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根据你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
B.20 mL水与80 mL酒精相混合后得到100 mL混合物
C.20 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2.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cm3的浓盐酸稀释成5%的稀盐酸,需用到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
B.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
C.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
3.关于100g 5%的NaCl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g水溶解了5g NaCl
B.5g NaCl溶于95g水中
C.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20
D.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9︰1
4.对溶液进行以下操作后,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向 20℃时某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又恢复到 20℃,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100g 含水 99%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掉 50g 水后未析出晶体,含水量(即水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降为 98%
C.20℃时,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100 g 溶剂后,析出 a g 固体,再继续恒温蒸发100g 溶剂,也应该析出 a g 固体
D.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5.一定温度下,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现象如图2,则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所得溶液颜色变浅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溶解度变大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7.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0% B.11.1% C.10% D.5%
8.新疆引渤海水西调工程项目中亟待解决海水淡化问题,采用膜分离的新技术可将含盐浓度高达5.5%的海水进行淡化。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9.25℃时,向某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并不断搅拌,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有关量在此过程中的变化是
A. B.
C. D.
10.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二、判断题
11.医用生理盐水用的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0.9%的氯化钠溶液。( )
12.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所以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13.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
14.某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之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
15.从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100g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则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
三、科学探究题
16.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试剂,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原因 。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成分进行的探究:
探究一:确定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小强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足量的 (填一种溶液名称) 有气泡产生
探究二:确定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程度小刚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后,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同学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 探究三:定量分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下面是小明和小军两位同学不同的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小明实验方案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2)小军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
③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
④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2.2g
实验分析:
(1)在小军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
(2)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3)如果缺装置C,最终所测得氢氧化钠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不变” 、或者“偏低”)
四、综合应用题
17.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一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
(2)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g,再用100.0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2019年5月19日,以“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京启动。
(1)由国创中心带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在本次科技活动周期间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汽车厂商的关注。试写出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有哪些(写出两点) 。
(2)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5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JohnBGoodenoug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stanley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学家AkiraYoshino,以表彰其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放电反应:Li+MnO2=LiMnO2。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侯德榜(1890~1974),名启荣,字致本,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侯氏制碱法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上述第一个反应的六种物质中,焙制糕点时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
②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图2,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欲将t1℃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9.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请你用水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海水 B.冰水混合物 C.矿泉水 D.自来水
(2)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消毒
(3)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填空
①将NH4Cl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方法有 (填一条即可)。
②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③t2℃时,分别将200g KNO3饱和溶液和200gNH4Cl饱和溶液蒸发10g水,再恢复到t2℃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较大的是 (填“KNO3”或“NH4Cl”)溶液。
(4)某小组称取4.90g氯酸钾和1.50g二氧化锰混合后进行制取氧气,收集一定量氧气后结束实验,为回收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进行如下实验。
(20℃时氯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7g、34g;假设溶液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互无影响,此时水的密度为1g/ml)
①5.44g剩余固体中含有的氯酸钾质量为 g。
②步骤Ⅲ中水量约为40mL而不是30mL的原因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故A正确;
B.20 mL水与80 mL酒精相混合后得到的溶液小于二者体积之和,故B错误;
C.20 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
D.溶液是指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溶质可以是多种,故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装瓶贴签)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
【详解】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装瓶贴签,一般用量筒(用到胶头滴管)量取,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和转移装瓶时要用到玻璃棒.所以需要的仪器为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稀释步骤与所用仪器,难度不大,要注意溶液的稀释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在稀释时和转移液体时要用到玻璃棒。
3.B
【详解】A、100g水中溶有5 g 氯化钠,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错误;
B.将5g氯化钠溶于95g水中,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故正确;
CD.100g 5%的NaCl溶液含有NaCl的质量为100g×5%=5g,水的质量为100g-5g=95g.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5︰95=1︰19,C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向 20℃时某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又恢复到 20℃,该溶液仍为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B、100g 含水 99%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掉 50g 水后未析出晶体,含水量(即水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降为 98%,正确;
C、20℃时,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100 g 溶剂后,析出 a g 固体,说明100g溶剂能溶解溶质质量大于ag;故再继续恒温蒸发100g 溶剂,析出固体质量大于a g,错误;
D、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通过升温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一定温度下,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硫酸铜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可能是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因为当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有可能仍然为饱和溶液,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所得溶液颜色可能不变,不符合题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原来不能溶解的硫酸铜晶体又开始溶解,故溶质的质量增加,符合题意;
D、因为温度不变,故溶解度也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所以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不是溶液,长期放置后也不会分层,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恒温的条件下,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若温度改变,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会改变,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故选C。
8.C
【分析】海水中溶剂是水,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说明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也减少,由于溶质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详解】A、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说明溶质质量不变,故A错误;
B、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即溶剂质量减少,而溶质质量不变,说明溶液质量减少,故B错误;
C、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溶剂质量减少,故C正确;
D、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原溶液为不饱和KNO3溶液,含有一定质量的溶质硝酸钾,因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应从大于0开始,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液中硝酸钾溶质的质量会不断增大,溶液的质量也会不断增大,直至溶液饱和后,溶质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也不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质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液中硝酸钾溶质的质量会不断增大,直至溶液饱和后,溶质质量不变,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原溶液为不饱和KNO3溶液,含有一定质量的溶质硝酸钾,因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应从大于0开始,加入KNO3固体后,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液中KNO3溶质质量分数会不断变大,直至溶液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图像题,应抓住“三点(即起始点、转折点、终点)一势(对应量的变化趋势)”。
10.C
【详解】A、在温度为t1℃时,图中乙物质曲线处于甲物质曲线上方,说明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A没指明温度,错误;B、曲线图显示,在温度为t2℃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量相等所含溶质的量也就相等,但本选项的说法中没有说明饱和溶液质量是相等的,所以也就不能得出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的结论错误;C、据图知: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小。所以,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会因溶质溶解能力减小而析出晶体,正确;D、曲线图显示,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冷却结晶时少量的乙物质仍溶解在溶液中没有析出,正确。故选C。
11.正确
【详解】体液的含盐量(当然不是食盐,是盐类物质)是0.9%,为了防止血球产生血溶和皱缩,又要达到医疗的效果,医用常用氯化钠配制成0.9%的生理盐水。故正确。
12.错误
【详解】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3.错误
【详解】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可能溶解度不同,因为并不确定是否为饱和溶液,如果确定为饱和溶液,该说法正确,但不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故错误。
14.错误
【详解】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可知:溶质的质量变化、溶液的质量变化、溶解度大小变化都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题中温度升高可使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或减小、并且温度升高也可能会使部分溶剂蒸发;
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质的量不会增大,溶剂的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大,溶剂被蒸发了一部分,则有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则溶质的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5.错误
【详解】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各部分组成和性质都相同,所以从原溶液中取出了一部分后,取出部分和剩余部分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不变的,海水20%,故原题说法错误。
16.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稀盐酸(稀硫酸) 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溶液变红色 不可行 Na2CO3+Ca(OH)2=CaCO3↓+2NaOH 47% 除去空气中的CO2,防止其被D吸收 将反应生成的CO2全部排出被D吸收 偏低
【详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对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成分进行的探究:探究一:确定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稀盐酸(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探究二:确定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程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后,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固体部分 变质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此时呈碱性。
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该方案不可行,理由: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探究三:定量分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5.0g
= ,x=5.3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00%=47%。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47%。
(2)、实验步骤如下。实验分析:(1)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防止其被D吸收,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将反应生成的CO2全部排出被D吸收。(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如果缺装置C,测得二氧化碳含量比实际高,碳酸钠含量比实际高,最终所测得氢氧化钠的含量将会偏低。
点睛∶这是一道实验探究题,探究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情况。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
17. 质轻、强度大 水和氧气 所用的酸不同,没有控制变量 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O3+3CO2Fe+3CO2 2NaOH+CO2═Na2CO3+H2O 19.6%
【详解】(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由于飞机需要自身轻且强度大,所以可以推得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质轻、强度大;
(2)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由于所用酸不同,所以导致无法形成合理结论;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 有红色固体析出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装置A中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装置B中是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5)由图可知,固体减少了10g-3.5g=6.5g,而铜锌合金中只有锌才能和硫酸反应而溶解,所以可知锌的质量为6.5g
设所消耗的硫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6.5g x
x=9.8g
由于反应在加入硫酸50g时已经反应完毕
所以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9.6%。
答: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18.(1)不污染环境、热值高;
(2) +4
(3) 碳酸氢钠/NaHCO3 小于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详解】(1)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的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是: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放热量高;
(2)①在MnO2中,氧元素显-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x+(-2)×2=0,故x=+4,故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3)①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做焙制糕点时常用的发酵粉;
②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故欲将t1℃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19.(1)B
(2)B
(3) 加入NH4Cl固体或降温或恒温蒸发水 37.5% NH4Cl
(4) 2.45
通过实验数据,有2.45g氯酸钾发生反应,因此5.44g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硝酸钾、1.49g氯化钾和1.50g二氧化锰;20℃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硝酸钾7g,40mL水和30mL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分别为2.8g和2.1g。而5.44g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硝酸钾,为使其全部溶解水量应选择40mL而不是30mL。
【详解】(1)A、海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包括沉淀、吸附和消毒,不包括蒸馏。
故选B。
(3)①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增大,欲将NH4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NH4Cl固体或降温或恒温蒸发水。
②由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7.5%。
③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因此t2℃时,等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和NH4Cl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KNO3溶液中析出的溶质更多,故将蒸发后的溶液再恢复到t2℃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较大的是NH4Cl溶液。
(4)①根据题干信息,剩余固体质量为5.4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4.90g+1.50g)-5.44g=0.96g,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则,,x=2.45g,,y=1.49g,反应最开始加入氯酸钾的质量为4.90g,则剩余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为4.90g-2.45g=2.45g;所以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的质量为1.49g,含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0g,含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②根据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可知,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g,即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7g氯酸钾;40mL水的质量为40g,30mL水的质量为30g,4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的质量为×40g=2.8g,3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的质量为×30g=2.1g,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氯酸钾,为使其全部溶解水量应选择40mL而不是30mL。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