多伐树木,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实行低碳经济,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处理,电子设备以旧换新,符合绿色行为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氧气液化 C. 氢气燃烧 D. 矿石粉碎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氧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滴加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倾倒液体: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选项错误;
B. 滴加液体: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选项错误;
C. 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选项错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选项正确。
故选D。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 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 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不是利用CO2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而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选项A错误;
B.铜可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不是因为铜有金属光泽,选项B错误;
C.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选项C正确;
D.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质软的性质,并不是石墨具有导电性,选项D错误。故选C。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C. 向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 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加热含石蕊碳酸溶液时,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选项错误;
B. 加热“铜绿”时,“铜绿”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
C. 向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氨水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选项正确;
D. 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紫红色,液体由无色变为紫红色,选项正确,故选A。
6.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硝酸钾 B. 植物油 C. 面粉 D. 冰块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把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硝酸钾溶于水形成溶液,植物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面粉在水中形成悬浊液,冰块放入水中得到的是纯净物水。故选A。
7.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气体肥料
D. 高温下一氧化碳具有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氧的性质,可用于铁的冶炼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灭火,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可用于气体肥料,故C错误;
D、高温下一氧化碳具有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氧的性质,可用于铁的冶炼,故D正确。故选C。
8.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 空气质量报告中将二氧化碳的含量列入了其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没有毒性气体,故A错误;
B、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B正确;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使石蕊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不是空气的污染物,空气质量报告中没有将二氧化碳的含量列入其中,故D错误。故选B。
9.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蒸馏可以使海水淡化
C. 水通电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A正确;
B、蒸馏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可以使海水淡化,故B正确;
C、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水通电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C错误;
D、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C。
10.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化合物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锈蚀,故A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二者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化合物,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C。
11. 维生素 B2(化学式为C17 H20O6 N4 )可治疗口角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 B2 相对分子质量为 47
B. 维生素 B2 由碳、氢、氮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 维生素 B2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D. 维生素 B2 分子中氧、氮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3︰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维生素 B2 相对分子质量12×17+1×20+16×6+14×4=376,故错误;
B、维生素 B2 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C、维生素 B2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1×20)=51:5,故错误;
D、维生素 B2 分子中氧、氮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4=3:2,故正确;
故选:D
12.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澈见底的河水属于混合物 B. 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淡水饮用 D. 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清澈见底的河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B、地球上总储水量丰富,但是淡水很少,故错误;
C、海水含盐量很高,不可以直接作为淡水饮用,故错误;
D、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体,故错误;
故选:A
13. 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所有小球均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三种物质均为黑色固体
B. 三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均生成 CO2
C. 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
D. 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常温常压下、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磷片状的固体,石墨烯的是黑色的,有一点偏灰的固体,故选项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碳的单质,碳单质具有可燃性,三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不相同,故选项不正确;
D、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4.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是(  )
A. 用磁铁区分铁粉和碳粉
B. 观察颜色区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粉可以被磁铁吸引,而碳粉不会,故可用磁铁区分铁粉和碳粉,正确;
B、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无法区分,错误;
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区分,错误;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区分,错误;
故选A。
15.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符合题意;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溶液,溶剂是酒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如图所示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称取 6gNaCl B. 量取 44mL 水
C. 搅拌溶解 D. 装瓶贴标签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溶质 NaCl 的质量=50g×12%=6g,A正确;
B、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溶剂水的质量=50g-6g=44g,根据水的密度为1g/mL可得,溶剂水的体积为44mL,B正确;
C、溶解时,将氯化钠固体和水均加在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C正确;
D、装评贴标签时,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需要表明溶液的质量,D错误;
故选D。
17.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洗洁精能清洗碗筷的油污——洗洁精起到了乳化作用
B. 干冰能营造云雾缭绕效果——干冰升华形成白色气体
C.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分离液态空气可得到氧气——液氧沸点比液氮沸点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正确;
B、干冰能营造云雾缭绕效果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冷凝成水珠,故错误;
C、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分离液态空气可得到氧气是由于液氧沸点比液氮沸点高,氮气先蒸发出来,故错误;
故选:A
18.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加
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1∶3
D.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是 17∶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氨气,乙是氧气,丙是氮气,丁是水,故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分子数目反应前是7个,反应后是8个,不相等,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6=1:3,正确;
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是,错误;
故选C。
为了研究KCl的溶解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65g氯化钾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下图1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同时,他们查得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2。请回答以下两题:
1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烧杯中是KCl的不饱和溶液
B. 乙和丙烧杯中KC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C. 丙和丁烧杯中的溶液是KCl的饱和溶液
D. 丁烧杯中KC1的质量分数为34%
20. 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计算可得40℃时KCl的溶解度是( )
A. 20g B. 40g C. 40.5g D. 41g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A、向甲烧杯氯化钾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能完全溶解,则甲烧杯中溶液是40℃时KCl的不饱和溶液,选项A正确;
B、乙烧杯中溶液静置、降温后有晶体析出,因此乙和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不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则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不相等,选项B正确;
C、丙中烧杯底部有析出的氯化钾晶体,晶体上方的溶液是2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过滤后得到滤液丁,是母液,也是2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选项C正确;
D、丁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根据图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0题详解】
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钾完全溶解,得到乙烧杯中的溶液。根据题意,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溶液质量为:65g+5g=70g。丁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终析出了3g晶体,即最终形成的2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质量为:65g+5g-3g=67g,根据图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丁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氯化钾的质量为:,则乙烧杯70g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钾质量为:17g+3g=20g,溶剂水的质量为:70g-20g=50g,根据溶解度的定义,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铜加工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3)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__作用。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__________转化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所需要的食物和充足的氧气。
【答案】 ①. 延展 ②. 隔绝氧气 ③. 乳化 ④. 煮沸 ⑤. 二氧化碳
【解析】
【详解】(1)把铜加工成铜丝,是铜容易被压缩和拉伸,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
(2)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炒菜时,锅内油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3)乳化作用是将一种液体分散到第二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去的过程,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所需要的食物和充足的氧气。
22.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
(2)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___________。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③. ④.
【解析】
【详解】(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实验室用下列仪器装置制取氧气和氢气。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也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4)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氧气选用装置D的理由是__________。
(5)装置B或C都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制取氢气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
(6)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
【答案】 ①. 分液漏斗 ②. A ③.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 ⑤. B ⑥. 连续均匀冒出 ⑦. 氧气不易溶于水 ⑧.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⑨. 锌和稀硫酸 ⑩. b
【解析】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1)仪器甲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也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不需要加热,在常温下进行,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4)装置D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氧气选用装置D的理由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5)装置B或C都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装置C含有多孔隔板,使固体物质在隔板上,当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反应进行;当把止水夹关闭时,产生的气体不能排出,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制取氢气常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6)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从长端进,空气从短管排出,故应从b端通入。
【点睛】多孔隔板作用是使固体物质在隔板上,当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进行;当把止水夹关闭时,产生的气体不能排出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24. 常熟风景优美,十里青山半入城,七溪流水皆通海。
(1)虞山树林茂密,空气清新,鲜花盛开时花香袭人。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同时将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有种负氧离子()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共含有______个电子。
③鲜花盛开时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带有香味的分子_______的结果。
(2)尚湖沙家浜水域宽阔,资源丰富,滋养着生灵万物。
①清澈的尚湖水是____________。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②检验尚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________来检验。
③农业上可用浓度为10% - 20%的NaCl溶液选种,现配制150g 12%的氯化钠溶液。
Ⅰ称量氯化钠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Ⅱ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烧杯。
Ⅲ若实验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称好的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
B.溶解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C.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溅在试剂瓶外
D.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答案】24. ①. 太阳 ②. 17 ③. 不断运动
25. ①. A ②. 肥皂水 ③. A ④. 玻璃棒 ⑤. AD##DA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树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太阳;
②每个氧原子含有8个质子,核外有8个电子,所以每个负氧离子含有8×2+1=17个电子,故填:17;
③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填:不断运动;
【小问2详解】
①湖水中含有水还有其它杂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填:A;
②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③Ⅰ需要氯化钠质量为150g×12%=18g,称量氯化钠时,两盘中应该放等大的纸,并且应该是左物右砝,其中正确的是A,故填:A;
Ⅱ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溶解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ⅢA、称好的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会使溶质的质量减少,而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A选项正确;
B、溶解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只会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不会改变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选项错误;
C、因为溶液是均一的,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溅在试剂瓶外,只会造成溶液质量减少,但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选项错误;
D、刚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试剂瓶壁上附着有水,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试剂瓶中,使溶液中的溶剂水增加,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D选项正确;
故填:AD。
25.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现设计如下实验,以回收其中的铜。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 ,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每一步反应假设完全。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
(3)步骤②所得滤渣的成分是_____。
(4)步骤③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5)步骤④中反应实验现象:_____。
【答案】 ①.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并加快反应速率 ②. 硫酸铝和硫酸亚铁 ③. 银和金 ④. Fe+CuSO4=FeSO4+Cu ⑤. 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解析】
【详解】(1)反应物的颗粒越小,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就越充分,反应速度就越快。因此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并加快反应速度。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铁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铝、硫酸亚铁,铜、银和金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因此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硫酸铝和硫酸亚铁。
(3)根据题中提供的资料,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每一步反应假设完全,经过步骤②中的反应铜转变成硫酸铜,而银和金没有发生反应,因此所得滤渣的成分是:银和金。
(4)根据题意步骤②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稀硫酸,因此步骤③加入过量的铁粉后,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5)因为步骤③加入过量的铁粉,步骤③得到的滤渣中含有铜和铁,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但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之一是步骤③中一定发生反应,因为在步骤②中加入的是足量的稀硫酸,所以反应后稀硫酸可能有剩余,也可能没有剩余,因此步骤②得到的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可能有稀硫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一定发生的反应只有Fe+CuSO4=FeSO4+Cu。
26. 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生成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现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共同作用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对比实验①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实验_____(填编号)为多余。
(3)为验证猜想,请将图中实验⑤补充完整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猜想正确。
【答案】 ①. 铜生锈与CO2有关 ②. ④ ③. 集气瓶中除了铜丝外还应盛有CO2 和O2组成的干燥的混合气体
【解析】
【详解】(1)实验①中铜丝跟氧气和水接触不生锈,实验③中铜丝跟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接触生锈,根据对比实验①和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与CO2有关。
(2)实验④中铜丝只与蒸馏水接触不能生锈,而实验①和②中都有水,实验①和②中铜丝都没有生锈,因此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实验④为多余。
(3)因为猜想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共同作用有关,对比实验①和③得出铜生锈与二氧化碳有关;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铜生锈与氧气有关;为验证猜想,还必须验证铜生锈与水有关,因此图中实验⑤应为铜丝跟二氧化碳、氧气接触,瓶中应没有水。故图中实验⑤集气瓶中除了铜丝外还应盛有CO2 和O2组成的干燥的混合气体。
【点睛】本题实验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对比的方法,因此实验⑤集气瓶中除了已有的铜丝,必须含有除水以外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27. 金属铁是当今用途最广的金属,现研究铁的冶炼。
【研究一】工业炼铁(装置如图1)
(1)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高炉内主要化学反应如图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②体现了焦炭的________性,该反应_______热(填“放”或“吸”)。
(2)为测定产物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反应充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生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25 50 75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10 0.20 0.30 0.35
根据实验数据,试分析并计算:
①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下同)_____________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
【研究二】实验室模拟炼铁(装置如图32-2)
已知B装置中的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氢氧化钙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A处玻璃管中现象:_______,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装置按图2连接,请将以下四步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_______ (填序号)。
a.点燃A处酒精喷灯 b.通入CO c.停止通入CO d.熄灭酒精喷灯
(5)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框内装置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填序号)。
A. 收集一氧化碳 B. 吸收二氧化碳 C. 检验二氧化碳
(6)已知此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同,可能生成铁的不同的氧化物。原固体Fe2O3质量为48.0g,现用热分析仪记录CO与Fe2O3进行反应时有关数据,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①根据图象分析,写出D点时固体成分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②若B点生成物为一成分固定的化合物,请确定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还原 ③. 吸
(2) ①.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四次生铁正好完全反应。
设: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
答: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98%。 ②.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稀硫酸都正好完全反应,第四次硫酸有剩余。
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3) ① 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 ②. (4)badc (5)ABC
(6) ①. Fe ②. Fe3O4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图1可知,反应①是赤铁矿与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在反应②中,碳夺取了二氧化碳的氧元素生成了一氧化碳,碳是该反应的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该反应吸热。故填:;还原;吸。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四次生铁正好完全反应。详见答案。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稀硫酸都正好完全反应,第四次硫酸有剩余。详见答案。
【小问3详解】
A处发生的反应是红棕色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的铁,因此,A处玻璃管中现象是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故填:玻璃管里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黑。
B装置中的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溶液,因此,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有两个,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小问4详解】
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玻璃管中有空气,所以实验开始应先通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空气后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如果先停止通一氧化碳,空气就会进入玻璃管,灼热的铁就会被氧化,所以实验结束必须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再停止通一氧化碳。所以正确操作步骤排序为badc。故填:badc。
【小问5详解】
由于部分一氧化碳和氧化铁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尾气中含有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污染空气;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可检验二氧化碳。
B中两根导管都伸到装置底部,可以收集一氧化碳。所以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框内装置起到的作用有收集一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故填:ABC。
【小问6详解】
①原固体氧化铁质量=48.0g,铁元素质量=48.0g,根据图像可知,D点时固体质量=33.6g,因此,D点时固体成分为铁单质,化学式为Fe。故填:Fe。
②由于48.0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33.6g,而剩余固体中铁元素质量不变,所以B点生成物中铁元素质量=33.6g,则B点生成物中氧元素质=46.4g-33.6g=12.8g,B点生成物为一成分固定的化合物,设B点生成物的化学式为FeO,所以,即B点生成物的化学式为Fe3O4。故填:Fe3O4。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秋人教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押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要全面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 为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家庭用餐使用一次性筷子
C.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
D.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电子设备以旧换新
2.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氧气液化 C. 氢气燃烧 D. 矿石粉碎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滴加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 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 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C. 向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D. 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6.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硝酸钾 B. 植物油 C. 面粉 D. 冰块
7.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气体肥料
D. 高温下一氧化碳具有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氧的性质,可用于铁的冶炼
8.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 空气质量报告中将二氧化碳的含量列入了其中
9.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蒸馏可以使海水淡化
C. 水通电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0.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化合物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1. 维生素 B2(化学式为C17 H20O6 N4 )可治疗口角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 B2 相对分子质量为 47
B. 维生素 B2 由碳、氢、氮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 维生素 B2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D. 维生素 B2 分子中氧、氮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3︰2
12.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澈见底的河水属于混合物 B. 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淡水饮用 D. 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13. 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所有小球均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三种物质均为黑色固体
B. 三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均生成 CO2
C. 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
D. 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14.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磁铁区分铁粉和碳粉
B. 观察颜色区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15.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16. 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如图所示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称取 6gNaCl B. 量取 44mL 水
C. 搅拌溶解 D. 装瓶贴标签
17.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洗洁精能清洗碗筷油污——洗洁精起到了乳化作用
B. 干冰能营造云雾缭绕效果——干冰升华形成白色气体
C.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分离液态空气可得到氧气——液氧沸点比液氮沸点低
18.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加
C. 生成丙和丁分子个数比是 1∶3
D.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是 17∶32
为了研究KCl的溶解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65g氯化钾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下图1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同时,他们查得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2。请回答以下两题:
19. 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
A. 甲烧杯中是KCl的不饱和溶液
B. 乙和丙烧杯中KC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C. 丙和丁烧杯中的溶液是KCl的饱和溶液
D. 丁烧杯中KC1的质量分数为34%
20. 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计算可得40℃时KCl的溶解度是( )
A. 20g B. 40g C. 40.5g D. 41g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铜加工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3)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__作用。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__________转化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所需要的食物和充足的氧气。
22.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
(2)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___________。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___________。
23. 实验室用下列仪器装置制取氧气和氢气。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也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4)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氧气选用装置D的理由是__________。
(5)装置B或C都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制取氢气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
(6)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
24. 常熟风景优美,十里青山半入城,七溪流水皆通海。
(1)虞山树林茂密,空气清新,鲜花盛开时花香袭人。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同时将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有种负氧离子()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共含有______个电子。
③鲜花盛开时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带有香味的分子_______的结果。
(2)尚湖沙家浜水域宽阔,资源丰富,滋养着生灵万物。
①清澈的尚湖水是____________。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②检验尚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________来检验。
③农业上可用浓度为10% - 20%的NaCl溶液选种,现配制150g 12%的氯化钠溶液。
Ⅰ称量氯化钠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Ⅱ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烧杯。
Ⅲ若实验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称好的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
B.溶解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C.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溅在试剂瓶外
D.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25.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现设计如下实验,以回收其中的铜。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 ,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每一步反应假设完全。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
(3)步骤②所得滤渣成分是_____。
(4)步骤③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5)步骤④中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26. 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生成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现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共同作用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对比实验①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实验_____(填编号)为多余。
(3)为验证猜想,请将图中实验⑤补充完整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猜想正确。
27. 金属铁是当今用途最广的金属,现研究铁的冶炼。
【研究一】工业炼铁(装置如图1)
(1)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高炉内主要化学反应如图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②体现了焦炭的________性,该反应_______热(填“放”或“吸”)。
(2)为测定产物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反应充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生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25 50 75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10 0.20 0.30 0.35
根据实验数据,试分析并计算:
①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下同)_____________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
【研究二】实验室模拟炼铁(装置如图32-2)
已知B装置中的液体为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氢氧化钙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A处玻璃管中现象:_______,写出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装置按图2连接,请将以下四步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_______ (填序号)。
a.点燃A处酒精喷灯 b.通入CO c.停止通入CO d.熄灭酒精喷灯
(5)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框内装置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填序号)。
A. 收集一氧化碳 B. 吸收二氧化碳 C. 检验二氧化碳
(6)已知此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同,可能生成铁的不同的氧化物。原固体Fe2O3质量为48.0g,现用热分析仪记录CO与Fe2O3进行反应时有关数据,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①根据图象分析,写出D点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②若B点生成物为一成分固定的化合物,请确定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秋人教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押题卷15(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福建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