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同步卷(答案)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同步卷
一、单选题
1.以下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图像是
A.图表示电解水时生成H2和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图表示镁条在一个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粉末
D.图表示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常温下分解
2.下列有关M、N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N 化合反应 中和反应 化学变化 乳浊液
M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 物理变化 溶液
A.A B.B C.C D.D
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防治大气污染,可以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B.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均一稳定且是混合物,碘酒属于溶液
B.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的水溶液遇酚酞变红,所以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D.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则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BaSO4 BaCO3 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O2 HCl 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C Mg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Mg(OH)2,过滤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氧化铁和氧化铜 观察颜色 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B 稀盐酸和稀硫酸 伸入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变黑 加入硝酸钡溶液
C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 观察颜色 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测pH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铜丝伸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玻璃管中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C.碘加入汽油中:碘很快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蓝色溶液变成无色
9.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属五种不同类别,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可能为氯气
B.D可能为氧化铁
C.B和E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D.A和E的反应可能为
10.如图是在恒温条件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B.乙烧杯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丙和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甲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11.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镁,可能含有硝酸钠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镁,可能有硫酸钡
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12.除杂、鉴别、检验等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各取少量,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C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滴入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
D 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13.下列是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水溶解,再过滤,洗涤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水溶解,再过滤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测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碳粉和铁粉 鉴别 观察颜色
B CaCl2(CaCO3) 除杂 溶解、过滤、蒸发
C H2(CH4) 检验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D O2和CO2的混合物 分离 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5.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长期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
(2)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常加入硫酸钠溶液增强导电性,硫酸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 。
(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一般不与铵态氮肥混用。为探究原因,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的碳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铵后进行加热,发现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碳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4)含碳燃料如果不完全燃烧,容易生成一氧化碳而污染空气。如果酒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个数比是2:1,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衣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进行选种。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应加水的体积为 。
16.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1)海水淡化: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
①进入淡化装置前的海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可用纯碱除去大部分钙盐和镁盐,写出纯碱与CaCl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 (填字母)。
A.物质鉴别 B.硬水软化 C.污水处理
(2)海水晒盐:海水中最多的阳离子是 (填符号)。“海水晒盐”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海水通过蒸发池、结晶池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海水制镁:先将海水中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将其转化为氯化镁溶液,目的是 。
(4)海底矿物:“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它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块状固体,被称为“未来能源”。
(5)除了海水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外,海洋还蕴含着丰富的 资源。
17.某抗酸药如图1所示,成分为CaCO3、Mg(OH)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2装置测定抗酸药片中两种成分的质量,取10片抗酸药称量,质量共为6.2g,然后加入到A装置的烧瓶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停止时装置C中质量增加2.2g。

请回答: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每片抗酸药中含CaCO3的质量为 g,其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 (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撤除装置D,对Mg(OH)2质量的测量产生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的影响。
18.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学科。
(1)如图是某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编号),其中微粒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于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3)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 氢氧化镁片剂 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
构成微粒 、 、、、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和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A
6.C
7.A
8.D
9.D
10.C
11.A
12.C
13.D
14.B
15.(1)肥皂水
(2)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 NH3
(4)
(5)112.5mL
16.(1) BC/CB
(2) Na+ 蒸发结晶 饱和
(3)使氯化镁富集,提高浓度
(4)CH4
(5)生物
17.(1)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 0.5
19.4%
(3)偏小
18.(1) CE/EC 7
(2)B
(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无答案)

下一篇:2023-2024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作图专题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