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测试题(含解析) 2023-2024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0.1mol·L-1和0.01mol·L-1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前者的导电性强 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
B 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 NaF和NaClO溶液的pH,后者的pH大 酸性:HF<HClO
C 向H2O2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还原性
D 向2mL 0.1 mol·L-1AgNO3溶液中,先滴加3滴0.1 mol·L-1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5滴0.1 mol·L-1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Ksp(AgI)<Ksp(AgCl)
A.A B.B C.C D.D
2.实验室试剂可用废铁屑制备,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溶”时,硫酸应适当过量并反应至无气泡逸出
B.“碱煮水洗”是为了更快地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C.“趁热过滤”可防止结晶析出
D.可用溶液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
3.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7的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c(Cl-)>c(NH)
B.0.1mol·L 1Na2CO3溶液:c(Na+)=2c(CO)+2c(HCO)+2c(H2CO3)
C.0.1mol·L 1NH4Cl溶液与0.1mol·L 1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c(Cl )>c(OH )
D.0.1mol·L 1NaHCO3溶液c(H+)+c(Na+)=c(HCO)+c(OH-)
4.时,向邻苯二甲酸溶液中加入固体,混合溶液的pH随以及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邻苯二甲酸的挥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邻苯二甲酸的约为
B.b点有关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C.从a点到c点,水电离的先增大后减小
D.时,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中:、、、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溶有气体的溶液中:、、、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H<0、△S>0
B.用pH试纸测出氯水的pH小于7
C.KClO3+6HCl=KCl+3Cl2↑+3H2O的反应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Cl2,则转移3mol电子
D.常温下,pH为5的醋酸和pH等于5的稀硫酸等体积混合,pH保持不变
7.常温,已知电离常数:Kb(NH3·H2O)=1.81×10-5,Ka1(H2C2O4)=5.9×10-2,Ka2(H2C2O4)=6.4×1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4)2C2O4溶液中,c(NH)=2c(C2O)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C.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3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D.用H2C2O4溶液中和氨水至中性时,溶液中c(NH4+)=2c(C2O) + c(HC2O)
8.常温下,向10.0mL浓度均为0.1mol/L的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金属元素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与NaOH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测得a、b两点溶液的pH分别为3.0,4.3。
已知:①Ksp[Al(OH)3]>Ksp[Fe(OH)3];
②Al3+(aq)+4OH-(aq)[[Al(OH)4]-(aq),298K下,K稳==1.1×103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II代表Fe3+
B.常温下,Ksp[Fe(OH)3]=1.0×10-34.1
C.c点溶液中金属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Fe(OH)3、Al(OH)3和[Al(OH)4]-
D.Al(OH)3(s)+OH-(aq)[Al(OH)4]-(aq)的平衡常数K为1.1×10-1.1
9.常温下,向 0.1mol/LNa2A溶液中不断通入HCl。H2A、HA-、A2-在溶液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纵坐标)与 pOH[pOH=-lg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HCl的通入c(H+)/c(H2A)先增大后减小
B.H2A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4
C.当溶液呈中性时:c(Na+)=c(HA-)+2c(A2-)
D.将等浓度等体积Na2A与H2A溶液混合,溶液显碱性
10.常温下,将等溶液的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等pH、等体积的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酸性: HA>HB
B.a点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约为1×10-10mol·L-1
C.向H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c(B- )> c(HB)
D.b点时,c(Na+)>c(B-)= c(HB)> c(H+)>c(OH- )
11.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 mol L 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c(OH-)+c(C2O)
B.c(HC2O)+ c(C2O)=0.1 mol L 1
C.c(C2O)>c(H2C2O4)
D.c(K+)= c(H2C2O4)+ c(HC2O)+2 c(C2O)
12.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分别用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C.根据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D.和溶液中均满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为分子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
B.溶液中加水,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减弱
C.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反应达到新平衡后变大
D.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阴极,用活性电极作辅助阳极,该方法为外加电流法
14.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向FeI2溶液滴入少量Br2:2Fe2++Br2=2Fe3++2Br—
B.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C.Zn溶于过量的浓硝酸:
D.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15.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变化
B.图②表示25℃时,用0.01mol/L盐酸滴定20mL0.01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C.图③表示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HCl,产生气体的量随加入盐酸量的变化关系
D.图④中曲线表示合成氨反应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6.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个氯化钠分子
B.常温下,的醋酸溶液中的数目为
C.含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D.和的混合物中,所含键的数目一定为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0.1mol/L醋酸钠溶液和0.1mol/L碳酸钠溶液,后者pH大
B.加热可制取无水固体
C.将纯水由室温加热到90℃,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一直为中性且pH不变
D.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可采用加入氨水的方法调节溶液的pH来实现除杂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B.用湿润的试纸测氯水的值,测定值偏大
C.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混合,所测温度值偏高
D.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时,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结果偏低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
B.已知:2SO2(g)+O2(g) 2SO3(g) H1和4SO2(g)+2O2(g) 4SO3(g) H2, H1≠ H2
C.已知:N2(g)+3H2(g) 2NH3(g) H=-Q kJ·mol-1 (Q>0),则将14g N2(g)和足量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0.5Q kJ的热量
D.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则稀氨水和稀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3 H2O(aq)+HCl(aq)=NH4Cl(aq)+H2O(l) H=-57.3kJ·mol-1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配制Fe2(SO4)3溶液时,将Fe2(SO4)3固体溶解在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0.1mol·L-1Na2CO3溶液中:c(Na+)=c()+c(H2CO3)+2c()
D.泡沫灭火器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
二、非选择题(共5题)
21.已知25℃时,0.10mol/L的CH3COOH的电离度为1.3%,pH=3.1。
(1)某温度下,测得1L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1.7×10-5。则向该溶液中再加入 molCH3COONa可使溶液的pH约为4(溶液体积变化和H2O的电离均忽略不计)。
(2)25℃时,在20ml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A点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②取20mL这种Ba(OH)2溶液加水稀释到200mL,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③若C点pH=3,则c(CH3COOH)+c(H+)=
判断正误
22.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_______)
23.滴定管盛标准溶液时,调液面一定要调到“0”刻度。(_______)
24.KMnO4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_______)
25.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的NaOH溶液。(_______)
26.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_______)
27.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 mL。(_______)
28.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锥形瓶均用待测液润洗。(_______)
29.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_______)
30.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_______)
31.用稀NaOH滴定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_______)
32.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_______)
3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pH=7的溶液所消耗的n(NaOH)相等。(_______)
34.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_______)
35.下表是25℃时三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HA(A代表某种酸根) HNO2 H2CO3
Ka Ka=4.9×10-10 Ka=4.6×10-4 Ka1=4.1×10-7 Ka2=5.6×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NO2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2)A-、CO32-、HCO3-在水中结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A的混合溶液呈碱性,则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解释混合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4)写出NaA溶液中通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
(5)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① 充分反应后a试管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②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试管中发生的反应 。
36.Ⅰ.某易溶于水的正盐X由3种元素组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
①A和B均为纯净物,生成的A全部逸出,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溶液C中的溶质只含一种阴离子,进行焰色反应,发现透过蓝色钴玻片,火焰呈紫色;
③用酸性:标准溶液滴定用5.40gX配成的溶液,发生反应:,消耗0.032mol。(注:忽略加入固体X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 。
(2)若吸收气体A的KOH不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固体X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4)某研究小组为讨论(aq)与(aq)的反应原理,提出了两种可能:
①发生双水解反应;
② 。
(5)在探究前,先进行了一个实验,选择实验用品如下:溶液、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胶头滴管。从选择的药品分析,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
37.物质A、B、C、D为中学常见单质,其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且其中只有三种是短周期元素,B为黄绿色气体。试根据下图中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2)在FG的转化中,A的作用是 ;在①~⑥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多填或少填无分)
(3)写出A在高温下与H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已知在101 kPa 条件下,2 mol D完全燃烧生成液态生成物放出571.6kJ热量;请书写表示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C
A.相同条件下, 0.1mol·L-1醋酸溶液的离子浓度大,离子浓度大导电性强,,但是越稀越电离,浓度稀的电离度大,故A错误;
B.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 NaF和NaClO溶液的pH,后者的pH大,说明ClO-水解程度大,故HClO<HF,故B错误;
C.向H2O2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KMnO4将H2O2氧化为O2,溶液褪色,H2O2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硝酸银溶液过量,均为沉淀的生成,未发生沉淀的转化,故不能比较Ksp的大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A
A.由于反应生成的FeSO4易被氧化为铁离子,为了制得纯净的产物,则铁需过量,亚铁离子也会水解需抑制其水解,故实际反应中铁粉、硫酸均有剩余,故在仍有少量气泡产生时停止反应,A错误;
B.“碱煮水洗”时由于纯碱水解呈碱性,能促进油脂的水解而除去,故是为了更快地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B正确;
C.由于FeSO4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趁热过滤”可防止结晶析出,C正确;
D.实验室检验Fe3+常用KSCN来检验,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含有Fe3+,D正确;
故答案为:A。
3.B
A. 根据电荷守恒有:c()+c(H+)=c(OH-)+c(Cl-),因为pH=7,即c(H+)=c(OH-),因此有:c()=c(Cl-),故A错误;
B. 碳酸钠中,钠原子与碳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物料守恒有c(Na+)=2c()+2c()+2c(H2CO3),故B正确;
C. 两者浓度相等,且等体积混合,溶液中NH3·H2O和NH4Cl物质的量相同,混合后溶液显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大于的水解,即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Cl-)>c(NH3·H2O)>c(OH-),故C错误;
D. 在水中既电离也水解,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离子有H+、Na+、OH-、、,依据电荷守恒c(Na+)+c(H+)=2c()+c()+c(OH-),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C
A.pH=0时,c(H+)=1mol/L,-lgc(HA-)=4,则c(HA-)=10-4mol/L,H2A电离程度较小,则溶液中c(H2A)≈0.1mol/L,邻苯二甲酸的Ka1=≈≈=1.0×10-3,A正确;
B.b点溶液中纵坐标最小,则该溶液中c(HA-)最大,溶液中溶质为KHA,溶液pH<7,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但电离和水解程度都较小,水电离也生成H+,所以溶液中存在c(K+)>c(HA-)>c(H+)>c(A2-)>c(OH-),B正确;
C.a点的溶质为H2A,b点溶质为KHA,c点溶质为K2A和KHA,此时溶液都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抑制水电离,但由于溶液的pH一直增大,说明H2A、HA-电离出的H+的抑制作用减弱,故水电离出的c(H+)一直增大,C错误;
D.由图象可知,c点时,c(HA-)=c(A2-),故H2A的Ka2==10-5.8,故当pH=10时,溶液中的溶质为K2A,故Kh1===,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5.B
A.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这些离子可以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
C.的溶液中,Fe2+、、能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有气体的溶液中,会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A.化学反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的反应,故,A错误;
B.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试纸测量其,B错误;
C.转移的电子应该为,C错误;
D.根据溶液中可以得出平衡不移动,溶液的不变,D正确。
故选D。
7.D
A.,由电离常数可知,(NH4)2C2O4溶液中,水解程度较小,则,故A错误;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NaHC2O4,电离常数,Ka2(H2C2O4)=6.4×10-5.,水解常数,则电离大于水解,NaHC2O4,溶液显酸性,故B错误;
C.pH=11的氨水和pH=3的H2C2O4溶液相比较,H2C2O4浓度较大,H2C2O4过量,则反应后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用H2C2O4溶液中和氨水至中性时,根据电荷守恒,,溶液呈现中性,,则,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D
从图可以看出加入相同NaOH后Ⅱ溶液中金属离子较多,由于Ksp[Al(OH)3]>Ksp[Fe(OH)3] 即Al(OH)3的溶解度大,Ⅱ为Al3+,Ⅰ为Fe3+,Ⅲ为[Al(OH)4]-。a、b两点溶液的pH分别为3.0,4.3即c(OH-)分别为10-11mol/L、10-9.7 mol/L,由a点计算得Ksp[Fe(OH)3]=c(Fe3+)c3(OH-)=10-5×(10-11mol/L)3=10-38。同理得到Ksp[Al(OH)3] =10-5×(10-9.7mol/L)3=10-34.1。
A.由上分析Ⅱ为Al3+,A项错误;
B.a点计算得Ksp[Fe(OH)3]=c(Fe3+)c3(OH-)=10-3×(10-11mol/L)3=10-38,B项错误;
C.a点Fe3+沉淀完全,即以Fe(OH)3形式存在,c点Al(OH)3会与NaOH反应全部转变为[Al(OH)4]-,所以铝以 [Al(OH)4]-存在,C项错误;
D.K=K稳Ksp[Al(OH)3]= =1.1×1033×10-34.1=1.1×10-1.1,D项正确;
故选D。
9.B
A.温度不变,则H2A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即不变,由于HA-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则 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错误;
B.当pOH=10时,c(H+)=l0-4mol/L,HA-、A2-浓度相等,H2A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 c(H+)= l0-4,选项B正确;
C.当溶液呈中性时,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A-)+2c(A2-)+c(Cl-),选项C错误;
D.将等浓度等体积的Na2A与H2A溶液混合后反应生成NaHA,HA-既能电离,又能水解。由B可知H2A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为l0 4,即HA-的电离常数为l0 4,HA-的水解常数Kh=,由图象可知,Ka1>10-4,所以Kh<10 10,可知HA-电离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0.D
Ka(HB)=, Ka(HA)=, 该图是混合溶液的pH 与lg、lg变化的图象。
A.当横坐标相同时,即与相同,发现HA的pH大,说明此时HA溶液的c(H+)小,则Ka(HB)>Ka(HA),酸性: HA>HB ,A正确;
B.a点,lg=0,pH=4,酸过量抑制水的电离,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算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约为 1x10-10mol·L-1,B正确;
C.当lg=0时,等于5,所以溶液至pH=7时lg>0,c(B- )> c(HB),C正确;
D.b点时,pH等于5,HB的电离大于NaB的水解,所以c(B-)= c(HB)> c(Na+)> c(H+)>c(OH- ),D错误;
故选D。
11.C
A.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K+)+c(H+)=c(HC2O)+c(OH-)+2c(C2O),故A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得到c(H2C2O4)+c(HC2O)+ c(C2O)=0.1 mol L 1,故B错误;
C.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c(C2O)>c(H2C2O4),故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得到c(K+)= c(H2C2O4)+ c(HC2O)+c(C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C
A.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20mL时,碳酸根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而V1>20mL,V1mL时(a点、b点),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则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离子方程式表示为:,B错误;
C.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pH在9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故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故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则Na2CO3中存在c(OH-)-c(H+)=2c(H2CO3)+c(HCO),NaHCO3溶液中满足,D错误;
答案选C。
13.B
A.根据结构式,每个铝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1个配位键,即1mol Al2Cl6分子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2NA,A错误;
B.NaClO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水,平衡正向移动,ClO 的水解程度增大,而溶液体积增大,溶液碱性减弱,B正确;
C.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平衡逆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后由于温度不变,K不变,故c(O2)不变,C错误;
D.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阴极,用活性电极作辅助阳极,该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错误;
故选B。
14.B
A.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碘化亚铁溶液与少量溴水反应时碘离子优先与溴反应生成溴离子和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Br2=I2+2Br—,故A错误;
B.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为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锌与过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同浓度同体积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D错误;
故选B。
15.D
A.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待铝离子沉淀完毕,发生反应Al(OH)3+OH-=+H2O,沉淀逐渐溶解,由反应的计量数之比可知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的变化,故A错误;
B.25℃时,用0.01mol/L盐酸滴定20mL0.01mol/LNaOH溶液,起始pH应该为12,故B错误;
C.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HCl,先发生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完毕,发生反应H++=CO2↑+H2O,前后盐酸的体积比为1:1,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HCl,产生气体的量随加入盐酸量的变化关系图为,故C错误;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随反应进行,氮气的浓度降低,氨气的浓度增大,二者浓度变化为1:2,图④与实际相符合,故D正确;
选D。
16.B
A.氯化钠是离子晶体,无氯化钠分子,故A错误;
B.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故B正确;
C.含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转移电子数目为,故C错误;
D.和的摩尔质量相同为,和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中键不一定是,可能含键,中含键个,故D错误;
答案选B。
17.A
A.酸性:,则其对应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同温同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后者pH大,A正确;
B.制取无水固体需要在氯化氢的氛围中加热得到,B错误;
C.将纯水由室温加热到90℃,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浓度均增大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一直为中性但pH减小,C错误;
D.加入氨水会引入新的杂质铵根离子,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D错误;
故选A。
18.A
A.生成醋酸钠溶液为碱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pH在4.4附近,消耗偏少,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A正确;
B.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漂白pH试纸而导致测定pH值不准确,故B错误;
C.将碱分多次倒入酸中混合,热量散失,所测温度值偏低,故C错误;
D.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滴定前滴定管未排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的盐酸偏多,测定结果偏高,故D错误;
故选:A。
19.B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如Ba(OH)2·8H2O和氯化铵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A错误;
B.反应热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热不同,B正确;
C.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且为放热反应,则将14g N2(g)和足量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小于0.5Q kJ,C错误;
D.氨水为弱电解质,电离会吸热,因此稀氨水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小于57.3kJ,D错误;
答案选B。
20.D
A.AlCl3溶液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而Al2(SO4)3溶液水解生成硫酸不挥发,则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分别为氧化铝、硫酸铝,故A错误;
B.配制Fe2(SO4)3溶液时,将Fe2(SO4)3固体溶解在盐酸中可以抑制水解,但会引入氯离子杂质,应该溶解在稀硫酸中,故B错误;
C.0.1mol/LNa2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c()+c(H2CO3)],故C错误;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碳酸氢根离子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放出二氧化碳,3+Al3+=Al(OH)3↓+3CO2↑,故D正确;
故选D。
21.(1)
(2) c(CH3COO-)>c(Ba2+)>c(OH-)>c(H+) 0.05mol/L
【解析】(1)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设向该溶液中再加入xmolCH3COONa可使溶液的pH约为4,则有 求得 。
(2)
由图可知,20mlBa(OH)2溶液的pH=13,所以氢氧化钡的浓度是0.05mol/L,其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10mL,此时A点是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钡和水,醋酸钡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CH3COO-)>c(Ba2+)>c(OH-)>c(H+);
②20ml浓度是0.05mol/LBa(OH)2溶液加水稀释到200ml,所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c=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
③20mL0.05mol/L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20mL,C点得到的是醋酸钡和醋酸的混合物,此时溶液显示酸性,pH=3,存在电荷守恒:a、2c(Ba2+)+c(H+)=c(CH3COO-)+c(OH-),b、c(Ba2+)=0.025mol/L;物料守恒:c、c(CH3COO-)+c(CH3COOH)=4c(Ba2+)=0.1mol/L,溶液显示酸性,pH=3,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10-11mol/L,整理a、b、c得到:c(CH3COOH)+c(H+)=0.05mol/L。
22.错误 23.错误 24.错误 25.正确 26.错误 27.错误 28.错误 29.错误 30.正确 31.错误 32.错误 33.错误 34.正确
【解析】22.滴定终点只要在突变范围就行,恰好中和的点是按反应方程式比例反应完全的点,因此滴定终点不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错误;
23.滴定管盛标准溶液时,调液面不一定要调到“0”刻度,可以调到“0”刻度以下,错误;
24.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会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胶,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错误;
25.滴定管可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可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的NaOH溶液,正确;
26.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刻度,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大于25 mL,错误;
27.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的标准液若比较浓,消耗的体积比较小,误差比较大,错误;
28.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不能润洗,错误;
29.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滴定终点显酸性,选择酚酞为指示剂误差大,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错误;
30.滴定接近终点时,为避免标准液滴多了,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用锥形瓶内壁“刮”下半滴标准液,正确;
31.用稀NaOH滴定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则锥形瓶内放的是待测盐酸和酚酞,显无色,当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且30s内不褪色,停止滴定,错误;
32.醋酸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要使25 ℃时pH=7,则酸要稍多,即V醋酸>VNaOH,错误;
3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二者均恰好完全反应时,盐酸对应的溶液显中性,醋酸对应的溶液显碱性,则要使pH=7,则醋酸消耗的n(NaOH)较小,错误;
34.白醋中含醋酸,醋酸遇酚酞显无色,终点时NaOH稍过量,溶液将变为红色,因此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正确。
35. NO2-+H2OHNO2+OH- CO32->A->HCO3- c(Na+)>c(A-)>c(OH-)>c(H+) HA电离程度小于A-水解程度 A-+CO2+H2O=HA+HCO3- Na+、Cl- 2HCO3-+Ca2+=CaCO3↓+CO2↑+H2O
(1)NaNO2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亚硝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离子方程式为:NO2-+H2OHNO2+OH-;
(2)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相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则其相对应的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浓度越小,根据图表数据知,酸的强弱顺序是HNO2>H2CO3>HA>HCO3-,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小顺序是CO32->A->HCO3->NO2-,所以酸根离子结合质子能力大小顺序是CO32->A->HCO3-;
(3)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A的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A-离子水解程度大于HA电离程度,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c(OH-)>c(H+);
(4)根据图表数据知,酸的强弱顺序是HNO2>H2CO3>HA>HCO3-,因此NaA溶液中通少量CO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CO2+H2O=HA+HCO3-;
(5)①加入CaCl2溶液后,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Ca2+=CaCO3↓,充分反应后a管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Cl-;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碳酸氢钠和氯化钙等物质的量混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CaCO3↓+CO2↑+H2O。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离常数大小比较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电离方程式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盐类水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酸根的水解程度与相应酸的强弱关系。(5)②中的分析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实验现象分析发生的反应。
36. K、S、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检验是否变质
气体A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A为SO2或Cl2,溶液C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说明溶液C中含有K元素,X能发生反应:,说明X中含有S、O元素,因此组成X的3种元素为K、S、O;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生成的淡黄色固体为S,则n(S)=0.01mol,溶液C中的溶质只含一种阴离子,说明反应过程中盐酸过量,则该阴离子为Cl-,稀释至1000ml并测得其pH为2,c(H+)=0.01mol/L,则溶液C中的c(H+)=0.1mol/L,又原盐酸溶液c(Cl-)=0.5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K+)=c(Cl-)-c(H+)=0.4mol/L[此时溶液中c(OH-)浓度低于10-5mol/L,可认为其不存在],则n(K+)=0.4mol/L×0.1L=0.04mol,反应过程中H+与X中部分的O原子组成H2O,反应消耗n(H+)=0.4mol/L×0.1L=0.04mol,则消耗X中n(O)=0.02mol,设生成SO2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解得y=0.05,因此5.40gX中K+的物质的量为0.04mol,S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5mol=0.06mol,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0.05mol×2=0.12mol,则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n(K):n(S):n(O)=0.04mol:0.06mol:0.12mol=2:3:6,则X的化学式为K2S3O6。
Ⅰ.(1)由上述分析可知,组成X的3种元素为K、S、O;X的化学式为K2S3O6;故答案为:K、S、O;K2S3O6;
(2)SO2与KOH先后发生反应:SO2+2KOH=K2SO3+H2O、SO2+K2SO3+H2O=2KHSO3,因此时,反应方程式为;
(3)K2S3O6与稀盐酸反应生成S、SO2、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K2S5O6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4)(aq)与(aq)可能发生双水解反应或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溶液D为SO2与足量KOH反应所得溶液,溶液中溶质为KOH、K2SO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后再加入BaCl2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K2SO3已变质生成K2SO4,从而避免检验与Fe3+反应生成的干扰。
37. 铁 还原剂 ⑤⑥ FeCl3+3H2OFe(OH)3↓+3HCl↑ H2(g)+1/2 O2(g) = H2O(l); H =-285.8kJ/ mol
红色沉淀J为Fe(OH)3,说明固体A为Fe,B为黄绿色气体,应为Cl2,由转化关系可以知道F为FeCl3,G为FeCl2,则黑色固体E为Fe3O4,气体C应为O2,I为HCl,则气体D为H2,H为H2O;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红色沉淀J为Fe(OH)3,说明固体A为Fe,B为黄绿色气体,应为Cl2,由转化关系可以知道F为FeCl3,G为FeCl2,则黑色固体E为Fe3O4,气体C应为O2,I为HCl,则气体D为H2,H为H2O;
(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A为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铁;
(2)F+A→G的转化为Fe+2Fe3+=3Fe2+,反应中Fe为还原剂,反应①为Fe和O2的反应,②为H2和O2的反应,③为H2和Cl2的反应,④为Fe和Cl2的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⑤为Fe3O4,和HCl的反应,⑥为FeCl3的水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还原剂;⑤⑥;
(3)Fe和水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和方向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4)⑥为FeCl3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3HC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FeCl3+3H2OFe(OH)3↓+3HCl↑;
(5)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生成物放出571.6 kJ热量,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 O2(g) = H2O(l)⊿H =-285.8kJ/ 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H2(g)+1/2 O2(g) = H2O(l)⊿H =-285.8kJ/ mol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Section B 3a-Self Check易错题专项练习(无答案)

下一篇: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物理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