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正确的是
A.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保险丝
B.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2.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软水
B.相互刻画区分铜片和黄铜片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可将一氧化碳烧掉
D.用水区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3.化学实验中经常会涉及到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4.“碳捕捉技术”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CO2,反应③利用了该技术,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气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B.反应②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反应③是乙与NaCl溶液反应 D.甲可用作燃料,乙可用于人工降雨
5.某同学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Zn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B.将Zn丝分别放入Cu(NO3)2溶液、AgNO3溶液中
C.将Cu丝分别放入Zn(NO3)2 溶液和AgNO3溶液中
D.将Zn丝、Cu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将Ag丝放入CuSO4溶液中
6.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工业制取金属钛(Ti)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氩气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在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该反应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钛强
7.下列“类推”错误的是
①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酸中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1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全部
8.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CuCl2溶液
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10.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的化合物,下列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A.CuSO4 B.HNO3 C.FeSO4 D.Na2CO3
11.检验溶液中存在的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Cl-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加入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沉淀生成,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D.加入Mg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OH-
12.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中子不带电,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中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现象是 。
(2)实验B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通过观察①③两支试管中铁丝的变化,可得出铁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 (填序号)两支试管中铁丝的变化,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结论。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若只用大小相同的滤纸片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滤纸片的摆放方法是 。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家庭用到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写化学式)
(3)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其原因 。
(4)在生产、生活中常使用大量的钢铁,钢铁与 、 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采用 (写出一种)的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5)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常含用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起到补血的作用,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15.Ⅰ金属及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目前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的硬度 (填“大”或“小”);
(3)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它的成分是 铁制品表面易生锈,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Ⅱ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5.5mL的水,需要的合适仪器是 ;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 ;
(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 ;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16.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1)碳酸钙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若要制备20g碳酸钙,需要10.6%的碳酸钠溶液多少克?
(3)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①生石灰加入水,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比乙同学更优,理由是 。
③高温煅烧22g石灰石(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0.1%)
17.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请说明原因。
(1)银和稀硫酸: ;
(2)铁和硫酸锌溶液: ;
(3)镁和硫酸铜溶液: ;
(4)铜和稀盐酸: ;
18.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下列物质中[a.Mg b.Fe c.Ag d.Zn]A不可能是 (填标号)
(2)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三、实验题
19.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至少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 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 于”或“小于”)10%。
(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试管 (填序号)中溶液变为红色。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 (填“强”或“弱”),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两者的活动性,请写出具体的方案: 。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1,判断溶液X是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2(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或“释放”)能量的结论。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 。
20.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 铜 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 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 铜片 银片 硫酸锌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定计划】
(1)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 硫酸锌溶液 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 银片 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 铜片 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你的设计方案是
【进行实验】
(2)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将打磨过的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金属活动性:Cu Ag(填“>”或“<”)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金属活动性:Zn Cu(填“>”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释与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反思与评价】
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
(4)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简要说明其验证方法:
(5)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 较好
(6)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四、计算题
21.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m 0.04 0.02
试求:
(1)m的数值 。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3)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该温度下稀硫酸的密度近似认为等于水的密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保险丝的特点是熔点低,略微有短路造成的温度升高就会自动断开,错误;
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正确;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净水,不是消毒,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对应关系不成立,故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此实验可行;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相互刻画,黄铜片痕迹不如铜片明显,所以可用互相刻划的方法区分纯铜片和黄铜片,此实验可行;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此实验不可行;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因此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此实验可行。
故选C。
3.A
【详解】A、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操作可将剩余的铁粉和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分离开,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均可以使酚酞变红,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C、点燃的方法无法控制氧气的多少,可能会导致二氧化碳中混有氧气或者一氧化碳未除尽,且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钡和硫酸镁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镁,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分析】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气体,能够相互转化,乙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钠,则甲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
【详解】A、由分析可知,乙为二氧化碳,则反应①可能是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即反应①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选项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甲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则反应②可以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C、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钠反应,选项错误;
D、甲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二氧化碳的固体极易升华,具有制冷效果,可以用人工降雨,选项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将Zn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比铜活泼,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将Zn丝分别放入Cu(NO3)2溶液、AgNO3溶液中,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比铜活泼,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锌比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将Cu丝分别放入Zn(NO3)2 溶液和AgNO3溶液中,铜与硝酸锌不反应,说明锌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D、将Zn丝、Cu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氢前,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由此得出锌比铜活泼,将Ag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银与硫酸铜不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一种是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中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氩气(Ar)环境中,由于氩气是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不是催化剂,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在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钛强,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①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类推正确;
②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比如氢氧化钠是碱,故选项类推错误;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金属铁也能与盐酸反应,但生成的是FeCl2和H2,故选项类推错误;
故选A。
8.B
【详解】A、铜不与MgSO4溶液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选项正确;
B、镁、铜都不与KCl溶液反应,无法判断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项错误;
C、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选项正确;
D、镁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锌,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选项正确,故选B。
9.D
【详解】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溶液被稀释,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不符合题意;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一开始无气体产生,后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待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锌比铁活泼,故锌反应速率快,铁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 ,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故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故硝酸铜的质量一开始不变后逐渐减小至零,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四种物质中,CuSO4、FeSO4、Na2CO3均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构成的,属于盐,而HNO3是由氢离子和酸根构成的,属于酸,故选B。
11.C
【详解】A、硝酸银中的银离子能与氯离子及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氯化钡溶液能与含银离子及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沉淀,故B错误;
C、加入盐酸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含银离子,加入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
D、硫酸镁能与氢氧根离子或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但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空气,错误;
B、中子不带电,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中子,如原子、分子不带电。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二氧化碳和水中有碳、氢、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确;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C。
13. 瓶子变瘪 铁生锈需与水接触 ②③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滤纸片距离酒精灯加热的位置一近、一远
【详解】(1)实验A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变小,瓶子会变瘪;
(2)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反应,二者同时具备;实验B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③中的铁丝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丝会生锈,氧气减少,试管内气压减小,试管内水面上升;①中的铁丝只与氧气接触,没有发生锈蚀,对比①③可得出铁生锈还需要与水接触的实验结论;②中的铁丝只与水接触没有和氧气接触,没有发生锈蚀,因此若要得出铁生锈还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结论,需要对比的是②③;
(3)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同时满足,就会燃烧。实验C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说明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的着火点低,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若只用大小相同滤纸片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滤纸片的摆放的位置距离酒精灯加热的远近不同可以实现温度高低不一样,因此摆放方法是滤纸片距离酒精灯加热的位置一近、一远。
14. 单质 CH4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氧气 水 涂油漆(或其他合理答案) Fe+2HCl=FeCl2+H2↑ 置换反应
【详解】(1)“沙里淘金”可以直接获得金属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单质形式存在;
(2)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家庭用到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化学式为CH4;(3)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其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钢铁与氧气、水接触容易生锈,在钢铁表面增加保护层,即采用涂油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等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5)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起到补血的作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15. Cu、Fe、Al 大 (或氧化铝) 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 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1/3
【详解】I、(1)活动性弱的金属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并比较容易冶炼,故人类使用金属的顺序正好和金属的活动性相反,所以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Cu、Fe、Al;
(2)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要大,钢就比纯铁硬度大的多;
(3)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II、(1)量取5.5mL的水,需要一种合适的仪器是1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6.(1)盐
(2)设需要10.6%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
答:需要10.6%的碳酸钠溶液200g;
(3) 放出 不需高温条件,节约能源 90.9%
【详解】(1)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碳酸钙属于盐;
(2)解析见答案;
(3)①生石灰加入水,放出热量;
②甲同学: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乙同学:石灰石高温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需要高温,消耗能源;
③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9%。
17. 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位于H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稀H2SO4中的H; 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位于Zn的后面,不能置换出Zn; ; 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的后面, 不能置换出稀盐酸中的H。
【详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位于H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稀H2SO4中的氢,故填: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位于H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稀H2SO4中的H;
(2)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铁和硫酸锌溶液不反应,故填: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位于Zn的后面,不能置换出Zn;
(3)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稀盐酸中的氢,故填: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的后面, 不能置换出稀盐酸中的H。
18. c 复分解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
【详解】(1)A为金属单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和盐酸反应,氢后面的金属和稀盐酸不反应,a、b、c、d中的金属Mg、Fe、Zn和盐酸反应,银和盐酸不反应;
故答案为c;
(2)①C是碳酸钠,能与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②D是能与碳酸钠反应的碱,可以是碱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2HCl+Ca(OH)2═CaCl2+2H2O。
19.(1) 烧杯 搅拌,加快氢氧化钠溶解速率 72 大于
(2) 1 弱 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到硫酸铜溶液中,锌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可推知金属活动性:Zn>Cu(合理即可)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 稀盐酸 NaOH、NaCl 释放 随反应的进行,压强增加
【详解】(1)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称量需要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需要量筒、胶头滴管;溶解需要玻璃棒、烧杯;所以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烧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氢氧化钠溶解速率;
②需要氢氧化钠质量=100g×10%=8g,水的质量=80g-8g=72g,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水的体积偏小,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
(2)①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酚酞不变色,故试管1中溶液变为红色;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锌与盐酸反应,锌排在氢前面,铜与盐酸不反应,铜排在氢后面,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 Zn 弱;可以利用金属单质和盐溶液进行验证,方案为:将打磨过的锌片(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因为锌会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所以可推知金属活动性:Zn>Cu(合理即可);
③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①由图-4开始时溶液pH小于7,反应后pH增加,最后大于7,说明溶液X是盐酸,将氢氧化钠滴加到盐酸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进行到60s时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Cl;
②由图-5可知,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
③由于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增加,故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随反应的进行,压强增加。
20.(1)锌片 铜片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答案不唯一)
(2) 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 将打磨过的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
(3)Zn>Cu>Ag
(4)将打磨过的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Cu>Ag;再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入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
(5)一 二
(6)节约金属资源,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详解】(1)还可选择:锌片 铜片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氢前,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锌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打磨过的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现象为: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故金属活动性:Cu>Ag;
现象为: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说明实验操作是:将打磨过的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以上分析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
(4)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实验方法为:将打磨过的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Cu>Ag;再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入反应后的溶液中,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
(5)方案一、二较好,因为方案一、二操作简单,使用试剂较少;
(6)试管中的金属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1.(1)0.04
(2)设锌质量为x,反应生成氢气质量:0. 04g+0. 04g+0. 02g=0. 1g
x=3. 2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 5%。
(3)15mL时,稀硫酸和锌正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04g,15mL的稀硫酸大约为15g,设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
解得y=1.96g
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1%。
【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1)由第二次实验数据可知,15mL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0. 04g,因此m的数值是0. 04g,故填:0. 04;
(2)见答案;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郑州市五校联考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