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九上化学期末测试卷2(陕西)(答案)


人教版九上化学期末测试卷2(陕西)
一、选择题(共10题;共10分)
1.(1分)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沸点 78℃ D.具有特殊香味
2.(1分)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1分)春天走近花园,花香扑鼻而来,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4.(1分)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5.(1分)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B.参加反应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C.该反应涉及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6.(1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C+O22CO C+O2CO2 C+CO22CO
A.上述三个反应中碳元素表现出两种化合价
B.反应物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表现出氧化性
C.上述三个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都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D.等质量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是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不同
7.(1分)对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的集气瓶,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瓶口向上正放在桌上
B.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放在桌上
C.将集气瓶要从水中提取,倒立在桌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8.(1分)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 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
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9.(1分)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10.(1分)用a、b、c三种金属做实验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所述现象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在稀硫酸中 无反应 溶解并放出气体
在c的硝酸盐溶液中 无反应 无反应
A.a、b、c B.c、b、a C.b、a、c D.a、c、b
二、非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11.(3分)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1分)稀有气体能制成霓虹灯的原因是   。
(2)(1分)铁丝燃烧实验时,在盛满氧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
(3)(1分)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和臭氧。
12.(3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墙使用了大量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碲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碲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建筑物上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13.(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②镁离子   。
③碳酸钠   。
④氢氧化钙   。
(2)(2分)写出符号“3CO2”中数字的含义:
“3”表示   ;“2”表示   。
14.(3分)实验1、2是关于水的两个实验。
(1)(1分)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分)通过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3)(1分)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1和实验2的本质区别是   。
15.(3分)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1分)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分)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   Cu(用“>”、“=”、“<”填空)。
(3)(1分)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
16.(9分)小科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科学视频,对相关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小科利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1分)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是   。
(2)(3分)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可能是   。
(3)(1分)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   。
(4)(4分)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从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填“高"或“低”)。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液态B”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7.(3分)回答下列问题。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分析图甲所示实验回答问题。(注: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
(1)(1分)能够发生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
(2)(1分)图乙用水灭火和图丙摁灭烟头的灭火原理分别是   。
(3)(1分)消除火灾隐患,普及消防常识。我们在公共场所采取的预防火灾的安全措施有   (至少一点)。
18.(8分)小科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科学视频,对相关的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1分)实验原理是:利用加热的铜粉将注射器内的   (填名称)消耗,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该气体的体积。
(2)(1分)装置二比装置一更合理,理由是   。
(3)(3分)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铜粉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气球的作用是   。
(4)(2分)下表是该组同学测得的一组数据: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5)(1分)造成上述结果可能因为下列   环节操作失误造成的(填序号)
①铜粉的量不足
②加热过程中未反复推拉注射器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将小气球内气体挤入注射器并读数
④未将小气球内的气体挤入注射器
19.(6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仪器①的名称是   。
(2)(3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朝   ,原因是   。
(3)(2分)用装置E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集满氧气的标志是   。
20.(6分)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稀盐酸,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g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假设洁厕灵中除盐酸外的其他成分不与Na2CO3反应)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2分)表格中M的数值为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为   g;
(2)(2分)该洁厕灵中溶质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2分)配置100g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g。
答案解析部分
1.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A、易挥发属于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沸点78℃属于物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有特殊香味属于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2.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3.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花香的飘散微观上属于分子运动的现象,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
4.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A、水中的细小颗粒可被细纱过滤掉,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无蒸馏步骤,故C错误;
D、 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盐,例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仍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自来水的净化过程通常为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其中沉降、过滤、吸附为物理变化,而灭菌为化学变化。
5.D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左图中,参加反应的甲烷的分子个数为1、而二氧化氮分子的个数为2,因此,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2(CH4:NO2),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指的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从微观示意图中可知,有NO2、CO2、H2O这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反应前,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生成了单质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因此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观察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6.A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A、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三个反应中,碳元素表现出三种化合价。A答案错误;
B、反应物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表现出氧化性,都将碳氧化。B答案正确;
C、三个反应中最小的粒子都是碳原子和氧原子。C答案正确;
D、等质量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是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不同,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8时,生成物为二氧化碳,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时,生成物为一氧化碳。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三种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计算分析;
B、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氧化性分析;
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析;
D、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碳和氧气的质量比。
7.B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选取玻璃片的作用,避免拿出集气瓶时与空气相混。
放置的选取决定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正放集气瓶。
一般实验室中氧气现用现制取的原则,因此选项D不对。
综上所述,应选B。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8.C
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因此荒漠上多植树种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符合题意;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现“碳中和”应注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9.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提供更多的氧气,促进燃烧,不符合题意;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用水灭火,容易导致触电事故,不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氧气灭火,符合题意;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应从逃生通道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打开门窗可以增大氧气的量分析
B、根据水能导电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D、根据高楼起火,电梯已坏分析
10.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在稀硫酸中,a无反应,b放出气体,说明a的活动性小于b,在c的硝酸盐溶液中,a和b都不反应,则c的活动性最强,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 c、b、a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能与酸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大于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金属能与盐发生反应则金属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不能反应则小于盐中金属分析。
11.(1)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3)细颗粒物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1)稀有气体能制成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铁丝燃烧实验时,在盛满氧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
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分析。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12.52;非金属;电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 碲属于非金属元素,质子数为5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是52, 建筑物上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解答。
13.(1)H2O;Mg2+;Na2CO3;Ca(OH)2
(2)三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H2O 。
②镁离子 Mg2+ 。
③碳酸钠 Na2CO3 。
④氢氧化钙 Ca(OH)2 。
(2)写出符号“3CO2”中数字的含义:“3”表示 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2”表示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
分析:(1)根据物质的名称正确书写出化学式来解答;
(2)根据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的含义来解答,例如有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解答。
14.(1)
(2)氢元素和氧元素
(3)实验1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实验2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解析:(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实验1中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实验2中加热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遇冷是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分析:(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实验1发生化学变化,实验2为物理变化。
15.(1)Fe+CuSO4=Cu+FeSO4
(2)>
(3)CuSO4(硫酸铜)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说明铁的活动性>铜的活动性。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硫酸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铜单质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反应后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硫酸铜。
分析:(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16.(1)锥形瓶
(2)A;;未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伸入液面以下
(4)物理;没有生成新物质;低;混合物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1)②所表示的仪器为锥形瓶。答案: 锥形瓶;
(2)第一个空、因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用固固加热型的反应装置。答案为A;
第二个空,根据反应,反应物为高锰酸钾,生成物为氧气等。答案:;
第三个空、溶液变红,则代表高锰酸钾进入水槽中,说明发生装置处没有放一团棉花。答案: 未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因为使用长颈漏斗,所以为了防止氧气产生跑出实验装置,应将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一下。答案: 伸入液面以下;
(4)第一个空,因为制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为物理变化。答案: 物理;
第二个空,根据上一题,因为没有生成新物质。答案: 没有生成新物质;
第三个空,根据升温,先析出氮气,此时氧气还为液态,所以证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答案:低;
第四个空,液态空气包含很多液态气体,所以一定为混合物。答案:混合物;
分析: (1)对实验仪器进行分析;
(2)第一个空,对实验发生装置的选取进行分析;
第二个空,根据反应物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进行分析;
第三个空,对实验装置发生问题进行分析;
(3)对实验装置的组装进行分析;
(4)第一个空,对工业制氧气的反应性质进行分析;
第二个空,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进行分析;
第三个空,根据分离温度进行分析;
第四个空,对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17.(1)a
(2)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用防火材料、定期检查电器等设备、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要求电器远离可燃物等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示中b处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c处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均不能发生燃烧,而a处白磷既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因此会发生燃烧。
故答案为:a。
(2)用水来灭火的原理是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摁灭烟头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故答案为: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或空气。
(3)消除火灾隐患,普及消防常识。我们在公共场所采取的预防火灾的安全措施有使用防火材料、定期检查电器等设备、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要求电器远离可燃物等。
故答案为:使用防火材料、定期检查电器等设备、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要求电器远离可燃物等(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2)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3)根据消防安全知识来分析。
18.(1)氧气
(2)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
(3)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加速空气流通,使铜与氧气充分反应;缓冲气压
(4)1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实验结果偏小
(5)①②③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1)利用加热的铜粉将注射器内的氧气消耗,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该气体的体积;
(2)装置二比装置一更合理,因为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
(3)实验过程中加热铜粉发生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目的是:加速空气流通使铜与氧气充分反应;气球的作用是:密封装置、缓冲气压;
(4)实验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测定结果偏小;
(5)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铜粉的量不足没有将氧气耗尽。答案正确;
②加热过程中未反复推拉注射器没有将氧气耗尽。答案正确;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将小气球内气体挤入注射器并读数。答案正确;
④未将小气球内的气体挤入注射器。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1)根据铜和氧气反应分析;
(2)根据空气流通,铜与氧气能充分反应分析;
(3)根据铜与氧气反应分析;
(4)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氧气的体积除以空气的体积计算;
(5)根据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分析。
19.(1)长颈漏斗
(2)BC;上;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3)a;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B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该向上,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3)用装置E收集氢气时,气体应该从a端通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证明氧气收集满。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分析;
(3)根据氢气的密度小分析。
20.(1)156.7;10.6
(2)由(1)问解析可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该洁厕灵中溶质HCl的质量为y
y=7.3g
故该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答:该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3)2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1)向100g洁厕灵的瓶中第一次加入20g碳酸钠溶液后溶液减少,第二次加入20g碳酸钠也减少1.1g,那么第三次加入20g碳酸钠溶液任然减少1.1g,故表中M的数值为;第五次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则消耗Na2CO3的质量来根据方程式计算出为g;
(2)、该洁厕灵中溶质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由(1)问解析可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该洁厕灵中溶质HCl的质量为y
y=7.3g
故该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答:该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3)、配置100g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M的质量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在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来解答;
(2)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100g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来解答;
(3)根据浓溶液变稀溶液中稀释前后溶质不变来解答。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6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0(16.7%)
主观题(占比) 50.0(83.3%)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50.0%)
主观题(占比) 10(5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10(50.0%) 10.0(16.7%)
非选择题 10(50.0%) 50.0(83.3%)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0.0%)
2 容易 (15.0%)
3 困难 (15.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7.0(11.7%) 7,19
2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1.0(1.7%) 5
3 物质的微粒性 6.0(10.0%) 13
4 氧气的工业制法 9.0(15.0%) 16
5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1.0(1.7%) 3
6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1.0(1.7%) 8
7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6.0(10.0%) 13
8 水的净化 1.0(1.7%) 4
9 氧气的化学性质 11.0(18.3%) 11,18
10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0(6.7%) 9,17
1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9.0(15.0%) 16
12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1.0(1.7%) 1
13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3.0(5.0%) 12
14 碳的化学性质 1.0(1.7%) 6
15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1.0(1.7%) 5
16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6.0(10.0%) 19
17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5.0(25.0%) 16,19
18 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15.0(25.0%) 16,19
19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6.0(10.0%) 20
20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1.0(1.7%) 5
2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0.0(16.7%) 5,14,20
22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3.0(5.0%) 11
23 电解水实验 3.0(5.0%) 14
24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4.0(6.7%) 10,15
25 空气的组成 1.0(1.7%) 2
26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3.0(5.0%) 17
27 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1.0(1.7%) 5
28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3.0(5.0%) 14
29 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3.0(5.0%) 11
30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15.0(25.0%) 16,19
31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8.0(13.3%) 18
32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6.0(10.0%) 13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Section A Grammar 4c)同步练习(2课时含答案)

下一篇:2023-2024年人教版九上化学期末测试卷3(上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