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常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1-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现象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夏天自行车轮胎爆裂
B.用固态硅胶模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
C.切开的苹果久置变色
D.冬天玻璃上凝结冰晶
2.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分类处理垃圾,以节约回收资源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降低“白色污染”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加热固体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常温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用碳素墨书写档案材料
C.利用加热煮沸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5.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应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胶塞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一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7.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迅速用嘴吹灭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C.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8.关于电解水的实验(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该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实验中试管a中产生5mL气体的同时试管b中产生约10mL气体;
D.该实验前需要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产生更多气体。
9.下列关于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0.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S:表示两个硫原子
B.: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
C.: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11.花青素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5H11O6。下列有关花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32个原子构成的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
D.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13.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单质:氢气、臭氧、水
C.混合物:空气、石油、五氧化二磷 D.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洁净的自来水、天然水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B.观察乳化现象 C.除去CO中混有的CO2 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A.A B.B C.C D.D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C.离子都是带电荷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6.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上加铜网的作用是聚拢火焰,提高温度
B.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
C.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D.实验开始前,将木炭研磨成粉末状与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17.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B.原子数目保持不变
C.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
1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保持物质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⑤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的是
A.电解水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 D.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制氧气
A.A B.B C.C D.D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P Q R W
反应前的质量(g) 5 2 14 18
反应后的质量(g) 20 x 4 13
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
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参加反应的R和W的质量等于生成的P的质量
D.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
二、填空及简答题(4小题,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21.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如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
(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3)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22.如图是部分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和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画出X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 。
(2)Y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其微粒符号写作 。
(3)元素Z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元素名称是 。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8号元素与16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原子的 相等。
23.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
(2)煤燃烧时排放出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 。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实验室里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你知道的另一种新能源: 。
24.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水。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A.矿泉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运河水
(2)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
(3)将通入溶液中即可制得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
(4)和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填“元素组成”或“分子结构”)不同。
(5)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6)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
A.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
B.农业推广节水灌溉
C.洗菜水、淘米水浇花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7)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三、实验及探究题(3小题,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25.如图所示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1)关闭,向长颈漏斗内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A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 (填“燃烧”或“不燃烧”),其原因是 。打开,C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燃烧。对比打开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6.根据下列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操作有如下主要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A.将高锰酸钾固体装进试管,塞上橡皮塞,固定在铁架台上
B.将导管移出水面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D.点燃酒精灯,预热,固定加热
E.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F.检查装置气密性
(4)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气泡 冒出时开始收集。
(5)试管口放一棉花团的作用是 。
(6)细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 。
2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选择B的优点是 。
(3)某同学若选择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填“a”或“b”)端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满。
(4)把喷过紫色石蕊的干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把紫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纸花变红,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向瓶内加入约体积的水如图D,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
(6)将通有气体的导气管置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如图E,过一会后,小烧杯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5分)
28.实验室常用石灰石(石灰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石灰石12.5g和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后装置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8.1g。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2)参加反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2页,共9页
1.C
【详解】A、夏天自行车轮胎爆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固态硅胶模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切开的苹果久置变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冬天玻璃上凝结冰晶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分类处理垃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践行低碳生活,二氧化碳排放就少了,就可以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C、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故选D。
3.B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竖直悬空滴加,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选项错误;
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处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选项正确;
C、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选项错误;
D、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故选项错误。故选B。
4.C
【详解】A、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常温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用碳素墨书写档案材料,可以保存很久的时间,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通常利用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加入到硬水中有大量浮渣,少泡沫,加入到软水中多泡沫,操作简便易行,C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用来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人进入之后造成窒息,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5.A
【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掉反应的氧气的体积空间,使实验结果不准确,不能用作实验反应物,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该实验原理是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物是磷和氧气,共两种,生成物只有五氧化二磷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该反应原理是化合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插入的速度过慢,红磷燃烧放热,装置内的空气受热从瓶口逸出,使倒吸的水体积偏大 ,所以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应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胶塞,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红磷用量过少,装置内氧气反应不完全,倒吸的水将会偏小 ,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金刚石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金刚石和石墨不是同一种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是立体的正四面体结构,石墨中碳原子间构成正六边形是平面结构,呈片状,故B正确;
C.在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错误;
D.一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C。
7.A
【详解】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做法错误;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防止烟雾呛鼻和吸入毒气,并拨打火警电话119,做法正确;
C、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的原理,做法正确;
D、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防止资料档案损坏,做法正确;
答案:A。
8.B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a试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实验中试管a产生5mL气体,同时试管b产生2.5mL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实验前需要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选项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粉末,五氧化二磷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白烟,选项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正确。故选C。
10.B
【详解】A、元素符号前方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S表示2个硫原子,该选项正确;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则中的“2”表示1个硫酸根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选项不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NO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该选项正确;
D、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则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该选项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A、根据化学式C15H11O6可知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符合题意;
B、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15+11+6=32个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1:(6×16)≠15:11:6,故符合题意;
D、根据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1:(6×16)=180:11:96,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根据化学式计算时,注意分子中每种原子的总数,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和;数出分子中各原子个数即可求出原子个数比;某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除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再乘以百分之百即可;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等于物质质量乘以某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熟悉这些计算,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12.C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有空气中的气体(氧气)参加反应,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红墨水不能与水反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中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A
【详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二氧化锰是锰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铁是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
B、水是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C、五氧化二磷是磷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
D、洁净的自来水中含有水、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难溶性杂质和有害细菌等,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A、将集气瓶内放入一定量的木炭,振荡,气体的颜色变浅,甚至变成无色,证明木炭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加入洗涤剂后,振荡,可观察到植物油“均匀”分散的倒水中,形成乳状液体(乳浊液),故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仅没有除去二氧化碳,反而除去了一氧化碳,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鼓入空气后,面粉悬浮在装置内,此时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面粉被蜡烛引燃而发生爆炸,可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5.D
【详解】A.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氢氧化钠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B.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在有些物理变化中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错误;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不是离子,故错误;
D.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A、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在酒精灯上加铜网可以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故选项A正确;
B、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铜都为黑色固体,铜为红色固体,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故选项B正确;
C、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C不正确;
D、实验开始前,将木炭研磨成粉末状与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17.A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3个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A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保持不变。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C正确;
D、据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4:60=1:15。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8.B
【详解】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则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说法正确;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说法不正确;
③纯净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则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说法正确;
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不正确;
⑤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水分子不变,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
则说法正确的有①③⑤,故选B。
19.B
【详解】A、根据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则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碳酸钙高温下分解产生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由于生成了气体,固体质量不断减少,但是不会减少至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制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影响产物的质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C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P的质量增加了20g-5g=15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5g;同理可以确定R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g-4g=10g;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8g-13g=5g;由质量守恒定律,Q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x的数值为2。
【详解】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15g:5g=3:1,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于不知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化学计量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R、W,生成物是P,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R和W的质量等于生成的P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4g:2g=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1.(1)
(2)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
(3) 分解反应
【详解】(1)由图示可知:每个氧化汞分子分成1个汞原子和1个氧原子,汞原子结合成金属汞,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则在C图中应该补充1个氧分子,故填:;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图示中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故填: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
(3)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1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22.(1)
(2) 失去 阳离子 Mg2+
(3) 非金属 硅
(4)
(5)最外层电子数
【详解】(1)由表可知,X为氟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故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填:;
(2)由表知,Y为镁元素,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
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质子数为12个,核外电子数为10个,形成阳离子,故填:阳离子;离子符号可填:Mg2+;
(3)由表可知,元素Z为质子数14的硅元素,属于非金属,故填:非金属;硅;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别是铝和氧,已知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号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16号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23.(1)天然气
(2)酸雨
(3) 温室效应
(4)
(5)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详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4.(1)C
(2)吸附性
(3)NaCl
(4)分子结构
(5)A
(6)BC
(7)节约用水
【详解】(1)A、矿泉水含有水、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B、自来水含有水、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D、运河水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
答案:C。
(2)活性炭表面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等,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前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2X中含有2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则X的化学式:NaCl。
(4)相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和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
(5)A、蒸馏水是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B、过滤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过滤除去水中不溶物,水中溶解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是最高;
C、静置沉淀除去水中密度比水大的不溶物,水中溶解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是最高;
答案:A。
(6)A、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下降,做法不合理;
B、农业推广节水灌溉,节约水资源,做法合理;
C、洗菜水、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做法合理;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污染水资源,做法不合理;
答案:BC。
(7)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5.(1)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
(2) 不燃烧 冷水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
【详解】(1)关闭K1、K2,向长颈漏斗内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所以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液面上升。B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
(2)由于A中冷水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着火点,所以打开K1,A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不燃烧;C中80℃热水温度达到了白磷着火点,所以打开K2,C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燃烧。说明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故填:不燃烧;冷水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26.(1)铁架台
(2) AC
(3)FADCBE
(4)连续并均匀
(5)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6)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详解】(1)根据形状及用途,可知仪器a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
(2)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固体加热型,故发生装置选A,因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常混有空气而不纯,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排水法即装置C,故装置组合选择AC。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撤离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产生倒吸现象炸裂试管,故实验操作顺序是FADCBE;
(4)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因刚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而不纯净,不能收集,应在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故填连续并均匀;
(5)加热高锰酸钾时,产生的氧气会将固体颗粒吹向试管口进入导气管,故塞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6)细铁丝在引燃的情况下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的固体中带着热量呈现红色而降落,故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7.(1)锥形瓶
(2)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 a b
(4) 起到对照作用(答案合理即可)
(5)变瘪
(6)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澄清 、
【详解】(1)根据仪器的特征,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选择B的优点是:通过打开和关闭止水夹使固体和液体分离,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择C装置(万用瓶)收集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应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满。故填:a;b。
(4)把喷过紫色石蕊的干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是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起到了对照作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故填:起到对照作用(答案合理即可);。
(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向瓶内加入水时,装置不密封,加入的水占据了原来二氧化碳的体积,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瓶外,瓶内外压强一致,旋紧瓶盖振荡后,瓶中气体溶解,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软塑料瓶变瘪。故填:变瘪。
(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难溶的碳酸钙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澄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故填: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澄清;、。
28.(1)4.4g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x。
解得x=10g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答案第12页,共13页
答案第13页,共1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正方形 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九中学等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英语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