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已知甲、乙、丙、丁四个容器分别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稀硫酸、热氢氧化钠溶液、滴有红墨水的水,固体混合物X通过皮带传输机将不同物质筛选到四个容器中,一个容器有且只进入一种物质。甲容器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容器中进入的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丙容器溶液中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温度逐渐降低,物质进入丁容器后振荡,静置片刻,颜色逐渐变浅褪去,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苏打 B.乙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铁粉
C.丙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生石灰 D.丁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活性炭
2.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室温下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
B.甲曲线上的M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
C.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D.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B.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C.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4.“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Cu2(OH)2CO3一定是碱
B.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醋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
C.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钠离子的电子数多于钠原子的电子数
D.一定温度下,在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固体A,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6.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 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CaO CaCO3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C CO2 CO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需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的pH小于7雨水都是酸雨
C.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所以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D.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Cl固体与NaOH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B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用6%的NaCl溶液稀释成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 用50mL量筒量取25mL6%的NaCl溶液,加水至50mL,搅拌至充分混匀
D 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CaCl2 取样,向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A.A B.B C.C D.D
9.大连樱桃,全国闻名。樱桃适宜生长于中性土壤中,下列是不同土壤的pH,适宜种植樱桃的是
A.pH=9.2 B.pH=8.5 C.pH=7.0 D.pH=5.8
10.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需要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加入无色酚酞后不变色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木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11.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药品或方法
A 鉴别真假黄金 用火烤后,变黑的是假黄金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用活性炭
C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碳层
A.A B.B C.C D.D
12.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NaCl B.KOH C.MgO D.Cu
二、填空题
13.按要求写化学用语:
(1)纯碱 ;
(2)二氧化硫分子 ;
(3)两个硝酸根离子 。
14.生活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 生石灰 B 盐酸 C 熟石灰 D 活性炭
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少量存在于人的胃液中,能帮助消化的是 ;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3)常用于防毒面具的是 ;
(4)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5.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
A一角硬币
B陶瓷餐具
C铜制水壶
D塑料椅子
(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填元素符号)。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金属的应用与金属活动性密切相关。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现有试剂:铁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稀硫酸。(金属均已打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是实验室最常见的溶剂。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 。
(2)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 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3)自来水净化中用来消毒用的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如果出现氯气泄露,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是 。
17.某实验探究小组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如图一),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用pH探测仪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二),则实验中胶头滴管所加入的X溶液是 (填名称),当加入的X溶液质量为50g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色。
(2)实验小组同学绘制了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三)(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热量散失忽略不计)。该图说明该中和反应 (“吸热”或者“放热”)。实验中各同学所得温度变化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拓展研究]
(3)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上图图一反应的整个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
那么,N点溶液中的离子个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点。N点对应溶液中的阴离子为 (填符号)。
18.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用石灰石制生石灰的分解反应 ;
(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制铁 ;
(3)稀盐酸与烧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
三、实验题
19.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和设计的问题。
(1)量取的蒸馏水,最好选用的量筒规格是 (填序号)。
A. B. C. D.
(2)向如图1所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填序号),可能引燃铜片上的白磷。
A.浓硫酸 B.硝酸铵 C.氯化钠
(3)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中,往点滴板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其中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孔穴 (填孔穴编号)。
20.下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3)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述装置中 (按装置连接顺序,填装置序号)组合。
(4)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气体应从导管 (填"a”或“b”)端通入。
四、计算题
21.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第5份
取样品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60.0 90.0 120.0 150.0
产生气体质量(g) 0.3 m 0.9 1.0 n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n的数值应该为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份,硫酸已经反应完全了。
(3)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甲容器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固体中含有酸性物质,苏打溶液呈碱性,故A不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故B不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不正确;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强的吸附性,可除去色素,故D正确。
故选:D。
2.B
【分析】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详解】A、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导电性不可能为0。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错误;
B、甲曲线上的M点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对应的溶液呈中性,正确;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没有减少,错误;
D、乙曲线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对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始终显红色,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故选项推理正确;
D、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4.B
【分析】A、根据碱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酸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酸的性质来分析。
【详解】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但Cu2(OH)2CO3不是碱而是盐,选项错误;
B、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醋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选项正确;
C、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选项错误;
D、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但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5.C
【详解】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而不是中和反应,说法正确;
B、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故必有单质生成,说法正确;
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变成稳定结构,故钠离子的电子数小于钠原子的电子数,说法错误;
D、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所以,在一定温度下,向A的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一定可以成为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Cu、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D。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A
【详解】A. 点燃氢气前需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
B. 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5.6雨水是酸雨,故B不正确;
C.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氯化铵中就不含有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
D. 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或碳酸氢盐,故D不正确。
故选:A。
8.C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水测温度区分,正确;
B、灼热的铜和氮气不反应,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所以可以除去氧气得到纯净的氮气,正确;
C、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稀释溶液。错误;
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不和碳酸钠反应,所以如出现沉淀说明混有氯化钙,正确;
故选C。
9.C
【详解】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pH=7的溶液呈中性;
A.pH=9.2>7,呈碱性,不适宜种植樱桃,此选项错误;
B.pH=8.5>7,呈碱性,不适宜种植樱桃,此选项错误;
C.pH=7.0 ,呈中性,适宜种植樱桃,此选项正确;
D.pH=5.8<7,呈酸性,不适宜种植樱桃,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0.C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燃烧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不是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入无色酚酞后不变色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木棍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木材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气能支持燃烧、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B
【详解】A、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黄金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也与氧气不反应,故用火烤后,变黑的是假黄金,不符合题意;
B、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能用活性炭,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不符合题意;
D、通过灼热的碳层,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是一种盐,所以错误.
B、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氢氧化钾符合碱的定义,所以正确.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镁符合定义,是一种氧化物,不是碱,所以错误.
D、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铜符合定义,是一种金属单质,所以错误.
故选B.
【点睛】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1)Na2CO3
(2)SO2
(3)
【详解】(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
(2)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SO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14. B A D C
【详解】(1)少量存在于人的胃液中,能帮助消化的是盐酸;
(2)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
(3)活性炭能吸附有毒气体,常用于防毒面具;
(4)熟石灰呈碱性,能改良酸性土壤。
15. AC Al 取打磨后的铁片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铁片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详解】(1)A、一角硬币属于金属材料;
B、陶瓷餐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铜制水壶属于金属材料;
D、塑料椅子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填:AC;
(2)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符号为Al。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4)由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置换出来,能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打磨后的铁片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铁片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6. 胶头滴管 氧气(O2) 氢原子、氧原子 NaCl
【详解】(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2)图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中,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O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3)由Cl2+2NaOH=X+NaClO+H2O可知,反应前氯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钠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是2个,则X的化学式是 NaCl。
17.(1) 氢氧化钠溶液 蓝
(2) 放热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或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质量不相等
(3) 大于 、
【详解】(1)pH随着X溶液的加入逐渐增大,说明是将碱性溶液加入酸性溶液中,X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X溶液质量为50g时。溶液pH>7,显碱性,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填:氢氧化钠溶液;蓝;
(2)随着X溶液的加入温度逐渐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放热,实验中各同学所得温度变化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或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质量不相等,故填:放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或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质量不相等;
(3)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二者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M点导电率最低说明此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P点溶液中含有离子总数与M点离子总数相等,随着氢氧化钠的继续加入,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加,导电率变大,离子总数也不断增加,N点时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阴离子为、,故填:大于;、。
18.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工业上用CO在高温下和赤铁矿石反应炼制铁,同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3)稀盐酸与烧碱发生的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
19. C A 1
【详解】(1)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为减小误差,量筒量取18.0mL蒸馏水应选择25mL量筒。
(2)要引燃铜片上的白磷,该物质溶于水需放出热量,环境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
(3)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中,就是根据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1中的水为中性,紫色石蕊不变色,起对照作用。
20.(1)分液漏斗
(2) B
(3)BFD
(4)a
【详解】(1)标号①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
(3)实验室一般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需将气体通过F装置进行干燥,因此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述装置中BFD;
(4)用F装置干燥氧气,要保证氧气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应“长进短出”,应从a端通入。
21.(1)0.6
(2)1.0
(3)1、2、3
(4)设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为x。
解得x=32.5g
所以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
【分析】从第一组数据中看出:每30.0克的硫酸反应就会同时产生0.3克的气体,到第四份硫酸的加入还有气体产生,说明第二组中的酸完全反应,因此m为0.6克,第四次加入的酸如果完全反应会产生0.3克气体,但是只得到0.1克,说明其中的酸没有完全反应,进一步说明第四次中的锌已经不足,所以再加入酸,也不会反应,所以n为1.0克。
【详解】(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表中m的数值为:0.6,n的数值应该为:1.0;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第1、2、3份硫酸已经反应完全了;
(3)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解:设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为x。
解得x=32.5g
所以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