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C同主族且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D同主族,由A、D两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与B、D两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反应,生成浅黄色固体单质。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E>C>D>B
B.A、B、C、D四种元素能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C.简单氢化物沸点:E>D>B
D.A、C、D的常见氧化物相互之间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现有短周期元素R、X、Y、Z、T。R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与的电子排布相同,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Y、Z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R > X > Y
C.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D.Y、T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3.硒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属于第4周期 族元素
B.氢化物的稳定性:
C.核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78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4.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由此可以判断
A.R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Ⅵ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它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质子数的,X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简单离子的半径:Z>Y
C.X、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X、Y可形成化合物Y2X3
6.2008年,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将大量48Ca离子加速去轰击人造元素249Cf,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下列有关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7
B.这是一种金属元素
C.这是一种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8的新元素
D.这是一种主族元素
7.下列关于卤素单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具有颜色
B.从Cl2到I2其熔点逐渐降低
C.它们都易溶于有机溶剂
D.相同状况下从Cl2到I2其密度逐渐增大
8.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的电子式:
C.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D.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9.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甲烷的空间充填模型:
C.正丁烷的球棍模型:
D.的电子式:
10.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与e反应可能生成b和d B.c的电子式为
C.b、c、d均具有漂白性 D.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
1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 X Y Z W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71 0.099
主要化合价 +2 +3 +6、-2 -1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比Y的大
B.元素Z的电负性比W的大
C.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沸点比T的低
D.元素T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的强
12.X、Y、Z、W、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1)溶液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C.W的气态氢化物是强酸
D.X、M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M
二、填空题(共8题)
1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根据表格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填化学式)
(2)b、c、d、e的原子半径依次 (填“增大”或“减小”)
(3)e、h元素原子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大的是 (填氢化物的化学式)
(4)f、g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逐渐缩小,溶液变红色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气体,气体可燃,溶液变浅红色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4.镁带与2mol/L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5.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应 E.生成淡黄色沉淀
①本实验的目的是 。
②写出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
与实验方案2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填上表中的序号,下同);与实验方案3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③得出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
15.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其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4)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 。
(5)熔融状态下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物质是 。
(6)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
16.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形成的周期表经过了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历经142年,现已将整个元素周期表填满。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B C N O F
Al Si P S Cl
Ga Ge As Se Br
In Sn Sb Te I
Ti Pb Bi Po At
(1)写出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2)元素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Sn的最高正价为 ,As的气态氢化物为 (填化学式)。
(4)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上述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 (填化学式)。
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 (填“>”“<”或“=”)H2SeO4。
(5)硒化铟是一种可应用于未来超算设备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原子半径:In
17.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目如表所示(假设第7周期已排满):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1)第6、7周期比第4、5周期多了14种元素,其原因是 。
(2)周期表中 族所含元素最多。
(3)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目的关系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A.18 B.32 C.50 D.64
(4)如将现行族号取消,并按从左到右顺序将原有的各族依次称为1~18纵列,则32号元素锗(Ge)位于第 周期第 纵列。
18.下表列出了部分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JZ的形成过程: 。
(2)X、E中的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3)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4)M、J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H、J、M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19.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1)酸雨是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统称,个别地方甚至低于2.1(食醋的pH=3)。引起酸雨的罪魁祸首是大气中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它们的主要来源是煤和石油的燃烧。
①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全世界每年排放量约为5×107kg。NO2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中的硫元素进行固化处理,对废气中氮的氧化物用 吸收,写出NO2与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实验装置,测定工业原料气(含SO2、N2、O2)中SO2的含量。
①若原料气从左向右流时,上述装置连接的顺序是 (填字母)。
②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装置②中出现 现象时,立即停止通气。
③你认为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碘的淀粉溶液的是 。
A.酸性KMnO4溶液 B.NaOH溶液 C.溴水 D.氨水
20.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的“位一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下表列出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4 ⑨
(1)元素①④⑨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
(2)元素②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下同)。
(3)元素⑤⑧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大的是 。
(4)元素⑥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如果发现119号元素,它应该位于周期表的位置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C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则A为非金属,C为金属,且A、C同主族,则该化合物为NaH,故元素A为H,元素C为Na;由A、D两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B、D两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浅黄色固体为硫单质,即H2S与SO2反应生成硫单质,则B为O,D为S,E为氯,结合原子结构特点及元素性质判断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O,C为Na,D为S,E为Cl;
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的,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S2->Cl->O2->Na+,故A错误;
B.A、B、C、D四种元象能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NaHSO3或者NaHSO4,故B正确;
C.水分子中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能够提高物质沸点,氢化物沸点:H2O>HCl>H2S,故C错误;
D.A为常见氧化物为水,C常见氧化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D常见氧化物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均能和水反应,且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能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反应,但除过氧化钠参与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外,其余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故答案为B。
【点睛】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①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2+>Al3+,S2->Cl-;②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K,Li+<Na+<K+;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
2.C
【分析】短周期元素R、X、Y、Z、T,R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符合条件的为C、S(稀有气体除外),由图中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为C、T为S;Z+与Y2-电子层结构相同,则Z为Na、Y为O元素;X的原子序数介于C、O之间,则X为N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由题意及题图可推知,R为C,X为N,Y为O,Z为Na,T为S。
A. Y、Z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
B.R、X、Y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R<X<Y,B项错误;
C.T、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的酸性比的强,C项正确;
D.Y、T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为、,其水溶液均呈酸性,D项错误;
答案选C。
3.C
【详解】A.主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 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所以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VI族, 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的非金属性大于的非金属性,所以稳定性,故 B正确;
C.质量数=质子数十子数,中子数 ,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44 ,故C错误;
D.的最高价是价,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故D正确;
选C。
4.C
【分析】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这说明最高价是+7价,最低价是-1价,因此是氯元素。
【详解】A.氯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A错误;
B.氯元素是ⅦA族元素,B错误;
C.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则氯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它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C正确;
D.氯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Cl,D错误;
答案选C。
5.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质子数的,设W最外层电子数为x,W含有2个电子层时,x=(2+x),解得x=4,则W为C元素;W含有3个电子层时,x=(2+8+x),解得x=20,不满足条件,所以W为C;X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Y为Mg,Z的原子序数大于C元素,则X为N,Z为Cl元素。
【详解】A. X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而W的单质常温下为固态,则单质的沸点:W>X,故A错误;
B.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Cl->F->Mg2+,故B正确;
C. 亚硝酸、亚氯酸等为弱酸,故C错误;
D. X、Y可形成化合物Mg3N2,故D错误;
故选B。
6.C
【分析】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并且118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0族,为非金属元素。
【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质量数为118+179=297,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297,故A错误;
B、118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0族,为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118,故C正确;
D、118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0族,故D错误。
答案选C。
7.B
【详解】
A.卤素单质都有颜色,A正确;
B.从Cl2到I2其熔点是逐渐升高的,B错误;
C.卤素单质都易溶于有机溶剂,C正确;
D.相同状况下从Cl2到I2其密度逐渐增大,D正确;
故选B。
8.D
【详解】A.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错误;
B.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错误;
C.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C错误;
D.硫化钾形成过程中钾失去电子,硫得到电子,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S为16号元素,硫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离子结构示意图: ,故A正确;
B.甲烷为正四面体构型,空间填充模型为: ,故B正确;
C.正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球棍模型为: ,故C正确;
D.的电子式应该是氧在中间,氢和氯在两端,即 ,D不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根据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a是HCl、b是Cl2、c是HClO、d是ClO2、e是NaClO3等氯酸盐。
【详解】A.根据归中反应规律,HCl与氯酸盐反应可能生成和,故A正确;
B.根据价键规律,HClO的电子式为,B正确;
C.没有有漂白性,故C错误;
D.HCl和二氧化锰反应可制得,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见光分解得HCl,故D正确;
选C。
11.A
【详解】Z有+6和-2价,则Z为S元素,W和T均为-1价,W的半径小于T,则W为F元素,T为Cl元素,X为+2价,Y为+3价,且半径均大于F,则X为Mg元素,Y为Al元素。
A.Mg的价电子为3s2,s轨道中的2个电子为全满的稳定状态,所以Mg的第一电离能较大,比相邻的Al要大,选项A正确;
B.F的非金属性强于S,F得电子能力强于S,所以F的电负性强于S,选项B错误;
C.HF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比HCl要高,选项C错误;
D.没有指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若氯的低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合物,如HClO是弱酸,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2.C
【分析】根据图象中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1)溶液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可知,X、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硝酸,高氯酸,结合原子半径,X为N,Z为Cl,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更强,应该是二元强酸硫酸,因此W为S,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应该为一元强碱,根据原子半径和短周期主族元素,得出M为Na,Y半径比N大一点,但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较弱,则Y为C,因此X、Y、Z、W、M分别为N、C、Cl、S、Na。
【详解】A选项,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2S,故A正确;
B选项,Y的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故B正确;
C选项,W的气态氢化物硫化氢是弱酸,故C错误;
D选项,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X、M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N3->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 HNO3 减少 HF NaOH+Al(OH)3 =Na[Al(OH)4]或Al(OH)3 + 2NaOH=NaAlO2 + 2H2O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F、f为Na、g为Al、h为Br,i为Kr。
【详解】(1)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化学式为HNO3,故答案为:HNO3;
(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b、c、d、e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3)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HF更稳定,故答案为:HF;
(4)f、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 =Na [Al(OH)4]或Al(OH)3 + 2NaOH=NaAlO2 + 2H2O,故答案为:NaOH+Al(OH)3 =Na[Al(OH)4]或Al(OH)3 + 2NaOH=NaAlO2 + 2H2O。
14. 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E A 金属性逐渐减弱
【分析】(1)①实验目的为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②根据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比较;
③根据实验1和3,4和5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1)①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②实验方案2:向H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反应置换出硫单质,故对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淡黄色沉淀,故答案是:E;实验方案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对应的实验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故答案是:A;
③根据实验1和3,说明与水反应时钠比镁剧烈,即钠的金属性比镁强。根据4和5,说明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比铝剧烈,即镁的金属性比铝强。由以上分析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a>Mg>Al,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识,注意根据金属的活泼性来确定金属和水以及酸反应的现象以及剧烈程度的大小,根据实验步骤确定所研究的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并总结递变规律。
15. ① ③⑤⑥ ②④⑦ ①③⑤⑥ ⑧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金属原子之间存在金属键,据此分析。
【详解】①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②是共价化合物,③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④是共价化合物,⑤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⑥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⑦是共价化合物,⑧A1在熔融状态下和固态时都能导电。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①;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③⑤⑥,其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④⑦;
(4)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①③⑤⑥;
(5)熔融状态下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物质是⑧;
(6)水属于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存在共价键,明确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即可解答。
16.(1)
(2)第四周期第ⅢA族
(3) +4 AsH3
(4) HF <
(5)BD
【分析】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
【详解】(1)Cl-的离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是18,结构示意图;;
(2)Ga和Al同主族,在Al的下一个周期,处于周期表中即第四周期第ⅢA族;
(3)Sn和碳同主族,最高价是+4价;As位于第VA族,最低负价是-3价,气态氢化物为AsH3;
(4)①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HF;
②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H3AsO4、H2SeO4的酸性为H3AsO4<H2SeO4;
(5)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In>Se,故A错误;
B.Se为非金属元素,In的金属性比Se强,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In的金属性比Al强,故C错误;
D.In为+3价,Se为-2价,则硒化铟的化学式为In2Se3,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17. 第6、7周期有镧系和锕系元素 ⅢB C 4 14
【详解】(1)第6、7周期在第ⅢB族中出现了镧系、锕系,每个系的一个空格包含了15种元素,则第6、7周期比第4、5周期多了14种元素。
(2)第6、7周期在第ⅢB族中出现了镧系、锕系,每个系的一个空格包含了15种元素,故ⅢB族含有元素最多。
(3)观察每一周期的元素数发现,它们都是偶数,规律如下:
从中可发现,它们遵循2×n2,除第1周期外,重复一 次,故第8周期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2×52=50,故选C。
(4)如将现行族号取消,并按从左到右顺序将原有的各族依次称为1~18纵列,则32号元素锗(Ge)位于第四周期第14纵列。
18. N Na HClO4 Al(OH)3+OH-=AlO+H2O F->Na+>Al3+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X是C元素、E是N元素、H是F元素、J是Na元素、M是Al元素、Z是Cl元素。
【详解】(1) X是C元素,C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J是Na元素、Z是Cl元素,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C、N的非金属性较强的是N元素。
(3)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
(4)Al、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Al(OH)3、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2O;
(5)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F-、Na+、Al3+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Na+>Al3+。
19. 碱溶液(NaOH溶液) cdbae 溶液蓝色刚好褪去 AC
【分析】根据NO2的性质,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氮的氧化物有毒,不能排放到大气中,用碱液吸收,并写出离子方程式;根据SO2与I2反应由I2的量,算出SO2的量,用排液法测出其它气体的量,进而计算SO2的含量;根据SO2的还原性可与KMnO4、溴水反应且现象明显判断;据此解答。
【详解】(1)①NO2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其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答案为3NO2+H2O=2HNO3+NO。
②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对燃料中的硫化物进行脱硫处理,对废气中的氮的氧化物用碱液(NaOH溶液)吸收,避免排放到空气中污染大气,N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H2O,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3-+NO2-+H2O;答案为碱溶液(NaOH溶液),2NO2+2OH-=NO3-+NO2-+H2O。
(2)①因废气中的SO2能与I2发生化学反应:SO2+I2+2H2O=H2SO4+2HI,当B中蓝色恰好变成无色时,说明SO2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的I2的物质的量即可求出SO2的体积,剩余气体N2和O2可用排水法(短管进,长管出)而测出二者的体积即可求出SO2的体积分数,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原料气→c→d→b→a→e;答案为cdbae。
②装置B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2I-+SO42-+4H+;碘的淀粉溶液是蓝色,当蓝色恰好变成无色时,说明碘单质全部反应,应停止通气,否则二氧化硫吸收不完全,造成误差;答案为SO2+I2+2H2O=2I-+SO42-+4H+,蓝色恰好变成无色。
③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且现象明显;氢氧化钠虽能吸收二氧化硫但无明显现象;溴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且现象明显;氨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无明显现象,AC正确;答案为AC。
20.(1)共价键、离子键
(2)HNO3
(3)HF
(4)Al(OH)3+OH-=[Al(OH)4]-
(5)第八周期ⅠA族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⑨号元素分别为H、C、N、O、F、Na、Al、Cl、K。
【详解】(1)H、O、K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KOH,含有O原子和H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氢氧根和钾离子形成的离子键;
(2)同周期自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强,所以C、N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HNO3;
(3)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所以F、Cl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大的HF;
(4)N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5)目前发现的118号元素为第七周期零族,则119号元素位于第八周期ⅠA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