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08(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
模拟卷08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试题考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一全册。
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验证“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过程,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D.可以利用天平测出砂桶和砂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直接用公式a=求出加速度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一个分力
B.物体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3.甲乙丙丁四个背着书包的小朋友放学后在滑冰场滑冰,甲乙、乙丙、丙丁之间靠书包带连接。已知丁用恒力F拉着丙,丙拉乙,乙拉着甲,他们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滑行,每个小朋友和书包总质量均为M,书包质量均为m,小朋友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 )
A.甲乙、乙丙、丙丁之间的拉力大小相等
B.甲乙、乙丙、丙丁之间的拉力之比为1:2:3
C.若恒力F不变,甲的书包掉落,则a不变
D.若恒力F不变,甲的书包掉落,则甲乙之间的拉力变大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只能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只能描述曲线运动
B.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静止,则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为零
D.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大小可忽略的铁块A静止放在木板B的最左端.从t=0时刻起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且力F的大小随时间t成正比增加,已知铁块A的加速度a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aB随时间t的aB-t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6.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7.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同,不共线,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
A.F1、F2 同时增大一倍,F可能保持不变
B.F1、F2 同时增加 10N,F也增加10N
C.F1 增加 10N,F2减少10N,F一定不变
D.若 F1,F2 中的一个增大,F可能减小
8.小刘同学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笔,笔以倾斜状态平衡。如图所示为剖面图,则(  )
A.中指对笔的作用力可能为零 B.手指对笔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食指对笔的压力等于中指对笔的支持力 D.中指对笔的作用力方向一定垂直于笔,斜向左上方
二、多选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答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取)(  )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
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
10.将一小球以10 m/s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s末小球到达最高点
B.1 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2 s小球回到抛出点
D.2 s内位移为10 m
11.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1/4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甲、乙始终保持平衡.则在此过程中( )
A.挡板对乙球的弹力变大
B.推力F变小
C.乙球对物体甲的弹力变大
D.甲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12.一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东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0t-t2) m,则( )
A.质点初速度为10 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1 m/s2
C.2 s末的速度为6 m/s
D.在2 s末,质点在出发点西边,距出发点24 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3.气垫导轨上有很多小孔,气泵送来的压缩空气从小孔喷出,使得滑块与导轨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空气,两者不会直接接触.这样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cm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倾斜的气垫导轨顶端由静止释放,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t1=0.012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0.01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0.25s.求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14.“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某次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A点为第一个计数点,以后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量得BC=6.81cm,CD=8.0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 m/s,由纸带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用图甲装置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a-F图线,从图中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所示,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所悬挂,小滑轮P被一根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物块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是三根线的结点,水平拉着B物体,拉着质量为物块C,、与夹角如图所示,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取10 m/s2).求:
(1)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
(2)OP绳所受拉力大小。
16.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若驾驶员发现前方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求:
(1)汽车刹车后末的速度是多大?
(2)汽车刹车后内位移是多少?
(3)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17.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间0.2s,g取10m/s2.求: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
18.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 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 m/s2,求:
(1)两辆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B
【详解】A.由题图可知
hAB∶hBC∶hCD=1∶3∶5
水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知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相等,A正确;
B.由
可得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为s,即闪光的间隔时间是s,B正确;
C.由
知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AB∶BC∶CD=1∶3∶5
C错误;
D.由v=gt知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
vB∶vC∶vD=1∶2∶3
D错误。
故选AB。
2.AC
【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向上减速运动,1 s末速度减为零,即到达了最高点,故A正确;
B.因图象的斜率一直不变,故物体的加速度一直不变,故B错误;
C.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经过的位移,由图可知,2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即物体回到了出发点,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3.BD
【详解】AC、球受力分析,受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和挡板的支持力,如图所以,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挡板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甲对乙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得到甲对乙的支持力先变小后变大,挡板对乙球的支持力不断变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乙球对物体甲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故选项A、C错误;
BD、对甲与乙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推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支持力,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解得 ,由上知不断变小,则推力变小;,故斜面对甲的支持力不变,而甲对斜面的压力等于斜面对甲的支持力,故甲对斜面的压力也保持不变,故选项B、D正确.
4.AC
【详解】AB、由x=v0t+ at2=10t-t2,则初速度v0=10m/s,a=-2m/s2.故A正确,B错误;
CD、2s末,速度为v=v0+at=6m/s,质点位移x=10t-t2=10×2-22=16m,为正值,故质点在出发点东边,距离16m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5.B
【详解】A.平衡摩擦力时,要求小车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平衡摩擦力,A错误;
B.平衡摩擦力时,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设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是θ,有
m可以约掉,所以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B正确;
C.操作过程需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C错误;
D.小车的加速度是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进行求解的,不是用a=求出来的,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一个分力,也可能小于或等于分力,选项A错误;
B.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物体放在桌面上,只能说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选项B错误;
C.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例如物体在地面上滑动,静止的地面受滑动摩擦力,选项C错误;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B.设甲乙之间的拉力大小为F1,乙丙之间的拉力大小为F2,对甲乙丙整体有

对甲有
对甲乙整体有
联立得

可得
故A错误,B正确;
C.若恒力F不变,甲的书包掉落,对甲乙丙整体有
解得
可得
故C错误;
D.对甲有
联立解得
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 位移和路程都能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选项A错误;
B. 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否则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相等,选项B错误;
C.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静止,则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为零,选项C正确;
D.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例如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选项D错误.
9.C
【详解】当F≤2N时,A、B均不动,加速度均为0.当2N<F≤6N时,AB一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相同,B与A的加速度-时间图象相同。当F>6N时,A相对于B运动,B所受的合力等于A对B的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所以B的加速度保持2m/s2不变,因此C图正确,故ABD错误,C正确。
10.C
【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所以汽车在减速阶段的位移 根据 可解得: 故C对;AB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点睛】驾驶员在发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根据图像可以求出匀速过程的位移,再利用求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11.D
【详解】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所以A错误;
B.F1、F2同时增加1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之后,合力的大小增加不一定是10N ,故B错误;
C.F1增加10N,F2减少10N,F一定变化,故C错误;
D.F1、F2中的一个增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之后,合力的大小不一定增大,可能减小故D正确
12.B
【详解】A.若中指对笔的作用力为0,G、、三力无法平衡,A错误;
B.笔只受重力和手对其作用力,故手对笔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正确;
C.在垂直于笔方向上,食指对笔的压力、中指对笔的支持力与重力分量三力平衡,C错误;
D.笔必受重力G,食指、中指所给的垂直于笔的支持力、,摩擦力为、,若笔仅受G、、,因、共线,笔无法平衡。笔平衡必受摩擦力,中指对笔可能有摩擦力,导致中指对笔的作用力方向与笔不垂直,D错误。
故选B。
13.2.0m/s2
【详解】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
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
滑块的加速度
m/s2
14. 0.742 1.22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的倾角太小
【详解】(1)[1]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1)[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小车的加速度为
(2)[3]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如果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木板被垫起的高度太小,木板倾角太小,平衡摩擦力不足,则小车受到的合力小于拉力,a-F图象不过原点,在F轴上有截距。
15.(1),方向水平向左;(2)
【详解】(1)对绳结点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方向水平向右,则绳子的拉力为
对物体B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故有
方向水平向左;
(2)对P处绳子结点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OP绳所受拉力大小为
16.(1)10m/s;(2)90m;(3)不会
【详解】
汽车刹车停止时的时间为
(1)汽车刹车后末的速度
(2)汽车刹车后已经停止,则8s内位移
(3)因为刹车停止时的距离90m小于100m,则该汽车不会有安全问题。
17.4.05m
【详解】设开始下落到达窗户上檐的时间为t,有:
解得
t=0.9s.


18.(1) (2)
【详解】(1)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x0==45 m此时甲车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经过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a1(t+t0)2=a2t2+85 m,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得:t2-12t+32=0,
解得:t1=4 s,t2=8 s.t1、t2都有意义;
即t1=4 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 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2)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1=a1(t1+t0)2=125 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2=a1(t2+t0)2=245 m.
【点睛】题是追及问题,要注意最后求出的两个时间都有意义,表明两车可以相遇两次,第一次时甲追上乙,第二次时乙追上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年人教版九上化学期末测试卷(陕西)(答案)

下一篇: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同步练习 2023—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