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考试
八年级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杭州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举办,亚运会的以下准备工作中,与化学有关的是
A.灯光布置 B.服装制作 C.坐椅安装 D.泳池消毒
2.下列用于存储固体药品的是
A. B. C. D.
3.小明在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何不同时,“将呼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4.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污水处理排放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随意焚烧塑料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种气体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
7.某同学给液体加热,实验结束时,他发现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
A.试管对着自己或他人
B.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就开始加热
C.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8.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9.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炼钢 B.急救 C.气焊 D.灭火
10.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品腐烂
C.镁条燃烧发光、发热 D.铁制品锈蚀
11.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12.如图是一些学生在化学实验考试中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滴加液体
C.过滤 D.点燃酒精灯
13.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4.结合生活你认为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水量很大
B.哈尔滨靠近松花江,因此永远也不会缺水
C.随着人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D.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
15.区别下列各组内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观察固体颜色
B 空气和氮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水和酒精 取样品闻气味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2个正确选项,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10分)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7.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别人
D.为了方便,熄灭酒精灯时,直接用灯帽盖灭
18.有a、b两份等质量的双氧水溶液,在a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图是二者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原子、②是分子
B.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
C.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
D.汞原子可变为水分子
2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观察气体流速 B.证明外焰温度最高 C.氧气的验满 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2个氦原子 。
(4)写出如图所示粒子的符号 。
2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数字序号填空:
a.二氧化硫b.氦气c.四氧化三铁d.五氧化二磷e.过氧化氢f.氧气
(1)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
(2)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3)属于白色固体的是 。
(4)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并产生氧气的是 。
(5)有刺激性气味且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
23.电解水实验中向水中加入 ,作用是 ,所用的电源是 (填“直流电”“交流电”)。
24.下图是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
(3)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4)根据E图示所给信息,得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5.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空气 B.二氧化硫 C.红磷 D.五氧化二磷 E.水 F.氧气 G.过氧化氢溶液 H.高锰酸钾 I.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质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26.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实验一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
(2)实验二点燃氢气前要 ;
(3)实验三中的活性炭有 性,可用于净化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用实验四装置来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5)关于实验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
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27.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双向转化,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其中A与B是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的液态物质,C可用于供给呼吸,D为黑色固体且与C反应会发白光,E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为生活中常用的银白色金属,请回答:
(1)写出B、D物质的化学符号:B ;D 。
(2)银白色固体F在C中燃烧的实验现象: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① 生成黑色固体。此实验在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放少量A的目的是:② 。
(3)写出C与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8.用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足量的红磷或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冷却至室温后结束实验),测定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实验前, (填“需要”或“不需要”)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
(2)图2曲线①数据表明,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低于起始压强,原因是 。
(3)某同学根据图2曲线②推断: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其实验依据是 。
29.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能得到干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若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2)查阅资料:①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得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将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0.《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小组讨论】
(2)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
【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地面有什么不同
(3)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燃烧的蜡烛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 (填①或②),原因是 (填字母)。
A.空间站内氧气浓度低,蜡烛燃烧不充分
B.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不同
C.在失重情况下,粒子向各个方向的运动可能是相同的。
31.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到了呼出气体,且通过以下实验比较了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1)图1实验中的现象为 ,该现象说明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填“高”“低”或“不变”)。
探究二:如图2所示。
(2)图2实验的目的是 。
探究三: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如图3所示)。
(3)为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差异,同学按图3进行实验:人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此时观察到I瓶内的现象是 。人呼气时,应打开 ,关闭另一个活塞,此时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
四、计算题(共10分,每空1分)
32.通电分解一定质量的水,共收集到36mL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分别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各收集到多少mL气体?
(3)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分钟吸入空气15L,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24小时)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通过电解水获得,则同时会得到氢气多少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3.在化学学习中,简单的计算分析也是认识物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1)标准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电荷数为11,其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其离子符号为 。
(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钙原子的质量为n kg。请根据要求计算。
①钙的相对原子质量= 。
②原子的相对质量之比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比较”)。
试卷第8页,共9页
1.D
【详解】A、灯光布置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不符合题意;
B、服装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不符合题意;
C、坐椅安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不符合题意;
D、泳池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有关,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烧杯常用于配制溶液,较多量溶液的反应容器等,不符合题意;
B、集气瓶常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广口瓶通常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符合题意;
D、细口瓶常用于存放液体药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将呼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是探究呼出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现象,进而判断生成的物质的特点,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故选C。
4.D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B、污水处理排放,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能减少污染,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D、随意焚烧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符合题意。
故选D。
5.C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
【详解】A、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表示由两种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D、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照常燃烧的是空气,故A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B错误;
C、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能供给鱼类的呼吸,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试管对着自己或他人可能伤人,但是不会造成试管破裂。A不符合题意;
B、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破裂。B符合题意;
C、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可能造成液体溅出,但是不会造成试管破裂。C不符合题意;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是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不会造成试管破裂。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8.C
【详解】A、水是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大部分物质,但有些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如铁粉、沙子等,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并不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故B错误;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C正确;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变成软水,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炼钢利用了氧气助燃的化学性质,属于氧气的用途,不符合题意;
B、医疗急救利用了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潜水利用了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C、气焊利用了氧气助燃的化学性质,属于氧气的用途,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助燃,不能用来灭火,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A、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错误;
B、食物腐烂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属于缓慢氧化,故错误;
C、镁条燃烧发光、发热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正确,
D、铁制品的锈蚀的过程很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
故选C。
12.D
【详解】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该选项操作正确;
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滤纸的一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该选项操作正确;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是实际上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符合题意;
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D、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B
【详解】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很少,说法正确;
B、哈尔滨靠近松花江,但是淡水资源有限,应节约用水,说法错误;
C、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随着人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显短缺,说法正确;
D、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二氧化锰是黑色的,氯酸钾是白色的,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空气和氮气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其中火星熄灭,在空气中火星也可能熄灭,无法区分氮气和空气,符合题意;
C、水是无味的,酒精具有特殊的酒香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B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B正确;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C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17.CD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该选项不正确;
B、实验室中的药品不能触摸或品尝,该选项不正确;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别人,防止伤人,该选项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但需盖两次,该选项正确。
故选CD。
18.B
【详解】催化剂能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根据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速率加快,因为a加了二氧化锰,但b没有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a的斜率应该比b大,但a与b产生氧气的量是相等的;A、生成氧气的质量不相等,故符合题意,故A错误;B、图示中a与b生成氧气的量相同,故B正确;C、因为a加了二氧化锰,而图示中a需要时间多,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因为a加了二氧化锰,而图示中a需要时间多,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19.D
【详解】A、由图示可知:汞由汞原子构成,①为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②为分子,不符合题意;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一个电子,从而变成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汞原子不能变为水分子,符合题意。故选D。
20.D
【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长导管是进气管,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气体流速,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B、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左边试管没有加二氧化锰,右边试管加入了二氧化锰,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21.(1)CO2
(2)Al
(3)2He
(4)Mg2+
【详解】(1)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为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CO2;
(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元素符号表示为Al;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氦原子表示为2He;
(4)图示中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表示为Mg2+。
22.(1)f
(2)b
(3)d
(4)e
(5)a
【详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故填:f。
(2)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氦气是稀有气体。故填:b。
(3)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填:d。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并产生氧气。故填:e。
(5)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且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故填:a。
23. 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增强导电性 直流电
【详解】水是电的弱导体,酸碱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增强导电性,会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
24.(1)D
(2)B
(3)三
(4)19.00
【详解】(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选:D;
(2)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B最外层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选:B。
(3)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C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4)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5. AGI BCDEFH CF BDEH BDE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二氧化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
C.红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
E.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
F.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
H.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I.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可能含有氯酸钾,所以属于混合物;
故填:AGI;BCDEFH;CF;BDEH;BDE。
26.(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验纯
(3) 吸附 煮沸
(4)
(5)C
【详解】(1)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因为煮沸能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
(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由于:,则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32:4=8: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中只含一种物质,不含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7.(1) H2O2 C
(2) 火星四射、放热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
【分析】由题意知,A与B是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的液态物质,且B可以转化成A,故A是水,B是过氧化氢;C可用于供给呼吸,则C是氧气;D为黑色固体且与C反应会发白光,说明D是木炭;E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E是硫;F为生活中常用的银白色金属且能与氧气反应,则F是铁。
【详解】(1)由上面分析可知,B是过氧化氢,D是木炭,故它们的化学符号可填:H2O2;C;
(2)由上面分析可知,F是铁,C是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填:火星四射、放热;
铁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得固体物质熔化溅落到瓶底,导致集气瓶底炸裂,所以实验时需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由分析可知,E是硫,C是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8. 需要 红磷燃烧消耗O2,且产物P2O5不是气体 反应前后压强没有变化
【详解】(1)该反应有气体参与反应,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产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不是气体,故红磷燃烧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低于起始压强;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9.(1) D a
(2) A 滴有无色酚酞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详解】(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文字表达式为:;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若要得到干燥气体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故选D;
氧气的密度比水小,管口靠上的导管进气,管口靠下的导管排水,故从a进入;
(2)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得氨气,所以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A;
若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会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且氨水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无色酚酞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30.(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看是否有水雾形成
(3) ①(或②) A(或C)
【详解】(1)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形成,就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3)选择①在空间站里,对流十分微弱,氧气的补充不如地面及时,蜡烛的燃烧也不如地面充分,火焰的温度也会更低一些,蓝色火焰就是燃烧温度低的一个表现,故选A。(或选择②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不管蜡烛的方向朝向哪里,它的火焰都近似球形,故选C。)
31.(1) 呼出气体中的蜡烛先熄灭 低
(2)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3) 冒气泡,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当氧气含量低于一定量时不能继续支持蜡烛的燃烧。实验现象是呼出气体中的蜡烛先熄灭,则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先被消耗完,则说明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
(2)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所以实验2 的目的是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人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空气经过Ⅰ中的澄清石灰水进入人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是冒气泡,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人呼气时,则需要呼出气体进入Ⅱ中,则应打开B,关闭A;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则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2.(1)氧气;氢气
(2)12mL;24mL
(3)8640L
一个成年人每天(24小时)呼吸所消耗的氧气,氢气体积4320L×2=8640L
【详解】(1)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填:氧气;氢气。
(2)正极氧气36mL=12mL,氢气36mL-12mL=24mL,故填:12mL;24mL。
(3)见答案
33.(1) 12 11 Na+
(2) 相等
【详解】(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Na的中子数=23-11=12,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Na的核外电子数为11;
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为Na+;
(2)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实际质量之比,故填:相等。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