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九中学、第十六中学、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含解析)

期末测试化学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七单元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成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滴水成冰 C.钻木取火 D.铁杵成针
2.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活性炭 B.液氮 C.水蒸气 D.氯化钠
3.自来水厂净化水通常不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放入药品
C. 收集氧气 D. 验满
5.下列微观模拟图中的“O”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B.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
C.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
D.为了方便,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5 2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x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x的数值为5
C.Q物质一定为化合物 D.M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这种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尼古丁 D.焦油
9.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10.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木炭还原氧化铜
C.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高锰酸钾制氧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镁离子 。
(2)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 。
(3)标出硫酸铜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12.下图是一些常见粒子的相关信息,请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若D表示的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
(3)C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A、B、C、D、E五种粒子中与F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
1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酒精能作燃料是因为其具有 性;
(3)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气体是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
(1)甲物质是 ;
(2)丙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15.实验室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实验现象为 。
(2)对比a和c处实验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
16.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进行下列实验:
(1)对比实验①②说明 。
(2)实验③中紫色小花 (填“变红色”或“不变色”)。
(3)实验③④可以得到的结论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将实验④中的小花在实验后取出小心烘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7.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名称: 。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棉花的作用是 。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填“b”或“c”)口通入。
(4)B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
(5)用E装置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若水面上不放一层植物油,则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示两装置中 (填“甲”或“乙”)装置设计不合理,原因是 。
(2)装置甲中玻璃管的作用是 。
(3)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五、计算题(共6分)
19.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 25 13
第二次 25 6
第三次 25 2
第四次 25 n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2)求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4页,共5页
1.C
【详解】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铁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活性炭是由碳原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
B、液氮是由氮气分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由水分子构成,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一般用不到蒸馏,故选:A。
4.D
【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选项A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试管稍微倾斜,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选项B正确;
C、收集氧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导管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图示操作正确,选项C正确;
D、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是,应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D错误;
故选:D。
5.A
【详解】A、该物质是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该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B错误;
C、该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C错误;
D、该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纸张双面打印节约了纸张,也就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森林覆盖率增大,净化了空气,故A不符合题意;
B.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了污染环境,属于绿色消费,故B不符合题意;
C.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节约了纸张,也就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森林覆盖率增大,净化了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会造成大量的塑料垃圾,造成了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发展的主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则有5+2+20+22=x+11+28+5,得x=5,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M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P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N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Q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Q是反应物,N、P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x=5,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则Q一定为化合物,故C正确;
D、M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8.B
【详解】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故选B。
9.D
【详解】A、不是一切物质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比如二氧化碳不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法错误;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说法错误;
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用作燃料,说法错误;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比如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答案:D。
10.B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A正确;
B、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铜是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不为0,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C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因此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减少,但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剩余固体质量不能为0,故D正确。
故选B。
11.(1)2Mg2+
(2)O2
(3)
【详解】(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相应数字,所以两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故填:2Mg2+。
(2)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化学式为O2,故填:O2。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所以硫酸铜中硫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填:。
12.(1)5
(2)8
(3)CaCl2
(4)AB
【详解】(1)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中的微粒共有5种质子数,故图中粒子共表示5种元素;
(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8=2+8+x,故x=8;
(3)图中C的微粒结构表示Cl-,E的微粒结构表示Ca2+,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l2;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就相似,故与F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AB。
13.(1)电解水
(2)可燃
(3)稀有气体
【详解】(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酒精能作燃料是因为其具有可燃性;
(3)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4.(1)H2O2##过氧化氢
(2)
(3)分子构成不同
【详解】(1)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成丙,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甲物质是过氧化氢。
(2)丙转化为乙是指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15.(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详解】(1)a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a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c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发生燃烧,对比a和c处实验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16.(1)醋酸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2)不变色
(3)
(4)小花由红色变为紫色
【详解】(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实验①向纸花喷稀醋酸,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因此纸花变红;实验②向纸花喷水,纸花不变色,因此对比实验①②,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醋酸能使石蕊变红。
(2)实验③中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不会使纸花变色。
(3)实验③中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不会使纸花变色,纸花不变色,实验④将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溶液遇酸变为红色,因此纸花变红,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将④中的纸花烘干后,碳酸分解,红色的纸花变为紫色。
17.(1)试管
(2)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b
(4)添加液体药品
(5)偏小
【详解】(1)由图可知,a是试管。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有放一团棉花,适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棉花可以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b管口通入。
(4)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长颈漏斗的作用是添加液体药品。
(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若不放一层植物油,则二氧化碳溶于水,测量结果将偏小。
18.(1) 乙 反应中有气体生成,而乙装置没有密闭,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影响称量结果
(2)导入气体、引燃红磷
(3)没有
(4)不变
【详解】(1)图示两装置中乙装置设计不合理,原因是反应中有气体生成,而乙装置没有密闭,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影响称量结果。故填:乙;反应中有气体生成,而乙装置没有密闭,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影响称量结果。
(2)装置甲中玻璃管的作用是将气体导入气球、引燃白磷。故填:导入气体、引燃红磷。
(3)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最后天平仍然平衡,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故填:没有。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填:不变。
19.(1)2;(2)7.92g
【分析】(1)分析数据表中剩余固体质量变化规律,可发现第3次加入稀盐酸时,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因此,第4次加入稀盐酸不再发生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2)根据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与样品质量差,求得样品中碳酸钙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1)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减少小于前两次,可判断此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不再与盐酸反应,所以n=2;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2g=18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7.92g;
答:(1)表中n的数值为2;
(2)答:生成二氧化铁的质量为:7.92g。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2 一次函数(2) 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Section B 3a-Self Check课时同步练习(2课时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