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安徽省合肥五十中西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西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1分)
1.(3分)如表是小顾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若小顾此次步行时间是25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顾是    的。
微信运动
15 6000 名次 步数 查看4月15日排行榜
2.(3分)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如图中脚印的长度为    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m.(第二个空保留两位小数)
3.(1.5分)小何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用了200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4.(1.5分)在一次爆破中,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5cm/s,点燃者点着引火线后以4.5m/s的速度跑到距离爆炸点600m外才安全,则引火线的长度至少要    cm。
5.(4.5分)小戴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    (填声源)振动产生,通过空气传播的,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    (选填高或低)。
6.(1.5分)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1s,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把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在AB段运动的实际平均速度约为    m/s。
7.(3分)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最先看到的像是    ,最后看到的像是    (选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8.(1.5分)如图所示的是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中位置施加一个向下的力F挤压桌面,则光斑P将向    边移动。(选填“左”或“右”)
9.(1.5分)在校运动会比赛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差12.5s,并根据比赛成绩算得两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分别是5.0m/s、4.8m/s。则他们所参加的径赛项目是    m。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0.(3分)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
B.在0~20s内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0~10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4m/s
D.在0~5s内与10~20s内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1
11.(3分)身高165cm的小雷,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7抃,约1.2dm(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12.(3分)小龙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v﹣t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v﹣t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路程。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0﹣3s内通过的路程和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1.8m 0.3m/s B.1.8m 0.6m/s
C.0.9m 0.3m/s D.0.9m 0.6m/s
13.(3分)如图是同一示波器相同参数下的声音波形图,其中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的音调不同,还有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的响度不同(  )
A.cb B.db C.cd D.dc
14.(3分)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5.(3分)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16.(3分)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拍得的像的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60mm,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
A.120mm以外 B.略小于60mm
C.60mm以内 D.恰为60mm
17.(3分)如图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镜面上。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图中未画出)。O为入射点,ON为法线。则(  )
A.反射光线OB的位置在ON的左侧
B.仅增大图中α的角度,反射光线OB将靠近ON
C.仅将平面镜在水平面内绕O顺时针旋转,OB位置改变
D.仅将纸板取走,反射光线OB将不存在
18.(3分)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B.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点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5分,共39分)
19.(9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测量长度、时间等物理量,请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测得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所测的时间为    min    s;
(3)一条纸带薄厚均匀,若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    (用D1、D2和n的表达式表示)。如在实验时纸带没有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会使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7.5分)如图所示,甲是小孔成像的实验、乙是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如图甲,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原理是    ;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
(2)如图乙,实验中,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向远处移动A的位置,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22.5分)请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小律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    (选填“也可能”或“不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律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并测量且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也得到了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①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向    移动蜡烛,并适当向    移动光屏;若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仍然呈现最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    (后三个空均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需将凸透镜移动到    cm的刻度处,又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的三个特点是倒立、   的实像。
③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仅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
(4)小律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物距u随时间t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戊中的    。
(5)①学面镜成像作图后,小王对平面镜作图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一是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二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光路图法)。请你利用对称法在图己中画出物体AB。
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新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S的像点S',画出光路确定像点S'的位置,图庚中O为光心,F为焦点(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四、计算题(共13分)
22.(4分)甲、乙两辆长度均为20m的大客车在高速路平行车道上匀速直线行驶,甲车超越乙车的过程中,从甲车车头追及乙车车尾到甲车车尾超过乙车车头共用时10s,已知甲车速度为30m/s,求乙车的速度为多少?
23.(6分)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靶场瞄准544m外的靶子进行射击,枪筒旁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所示);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子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24.(3分)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052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时用时6s。求飞机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角时,三个边,长度之比为3:4:5)。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西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1分)
1.(3分)如表是小顾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若小顾此次步行时间是25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1.2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顾是  静止 的。
微信运动
15 6000 名次 步数 查看4月15日排行榜
【解答】解: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
他步行的速度:v==1.2m/s;
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1.2;静止。
2.(3分)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如图中脚印的长度为  25.10 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1.76 m.(第二个空保留两位小数)
【解答】解:
刻度尺最小刻度为1m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则“犯罪嫌疑人”的身高是:25.10cm×7=175.7cm≈1.76m。
故答案为:25.10;1.76。
3.(1.5分)小何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用了200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32 km/h。
【解答】解:根据v=可知,前一半路程用时t1===300s;
又知后半程用时t2=200s,则全程用时t=t1+t2=300s+200s=500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2m/s=1.2×3.6km/h=4.32km/h。
故答案为:4.32。
4.(1.5分)在一次爆破中,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5cm/s,点燃者点着引火线后以4.5m/s的速度跑到距离爆炸点600m外才安全,则引火线的长度至少要  66.7 cm。
【解答】解:由v=可知,点燃者跑到安全区的时间:t1===s,
根据题意可知,引火线燃烧的时间t2=t1=s,
由v=可知,引火线的长度:s2=v2t2=0.5cm/s×s=66.7cm。
故答案为:66.7。
5.(4.5分)小戴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  水和瓶子 (填声源)振动产生,通过空气传播的,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口可以改变声音的  响度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敲击时最左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  低 (选填高或低)。
【解答】解: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水和瓶子振动产生的;改变敲击瓶口的力度可以改变振动的幅度的大小,即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瓶内的水越少,敲击时越容易振动,发出的音调越高,敲击时最左侧瓶子,水最多,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故答案为:水和瓶子;响度;低。
6.(1.5分)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1s,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把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在AB段运动的实际平均速度约为  20 m/s。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t=0.05s,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照片中一个网球占据刻度尺的3个小格,即照片中网球的直径为0.30cm,
照片中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通过的路程为5.00cm,
已知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cm,设网球实际通过的路程为s,
由比例关系可得:=,
解得s=100.00cm=1m,
则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20m/s。
故答案为:20。
7.(3分)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最先看到的像是  乙 ,最后看到的像是  丙 (选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解答】解:
(1)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乙图。
(2)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丁图。
(3)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处,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甲图。
(4)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丙图。
综上可知,凸透镜从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为乙→丁→甲→丙,故选C。
故答案为:乙;丙。
8.(1.5分)如图所示的是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中位置施加一个向下的力F挤压桌面,则光斑P将向  右 边移动。(选填“左”或“右”)
【解答】解:当按如图所示情况用力压桌子时,桌子中间凹陷,导致镜子右端下沉,此时法线位置发生变化,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随之变大,故反射光线照射点应该向右移动。情况如图所示
将桌子的微小形变通过光线的照射点位置的变化显示出来,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右。
9.(1.5分)在校运动会比赛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差12.5s,并根据比赛成绩算得两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分别是5.0m/s、4.8m/s。则他们所参加的径赛项目是  1500 m。
【解答】解:根据速度公式得,甲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甲=,
乙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乙=,
由于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所以甲所用的时间小于乙所用的时间,甲、乙两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差12.5s,所以有t乙﹣t甲=12.5s,
即,﹣=12.5s,解得,s=1500m,
因此他们所参加的径赛项目是1500m。
故答案为:1500。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0.(3分)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
B.在0~20s内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0~10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4m/s
D.在0~5s内与10~20s内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1
【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5~1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通过的路程为0,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物体在0~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5~1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10~2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0~20s内物体不是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可知,0~10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2m/s,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在0~5s内物体的速度:v1===4m/s,10~20s内物体的速度:v2===2m/s,
则在0~5s内与10~20s内物体的速度之比:v1:v2=4m/s:2m/s=2:1,故D正确。
故选:D。
11.(3分)身高165cm的小雷,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7抃,约1.2dm(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解答】解:A、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与自己的身高差不多,为1.6m,所以教室的宽度大约是5臂展,约8m,故A正确;
B、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在0.5m左右,10步幅应该在5m左右,远小于30m,故B错误;
C、一拃约0.2m,单人课桌长3拃,约0.6m,故C错误;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cm,远小于10cm,故D错误。
故选:A。
12.(3分)小龙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v﹣t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v﹣t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路程。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0﹣3s内通过的路程和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1.8m 0.3m/s B.1.8m 0.6m/s
C.0.9m 0.3m/s D.0.9m 0.6m/s
【解答】解:阴影部分的面积S=vt=×0.6m/s×3s=0.9m,
由题意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小车运动的距离,即是小车在0~3s内运动的距离s=S=0.9m,
小车在0~3s内的平均速度v′===0.3m/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3分)如图是同一示波器相同参数下的声音波形图,其中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的音调不同,还有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的响度不同(  )
A.cb B.db C.cd D.dc
【解答】解:对比三个图可知,c图的频率最低,音调最低;d图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
故选:C。
14.(3分)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答】解: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错误。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利用了乒乓球的弹开,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故B正确。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采用了理想实验法,故C错误。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锯条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5.(3分)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3分)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拍得的像的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60mm,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
A.120mm以外 B.略小于60mm
C.60mm以内 D.恰为60mm
【解答】解:照相机工作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像距为60mm,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即f<60mm<2f,故30mm<f<60mm,此时的物距较大,像距较小,所以焦距略小于60mm。
故选:B。
17.(3分)如图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镜面上。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图中未画出)。O为入射点,ON为法线。则(  )
A.反射光线OB的位置在ON的左侧
B.仅增大图中α的角度,反射光线OB将靠近ON
C.仅将平面镜在水平面内绕O顺时针旋转,OB位置改变
D.仅将纸板取走,反射光线OB将不存在
【解答】解:A、反射光线OB和入射光线AO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OB的位置在ON的右侧,故A错误;
B、仅增大图中α的角度,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减小,反射光线OB将靠近ON,故B正确;
C、仅将平面镜在水平面内绕O顺时针旋转,纸板仍然和平面镜垂直,法线位置不变,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反射光线OB位置不变,故C错误;
D、仅将纸板取走,反射光线OB仍然存在,只是不能显示在纸板上,故D错误;
故选:B。
18.(3分)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B.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点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
BC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二倍焦距之外,面部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故B错误、CD正确。
故选:B。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5分,共39分)
19.(9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测量长度、时间等物理量,请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测得圆柱体的直径为  1.20 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所测的时间为  1 min  32 s;
(3)一条纸带薄厚均匀,若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   (用D1、D2和n的表达式表示)。如在实验时纸带没有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会使测量值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侧三角板直角边与8.00cm对齐,右侧与9.2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1.20cm;
(2)图乙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故小表盘时间为1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指在32s处,因此停表读数为1min32s;
(3)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再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直径差的二分之一,即:;若纸带没有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时,导致测量D2会偏大,从而使纸带的厚度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1)1;1.20;(2)1;32;(3);偏大。
20.(7.5分)如图所示,甲是小孔成像的实验、乙是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如图甲,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  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原理是  光的反射 ;远视眼需要佩戴  凸透镜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
(2)如图乙,实验中,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向远处移动A的位置,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配戴凸透镜制作的眼镜;
(2)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所以眼睛能直接观察到蜡烛的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向远处移动A的位置,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1)能;光的反射;凸透镜;(2)不能;不变。
21.(22.5分)请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小律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  也可能 (选填“也可能”或“不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律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并测量且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也得到了该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①生活中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向  右 移动蜡烛,并适当向  右 移动光屏;若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仍然呈现最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  右 (后三个空均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需将凸透镜移动到  35 cm的刻度处,又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的三个特点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
③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仅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
(4)小律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物距u随时间t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戊中的  C 。
(5)①学面镜成像作图后,小王对平面镜作图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一是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二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光路图法)。请你利用对称法在图己中画出物体AB。
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新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S的像点S',画出光路确定像点S'的位置,图庚中O为光心,F为焦点(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解答】解:(1)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件直线上时,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也可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30.0cm﹣20.0cm=10.0cm;
由图乙可知,u=v=2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cm,故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3)①由图丙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向右移动蜡烛,并适当向右移动光屏;
若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将光线提前会聚成像,故为使光屏上仍然呈现最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右移动;
②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需将凸透镜移动到35cm的刻度处,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仅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凸透镜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物距,缩小像距,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左侧,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
(4)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物距逐渐增大,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像距逐渐减小,从v>2f到f<v<2f,但像距只能接近1倍焦距,而不能小于1倍焦距,故选:C;
(5)①过A′B′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至等长,得到点A和B,连接A、B就是物体AB,如下图所示:

②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1)也可能;(2)10.0;10;(3)①投影仪;右;右;右;②35;缩小;③凹;(4)C;(5)①见解答图;②见解答图。
四、计算题(共13分)
22.(4分)甲、乙两辆长度均为20m的大客车在高速路平行车道上匀速直线行驶,甲车超越乙车的过程中,从甲车车头追及乙车车尾到甲车车尾超过乙车车头共用时10s,已知甲车速度为30m/s,求乙车的速度为多少?
【解答】解:由v=可知,甲车行驶的路程s1=v1t,乙车行驶的路程s2=v2t,
从甲车车头追及乙车车尾到甲车车尾超过乙车车头的过程中,甲车通过的路程与乙车的通过的路程之差等于两车的长度之和,即s1﹣s2=v1t﹣v2t=2L车,
代入数据可得:30m/s×10s﹣v2×10s=2×20m,
解得:v2=26m/s。
答:乙车的速度为26m/s。
23.(6分)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靶场瞄准544m外的靶子进行射击,枪筒旁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所示);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子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1)由v=可得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t声===1.6s;
(2)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每一小格为0.1s,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1s;
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等于子弹的飞行时间加上中靶声的传播时间,
即:t子弹+t声=2.1s,
子弹的飞行时间:
t子弹=2.1s﹣t声=2.1s﹣1.6s=0.5s,
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v子弹===1088m/s。
答:(1)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为1.6s;
(2)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088m/s。
24.(3分)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052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时用时6s。求飞机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角时,三个边,长度之比为3:4:5)。
【解答】解: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h=2052m,
则飞机飞行的距离s=×4=2736m,
所以飞机速度v===456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2m/s。
答:飞机速度为456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2m/s。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宁夏六盘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