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初二物理实验探究期末复习(有解析)


2023年秋季初二物理实验探究期末复习
一.光的反射、折射及平面镜成像
1.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明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
(2)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的蜡烛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小明应在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4)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经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6)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
2.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部分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整个实验过程应在较    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是    。
(3)在如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平面镜平面镜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甲图乙多做几次,描绘出每次光线的径迹,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表格中,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书上的结论并不一致。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入射角/度 20 30 50 60 70 80
反射角/度 70 60 40 30 20 10
(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O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半部分有反射光,上半部分无反射光,此现象表明:   。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可绕ON转动。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应在光线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3)如图所示,将纸板NOF沿PQ剪开,再将上半部分向后折,让光线仍贴着纸板EON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在纸板NOF上观察到上半部分    反射光线,下半部分    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均选填“有”或“没有”)
(4)同组的小华在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   。
4.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完全相同的蜡烛A、B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相等”。
(1)请你将以下小强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央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玻璃板沿着直线    放置在白纸的中央。
②将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手拿蜡烛B在玻璃板图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    ,在白纸上记录物、像的位置。
③改变    ,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请你帮助小强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5.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垂直立在白纸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1)小丽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小丽把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的    ;这里应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3)用一本书挡在玻璃板和B之间,小宇在书上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A的像,这是因为此像是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像;
(4)在玻璃板所在的平面内向左移动玻璃板,则A的像相对蜡烛A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静止”)。
6.如图1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张纸板放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块纸板粘成,可绕接缝ON转动;
(1)实验时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进行测量比较,目的是    ;
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O点,此时在F板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接着将F板绕接缝ON向后折,如图2,此时在F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为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闽将纸板F沿PQ剪开,只将F板的上半部向后折,如图3所示;则此时在F板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能看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二.透镜成像原理
7.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要成像,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
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CCD解析度
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
8.如图是小芊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2)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9.小卓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现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Δu,要使得光屏再次接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也移动适当距离Δv,则Δu    Δv(选填“>”“<”或“=”)。
(2)小卓继续多次实验,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凸透镜成实像的像距倒数()和物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卓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小卓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于是将凸透镜换为透明玻璃板,用完全相同的蜡烛B替换光屏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通过玻璃板小卓可以看到两个蜡烛A的像(图中未画出),这是由于所用玻璃板偏    (选填“薄”或“厚”)的原因。
(4)小卓通过移动右侧的蜡烛B,使其分别与蜡烛A的两个像重合,确定了其刻度位置分别为65cm处和66cm处,则该玻璃板的厚度为    cm。
10.小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如图甲,该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图乙,实验前,把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烛焰的中心调到    ;
(3)小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0cm处,此时烛焰刚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成像的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若此时凸透镜上飞来一只小蜜蜂,则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蜜蜂的像;
(5)小陈将蜡烛从20.0cm刻度线处移动到35.0cm刻度线处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时,烛焰在光屏上可成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时小陈将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仅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即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11.如图所示,小宁和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得到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如图甲,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为了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    (选填“C”、“D”或“E”)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4)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蜡烛燃烧变短了,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
(5)同组的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她坚持用余下的半部分继续实验,则光屏上将    。
A.得不到像0 B.仅成上半部分的像 C.仅成下半部分的像 D.像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6)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    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2.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已知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要将    、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    。
(2)如图所示,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移动到    cm的刻度线处,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在(2)的基础上,将透镜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    (选填“上半部”或“下半部”)。
13.小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刚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另一侧,调整凸透镜和纸的距离,当纸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cm。
(2)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甲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完整成像,可以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下”、“左”、“右”)调节。
(3)解决上述问题后,移动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则此时的物距为    cm,移动光屏恰好得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此规律可以制作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4)不改变光源和透镜的位置,换一个焦距5cm的凸透镜,此时要使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远离”),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F”光源的图案如图1,此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的像是图2中的    。
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实验过程中,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遮住时,光屏上的像    。
(5)如图丙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
15.小明用自制“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水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
(2)此时成像的特点是    (请完整描述),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特点与此相同。
(3)小明想起老师说过应先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再探究成像规律,于是他将蜡烛和光屏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在光屏上找到一个    的像时,测量物距,再用测量得出的物距除以2可以得出焦距。
(4)若保持蜡烛和“水凸透镜”如图所示的位置不变,试图将焦距调整为15cm,应缓慢调节“水透镜”的厚度,使其厚度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同时前后移动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    ,此时折射光为平行光。
16.亮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放大像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
(3)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这个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1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    ,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 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 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物距    ,像距    。(填写与焦距的关系)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
(3)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4)甲图中若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在光具座上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18.如图所示,铭远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    上;之后,固定好光源和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始终不能呈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处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3)如果将蜡烛移至距透镜5cm处,此时应从    (选填“蜡烛”“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像的特点;
(4)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给水透镜“戴上”一种眼镜(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图丙中戴上的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5)如图1所示为某同学的照片,图2是将图甲中的水透镜紧贴照片,然后逐渐远离照片,透过透镜看照片的像,则在远离的过程中看到的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到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保持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三.质量与密度测量实验
20.小华在做测石块的密度实验,测量过程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克,体积是    厘米3,密度为    千克/米3。在获得一组数据后继续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21.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依图中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kg/m3。
(2)该同学所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理由是    。
22.学习密度知识后,时彪同学到实验室检测某种盐水的密度,取样后,他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1)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28g,然后将适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时彪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2)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是    kg/m3。
23.小明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cm3。
24.小华在测量酱油的密度时,不小心将量筒摔坏了,于是他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只用天平也测出了酱油的密度。小华的实验方法如下,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   总质量为m3。
请写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油=   (用步骤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及ρ水表示)。
25.小新想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
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26.如图是小李同学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请将“测量木块密度”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甲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    g。小李将木块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用细铁丝将木块向下压(忽略细铁丝体积),使其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的体积为    mL,该木块的密度为    kg/m3。
(3)实验后,发现木块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分析实验过程发现,利用该方法测量的木块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7.如图所示:
(1)图①中测量结果更精确的是    (填“甲”或“乙”)刻度尺。用乙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为    cm。测量物体长度时,十枚硬币叠放之后测量高度为2.16cm,则该同学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    ,一枚硬币的厚度是    cm。
(2)如图②中所示是某停表表盘,它的分度值是    ,此时的示数是    s。
(3)如图③中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    ,液体的体积是    cm3。
28.小东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29.为了平衡营养,小明的妈妈买了多种杂粮。小明想知道红豆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是小明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的情景,小组同学指出他实验操作中有错误,他的错误是    ;
(3)小明用天平正确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20g,向烧杯中装入适量饱满的红豆并放到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红豆的总质量为    g;
(4)测红豆体积时,小组设计了两种方案:
①将烧杯中红豆倒入空量筒中,振动量筒,使红豆表面平整,测出红豆的体积。
②在量筒内注入适量水,如图丁所示,将烧杯中的红豆缓慢倒入量筒的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80mL,测出红豆的体积.由此计算得到红豆的密度为    kg/m3;
(5)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针对红豆体积的测量进行了详细分析:若采用方案①,由于红豆间存在较大间隙,导致测得红豆的密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明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3)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的蜡烛B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小明应在  A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4)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经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6)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
【解答】解:(1)该实验之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不仅可以反射光,还可以观察到另一侧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为了区别蜡烛B和蜡烛A的像,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的蜡烛B不需要点燃,小明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4)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经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6)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不需要;A;(4)不变;(5)不能;虚像;(6)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2.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部分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将纸板  垂直 放置于平面镜上。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整个实验过程应在较  暗 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是  显示光路 。
(3)在如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平面镜平面镜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甲图乙多做几次,描绘出每次光线的径迹,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表格中,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书上的结论并不一致。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
入射角/度 20 30 50 60 70 80
反射角/度 70 60 40 30 20 10
(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O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半部分有反射光,上半部分无反射光,此现象表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解答】解:(1)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让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激光笔发出的光贴着纸板射向O点;光线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光线越清晰,所以使光线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2)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就无法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以,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60°、70°、8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60°、70°、80°,不是70°、60°、40°、30°、20°、10°,而70°、60°、40°、30°、20°、1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4)将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B的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垂直;暗;(2)显示光路;(3)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可绕ON转动。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应在光线较  暗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3)如图所示,将纸板NOF沿PQ剪开,再将上半部分向后折,让光线仍贴着纸板EON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在纸板NOF上观察到上半部分  没有 反射光线,下半部分  有 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均选填“有”或“没有”)
(4)同组的小华在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解答】解:(1)周围环境越暗,光路越清晰,所以使光线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2)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3)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上部会看不到反射光线,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 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暗;(2)漫反射;(3)没有;有;(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完全相同的蜡烛A、B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是否相等”。
(1)请你将以下小强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的中央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玻璃板沿着直线  竖直 放置在白纸的中央。
②将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手拿蜡烛B在玻璃板图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  完全重合 ,在白纸上记录物、像的位置。
③改变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物距u和像距v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请你帮助小强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解答】解:
(1)①实验时玻璃板应沿着直线竖直放置在白纸的中央;
②将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手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以确定像的位置;
③为了得到普遍结论,应该多测几组实验数据来分析。所以要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距u和像距v,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待测物理量有两个,分别是物距和像距,实验次数是6次,据此设计表格如下:
故答案为:(1)①竖直;②完全重合;③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④物距u和像距v;(2)见解答图。
5.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垂直立在白纸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1)小丽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小丽把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的  大小相等 ;这里应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
(3)用一本书挡在玻璃板和B之间,小宇在书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A的像,这是因为此像是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虚 像;
(4)在玻璃板所在的平面内向左移动玻璃板,则A的像相对蜡烛A  静止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静止”)。
【解答】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小丽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小丽把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B与A的像大小相等,又两蜡烛相同,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里应用到的实验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用一本书挡在玻璃板和B之间,小宇在书上能直接观察到A的像,这是因为此像是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在玻璃板所在的平面内向左移动玻璃板,对称面的位置没有变化,则A的像的位置没有变化,则A的像相对蜡烛A静止。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等效替代法;(3)能;虚;(4)静止。
6.如图1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张纸板放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块纸板粘成,可绕接缝ON转动;
(1)实验时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进行测量比较,目的是  B ;
A.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O点,此时在F板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接着将F板绕接缝ON向后折,如图2,此时在F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为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闽将纸板F沿PQ剪开,只将F板的上半部向后折,如图3所示;则此时在F板的  下部 (选填“上部”或“下部”)能看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在 同一平面内,纸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解答】解:(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为寻找规律实验,所以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进行测量比较,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将纸板F向后折,由于反射光线不随纸板运动,所以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仍然存在,只是没在F板上,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3)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而上部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将纸板倾斜,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让光贴着AO射向镜面,则反射光线在纸板的前面,故在纸板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1)B;(2)不能;存在;(3)下部;同一平面内;(4)在;不能。
7.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感光层距离镜头34mm~68mm ;要成像,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物体距离镜头大于68mm 。
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CCD解析度
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
【解答】解: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镜头焦距是34mm,感光层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物距。所以感光层距离镜头34mm~68mm,物体距离镜头大于68mm。
故答案为:感光层距离镜头34mm~68mm;物体距离镜头大于68mm。
8.如图是小芊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10.0 cm。
(2)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完整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解答】解:(1)根据图中数据可知,u=v=20.0cm,则可知20.0cm=2f,f=10.0cm;
(2)挡住透镜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cm,物距U=20cm﹣5cm=15cm,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2倍焦距以外,故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故答案为:(1)10.0;(2)完整;(3)右;放大;投影仪。
9.小卓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现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Δu,要使得光屏再次接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也移动适当距离Δv,则Δu  > Δv(选填“>”“<”或“=”)。
(2)小卓继续多次实验,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凸透镜成实像的像距倒数()和物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卓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3)小卓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于是将凸透镜换为透明玻璃板,用完全相同的蜡烛B替换光屏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通过玻璃板小卓可以看到两个蜡烛A的像(图中未画出),这是由于所用玻璃板偏  厚 (选填“薄”或“厚”)的原因。
(4)小卓通过移动右侧的蜡烛B,使其分别与蜡烛A的两个像重合,确定了其刻度位置分别为65cm处和66cm处,则该玻璃板的厚度为  0.5 cm。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由于实像时物距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减小,且当u>2f时,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减小得越来越慢,所以Δu>Δv;
(2)图中=5m﹣1时,=5m﹣1,此时v=u=0.2m,像距等于物距,说明物体处于二倍焦距处,即2f=0.2m,所以f=0.1m=10cm;
(3)玻璃板太厚时,通过玻璃板小卓可以看到两个蜡烛A的像;
(4)根据物像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前后两面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为平面镜厚度的2倍,所以该玻璃板的厚度为:=0.5cm。
故答案为:(1)>;(2)10;(3)厚;(4)0.5。
10.小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如图甲,该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2)如图乙,实验前,把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烛焰的中心调到  同一高度 ;
(3)小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0cm处,此时烛焰刚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成像的原理与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若此时凸透镜上飞来一只小蜜蜂,则光屏上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小蜜蜂的像;
(5)小陈将蜡烛从20.0cm刻度线处移动到35.0cm刻度线处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上  80.0 cm刻度线处时,烛焰在光屏上可成清晰、 放大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时小陈将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仅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即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解答】解:(1)由图甲,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f=40.0cm 30.0cm=10.0cm。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由图可知,物距u=30.0cm>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若有一只小蜜蜂落到凸透镜上,小蜜蜂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光屏上没有小蜜蜂的像。
(5)将蜡烛从20.0cm刻度线处移动到35.0cm刻度线处时,物距减小为15cm,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和像距变大,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即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光屏移动到80.0cm刻度线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则成像远离透镜,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远离透镜。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缩小;照相机;(4)没有;(5)远离;80.0;放大;远离。
11.如图所示,小宁和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得到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如图甲,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2)为了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
(3)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  D (选填“C”、“D”或“E”)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4)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蜡烛燃烧变短了,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
(5)同组的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她坚持用余下的半部分继续实验,则光屏上将  D 。
A.得不到像0
B.仅成上半部分的像
C.仅成下半部分的像
D.像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6)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  缩小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  C 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当u=v=20cm时,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cm,故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3)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此时u=50cm﹣30cm=20cm=2f,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移动光屏到D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4)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此时物距u=50cm﹣8cm=42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若蜡烛燃烧变短了,根据过光线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升高;
(5)如果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选:D;
(6)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可以判断A处烛焰的像在D点,用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D处烛焰的像不见了,C处还能看到B处烛焰的像;以A处烛焰和D处烛焰的像为例,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1)10;(2)主光轴;(3)D;(4)缩小;照相机;升高;(5)D;(6)缩小;C。
12.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已知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要将  烛焰 、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  高度 。
(2)如图所示,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像是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移动到  70 cm的刻度线处,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在(2)的基础上,将透镜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  上半部 (选填“上半部”或“下半部”)。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时,要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2f>u=50cm﹣35cm=15cm>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5cm,此时物距u=50cm﹣30cm=20cm=2f,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光屏应移动到70cm的刻度线处,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在(2)的基础上,将透镜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此时凸透镜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物距,缩小像距,故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上半部。
故答案为:(1)烛焰、高度;(2)放大;投影仪;(3)70;(4)靠近;(5)上半部。
13.小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刚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另一侧,调整凸透镜和纸的距离,当纸上出现一个  最小、最亮 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cm。
(2)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甲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完整成像,可以把凸透镜向  下 (选填“上”、“下”、“左”、“右”)调节。
(3)解决上述问题后,移动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则此时的物距为  15.0 cm,移动光屏恰好得到一个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 放大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此规律可以制作  投影仪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4)不改变光源和透镜的位置,换一个焦距5cm的凸透镜,此时要使光屏  靠近 透镜(选填“靠近”、“远离”),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F”光源的图案如图1,此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的像是图2中的  A 。
【解答】解:(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
(2)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传播方向,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3)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u=40.0cm﹣25.0cm=15.0cm时,此时2f>u>f,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不改变凸透镜和光源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要使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图2中A正确。
故答案为:(1)最小、最亮;(2)下;(3)15.0;倒立;放大;投影仪;(4)靠近;A。
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0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实验过程中,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遮住时,光屏上的像  还是完整的,但变暗 。
(5)如图丙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L0﹣2L (用L0、L表示)。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41.0cm﹣30.0cm=11.0cm;
(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或烛焰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4)如果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5)当凸透镜移动B位置时,因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原理可知,光屏到透镜位置B的距离为L,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2L。
故答案为:(1)会聚;11.0;(2)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3)靠近;(4)还是完整的,但变暗;(5)L0﹣2L。
15.小明用自制“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水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 上。
(2)此时成像的特点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请完整描述),生活中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特点与此相同。
(3)小明想起老师说过应先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再探究成像规律,于是他将蜡烛和光屏均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在光屏上找到一个  倒立、等大 的像时,测量物距,再用测量得出的物距除以2可以得出焦距。
(4)若保持蜡烛和“水凸透镜”如图所示的位置不变,试图将焦距调整为15cm,应缓慢调节“水透镜”的厚度,使其厚度  变小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同时前后移动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  与水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 ,此时折射光为平行光。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水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要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因此应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直至在光屏上找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时,测量物距,再用测量得出的物距除以2可以得出焦距;
(4)由图可知,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2f>u=40cm﹣25cm=15cm>f,即水凸透镜焦距小于15cm,若将水凸透镜的焦距调整为15cm,即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根据凸透镜凸度越小,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越弱,焦距越大可知,应缓慢调节“水透镜”的厚度,使其厚度变小;同时前后移动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与水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说明烛焰在焦点上,此时折射光为平行光。
故答案为:(1)高度;(2)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3)左;倒立、等大;(4)变小;与水凸透镜等大的圆形光斑。
16.亮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放大像的是图  乙 (选填“甲”或“乙”);
(3)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9cm<f<11.5cm ;
(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丙 (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这个镜片是  凹 透镜(选填“凸”或“凹”)。
【解答】解:(1)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所以需要点燃蜡烛后再调节实验器材高度;
(2)图乙中,此时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3)根据图像可知,v=23cm>2f,f<u=18cm<2f,解得:9cm<f<11.5cm。
(4)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所放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矫正远视眼的凹透镜,故选丙图。
故答案为:(1)需要;(2)乙;(3)9cm<f<11.5cm;(4)丙;凹。
1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  D ,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 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 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物距  2f>u>f ,像距  v>2f 。(填写与焦距的关系)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增大 。
(3)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凸透镜成虚像 。
(4)甲图中若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在光具座上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  远视镜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解答】解:(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由图甲可知,物距为40cm,则u>2f,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D,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2)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2f>u>f,像距v>2f;
②由图丙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3)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即u=10cm),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虚像,所以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即说明该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光线提前会聚而成像在光屏上),故这副眼镜是凸透镜,即是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1)D;照相机;(2)①2f>u>f;v>2f;②增大;(3)凸透镜成虚像;(4)远视镜。
18.如图所示,铭远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上;之后,固定好光源和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始终不能呈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光源与光屏距离太近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处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倒立  放大 的实像;
(3)如果将蜡烛移至距透镜5cm处,此时应从  光屏 (选填“蜡烛”“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像的特点;
(4)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给水透镜“戴上”一种眼镜(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图丙中戴上的眼镜是  近视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5)如图1所示为某同学的照片,图2是将图甲中的水透镜紧贴照片,然后逐渐远离照片,透过透镜看照片的像,则在远离的过程中看到的顺序是  B 。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水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水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水透镜的焦距,所以水透镜的焦距是:f=18.0cm﹣10.0cm=8.0cm;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源和光屏的距离应大于等于4f,因此固定好光源和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始终不能呈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光源与光屏距离太近;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是真实光线会聚的,所以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光屏一侧的一定范围内可以看到所成的像;
只对调蜡烛和光屏,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仍能看到清晰的实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3)如果将蜡烛移至距透镜5cm处,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故应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像的特点;
(4)水透镜注水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增强,抽水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减弱,根据题意,加上同学的眼镜,同时对水透镜注水,成像位置不变,可以判断同学的眼镜是能减弱凸透镜对光线的偏折能力的,能够使成像延迟,所以是近视眼镜;
(5)物体远离透镜,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物体离凸透镜近,虚像小,物体离凸透镜远,虚像大;
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成虚像时应该是正立从小到大,成实像时,倒立从大到小,故选:B。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光源与光屏距离太近;(2)缩小;能;放大;(3)光屏;(4)近视;(5)B。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到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在  Ⅱ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生活中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保持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凹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解答】解:(1)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到15cm刻度线位置,此时物距u=50cm﹣15cm=35cm>2f,根据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光屏在Ⅱ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保持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左侧,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1)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2)Ⅱ;缩小;照相机;(3)凹透镜;近视。
20.小华在做测石块的密度实验,测量过程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23.6 克,体积是  10 厘米3,密度为  2.36×103 千克/米3。在获得一组数据后继续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减小误差 。
【解答】解:石块的质量为m=23.6g;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石块的体积为V=40cm3﹣30cm3=10cm3;
石块的密度为ρ===2.36g/cm3=2.36×103kg/m3。
石块的密度是定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23.6;10;2.36×103;减小误差。
21.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依图中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1.125×103 kg/m3。
(2)该同学所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理由是  烧杯中有液体残留导致体积测量偏小 。
【解答】解:(1)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的质量为20g+10g+5g+2.2g=37.2g
由图乙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50g+20g+10+2.2g=82.2g,
所以烧杯中盐水质量:m=m总﹣m杯=82.2g﹣37.2g=45.0g;
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盐水体积V=40mL=40cm3,
所以盐水密度:ρ===1.125g/cm3=1.125×103kg/m3;
(2)盐水倒入量筒时,不可能全部倒入,因而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 1)1.125×103;(2)烧杯中有液体残留导致体积测量偏小。
22.学习密度知识后,时彪同学到实验室检测某种盐水的密度,取样后,他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1)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28g,然后将适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时彪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2)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是  1.1×103 kg/m3。
【解答】解:(1)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略大于左盘中物体的质量,此时应该取下最小的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水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m=50g+20g+2g=72g;
由图可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盐水的体积为:V=40mL=40cm3;
盐水的质量为:m'=72g﹣28g=44g,
盐水的密度为:
ρ===1.1g/cm3=1.1×103kg/m3。
故答案为:(1)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2)1.1×103。
23.小明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  右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27 g。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10 cm3。
【解答】解:(1)天调节天平在水平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矿石的质量为:20g+5g+2g=27g;
(2)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15cm3,图丙中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总=25cm3,故矿石的体积V=V总﹣V水=25cm3﹣15cm3=10cm3。
故答案为:(1)右;27;(2)10。
24.小华在测量酱油的密度时,不小心将量筒摔坏了,于是他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只用天平也测出了酱油的密度。小华的实验方法如下,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 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 总质量为m3。
请写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油=  ρ水 (用步骤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及ρ水表示)。
【解答】解:①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3;
烧杯中水的质量m水=m2﹣m1,
烧杯中酱油的质量m油=m3﹣m1。
烧杯中水的体积和酱油的体积相等,则=,
则,=。
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油= ρ水。
故答案为: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 ρ水。
25.小新想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
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答】解:大玛瑙石的质量是m,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大玛瑙石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即V=V1﹣V2,
大玛瑙石的密度;
取出玛瑙石带出了部分水,因而添加的水的体积比玛瑙石的体积大,根据知,测量的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26.如图是小李同学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请将“测量木块密度”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甲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  13.2 g。小李将木块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用细铁丝将木块向下压(忽略细铁丝体积),使其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的体积为  62 mL,该木块的密度为  0.6×103 kg/m3。
(3)实验后,发现木块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分析实验过程发现,利用该方法测量的木块密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答】解:(1)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该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如图乙可知,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1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3.2g,
则木块的质量为:m木=10g+3.2g=13.2g;
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根据量筒的读数规则,这时水面所对的体积为62mL;
该木块的体积为:V木=V总﹣V水=62mL﹣40mL=22mL=22cm3,
该木块的密度为:
ρ木===0.6g/cm3=0.6×103kg/m3;
(3)若木块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会导致木块体积测量值比实际体积偏小,根据ρ=可知,利用该方法测量的木块密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1)右;(2)13.2;62;0.6×103;(3)偏大。
27.如图所示:
(1)图①中测量结果更精确的是  乙 (填“甲”或“乙”)刻度尺。用乙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为  3.25 cm。测量物体长度时,十枚硬币叠放之后测量高度为2.16cm,则该同学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 ,一枚硬币的厚度是  0.22 cm。
(2)如图②中所示是某停表表盘,它的分度值是  0.1s ,此时的示数是  228.7 s。
(3)如图③中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  2mL ,液体的体积是  28 cm3。
【解答】(1)由图可知,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用乙刻度尺更精确;物体左端与乙刻度尺的2.00cm对齐,右端与乙刻度尺的5.25cm刻度线对齐,物体的长度:L=5.25cm﹣2.00cm=3.25cm;
(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指在3min和4min之间,偏向4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8.7s,故秒表的读数为3min48.7s=228.7s。
(3)量筒,分度值为 2mL,液体的体积是 28mL=28cm3。
28.小东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处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64 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20 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  3.2×103 kg/m3。
【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由图甲可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分度值0.2g,小石块的质量为:m=50g+10g+4g=64g;
(3)由图丙可知,量筒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mL,小石块浸没入水中后读数为40mL,所以小石块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m3;
(4)小石块的密度为:ρ===3.2g/cm3=3.2×103kg/m3;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处;左;(2)64;(3)20;(4)3.2×103。
29.为了平衡营养,小明的妈妈买了多种杂粮。小明想知道红豆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是小明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的情景,小组同学指出他实验操作中有错误,他的错误是  用手直接拿砝码 ;
(3)小明用天平正确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20g,向烧杯中装入适量饱满的红豆并放到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红豆的总质量为  56.2 g;
(4)测红豆体积时,小组设计了两种方案:
①将烧杯中红豆倒入空量筒中,振动量筒,使红豆表面平整,测出红豆的体积。
②在量筒内注入适量水,如图丁所示,将烧杯中的红豆缓慢倒入量筒的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80mL,测出红豆的体积.由此计算得到红豆的密度为  1.405×103 kg/m3;
(5)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针对红豆体积的测量进行了详细分析:若采用方案①,由于红豆间存在较大间隙,导致测得红豆的密度会偏  小 (选填“大”或“小”)。
【解答】解:(1)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线,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为使天平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图中所示的错误是用手直接拿砝码。
(3)由图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红豆的总质量m总=50g+20g+5g+1.2g=76.2g,
则红豆的总质量m红豆=m总﹣m杯=76.2g﹣20g=56.2g。
(4)已知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为40mL,
结合图丁可知,红豆的体积:V=80mL﹣40mL=40mL=40cm3,
则红豆的密度:ρ===1.405g/cm3=1.405×103kg/m3。
(5)由于红豆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红豆的体积会偏大,根据ρ=可知,会导致测得红豆的密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1)水平;右;(2)用手直接拿砝码;(3)56.2;(4)1.405×103;(5)小。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三)光现象(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深圳中学初中部2017—2018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