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卷(原卷+解析卷)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2.下列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2+b2-c2=0 B.a∶b∶c=3∶4∶5
C.∠A∶∠B∶∠C=3:4∶5 D.∠A+∠B=∠C
3.如果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 B. C. D.
4.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5y=1的解,则a的值为( )
A. -5 B. -1 C. 9 D. 11
5.在2023年元旦汇演中,10位评委给八年级一班比赛的打分如表格:
成绩/分 94 95 96 97 98 99
评委人数 2 1 3 1 2 1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95,95 B.96,96 C.96,95 D.96,97
6 . 如图,△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3,
则AD等于( )
A.12 B.10 C.8 D.6
7 . 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中,小杰投掷实心球的7次成绩如统计图所示,
则这7次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 9.7,9.9 B. 9.7,9.8 C. 9.8,9.7 D. 9.8,9.9
小华和爸爸一起玩“掷飞镖”游戏.游戏规则:站在米开外朝飞镖盘扔飞镖,
若小华投中次得分,爸爸投中次得分.结果两人一共投中了次,
经过计算发现爸爸的得分比小华的得分多分.设小华投中的次数为,爸爸投中的次数为,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9 .如图,甲乙两人以相同的路线前往距离学校的文博中心参加学习,
图中和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千米)随时间(分)变化的函数图象,
以下说法:
①乙比甲提前12分钟到达;
②甲平均速度为15千米/小时;
③乙出发6分钟后追上甲;
④甲、乙相遇时,乙走了8千米;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10 .如图,在中,AB=AC,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分别交于E,F,作直线EF,D为BC的中点,M为直线EF上任意一点.
若BC=4,面积为10,则BM+MD长度的最小值为( )
A.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4,-3),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
人数相同的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
=85,s甲2=25,s乙2=16,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_____.
13. 有一个数值转换器,流程如下:
当输入的值为时,输出的值是______ .
14 . A,B两地相距20km,甲从A地出发向B地前进,乙从B地出发向A地前进,
两人沿同一直线同时出发,甲先以8km/h的速度前进1小时,然后减慢速度继续匀速前进,
甲乙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出发   小时后与乙相遇.
15. 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点在边上,且,,将沿直线翻折,使点落在点,延长交于点,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
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其中16题6分,17题7分,18题7分,19题8分,
20题8分,21题10分,22题9分,共55分).
16. 计算:
(1)
(2)
17. 解方程组:
(1)
(2)
某校对八年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随机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发现,
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最少的是本,最多的是本,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图表.
(1)补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的 .
(2)本次抽样调查中,中位数是 ,扇形统计图中课外阅读本的扇形的圆心角大小为 度;
(3)若该校八年级共有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至少本的人数.
19 . 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
(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为了节能减排,我市某校准备购买某种品牌的节能灯,
已知3只A型节能灯和5只B型节能灯共需元,1只A型节能灯和3只B型节能灯共需元.
(1)求1只A型节能灯和1只B型节能灯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2)学校准备购买这两种型号的节能灯共只,要求购买A型号的节能灯a只,
记购买两种型号的节能灯的总费用为W元.
①求W与a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时,求购买两种型号的节能灯的总费用是多少?
21 .综合与探究: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
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B,并与x轴交于点C,点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
(1)求直线BC的表达式与点C的坐标;
(2)如图2,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Q,垂足为点H.
试探究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P,使PQ=BC?
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试探究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A,B,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 .【问题背景】
(1)如图1,等腰△ABC中,AB=AC,∠BAC=120°,AQ⊥BC于点Q,则   ;
【知识应用】
如图2,△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BAC=∠DAE=120°,
点D、E、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求证:△ADB≌△AEC.
(3)请写出线段AD,BD,CD之间的等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开不尽方,是无理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负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2+b2-c2=0 B.a∶b∶c=3∶4∶5
C.∠A∶∠B∶∠C=3:4∶5 D.∠A+∠B=∠C
【答案】C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或最大角是否是即可.
【详解】解:A.由,可得,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可设,,,则,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 ,所以∠C最大,,故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
D.,,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果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点在y轴上,可知P的横坐标为0,即可得m的值,再确定点P的坐标即可.
【详解】解:∵在y轴上,

解得,
∴点P的坐标是(0,-2).
故选B.
4.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5y=1的解,则a的值为( )
A. -5 B. -1 C. 9 D.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代入ax-5y=1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5y=1的解,
∴将代入ax-5y=1,
得:,解得:.
故选:D.
5.在2023年元旦汇演中,10位评委给八年级一班比赛的打分如表格:
成绩/分 94 95 96 97 98 99
评委人数 2 1 3 1 2 1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95,95 B.96,96 C.96,95 D.96,97
【答案】B
【分析】由表格及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
【详解】解:由表格可得:
众数为96,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
故选B.
6 .如图,△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3,
则AD等于( )
A.12 B.10 C.8 D.6
【答案】D
【分析】先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C的度数,由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垂足为E,可得BD=AD,由∠A=30°可知∠ABD=30°,故可得出∠DBC=30°,根据CD=2可得出BD的长,进而得出AD的长.
【详解】解:连接BD,
在△ABC中,∠C=90°,∠A=30°,
∴∠ABC=60°.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
∴AD=BD,DE⊥AB,
∴∠ABD=∠A=30°,
∴∠DBC=30°,
∵CD=3,
∴BD=2CD=6,
∴AD=6.
故选:D.
7 .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中,小杰投掷实心球的7次成绩如统计图所示,
则这7次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 9.7,9.9 B. 9.7,9.8 C. 9.8,9.7 D. 9.8,9.9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处在第4位的数是中位数,利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把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于第4位的数是9.7,因此中位数是9.7,
平均数为:,
故选B.
小华和爸爸一起玩“掷飞镖”游戏.游戏规则:站在米开外朝飞镖盘扔飞镖,
若小华投中次得分,爸爸投中次得分.结果两人一共投中了次,
经过计算发现爸爸的得分比小华的得分多分.设小华投中的次数为,爸爸投中的次数为,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小明投中次,爸爸投中次,根据题意结果两人一共投中次,利用“爸爸的得分比小华的得分多分”列出方程组即可.
【详解】解:设小明投中次,爸爸投中次,
根据题意可得:,
故选:D.
9 .如图,甲乙两人以相同的路线前往距离学校的文博中心参加学习,
图中和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千米)随时间(分)变化的函数图象,
以下说法:
①乙比甲提前12分钟到达;
②甲平均速度为15千米/小时;
③乙出发6分钟后追上甲;
④甲、乙相遇时,乙走了8千米;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根据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判断①;再根据总路程甲所需时间计算判断②;然后求出乙的速度,再设相遇的时间是x分钟,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求出解即可判断③;结合③,根据速度时间求出路程即可判断④.
【详解】解:由图可得,乙比甲提前:(分钟)到达,故①正确;
甲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故②正确;
乙的速度为:(米/小时)
设甲、乙相遇时,甲走了x分钟,

解得,,
乙出发(分钟)追上甲,故③正确;
则甲、乙相遇时,乙走了(千米),故④不正确.
故选:A.
10 .如图,在中,AB=AC,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分别交于E,F,作直线EF,D为BC的中点,M为直线EF上任意一点.
若BC=4,面积为10,则BM+MD长度的最小值为( )
A. B. 3 C. 4 D. 5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基本作图得到得EF垂直平分AB,则MB=MA,所以BM+MD=MA+MD,连接MA、DA,如图,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MA+MD的最小值为AD,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AD即可.
【详解】解:由作法得EF垂直平分AB,
∴MB=MA,
∴BM+MD=MA+MD,
连接MA、DA,如图,
∵MA+MD≥AD(当且仅当M点在AD上时取等号),
∴MA+MD的最小值为AD,
∵AB=AC,D点为BC的中点,
∴AD⊥BC,


∴BM+MD长度的最小值为5.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4,-3),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
【答案】(-4,-3)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4,-3),
∴点P的坐标是:(-4,-3).
故答案为:(-4,-3)
人数相同的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
=85,s甲2=25,s乙2=16,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_____.
【答案】乙
【解析】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

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乙,
故答案为:乙.
13. 有一个数值转换器,流程如下:
当输入的值为时,输出的值是__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依据运算程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步骤,输入,先有,是有理数,
的立方根是,是有理数,
返回到第一步,取算术平方根是,是无理数,
最后输出
故答案为:.
14 . A,B两地相距20km,甲从A地出发向B地前进,乙从B地出发向A地前进,
两人沿同一直线同时出发,甲先以8km/h的速度前进1小时,然后减慢速度继续匀速前进,
甲乙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出发   小时后与乙相遇.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分别求出甲减速后的速度已经乙的速度,再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甲减速后的速度为:(20﹣8)÷(4﹣1)=4(km/h),
乙的速度为:20÷5=4(km/h),
设甲出发x小时后与乙相遇,根据题意得
8+4(x﹣1)+4x=20,
解得x=2.
即甲出发2小时后与乙相遇.
故答案为:2.
15. 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点在边上,且,,将沿直线翻折,使点落在点,延长交于点,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将沿直线翻折,使点落在点,可得,,,,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可解得答案.
【详解】解:∵将沿直线翻折,使点落在点,
∴,,,
∵四边形是矩形,
∴,
∴,
∴,
∴,
设,则,
在中,,
∴,
解得,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其中16题6分,17题7分,18题7分,19题8分,20题8分,21题10分,22题9分,共55分).
16. 计算:
1)
(2)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求解即可;
(2)根据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小问2详解】
解:

17. 解方程组:
(1)
(2)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
(2)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①-②可得,,解得,
将代入可得,解得,
则.
【小问2详解】
解:
由可得,
将代入可得,
解得,
将代入可得,
则.
某校对八年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随机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发现,
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最少的是本,最多的是本,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图表.
(1)补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的 .
(2)本次抽样调查中,中位数是 ,扇形统计图中课外阅读本的扇形的圆心角大小为 度;
(3)若该校八年级共有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至少本的人数.
【答案】(1)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3)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至少本的人数大约有人.
【解析】
【分析】(1)先根据8本占比求调查的总人数,再求a.
(2)根据中位数定义求中位数,再根据比例求圆心角.
(3)根据样本比例求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至少七本的人数.
【详解】(1)(1)8÷16%=50,
50-18-14-8=10.
10÷50×100%=20%.
∴a=20,
补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
(2)将50名学生课外阅读本数从低到高排列,第25和26个数字均为6,故中位数为==6.课外阅读6本对应的圆心角为:360°×36%=129.6°.
故答案为:;.
(3)(人)
答: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至少本的人数大约有人.
19 . 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
(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答案】(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24米
(2)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
【分析】(1)AC=25米,BC=7米,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的长;
(2)由题意得: =20米,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1)解:由题意得:AC=25米,BC=7米,∠ABC=90°,
(米)
答: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24米;
(2)由题意得: =20米,
(米)
则:=15-7=8(米),
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
为了节能减排,我市某校准备购买某种品牌的节能灯,
已知3只A型节能灯和5只B型节能灯共需元,1只A型节能灯和3只B型节能灯共需元.
(1)求1只A型节能灯和1只B型节能灯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2)学校准备购买这两种型号的节能灯共只,要求购买A型号的节能灯a只,
记购买两种型号的节能灯的总费用为W元.
①求W与a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时,求购买两种型号的节能灯的总费用是多少?
【答案】(1)1只A型节能灯5元,1只B型节能灯7元;
(2)①;②元.
【解析】
【分析】(1)设1只A型节能灯x元,1只B型节能灯y元,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
(2)①根据费用等于单价乘以数量列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取值范围即可;②将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答案.
【小问1详解】
解:设1只A型节能灯x元,1只B型节能灯y元,由题意可得,
解得,
答:1只A型节能灯5元,1只B型节能灯7元;
【小问2详解】
①解:由题意可得,
A型号的节能灯a只,则B型节能灯有只,由题意可得,

∴W与a的函数关系式是;
②解:当时,代入①得,

答:当时,购买两种型号的节能灯的总费用是元.
21 .综合与探究: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
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B,并与x轴交于点C,点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
(1)求直线BC的表达式与点C的坐标;
(2)如图2,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Q,垂足为点H.
试探究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P,使PQ=BC?
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试探究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A,B,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3,C点坐标为(3,0)
(2)存在,点P的坐标为(2,3)或(﹣2,3)
(3)存在,点M的坐标为(-6+3,0);(-6-3);(6,0);(,0)
【解析】
【分析】(1)分别求出A(﹣6,0),B(0,3),再确定函数解析式即可;
(2)设P(t,t+3),则Q(t,﹣t+3),则PQ=|t|,再求BC=3,由题意可得|t|=3,即可求P点坐标;
(3)分三种情况:①当以A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AB=AM=3;②当以B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AB=BM,则M点与A点关于y轴对称;③当以M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MA=MB,设M(m,0),由(m+6)2=m2+9,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令y=0,则x+3=0,
∴x=﹣6,
∴A(﹣6,0),
令x=0,则y=3,
∴B(0,3),
∵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B,
∴b=3,
∴y=﹣x+3,
令y=0,则x=3,
∴C(0,3);
【小问2详解】
解:如图,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Q,垂足为点H.
设点P(x,x+3),则Q(x,﹣x+3)
∵B点坐标(0,3),C点坐标(3,0),
∴BC=3,
∵PQ=BC,
∴|x+3﹣(﹣x+3)|=3,
解得:x=2或﹣2,
∴存在,点P的坐标为(2,3)或(﹣2,3)
【小问3详解】
解:存在,理由如下:
∵A(﹣6,0),B(0,3),
∴AB=3,
当以A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
AB=AM=3,
∴M(﹣6+3,0)或(﹣6﹣3,0);
②当以B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
AB=BM,
∴M点与A点关于y轴对称,
∴M(6,0);
③当以M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
MA=MB,
设M(m,0),
∴(m+6)2=m2+9,
∴m=﹣,
∴M(﹣,0);
综上所述:M点的坐标为(﹣6+3,0)或(﹣6﹣3,0)或(6,0)或(﹣,0).
22 .【问题背景】
(1)如图1,等腰△ABC中,AB=AC,∠BAC=120°,AQ⊥BC于点Q,则   ;
【知识应用】
(2)如图2,△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BAC=∠DAE=120°,D、E、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求证:△ADB≌△AEC.
(3)请写出线段AD,BD,CD之间的等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2)见解析;(3)CD=AD+BD,理由见解析
【分析】(1) 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 利用∠DAB+∠BAE=∠CAE+∠BAE=120°,得∠DAB=∠CAE,用SAS证明即可.
(3) 利用(1)的结论,得到DE=AD,(2)的结论得到BD=EC,变形CD=CE+DE即可.
【详解】解:(1)如图1,∵AB=AC,∠BAC=120°,AQ⊥BC,
∴∠ABC=30°,BQ=QC,
∴AQ=,
∴BQ=,
∴BC=,
∴BC:AB=,
故答案为:.
(2)证明:如图2,∵∠BAC=∠DAE=120°,
∴∠DAB+∠BAE=∠CAE+∠BAE=120°,
∴∠DAB=∠CAE,
在△DAB和△EAC中,

∴△DAB≌△EAC(SAS).
(3)解:CD=AD+BD .理由如下:
如图2中,作AH⊥CD于H,
∵△DAB≌△EAC,
∴BD=CE,
在Rt△ADH中,同(1)的方法得,DH=AD,
∵AD=AE,AH⊥DE,
∴DH=HE,
∴DE=2DH=AD,
∴CD=DE+EC=2DH+BD=AD+BD.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二章单元训练题:简单机械 (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下一篇: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答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