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6.3.2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答案)


6.3.2 物质的溶解性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能证明某氯化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B.取出少量该溶液,降温,有氯化钾晶体析出.
C.取出少量该溶液,升温,无氯化钾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5.在相同温度下,在盛有等质量饱和食盐水和不饱和食盐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一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B.两个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C.两个乒乓球高出液面的部分不相同
D.两只烧杯中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7.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1℃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80g 溶液
C.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如图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甲
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
C.乙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t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丙>乙>甲
9.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升高温度均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10.喝汽水时会有打嗝现象发生,从而使气体溶解度减小的原因是(  )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压强增大 D.压强减小
11.下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
C.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12.氯化钠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大
B.硝酸钠溶液比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高
C.在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会有硝酸钠析出
D.将4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溶液质量分数为40%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时,将40g固体(固体a、b中的一种)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②;再加5g固体,现象如图③。
13.上述溶液饱和的是(  )
A.① B.② C.①③ D.①②③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
B.②中蒸发水后可析出固体
C.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1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集气瓶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不准确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1处
16.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B.将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20~30 ℃之间
D.除去碳酸钠浓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法
17.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降温加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升温减压
18.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硝酸钾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30℃时,硝酸钾溶液一定比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向2份100g50℃的水中分别加入20gNaCl和20gKNO3充分溶解,降温到25℃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填空题
19.打开易拉罐拉环有大量的气泡冒出的原因是   ?
20.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   现象。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
(3)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把铝元素定位食品污染源之一。易拉罐表面的含有铝的氧化物   (填化学式)需要加以适当控制。
(4)“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结果酒精引发了火灾事故。由此可知,酒精具有   性(答一条即可)
21.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任写一种)    
2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
(2)   (填“t1℃”或“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3.已知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35℃时,KNO3的溶解度   NH4Cl的溶解度。(填“>”或“=”或“<”)
(2)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H4Cl固体,可采用   获得KNO3晶体。(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25℃时,将15克KNO3固体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20℃时,饱和NH4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不能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从食盐水中析出氯化钠晶体的原因是   。
(2)乙是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由水蒸气转化为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比较烧瓶中和试管中水的硬度大小的操作是:各取等量烧瓶中和试管中的水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药,观察   。
(3)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把燃烧匙插入瓶内太过缓慢(其他操作都符合题意),根据所观察到的   。得出所测氧气体积大于空气体积的1/5。
四、综合题
2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所示:
(1)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    (选填(“T1”、“ 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3)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甲”或“丙”).
26.溶解度的应用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
(2)小东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   g 碳酸钠;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3)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27.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   (选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从图2中你可知道的信息   (写一条)。
(3)要使B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一种方法即可)。
五、计算题
2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   g。
(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 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说法不符合题意;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说法不符合题意;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说法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的缝隙流下,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过滤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能证明某氯化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说明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答案】A
【解析】【解答】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分析;根据乳化作用分析;根据溶液定义分析。
4.【答案】C
【解析】【解答】海水晒盐的原理是经过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分析,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原理来实现的。
5.【答案】D
【解析】【解答】A. 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两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相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两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相同,但由于两种溶液的密度不同,所以两个乒乓球高出液面的部分不相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饱和食盐水导电能力强于不饱和溶液食盐水,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粒子的多少有关,进行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剂,碘是溶质,故A不符合题意;
B、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中不会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所以不会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固体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水高,凝固点比纯水低;在积雪上撒盐,盐溶于水时形成的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碘酒中酒精是溶剂;
B.蔗糖不导电;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7.【答案】C
【解析】【解答】A、t1℃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因为没有指名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t3℃时,甲的溶解度是40g,50g水中加入30g甲,最多溶解20g,形成溶液的质量=20g+50g=70g,溶液的质量不是80g,不符合题意;
C、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随着温度降低,甲溶解度降低,析出晶体;丙溶解度升高,故质量分数不变,故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符合题意;
D、如图2滴入水后,水和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温度升高,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故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得出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8.【答案】D
【解析】【解答】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在该温度下,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由于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大小,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乙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t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丙所需水的质量较多,甲所需水的质量最小,因此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丙>乙>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答案】B
【解析】【解答】A、不是任何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如乙醇溶液不导电,不符合题意;
B、由溶液的概念可知,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符合题意;
C、因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变小,有固体析出,溶液还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对易溶于水的物质来说,浓稀溶液中只是溶质的多少不同,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溶液能导电分析; 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关系分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人体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说明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解答
11.【答案】C
【解析】【解答】A. 没有明确温度,无法比较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t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8.6%,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t3℃时,溶解度曲线从上到下依次是乙,甲,丙,所以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 t1℃时,溶解度曲线从上到下依次是丙、乙、甲,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2.【答案】A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20℃时,硝酸钠的的曲线在上面,硝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故A正确,符合题意;
B. 溶液的状态未知,无法比较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没有意义,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在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继续溶解,不会析出硝酸钠,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将4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氯化钠是否完全溶解未知,如果氯化钠完全溶解,则得到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8.6%,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答案】13.D
14.D
15.B
【解析】【分析】(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形成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②③均为t2℃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3)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瓶内气体膨胀,气压增大,集气瓶中液面下降;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冷却到室温后瓶内气压明显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瓶内液面上升。
13.t1℃时,将40g固体(固体a、b中的一种)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则①为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固体全部溶解,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40g,b的溶解度小于40g,故该固体为a,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a,故②恰好饱和;再加5g固体,固体不能继续溶解,③还是饱和溶液,故①②③均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D;
14.A、由(1)的分析可知,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不符合题意;
B、由(1)的分析可知,②中溶液恰好饱和,蒸发水后可析出固体,不符合题意;
C、③中溶质质量为40g,溶剂质量为100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不符合题意;
D、②③均为t2℃时的饱和溶液,温度相同,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A、该实验过程中,有气体参与反应,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集气瓶中液面下降,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液面上升,符合题意;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集气瓶内气体的受热膨胀逸出,可以减少误差,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实验成功的标志为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1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解析】【解答】A. 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A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故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的晶体质量不相等,B符合题意;
C.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20~30 ℃之间,C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用降温结晶法使之从溶液中析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就是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答案】A
【解析】【解答】温度越低、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故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加压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温度越低、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分析。
18.【答案】D
【解析】【解答】A、10℃时,硝酸钾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小,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大小,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不能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25℃时两种物质溶解度都大于20g,向2份100g 50℃的水中分别加入20g NaCl和20g KNO3充分溶解,降温到25℃时都是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答案】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解析】【解答】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而当温度一定时,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瓶盖打开,瓶中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能溶解的气体就会冒出。
【分析】根据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分析。
20.【答案】(1)乳化
(2)压强
(3)
(4)可燃
【解析】【解答】(1)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产生的是乳化现象;
(2)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打开瓶塞的过程是瓶内压强的改变过程,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溶解度的改变;瓶盖打开后气体喷出来,说明压强减小后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3)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故氧化铝化学式为 ;
(4)“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结果酒精引发了火灾事故。由此可知,酒精具有可燃性。
【分析】(1)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推导氧化铝化学式。
(4)可燃物具有可燃性。
21.【答案】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质[ca(OH)2];③恒温蒸发溶剂;④加入CaO
【解析】【解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衷曲温文戒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加入氧化钙等方法。
【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22.【答案】(1)40g
(2)t1℃
(3)饱和溶液
(4)B>A>C(BAC)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2)由图可知,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横坐标为t1℃,因此, 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t2℃时,A的溶解度是40g,也就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A,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A,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4)t2℃时,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A>B>C,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为A>B>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C的质量分数不变,A、B的质量分数下降且有溶质析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是:B>A=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应为B>A=C,但t1℃时C的溶质质量分数与t2℃的相等,且小于A在t1℃的,故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的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提纯方法
23.【答案】(1)>
(2)降温结晶
(3)不饱和溶液
(4)27.1%
【解析】【解答】(1)NH4Cl、KNO3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NH4Cl、KNO3的溶解度在30-40℃时溶解度大小可知,则在35℃时,KNO3的溶解度>NH4Cl的溶解度。故填:>(2)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NH4Cl受温度影响较小,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H4Cl固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KNO3晶体。故填:降温结晶(3)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在31.6g-45.8g之间,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5.8g-22.9g,25℃时,将15克KNO3固体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溶液(4)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0℃时,饱和NH4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填:27.1%
【分析】(1)根据表中同温度下硝酸钾与氯化铵的溶解度数值分析;
(2)根据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可用降温结晶获得晶体分析;
(3)根据溶解度中溶质和溶剂质量对比判断所给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分析;
(4)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
24.【答案】(1)蒸发皿;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水分子间间隔;试管中泡沫多浮渣少,烧瓶中泡沫少、浮渣多
(3)集气瓶中液面上升的高度高于刻度“1”
【解析】【解答】(1)甲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蒸发皿;
不能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从食盐水中析出氯化钠晶体的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溶液降温后,基本不会析出氯化钠晶体。
(2)乙是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由水蒸气转化为水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故发生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比较烧瓶中和试管中水的硬度大小的操作是:各取等量烧瓶中和试管中的水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试管中泡沫多浮渣少,烧瓶中泡沫少、浮渣多。
(3)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把燃烧匙插入瓶内太过缓慢,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膨胀,但未参加反应,被排到外界空气中,根据所观察到的集气瓶中液面上升的高度高于刻度“1”。得出所测氧气体积大于空气体积的1/5。
【分析】(1)根据蒸发所用仪器及结晶方法选择看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分析;
(2)根据物质状态改变是分子间隔改变、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为硬水,多的为软水分析;
(3)根据测氧气体积含量时减少氧气体积即为补充的水的体积分析。
25.【答案】(1)甲>乙>丙
(2)T2
(3)丙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2) T2℃时,乙和丙两曲线相交于一点,其溶解度相等;(3)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丙,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分析】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任意一个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温后丙的低温饱和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26.【答案】(1)先增大后减小
(2)1.8;有晶体析出
(3)A;Na+、OH-、H2O
【解析】【解答】(1)根据图表数据可知,20℃至5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0℃至10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1.8g碳酸钠,此时加入47g碳酸钠,有25.2g固体剩余,升温至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8.8g碳酸钠,此时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1.8g碳酸钠,升温至60℃,100g水中最多溶解46.4g碳酸钠,所以有晶体析出。
(3)20℃时,向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碳酸钠溶液的溶解度增大,未溶的碳酸钠会继续溶解,所以碳酸钠粉末减少,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微粒有Na+、OH-、H2O。
【分析】(1)20℃至5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0℃至100℃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减小;
(2)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1.8g碳酸钠;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碳酸钠溶液的溶解度增大。
27.【答案】(1)B
(2)甲、乙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等(合理即可)
(3)加热或者增加溶剂
【解析】【解答】(1)20℃时,B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从图2中可知甲、乙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等(合理即可);
(3)20℃时,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N,要使B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或者增加溶剂。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8.【答案】(1)20%
(2)150
(3)他不能达到目的,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析】【解答】(1)由图,20 ℃时,甲的溶解度为25 g,其含义是20 ℃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2.5g甲,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故填:20%(2)10℃时,乙的溶解度为1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50g×13.0%=(150g+x)×6.5%,x=150g。故填:150(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恒温蒸发水,温度不变,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他不能达到目的。故填:他不能达到目的,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掌握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关键。溶液的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浓缩时,要注意溶液在该温度下浓度为多少时就已经达到饱和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无答案听力音频和原文)

下一篇: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数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