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单元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若铜中含有杂质银,可形成原电池,且铜作正极
B.如图所示,当有电子转移时,有0.1mol Cu2O生成
C.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的电解池如图所示,铜电极发生
D.若图所示的装置中,则极是负极,极可以是铜
2.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如图),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KNO3溶液制氨。工作时H2O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H+和OH-,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卯榫”结构的双极膜中的H+移向电极b,OH-移向电极a
B.b电极的反应式为
C.每生成,双极膜处有的解离
D.“卯榫”结构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溶液制氨,是因为这种双极膜表面积型大,更有利于电子通过
3.实验小组研究金属电化学腐蚀,实验如下:
实验 装置 5min时现象 25min时现象
I 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出现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
Ⅱ 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Ⅱ中时出现红色区域,说明铁钉腐蚀速率比Ⅰ快
B.实验Ⅱ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C.实验I如果使用纯铁材质铁钉能减慢其腐蚀速率
D.若将Zn片换成Cu片,推测Cu片周边会出现红色,铁钉周边会出现蓝色
4.周期表中Ⅵ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氧元素常见单质有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燃烧热为,可将转化为和;硫的常见氧化物为和,可做漂白剂;亚硫酰氯()为黄色液体,遇水发生水解;Se是不溶于水的半导体材料,可通过还原()制备;工业上可电解与混合溶液制备过二硫酸铵,过二硫酸铵与双氧水中都含有过氧键()。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的燃烧:
B.亚硫酰氯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C.还原水溶液中的:
D.电解法备时的阳极反应:
5.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实现铜的电解精炼,a极为精铜,离子导体为硫酸酸化溶液
B.图②装置中电子由电极流向电极,盐桥中的移向溶液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获得保护
D.图④两个装置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同,正极上均产生氢气
6.将图1所示装置中的盐桥(琼脂—饱和溶液)换成铜导线与石墨棒连接得到图2所示装置,发现电流计指针仍然有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铁棒质量减少,则乙池溶液的质量减少
B.图2丙池中石墨c电极附近减小
C.图1中的石墨电极与图2中丁池石墨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同
D.图2中电流方向为石墨c→铜丝→石墨b→石墨a→电流计
7.己知四甲基氢氧化铵是一种有机强碱,常用作电子工业清洗剂。以四甲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电渗析法合成,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P型半导体电势高
B.c为阳离子交换膜,e为阴离子交换膜
C.b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D.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两极共产生气体(标准状况)
8.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质子交换膜主要成分为全氟磺酸聚合物,吸水后,强疏水性主链和亲水性侧链形成尺寸为3-5纳米的离子通道。质子通过水、等载体之间氢键的伸缩振动,定向连续传递。电池及膜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电极的电势比通电极的电势高
B.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全氟磺酸聚合物
C.给出质子能力:>质子交换膜的
D.质子交换膜吸水后形成离子通道
9.下列装置(容器中的液体均足量)中,铁的腐蚀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10.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C D

电离方程式:NaCl = Na+ + Cl- 总反应:Zn + Cu2+ = Zn2+ + Cu 负极反应:H2-2e-+ 2OH-= 2H2O 总反应:2Cl-+ 2H+Cl2↑ + H2↑
A.A B.B C.C D.D
11.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利用废水中的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一电解池组合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性仅次于氟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转移方向:b电极→导线→c电极
B.d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O-e-=·OH+ H+
C.右侧装置中,c、d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7∶3
D.若a电极上有1 mol 参与反应,理论上NaCl溶液中有6 mol Cl-通过阴离子膜进入a电极区溶液
12.一种能将甘油(C3H8O3)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甘油醛(C3H6O3)和合成气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电极a与电源负极相连
B.电解时催化电极a附近的pH增大
C.电解时b极区Na2CO3溶液浓度升高
D.生成的甘油醛与合成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13.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双极膜硝酸盐还原工艺,原理如图所示。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和,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负极,Y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双极膜中向右侧移动
D.理论上产生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二、多选题
14.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一旦受热熔融,电池瞬间即可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关于该电池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
B.放电过程中向硫酸铅电极移动
C.若将电解质改为LiCl—KCl溶液,对电池无影响
D.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0.35gPb
三、非选择题
15.常温下,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
(1)草酸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图像正确且能够说明草酸钠的水解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的水解速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溶液的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2)向溶液中加少量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常温下,则的电离平衡常数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4)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相等,则四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5)能氧化,向溶液中通入至过量,下列图像符合溶液导电性(I)变化的是 。
16.二氧化氯(C1O2)是国内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无毒的杀菌消毒剂,被认为是“第四代消毒剂”。电解法是目前最为热门的生产ClO2的方法之一。直接电解氯酸钠(NaClO3)溶液自动催化循环制备高纯ClO2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已知:①不考虑H+放电;
②亚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NaCl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2)电解氯酸钠溶液时,H+穿过质子交换膜移向 (填“N”或“M”)电极。
(3)已知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①电解氯酸钠溶液时,M电极上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电解氯酸钠溶液时,若以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则R应与 (填“Pb”或“PbO2”)电极相连,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电解氯酸钠溶液时,若以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每消耗4.14gPb,此时生成气体B的体积为 mL(换算为标准状况下)。
(4)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明矾 B.氯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17.作为一种绿色消毒剂,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知反应:
(1)的强氧化性使其对大多数致病菌和病毒具有消杀功能。用医用对传染病房喷洒消毒时,地板上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 。
(2)纯可作为民用驱雹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喷口铂网催化下,剧烈分解:,放出大量气体,驱动火箭升空。每消耗,理论上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纯相对稳定,实验表明在下恒温贮存2周,浓度仍能保持,原因是分解反应的 (填编号)。
a.速率比较小 b.不解大 c.比较小 d.活化能比较大
(4)的一种衍生物,阴离子结构式如图,用“□”标识出中体现强氧化性的基团: 。溶液加热至沸后,溶液降低,用离子方程式表明原因: 。
(5)用惰性电极电解和硫酸混合溶液生产。电解过程中有生成,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在无离子交换膜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电量,电解后溶液中不含,测得含量低于理论值,可能原因是 。(忽略电阻且不考虑的分解)
18.铜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方法1:火法炼铜:;
方法2:湿法炼铜:。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方法1更好,其原因是 (写出一条原因即可)。上述两种方法冶炼铜中,若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则方法1和方法2冶炼出的铜的质量之比为 。
(2)黄铜矿的含铜成分为,常采用溶液浸取,生成和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和组成的混合物加入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气体。若将此混合物用足量的加热还原,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4)和的燃烧热分别为、,已知 ;则的 。
(5)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铁上电镀铜的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 装置示意图 实验现象
i 阴极表面有无色气体,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有红色固体,气体减少。经检验电解液中有
ii 阴极表面未观察到气体,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有致密红色固体。经检验电解液中无Fe元素
①实验i中气体减少的原因是 。
②实验i中,推测产生,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③随着阴极析出,实验ii中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理由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铜能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若铜中含有杂质银,铜和银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铜做原电池的负极,银做正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铜电极为阳极,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生成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5mol,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铜电极为阳极,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电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由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X极是原电池的负极,Y极为正极,铜能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则Y极不可能是铜,故D错误;
故选C。
2.C
【分析】催化电解KNO3溶液制氨,硝酸钾发生还原反应,则电极a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双极膜界面产生的H+移向阴极,而OH-移向阳极,阴极反应式为+7H2O+8e-=NH3 H2O+9OH-,阳极反应式为8OH--8e-=2O2↑+4H2O,电解总反应为+3H2O═NH3 H2O+2O2↑+OH-,而“卯榫”结构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KNO3溶液制氨,单位时间内电子转移增大,可以提高氨生成速率,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电极a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双极膜界面产生的H+移向阴极即a极,而OH-移向阳极即b极,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电极为阳极,该电极的反应式为8OH--8e-=2O2↑+4H2O,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阴极反应式为+7H2O+8e-=NH3 H2O+9OH-,生成1molNH3 H2O转移8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双极膜处有8mol的H2O解离,C正确;
D.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和双极膜,故“卯榫”结构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溶液制氨,并不是因为这种双极膜表面积型大,更有利于电子通过,而是这种结构的双极膜既能让H+自由通过的同时又能让OH-自由通过,大大加快了离子通过速率,增强导电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3.A
【分析】实验Ⅰ铁钉周边零星、随机出现极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正极发生的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H2O+O2+4e-=4OH-,使酚酞溶液变红,负极是金属铁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Fe-2e-=Fe2+,与K3[Fe(CN)6]出现蓝色区域,Fe2++2OH-=Fe(OH)2,合并得到:2Fe+2H2O+O2=2Fe(OH)2↓,4Fe(OH)2+2H2O+O2=4Fe(OH)3,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实验Ⅱ5min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25min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说明Zn保护了Fe,使铁的腐蚀速率比实验I慢,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实验Ⅱ5min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25min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说明Zn保护了Fe,使铁的腐蚀速率比实验I慢,A错误;
B.实验Ⅱ中金属铜是正极,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O2+2H2O+4e-═4OH-,B正确;
C.实验I如果使用纯铁材质铁钉只能进行化学腐蚀,而不纯的铁质材料则能够形成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速率比化学腐蚀快,故能减慢其腐蚀速率,C正确;
D.将Zn片换成Cu片,铁做负极加快腐蚀,推测Cu片周边会出现红色,铁钉周边会出现蓝色,D正确;
故答案为:A。
4.D
【详解】A.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2=571.6kJ,故A项错误;
B.中S元素为+4价,因此亚硫酰氯水解生成HCl和SO2,故B项错误;
C.还原水溶液中的过程中,S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至+6,Se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至0,因此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C项错误;
D.过二硫酸铵中含有过氧键(),有2个呈-1价的氧原子,阳极上中1个氧原子化合价由-2升高至-1,因此电解与混合溶液制备过二硫酸铵时的阳极反应:,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D项。
5.D
【详解】A.根据电流判断a为阴极,因此a为精铜,离子导体为溶液,故A错误;
B.做负极做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
C.要保护钢闸门,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错误;
D.两个装置中左边都是负极,右边都是正极因此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同,正极都是氢离子的电子,因此都产生氢气,故D正确;
故选D。
6.D
【分析】图1为原电池装置,图2为电解池装置,丙烧杯中铁作负极,石墨c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
【详解】A.图1中,铁棒作负极,铁棒质量减少,即0.1mol,则失去0.2mol电子,乙池溶液中消耗0.1mol()得0.2mol电子,但盐桥中有向乙烧杯中移动,乙池溶液的减少质量小于,A错误;
B.图2丙池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电极反应式:,pH增大,B错误;
C.图1中的石墨电极作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图2中丁池石墨b电极为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C错误;
D.图2中电流方向为石墨c→铜丝→石墨b→石墨a→电流计,D正确;
答案选D。
7.B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 a电极连接N型半导体,则其为负极,b电极连接P型半导体,则其为正极;电解装置中,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从电解池a极区溶液中四甲基氢氧化铵[ ( CH3) 4NOH]浓度增大,也可推出( CH3) 4N+透过c膜向a电极移动,则a电极为阴极,c膜为阳膜;Cl-透过d膜向右侧移动,则d膜为阴膜;Na+透过e膜向左侧移动,则e膜为阳膜。
【详解】A.由分析可知,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A正确;
B.由分析可知,c、e为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
C.b为阳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C正确;
D.182克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物质的量为,则a极生成1mol氢气,b极生成0.5mol氧气,两极共产生1.5mol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33.6L,D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该燃料电池中,氢气失去电子被氧化为负极、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正极,则通电极的电势比通电极的电势高,A正确;
B.氟原子电负性大,是吸电子基团,导致中羟基极性增强,易电离出氢离子,故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全氟磺酸聚合物,B正确;
C. 结合选项B可知,给出质子能力:<质子交换膜的,C错误;
D.由图及题干信息可知,主链疏水,内侧亲水,形成了质子传导的水通道, D正确;
答案选C。
9.B
【详解】A.无水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
B.构成原电池,Fe为负极,加速铁的腐蚀;
C.Al比Fe活泼,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Al为负极,Fe为正极,Fe被保护;
D.蔗糖属于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
综上所述,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铁的腐蚀速率最快的是选项B;
答案为B。
10.D
【详解】A.NaCl溶于水发生电离形成Na+和Cl-,电离方程式为NaCl = Na+ + Cl-,A项正确;
B.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B项正确;
C.该电池为氢气燃料电池,H2在负极失电子形成H+,H+和电解质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H2O,故负极反应为H2-2e-+ 2OH-= 2H2O,C项正确;
D.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2O2OH-+Cl2↑ + H2↑,D项错误;
答案选D。
11.D
【分析】该装置是利用废水中的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左侧为原电池,右侧为电解池,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则c电极为阴极,d电极为阳极;
【详解】A.左侧装置是原电池,右侧装置是电解池,原电池中,a电极是正极,b电极为负极。电解池中,c电极是阴极,d电极是阳极。电子转移方向:b电极→导线→c电极,选项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d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O e = OH+H+,选项B正确;
C.c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 =H2↑+2OH ,每转移2mol电子,c电极上产生1mol气体。d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O e = OH+H+,羟基自由基( OH)的氧化性仅次于氟气,苯酚被羟基自由基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28 OH=6CO2↑+17H2O,每转移2mol电子,d电极上产生×2mol=mol气体。c、d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1: =7:3,选项C正确;
D.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6e +7H2O=2Cr(OH)3↓+8OH ,若a电极上有1mol参与反应,理论上有6molOH 从a电极区溶液通过阴离子膜进入NaCl溶液,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2.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催化电极a为阳极,电极方程式为,b为阴极,电极b的电极方程式为、,阳极与外加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负极相连,根据两极转移电子数相等进行计算;
【详解】A.充电时电极a为阳极,b为阴极,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选项A错误;
B.电极a的电极方程式为,附近溶液pH减小,选项B错误;
C.电解时阴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a极迁移,即向a极迁移,电解时b极区Na2CO3溶液浓度降低,选项C错误;
D.根据B中反应,生成1mol甘油醛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CO或1molH2转移2mol电子,生成的甘油醛与合成气的物质的量相等,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3.C
【分析】由图可知,与电源负极a电极相连的X电极为阴极,水分子作用下硝酸根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氨气和氢氧根离子,与电源正极b电极相连的Y电极为阳极,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则双极膜中氢氧根离子向右侧移动、氢离子向左侧移动。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与电源正极b电极相连的Y电极为阳极,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水,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与电源负极a电极相连的X电极为阴极,水分子作用下硝酸根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氨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双极膜中氢氧根离子向右侧移动、氢离子向左侧移动,故C正确;
D.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阳极生成氧气和阴极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C。
14.BD
【分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钙电极为热激活电池的负极,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钙离子,硫酸铅为正极,硫酸铅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铅和硫酸根离子。
【详解】A.由分析可知,钙电极为热激活电池的负极,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钙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a—2e—=Ca2+,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钙电极为热激活电池的负极,硫酸铅为正极,放电过程中,阳离子锂离子向硫酸铅电极移动,故B正确;
C.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则将电解质改为LiCl—KCl溶液,钙电极被损耗,无法形成原电池,故C错误;
D.由电池总反应可知,反应生成1mol铅,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铅的质量为0.1mol××207g/mol=10.35g,故D正确;
故选BD。
15.(1) BC
(2)
(3)
(4)②>①>③>④
(5)B
【详解】(1)草酸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草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草酸根水解与钠离子浓度没有关系,不能通过其浓度判断是否水解达到平衡,草酸根水解速率不再发生变化,可以说明草酸根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其生成和消耗速率相等,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pH不在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氢氧根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其生成和消耗速率相等,可以表示平衡,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它不发生变化不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选:BC;
(2)向溶液中加少量溶液,碳酸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为小于草酸氢根的电离平衡常数,说明相同条件下草酸氢根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反应中会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常温下,则的电离平衡常数;
(4)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相等假设都为Cmol/L,硫酸氢根中的氢离子对于铵根的水解有抑制作用,这溶液浓度接近Cmol/L,氨水电离出铵根和氢氧根,水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所以氨水的浓度大于Cmol/L,中草酸根会水解生成草酸氢根和氢氧根,氢氧根对于铵根的水解有促进效果,浓度大于0.5Cmol/L,中亚铁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对于铵根的水解有抑制效果,浓度接近0.5Cmol/L,则四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④;
(5)能氧化,向溶液中通入,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氯气过量发生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所以导电性一直增强,故选B。
16.(1) +5
(2)M
(3) 还原 Pb 224
(4)D
【分析】由电解氯酸钠制备ClO2示意图可知,M极上发生ClO2转化为,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M极是阴极,N极是阳极,阳极上H2O失去电子生成O2和H+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NaClO3为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2)根据电解原理,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电解氯酸钠溶液时,H+穿过质子交换膜移向M极;
(3)①电解氯酸钠溶液时,M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②电解氯酸钠溶液时,M极是阴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接,铅酸电池的负极是Pb,因此R与Pb电极相连;
③电解氯酸钠溶液时,若以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1molPb失去2mol电子,每消耗4.14gPb,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生成的气体B是O2,生成1molO2电子转移4mol,0.04mol电子可以生成0.01molO2,体积为0.01mol×22.4L·mol-1×1000ml/L=224ml;
(4)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把亚氯酸根离子还原为Cl-离子,应该加入还原剂,明矾不是还原剂,氯化钾电离出的Cl-在酸性条件下与亚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仍然有毒,不适用,盐酸会与亚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也不适合,硫酸亚铁电离的Fe2+具有还原性,可以除去亚氯酸根离子,选D。
17.(1)(或氧气)
(2) 放出 小于
(3)a、d
(4)
(5) 电解过程中阳极生成的有少量扩散到阴极上放电(生成)
【详解】(1)由题意可知,利用双氧水消毒的时,双氧水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或氧气);
(2)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34g过氧化氢的分解放出98kJ热量,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则34g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小于98kJ,故答案为:放出;小于;
(3)由过氧化氢溶液在54℃下恒温贮存2周,浓度仍能保持99%可知,在温度为54℃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较慢,说明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故选a、d;
(4)中因为存在过氧根而体现强氧化性,用“□”标识出为;溶液加热至沸后,溶液降低,说明过二硫酸根加热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和氧气,使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
(5)用惰性电极电解和硫酸混合溶液生产。电解过程中有生成,则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硫酸根离子失电子生成,电极反应可表示为;在无离子交换膜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电量,电解过程中阳极生成的有少量扩散到阴极上放电(生成),所以电解后溶液中不含,测得含量低于理论值;故答案为: 电解过程中阳极生成的有少量扩散到阴极上放电(生成)。
18.(1) 方法2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或湿法炼铜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等)
(2)
(3)16
(4)+35.5
(5) 由于溶液中减小,且Cu覆盖铁电极,阻碍与铁接触 不 阳极产生的与阴极消耗的相等,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故平衡不移动
【详解】(1)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方法1更好,其原因是方法2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或湿法炼铜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等)上述两种方法冶炼铜中,对应6mol电子转移,对应2mol电子转移;若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则方法1和方法2冶炼出的铜的质量之比为。
(2)采用溶液浸取,生成和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和组成的混合物加入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气体,也即0.1molNO,根据N守恒,所以Cu(NO3)2的物质的量为,此混合物用足量的加热还原生成单质铜,质量为:。
(4)分析此反应,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此反应的焓变等于碳的燃烧热-CO的燃烧热-×题中氧化亚铜转化为氧化铜的焓变,可得=。
(5)实验i中气体减少的原因是由于溶液中减小,且生成红色固体Cu覆盖铁电极,阻碍与铁接触。
实验i中,推测产生,可能发生的反应有铁和硫酸直接接触的氧化反应反应,也可能发生铁和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的氧化还原反应,故还可能发生:。
分析实验ii电解原理,中阳极产生的与阴极消耗的相等,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故平衡不移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下一篇:(1)化学与STSE 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客观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