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18高二上·伊宁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 ; ,则
B.由C(石墨)(金刚石) kJ 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的燃烧热为1090 kJ 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J mol
D.已知 kJ mol,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的浓硫酸混合放出57.3 kJ的热量
3.将V1 mL 1.0 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约为1.0 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4.(2022高二上·礼泉期中)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c)的设计存在缺陷
D.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得中和热的偏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减小容器体积、体系压强增大,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正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6.反应Ⅰ:2SO2(g) + 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反应Ⅱ:SO3(g) SO2(g) + 1/2 O2(g)的平衡常数为,则、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
A. B. C. D.
7.对于反应N2(g) + 3H2(g) 2NH3(g) kJ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条件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B.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C.增大压强,的转化率减小
D.若反应放出92.4 kJ热量,则过程中有3 mol H2被氧化
8.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 2C B.A+3B 2C C.3A+B 2C D.A+B C
9.(2022高二上·礼泉期中)在2A(s)+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A.v(A)=1.5mol/(L·s) B.v(B)=0.05 mol/(L·s)
C.v(C)=1.8mol/(L·min) D.v(D)=2.0mol/(L·min)
10.(2022高二上·礼泉期中)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 s时,B的转化率为40%
B.0 2 s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 L s
C.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且
D.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
1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①CO2(g)+H2(g) CO(g)+H2O(g) △H1 ②CO(g)+2H2(g) CH3OH(g) △H2体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1>△H2
B.步骤②反应△S<0
C.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步骤①
D.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
12.对于可逆反应3H2+N22NH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充入更多N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降低温度
13.可逆反应 mA(s) + nB(g) eC(g) + 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后C%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n>e+f
14.有可逆反应A(g) + 3B(g) 2C(g) △H<0。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对应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B.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C.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1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 △H<0,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表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温
B.乙图中温度T2>T1,纵坐标可代表NO2的百分含量
C.丙图为充入稀有气体时速率变化
D.丁图中a、b、c三点只有b点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6.(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已知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
C.平衡时,c平(CH3OH)=0.04 mol·L-1
D.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向左移动
二、非选择题
17.某同学利用铁与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所用铁的质量相等且铁块的形状相同,硫酸均过量),实验设计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硫酸浓度/(mol L) 硫酸体积/mL 铁的状态 温度/K
1 1.00 40 块状 293
2 200 40 块状 293
3 2.00 40 粉末 293
4 2.00 40 块状 313
(1)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2)实验1和2是探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和   是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根据实验测得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得到图甲,则曲线c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发现对于每一组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若上述实验所用硫酸体积均为250 mL,实验3进行2 min时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该时间段内   mol L min (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
(5)如果实验4的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加蒸馏水 b.减小压强 c.加固体
(6)进行实验3时,若将稀硫酸改为40 mL 4.0 mol L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比硫酸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8.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1)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3)Ⅱ.中和热的测定: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配制0.50mol/L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5)实验中改用30mL0.50mol/L的硫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
19.已知下列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燃烧热=   。
(2)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废气中的可用碱液吸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反应的=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标况下,与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 941.7 154.8 283.0
(4)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表中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写出利用和制备的热化学方程式:   。
20.(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研究含氮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碳酸铵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
①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是   (填字母)。
A.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该反应在室温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
B.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少量固体的量,浓度增大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
D.化学平衡常数K值很大,则该反应的速率一定很快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表:
温度/℃ l538 l760 2404
平衡常数K
①该反应的   (填“>”、“=”或“<”)0。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温度下分别发生该反应。1538℃时,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1760℃时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
③2404℃时,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反应,时反应达到平衡,内=   (此温度下不考虑与的反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
【解析】【解答】A、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自发进行,如△H>0,△S>0的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低温下反应非自发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如△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也可以增大,如△H>0,△S>0低温下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凡是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的,如△H<0,△S<0高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一定是非自发的,如△H>0,△S>0的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即△H<0,△S>0,可得△H-T△S<0,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部分非自发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发生的;
B.根据复合判据来判断反应是否可以自发进行;
C.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也不一定是非自发的。
2.【答案】A
【知识点】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A、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需要吸热,因此H2O(l)的能量低于H2O(g)。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燃烧,当生成H2O(l)时,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反应热更小,所以ΔH1<ΔH2,A符合题意。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结构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不符合题意。
C、碳元素的指定产物为CO2(g),氢元素的指定产物为H2O(l),因此C2H6(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O2(g)=2CO2(g)+3H2O(l) ΔH=-1090kJ·mol-1,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溶解时放出热量,所以会使得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CH4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ΔH越小。
B、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C、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
D、浓硫酸稀释过程放出热量,会使得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偏多。
3.【答案】B
【知识点】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A、22℃为两溶液混合后的温度,环境温度为反应结束后最终达到的温度,因此做该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2.7℃左右,A不符合题意。
B、两溶液混合后,温度逐渐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体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符合题意。
C、未给出V1、V2的值,无法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所涉及的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说明了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但不能说明有水生成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环境温度为反应结束后最终达到的温度。
B、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放出热量,体现了能量的转化。
C、未给出V1、V2的值,无法进行计算。
D、该反应体现了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4.【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A.(a)是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是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放热反应只有(a)和(c),故A不符合题意;
B.铝粉和铝片本质一样,放出热量不变,只是铝粉参与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c)的设计存在缺陷,缺少环形玻璃搅拌器,里面的小烧杯口应该与大烧杯口相平,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也要放出热量,最终使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高,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没有改变反应的本质,放出的热量不变;
D.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
【解析】【解答】A、升高温度,可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因此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减小容器体积,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C符合题意。
D、加入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使得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升高温度,可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
B、减小容器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
C、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
D、加入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所以K1、K2的关系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衡常数是用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之比表示。据此写出反应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从而判断二者的关系。
7.【答案】D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A、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则ΔS<0,又ΔH<0,要使ΔH-TΔS<0,则反应温度T应较小,因此低温条件有利于该反应的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因此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2的转化率增大,C不符合题意。
D、若反应放出92.4kJ的热量,则参与反应的n(H2)=3mol,反应过程中氢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过程中有3molH2被氧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ΔH-TΔS<0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
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2的转化率增大。
D、反应热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据此进行计算。
8.【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于 2vB=3vA、3vC=2vB,所以可得vA:vB:vC=2:3: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3B 2C,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速率关系式得出化学计量数之比,从而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A.A为固体,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B.v(B)=0.05mol L-1 s-1=(0.05×60)mol L-1 min-1=3mol L-1 min-1;
C.v(B)=v(C)=0.6mol L-1 min-1;
D.v(B)=v(D)=0.5mol L-1 min-1;
根据以上分析知,反应速率快慢顺序是B>C>D,
故答案为:D。
【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速率与计量系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0.【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A.12s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5mol/L-0.3mol/L=0.2molL ,则B的转化率为×100%=40% ,故A符合题意;
B.D的状态为固体,通常不用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
C.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4mol/L,二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则b:c=0.2mol/L:0.4mol/L=1:2,故2v(B)=v(C),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曲线相交之后,A 、B的浓度继续变化,此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则A的消耗速率大于A的生成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计算;
B.不能用固体来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D.两曲线相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11.【答案】D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反应①为吸热反应,ΔH1>0;反应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反应②为放热反应,ΔH2<0,所以ΔH1>ΔH2,A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②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体系的混乱程度减小,所以反应②ΔS<0,B不符合题意。
C、步骤①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较大,因此反应速率较慢。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的的反应速率,所以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步骤①,C不符合题意。
D、CO2加氢指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 CH3OH(g)+H2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体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B、步骤②中反应后分子数减小,体系的混乱程度减小。
C、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D、根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12.【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活化分子
【解析】【解答】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冲入更多的N2,c(N2)增大,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使用高效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
D、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对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影响,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发生移动,C%不变,A不符合题意。
B、达到平衡后,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A为固体,增加A的量不影响A的浓度,所以加入A不影响平衡移动,C不符合题意。
D、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C%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n>e+f,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C%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e+f。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ΔH<0。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所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t2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t6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反应物浓度。
t8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综上,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依次为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是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考查,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改变浓度,只改变某一个方向的反应速率。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且平衡向着反应速率大的方向移动。据此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1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v逆>v正,A符合题意。
B、乙图中T2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所以T2>T1;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减小,因此纵坐标不能代表NO2的百分含量,B不符合题意。
C、恒容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位于曲线上的点都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因此a、b、c三点都是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甲图中正逆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逆向移动,结合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B、乙图中T2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所以反应速率快,温度高。
C、丙图中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
D、丁图中位于曲线上的点都是平衡状态。
16.【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解答】A.平衡常数是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得到,的平衡常数,A项不符合题意;
B.表中数据分析计算该时刻的浓度商,说明反应正向进行,,B项不符合题意;
C.甲醇起始量浓度为设平衡时转化的甲醇浓度为,根据三段式:,可知,,解得,若经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项符合题意;
D.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则,则平衡向右移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平衡常数是指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
B.计算浓度熵,与平衡常数比较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
D.计算此时的浓度熵,与平衡常数比较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17.【答案】(1)收集448 mL氢气所需的时间
(2)硫酸的浓度;2或4;4或2
(3)2;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4)0.04
(5)a
(6)加快反应速率
【知识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解答】(1)比较反应速率可通过相同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多少;也可通过收集相同体积H2所需时间的长短,进行比较。因此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收集448mLH2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收集448mLH2所需的时间。
(2)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温度相同、铁的形状相同,但硫酸的浓度不同,因此实验1和实验2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硫酸的浓度。
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需控制硫酸的浓度相同、铁的形状相同,反应温度不同。因此满足条件的为实验2和实验4,故答案为:2或4;4或2。
(3)实验4中反应温度最高,所以实验4的反应速率最快。
实验2和实验3中硫酸的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也相同,但实验3所用为铁粉,实验2所用为铁块。铁粉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因此实验3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2。
实验1和实验2中其他条件相同,实验1中硫酸的浓度小,反应速率慢。所以实验2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
综上,反应速率:实验4>实验3>实验2>实验1。由甲图可知,反应速率a>b>c>d,所以曲线c对应的是实验2,故答案为:2。
金属铁与硫酸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所以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答案为: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4)反应生成,则参与反应的n(H2SO4)=0.02mol,所以用H2SO4表示的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4。
(5)a、加入蒸馏水,硫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最终生成H2的量不变,a符合题意。
b、由于反应物中不含有气体,因此减小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加入CuSO4固体,Fe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与硫酸溶液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实验3中硫酸溶液改为40mL 4.0mol·L-1的盐酸,溶液中c(H+)不变,发现反应速率加快,则影响反应速率的可能因素为c(Cl-),因此可能的原因为Cl-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Cl-加快反应速率。
【分析】(1)通过比较时间长短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2)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不同条件,确定其探究因素。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应控制反应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据此分析。
(3)根据各个曲线反应速率的大小,结合各个实验的反应速率大小判断。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4)根据公式计算用H2SO4表示的反应速率。
(5)要减缓反应速率,则可降低反应温度、减小浓度。
(6)改为40mL 4.0mol·L-1的盐酸,c(H+)不变,所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c(Cl-)。
18.【答案】(1)5.0
(2)abe
(3)环形玻璃搅拌器;量筒
(4)4.0;-53.5kJ/mol;acd
(5)不相等;相等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1)容量瓶具有一定的规格,配制245mL的溶液,需用250mL容量瓶,因此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n×M=c×V×M=0.50mol·L-1×0.25L×40g·mol-1=5.0g,故答案为:5.0。
(2)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取用NaOH固体时,需用药匙,因此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故答案为:abe。
(3)仪器a的名称为环形玻璃搅拌器。实验过程中需要称量所需硫酸溶液、NaOH溶液的体积,因此还需的玻璃仪器为量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量筒。
(4)①实验1的温度差为30.1℃-26.1℃=4.0℃;实验2的温度差为33.3℃-27.2℃=6.1℃;实验3的温度差为29.8℃-25.9℃=3.9℃;实验4的温度差为30.4℃-26.3℃=4.1℃。实验2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因此温度差的平均值为,故答案为:4.0。
②该实验中放出的热量Q=cmΔt=4.18J/(g·℃)×80g×4.0℃=1337.6J,该实验反应反应生成n(H2O)=0.025mol。所以当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为。所以由实验所得的中和热ΔH=-53.5kJ·mol-1。故答案为:-53.5kJ·mol-1
③由实验所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3.5kJ·mol-1,与实际57.3kJ·mol-1有偏差,则实验过程中存在热量的损失。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使得部分热量散失,a符合题意。
b、配制0.50mol·L-1的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则配制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多,b不符合题意。
c、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硫酸溶液中,则反应过程中部分热量散失,c符合题意。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硫酸溶液的温度,则NaOH与H2SO4反应放出热量,使得起始温度偏大,计算所得放出热量偏小,d符合题意。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所得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偏多,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5)改用30mL0.5mol·L-1的硫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溶液反应,由于反应生成的n(H2O)不同,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不相等。中和热时限定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因此所求中和的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分析】(1)配制245mL溶液需用250mL容量瓶,根据公式m=n×M=c×V×M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
(2)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称量时需放在小烧杯中,结合称量操作确定所需的仪器。
(3)图示仪器a为环形玻璃搅拌器,实验中需要量取稀硫酸和NaOH溶液的体积,因此还需量筒。
(4)①用终止温度减去起始温度,并去掉误差较大的值,求温度差的平均值。
②根据公式Q=cmΔ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再计算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ΔH。
③通过实验计算所得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mol-1,结合反应过程中热量的损失进行选项。
(5)所用酸碱溶液的量不同,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不同;但中和热式限定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则中和热不变。
19.【答案】(1)-283
(2)
(3)a-2b;
(4)
【知识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CO(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66kJ,因此当有1molCO(g)完全燃烧,生成CO2(g)时,放出的热量为283kJ,所以CO的燃烧热ΔH=-283kJ·mol-1,故答案为:-283。
(2)CO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CO(g)+Na2O2(s)=Na2CO3(s),由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566kJ·mol-1)+(-266kJ·mol-1)=-549kJ·mol-1。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Na2O2(s)=Na2CO3(s) ΔH=-549kJ·mol-1,故答案为:CO(g)+Na2O2(s)=Na2CO3(s) ΔH=-549kJ·mol-1。
(3)①由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2×(-bkJ·mol-1)-(-akJ·mol-1)=(a-2b)kJ·mol-1,故答案为a-2b。
②标准状态下,11.2LCO2的物质的量。CO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因此其放出热量的多少应用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热进行计算。当有1molCO2(g)反应生成Na2CO3(aq)时,放出的热量为akJ,所以0.5molCO2(g)反应生成Na2CO3(aq)时,放出的热量为kJ,故答案为。
(4)N2(g)与F2(g)反应生成NF3(g)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F2(g)=2NF3(g),该反应的反应热ΔH=941.7kJ·mol-1+3×154.8kJ·mol-1-2×3×283.0kJ·mol-1=-291.9kJ·mol-1,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F2(g)=2NF3(g) ΔH=-291.9kJ·mol-1,故答案为:N2(g)+3F2(g)=2NF3(g) ΔH=-291.9kJ·mol-1。
【分析】(1)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结合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2)根据题干信息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从而得出热化学方程式。
(3)①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②根据公式计算n(CO2),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Na2CO3,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4)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计算,从而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答案】(1)AC;A
(2)>;;0.02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1)①A.2v正(CO2)=v正(NH3)=v逆(NH3),A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碳酸铵分解生成三种气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且有固体参与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碳酸铵分解生成三种气体,则该三种气体的体积比始终为2:1:1,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②A.该反应为熵增反应,ΔS>0,A符合题意;
B.平衡后,增大固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NH3浓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容易进行,如铝热反应常温下不发生,C不符合题意;
D.化学平衡常数K值与反应速率没有必然联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①从图中可知升高温度,K值增大,说明升温化学平衡正向移动,ΔH>0。
②温度升高,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N2的转化率增大,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则1760℃时N2的转化率的图象为。
③2404℃时,K=64×10-4,设平衡时消耗N2为xmol,则有,则有,解得x=0.1mol,则0-10min内v(NO)=。
【分析】(1)①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②根据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分析;
(2)①升温K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同时平衡正向移动;
③根据计算。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18高二上·伊宁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答案】D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
【解析】【解答】A、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自发进行,如△H>0,△S>0的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低温下反应非自发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如△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也可以增大,如△H>0,△S>0低温下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凡是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的,如△H<0,△S<0高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一定是非自发的,如△H>0,△S>0的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即△H<0,△S>0,可得△H-T△S<0,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部分非自发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发生的;
B.根据复合判据来判断反应是否可以自发进行;
C.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也不一定是非自发的。
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 ; ,则
B.由C(石墨)(金刚石) kJ 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的燃烧热为1090 kJ 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J mol
D.已知 kJ mol,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的浓硫酸混合放出57.3 kJ的热量
【答案】A
【知识点】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A、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需要吸热,因此H2O(l)的能量低于H2O(g)。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燃烧,当生成H2O(l)时,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反应热更小,所以ΔH1<ΔH2,A符合题意。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结构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不符合题意。
C、碳元素的指定产物为CO2(g),氢元素的指定产物为H2O(l),因此C2H6(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O2(g)=2CO2(g)+3H2O(l) ΔH=-1090kJ·mol-1,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溶解时放出热量,所以会使得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CH4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ΔH越小。
B、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C、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
D、浓硫酸稀释过程放出热量,会使得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偏多。
3.将V1 mL 1.0 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约为1.0 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B
【知识点】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A、22℃为两溶液混合后的温度,环境温度为反应结束后最终达到的温度,因此做该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2.7℃左右,A不符合题意。
B、两溶液混合后,温度逐渐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体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符合题意。
C、未给出V1、V2的值,无法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所涉及的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说明了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但不能说明有水生成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环境温度为反应结束后最终达到的温度。
B、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放出热量,体现了能量的转化。
C、未给出V1、V2的值,无法进行计算。
D、该反应体现了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4.(2022高二上·礼泉期中)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c)的设计存在缺陷
D.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得中和热的偏高
【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A.(a)是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是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放热反应只有(a)和(c),故A不符合题意;
B.铝粉和铝片本质一样,放出热量不变,只是铝粉参与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c)的设计存在缺陷,缺少环形玻璃搅拌器,里面的小烧杯口应该与大烧杯口相平,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也要放出热量,最终使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高,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没有改变反应的本质,放出的热量不变;
D.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减小容器体积、体系压强增大,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正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
【解析】【解答】A、升高温度,可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因此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减小容器体积,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C符合题意。
D、加入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使得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升高温度,可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
B、减小容器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
C、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
D、加入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
6.反应Ⅰ:2SO2(g) + 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反应Ⅱ:SO3(g) SO2(g) + 1/2 O2(g)的平衡常数为,则、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所以K1、K2的关系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衡常数是用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之比表示。据此写出反应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从而判断二者的关系。
7.对于反应N2(g) + 3H2(g) 2NH3(g) kJ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条件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B.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C.增大压强,的转化率减小
D.若反应放出92.4 kJ热量,则过程中有3 mol H2被氧化
【答案】D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A、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则ΔS<0,又ΔH<0,要使ΔH-TΔS<0,则反应温度T应较小,因此低温条件有利于该反应的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因此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2的转化率增大,C不符合题意。
D、若反应放出92.4kJ的热量,则参与反应的n(H2)=3mol,反应过程中氢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过程中有3molH2被氧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ΔH-TΔS<0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
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C、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2的转化率增大。
D、反应热Δ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据此进行计算。
8.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 2C B.A+3B 2C C.3A+B 2C D.A+B C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于 2vB=3vA、3vC=2vB,所以可得vA:vB:vC=2:3: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3B 2C,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速率关系式得出化学计量数之比,从而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2022高二上·礼泉期中)在2A(s)+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A.v(A)=1.5mol/(L·s) B.v(B)=0.05 mol/(L·s)
C.v(C)=1.8mol/(L·min) D.v(D)=2.0mol/(L·min)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A.A为固体,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B.v(B)=0.05mol L-1 s-1=(0.05×60)mol L-1 min-1=3mol L-1 min-1;
C.v(B)=v(C)=0.6mol L-1 min-1;
D.v(B)=v(D)=0.5mol L-1 min-1;
根据以上分析知,反应速率快慢顺序是B>C>D,
故答案为:D。
【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速率与计量系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0.(2022高二上·礼泉期中)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 s时,B的转化率为40%
B.0 2 s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 L s
C.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且
D.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A.12s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5mol/L-0.3mol/L=0.2molL ,则B的转化率为×100%=40% ,故A符合题意;
B.D的状态为固体,通常不用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
C.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4mol/L,二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则b:c=0.2mol/L:0.4mol/L=1:2,故2v(B)=v(C),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曲线相交之后,A 、B的浓度继续变化,此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则A的消耗速率大于A的生成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计算;
B.不能用固体来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D.两曲线相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1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①CO2(g)+H2(g) CO(g)+H2O(g) △H1 ②CO(g)+2H2(g) CH3OH(g) △H2体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1>△H2
B.步骤②反应△S<0
C.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步骤①
D.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
【答案】D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反应①为吸热反应,ΔH1>0;反应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反应②为放热反应,ΔH2<0,所以ΔH1>ΔH2,A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②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体系的混乱程度减小,所以反应②ΔS<0,B不符合题意。
C、步骤①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较大,因此反应速率较慢。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的的反应速率,所以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步骤①,C不符合题意。
D、CO2加氢指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 CH3OH(g)+H2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体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B、步骤②中反应后分子数减小,体系的混乱程度减小。
C、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D、根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12.对于可逆反应3H2+N22NH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充入更多N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降低温度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活化分子
【解析】【解答】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冲入更多的N2,c(N2)增大,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使用高效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
D、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对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影响,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分析。
13.可逆反应 mA(s) + nB(g) eC(g) + 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后C%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n>e+f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发生移动,C%不变,A不符合题意。
B、达到平衡后,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A为固体,增加A的量不影响A的浓度,所以加入A不影响平衡移动,C不符合题意。
D、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C%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n>e+f,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C%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n>e+f。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ΔH<0。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14.有可逆反应A(g) + 3B(g) 2C(g) △H<0。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对应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B.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C.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所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t2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t6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反应物浓度。
t8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综上,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依次为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是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考查,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改变浓度,只改变某一个方向的反应速率。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且平衡向着反应速率大的方向移动。据此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1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 △H<0,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表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温
B.乙图中温度T2>T1,纵坐标可代表NO2的百分含量
C.丙图为充入稀有气体时速率变化
D.丁图中a、b、c三点只有b点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v逆>v正,A符合题意。
B、乙图中T2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所以T2>T1;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减小,因此纵坐标不能代表NO2的百分含量,B不符合题意。
C、恒容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位于曲线上的点都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因此a、b、c三点都是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甲图中正逆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逆向移动,结合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B、乙图中T2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所以反应速率快,温度高。
C、丙图中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
D、丁图中位于曲线上的点都是平衡状态。
16.(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已知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
C.平衡时,c平(CH3OH)=0.04 mol·L-1
D.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解答】A.平衡常数是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得到,的平衡常数,A项不符合题意;
B.表中数据分析计算该时刻的浓度商,说明反应正向进行,,B项不符合题意;
C.甲醇起始量浓度为设平衡时转化的甲醇浓度为,根据三段式:,可知,,解得,若经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项符合题意;
D.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则,则平衡向右移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平衡常数是指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
B.计算浓度熵,与平衡常数比较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
D.计算此时的浓度熵,与平衡常数比较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二、非选择题
17.某同学利用铁与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所用铁的质量相等且铁块的形状相同,硫酸均过量),实验设计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硫酸浓度/(mol L) 硫酸体积/mL 铁的状态 温度/K
1 1.00 40 块状 293
2 200 40 块状 293
3 2.00 40 粉末 293
4 2.00 40 块状 313
(1)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2)实验1和2是探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和   是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根据实验测得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得到图甲,则曲线c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发现对于每一组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若上述实验所用硫酸体积均为250 mL,实验3进行2 min时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该时间段内   mol L min (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
(5)如果实验4的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加蒸馏水 b.减小压强 c.加固体
(6)进行实验3时,若将稀硫酸改为40 mL 4.0 mol L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比硫酸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1)收集448 mL氢气所需的时间
(2)硫酸的浓度;2或4;4或2
(3)2;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4)0.04
(5)a
(6)加快反应速率
【知识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解答】(1)比较反应速率可通过相同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多少;也可通过收集相同体积H2所需时间的长短,进行比较。因此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收集448mLH2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收集448mLH2所需的时间。
(2)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温度相同、铁的形状相同,但硫酸的浓度不同,因此实验1和实验2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硫酸的浓度。
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需控制硫酸的浓度相同、铁的形状相同,反应温度不同。因此满足条件的为实验2和实验4,故答案为:2或4;4或2。
(3)实验4中反应温度最高,所以实验4的反应速率最快。
实验2和实验3中硫酸的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也相同,但实验3所用为铁粉,实验2所用为铁块。铁粉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因此实验3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2。
实验1和实验2中其他条件相同,实验1中硫酸的浓度小,反应速率慢。所以实验2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
综上,反应速率:实验4>实验3>实验2>实验1。由甲图可知,反应速率a>b>c>d,所以曲线c对应的是实验2,故答案为:2。
金属铁与硫酸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所以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答案为: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4)反应生成,则参与反应的n(H2SO4)=0.02mol,所以用H2SO4表示的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4。
(5)a、加入蒸馏水,硫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最终生成H2的量不变,a符合题意。
b、由于反应物中不含有气体,因此减小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加入CuSO4固体,Fe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与硫酸溶液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实验3中硫酸溶液改为40mL 4.0mol·L-1的盐酸,溶液中c(H+)不变,发现反应速率加快,则影响反应速率的可能因素为c(Cl-),因此可能的原因为Cl-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Cl-加快反应速率。
【分析】(1)通过比较时间长短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2)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不同条件,确定其探究因素。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应控制反应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据此分析。
(3)根据各个曲线反应速率的大小,结合各个实验的反应速率大小判断。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4)根据公式计算用H2SO4表示的反应速率。
(5)要减缓反应速率,则可降低反应温度、减小浓度。
(6)改为40mL 4.0mol·L-1的盐酸,c(H+)不变,所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c(Cl-)。
18.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1)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3)Ⅱ.中和热的测定: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配制0.50mol/L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5)实验中改用30mL0.50mol/L的硫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5.0
(2)abe
(3)环形玻璃搅拌器;量筒
(4)4.0;-53.5kJ/mol;acd
(5)不相等;相等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
【解析】【解答】(1)容量瓶具有一定的规格,配制245mL的溶液,需用250mL容量瓶,因此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n×M=c×V×M=0.50mol·L-1×0.25L×40g·mol-1=5.0g,故答案为:5.0。
(2)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取用NaOH固体时,需用药匙,因此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故答案为:abe。
(3)仪器a的名称为环形玻璃搅拌器。实验过程中需要称量所需硫酸溶液、NaOH溶液的体积,因此还需的玻璃仪器为量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量筒。
(4)①实验1的温度差为30.1℃-26.1℃=4.0℃;实验2的温度差为33.3℃-27.2℃=6.1℃;实验3的温度差为29.8℃-25.9℃=3.9℃;实验4的温度差为30.4℃-26.3℃=4.1℃。实验2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因此温度差的平均值为,故答案为:4.0。
②该实验中放出的热量Q=cmΔt=4.18J/(g·℃)×80g×4.0℃=1337.6J,该实验反应反应生成n(H2O)=0.025mol。所以当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为。所以由实验所得的中和热ΔH=-53.5kJ·mol-1。故答案为:-53.5kJ·mol-1
③由实验所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3.5kJ·mol-1,与实际57.3kJ·mol-1有偏差,则实验过程中存在热量的损失。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使得部分热量散失,a符合题意。
b、配制0.50mol·L-1的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则配制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多,b不符合题意。
c、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硫酸溶液中,则反应过程中部分热量散失,c符合题意。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硫酸溶液的温度,则NaOH与H2SO4反应放出热量,使得起始温度偏大,计算所得放出热量偏小,d符合题意。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所得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偏多,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5)改用30mL0.5mol·L-1的硫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溶液反应,由于反应生成的n(H2O)不同,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不相等。中和热时限定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因此所求中和的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分析】(1)配制245mL溶液需用250mL容量瓶,根据公式m=n×M=c×V×M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
(2)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称量时需放在小烧杯中,结合称量操作确定所需的仪器。
(3)图示仪器a为环形玻璃搅拌器,实验中需要量取稀硫酸和NaOH溶液的体积,因此还需量筒。
(4)①用终止温度减去起始温度,并去掉误差较大的值,求温度差的平均值。
②根据公式Q=cmΔ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再计算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ΔH。
③通过实验计算所得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mol-1,结合反应过程中热量的损失进行选项。
(5)所用酸碱溶液的量不同,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不同;但中和热式限定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则中和热不变。
19.已知下列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燃烧热=   。
(2)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废气中的可用碱液吸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反应的=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标况下,与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 941.7 154.8 283.0
(4)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表中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写出利用和制备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1)-283
(2)
(3)a-2b;
(4)
【知识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CO(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66kJ,因此当有1molCO(g)完全燃烧,生成CO2(g)时,放出的热量为283kJ,所以CO的燃烧热ΔH=-283kJ·mol-1,故答案为:-283。
(2)CO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CO(g)+Na2O2(s)=Na2CO3(s),由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566kJ·mol-1)+(-266kJ·mol-1)=-549kJ·mol-1。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Na2O2(s)=Na2CO3(s) ΔH=-549kJ·mol-1,故答案为:CO(g)+Na2O2(s)=Na2CO3(s) ΔH=-549kJ·mol-1。
(3)①由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2×(-bkJ·mol-1)-(-akJ·mol-1)=(a-2b)kJ·mol-1,故答案为a-2b。
②标准状态下,11.2LCO2的物质的量。CO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因此其放出热量的多少应用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热进行计算。当有1molCO2(g)反应生成Na2CO3(aq)时,放出的热量为akJ,所以0.5molCO2(g)反应生成Na2CO3(aq)时,放出的热量为kJ,故答案为。
(4)N2(g)与F2(g)反应生成NF3(g)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F2(g)=2NF3(g),该反应的反应热ΔH=941.7kJ·mol-1+3×154.8kJ·mol-1-2×3×283.0kJ·mol-1=-291.9kJ·mol-1,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F2(g)=2NF3(g) ΔH=-291.9kJ·mol-1,故答案为:N2(g)+3F2(g)=2NF3(g) ΔH=-291.9kJ·mol-1。
【分析】(1)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结合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2)根据题干信息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从而得出热化学方程式。
(3)①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②根据公式计算n(CO2),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Na2CO3,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4)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计算,从而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2022高二上·武功期中)研究含氮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碳酸铵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
①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是   (填字母)。
A.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该反应在室温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
B.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少量固体的量,浓度增大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
D.化学平衡常数K值很大,则该反应的速率一定很快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表:
温度/℃ l538 l760 2404
平衡常数K
①该反应的   (填“>”、“=”或“<”)0。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温度下分别发生该反应。1538℃时,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1760℃时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
③2404℃时,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反应,时反应达到平衡,内=   (此温度下不考虑与的反应)。
【答案】(1)AC;A
(2)>;;0.02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1)①A.2v正(CO2)=v正(NH3)=v逆(NH3),A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碳酸铵分解生成三种气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且有固体参与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碳酸铵分解生成三种气体,则该三种气体的体积比始终为2:1:1,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②A.该反应为熵增反应,ΔS>0,A符合题意;
B.平衡后,增大固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NH3浓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容易进行,如铝热反应常温下不发生,C不符合题意;
D.化学平衡常数K值与反应速率没有必然联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①从图中可知升高温度,K值增大,说明升温化学平衡正向移动,ΔH>0。
②温度升高,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N2的转化率增大,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则1760℃时N2的转化率的图象为。
③2404℃时,K=64×10-4,设平衡时消耗N2为xmol,则有,则有,解得x=0.1mol,则0-10min内v(NO)=。
【分析】(1)①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②根据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分析;
(2)①升温K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同时平衡正向移动;
③根据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讲义 (无答案) 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下一篇:Unit 2 School life 词法句法过关练 2023-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