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九年级上化学期末测试B卷(适用长沙)(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B
九年级化学
(共23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Zn-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汽油挥发
C.铜丝弯曲 D.冰雪融化
【答案】A
【解析】A、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B、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钢丝弯曲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NO3 B.MnO2
C.O2 D.CaCO3
【答案】B
【解析】A、HNO3是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B、MnO2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C、O2是只由一种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D、CaCO3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答案】C
【解析】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B、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但不燃烧,不能做燃料,故B不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C正确; D、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C。
4.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为大家演示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纸花变色的是( )
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
【解析】I、稀醋酸有酸性,喷稀醋酸的干燥的石蕊紫花能够变红,符合题意;II、水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色,不符合题意;III、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色,不符合题意;IV、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干燥的石蕊紫花能够变红,符合题意。故选C。
5.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作装饰品
B.铜具有导热性——作铜火锅
C.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D.CO2参与光合作用——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选项说法错误;B、铜具有导热性,可以作铜火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而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选项错说法误;D、CO2参与光合作用可作气体肥料,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6.运用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时,打开所有门窗
B.森林着火,可在火情附近砍掉草木建立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C.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答案】A
【解析】A、打开所有门窗空气进入,使燃烧更旺,所以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故错误;B、森林着火,可在火情附近砍掉草木建立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这属于隔离可燃物灭火,故正确;C、高层住房着火时,应从安全通道逃离,不能乘坐电梯逃离,以防断电被困,故正确;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故正确。故选A。
7.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且正确的的是
A.2个氢原子:H2 B.钙离子:Ca2+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2个氮分子:2N
【答案】B
【解析】A、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数字写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故2个氢原子为:2H。故错。B、钙质子数为20,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钙离子为:Ca2+。故对。C、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总和等于0。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为:。故错。D、每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氮分子为:N2。数字写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故2个氮分子:2N2。故错。故选B。
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大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高 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答案】B
【解析】A、常温下汞金属为液体,错误; B、黄铜片属于合金,硬度比纯铜片大,正确;C、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低,错误;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错误;故选B。
9.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有关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C.砷原子的中子数为33 D.砷与磷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C
【解析】A、砷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砷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3,砷原子的中子数不等于33,故选项说法错误;D、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砷与磷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0.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的质量 B.丙是生成物,且丙一定是化合物
C.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 D.丁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则反应后甲、乙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减少的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但甲、乙的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丙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丙为生成物,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丙中含有甲、乙所含元素种类之和,则一定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结合图中数据及前面分析可知,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8%):(40%-6%)=3:1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反应前后丁质量不变,则丁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杂质,则丁不一定与该反应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11.2023年9月23日晚,在万众瞩目之下,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力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这座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B.一个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D.甲醇由1个碳元素、4个碳原子、1个氧元素组成
【答案】C
【解析】A、甲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甲醇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是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铁属于纯净物,但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B、离子是带电的离子或原子团,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但不是离子,故B不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还有原子和离子,例如铁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3.下列“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置换反应会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则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则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结晶后,一定仍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错误;B.置换反应会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但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错误;C.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的体积比构成它的原子大,错误;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结晶后,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一定仍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故选D。
14.实验室鉴别(即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合理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B.用加水振荡的方法鉴别集气瓶中的CO和CO2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答案】D
【解析】A、黄铜片是铜锌合金,加热变黑,铜片加热也变黑,用灼烧的方法不能鉴别黄铜片和铜片,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但是无明显现象,用加水振荡的方法不能鉴别瓶中的CO和CO2,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和带火星的木条不反应,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白酒有特殊香味,香醋有酸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白酒和白醋,故D正确。故选D。
1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C.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D.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答案】BD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向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铜,等铜反应完,剩余的锌才置换铁,因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所以,锌不能置换出镁,据此结合实验现象及反应的程度分析解答即可。A.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当锌的量有剩余时,滤渣中有锌,而当锌的量没有剩余时,滤渣中没有锌,因此,滤渣中的锌是可能有,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滤后往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无法确定锌是否有剩余,故滤出的固体必有铜和铁,加入稀盐酸,铁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氯化亚铁,但如果锌较多,则锌和稀盐酸先反应,溶液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锌会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锌,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硫酸镁不参与反应,故一定含有硫酸镁,选项说法正确;D.若滤渣中没有锌,而是铜和铁的混合物,则加入稀盐酸,铁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氯化亚铁,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填空题
16.(6分)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 (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铝。
(2)铝制品有较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
(3)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答案】(1)铝土矿;(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3)防止金属生锈、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回收废旧金属、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中信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工业上可以用铝土矿来冶炼金属铝;(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有较好的抗腐蚀性;(3)保护金属资源,可以防止金属生锈、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回收废旧金属、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17.(6分)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
(2)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答案】(1);(2)
【解析】(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30℃时将3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乙。
【答案】(1)增加溶质(合理即可);(2)饱和;(3)蒸发结晶
【解析】(1)30℃时,甲溶液接近饱和,说明还可以继续溶解甲,继续加入甲固体,直到不能再溶解就会变为甲的饱和溶液;或者减少溶剂的量,溶剂减少,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会减少,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2)3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溶解40g甲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将30g甲加入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甲,还有10g甲无法溶解,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3)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19.(4分)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化学知识。
(1)济生堂楹联“参术功多皆道地,歧(岐)黄术妙意回天”中“参术”是中药材,从微观角度解释为什么能闻到中药味道 。
(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
【答案】(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清除可燃物
【解析】(1)能闻到中药味道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2)砍伐一条隔离带,清除了可燃物,从而没有让火势蔓延。
应用与推理
20.(8分)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结合工业炼铁的简易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①处的具体措施是 。
(2)焦炭的作用是 。
(3)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原因是 。
(4)用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 。
【答案】(1)将铁矿石粉碎;(2)提供热量和还原剂;(3)含碳量不同;(4)设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x,则
解得x=448t
答: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448t。
21.(5分)在我校化学学科节活动中,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推断题命题大赛,这是其中的特等奖作品,请你来挑战。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紫红色固体。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A的化学式 。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O2;(2)
【解析】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能生成碳酸钙也能由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碳,A是二氧化碳,能由二氧化碳生成也能生成二氧化碳的B是一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C是紫红色固体,可以由一氧化碳生成,所以C是铜单质,碳酸钙能生成F,F能生成G,G又能生成碳酸钙,F可以是氧化钙,G是氢氧化钙,D是氧化铜带入推断成立。(1)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2)B→C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五、实验题探究题
22.(8分)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结束时,应先从C装置的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答案】(1)试管;(2) A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3)E
【解析】(1)根据仪器的用途可知,①的仪器名称是:试管;故答案为:试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物高锰酸钾是固体,属于固固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实验结束时,应先从C装置的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A;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3)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故答案为:E。
23.(12分)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中,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图中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 。
(2)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只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请你判断能否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并说明理由 。
(3)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10%红墨水溶液 同一规格除味剂 溶液褪色的时间
① 10mL 5g 10min
② 10mL 10g 5min
(4)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
(5)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 。
设计实验: 。
【答案】(1)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2)不能,因为碳也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样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刚生成的灼热的铜会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4)相同条件下,除味剂的质量越大,吸附效果越好;(5) 颗粒大小会影响吸附效果;用两个小烧杯各取10mL10%的红墨水,然后分别加入5g除味剂粉末和5g除味剂颗粒,充分搅拌,观察并记录溶液褪色的时间(影响吸附效果因素可能还有:温度、压强、振荡、搅拌等,回答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实验中,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可推测,将图中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2)由于碳也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样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有稍许浑浊时,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3)实验结束时,若不及时关闭止水夹,空气进入试管,灼热的铜会重新被氧气氧化,红色的铜变为黑色。(4)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除味剂的质量越大,溶液褪色的时间越短,吸附效果越好。(5)影响吸附效果因素可能还有:颗粒大小、温度、压强、振荡、搅拌等,如颗粒大小会影响吸附效果,可通过设计除活性炭颗粒大小不同的对比实验进行验证,设计时要注意其它条件一定要相同,实验为用两个小烧杯各取10mL10%的红墨水,然后分别加入5g除味剂粉末和5g除味剂颗粒,充分搅拌,观察并记录溶液褪色的时间。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B
九年级化学
(共23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Zn-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汽油挥发
C.铜丝弯曲 D.冰雪融化
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NO3 B.MnO2
C.O2 D.CaCO3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4.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为大家演示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纸花变色的是( )
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Ⅲ和Ⅳ
5.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作装饰品
B.铜具有导热性——作铜火锅
C.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D.CO2参与光合作用——用于人工降雨
6.运用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时,打开所有门窗
B.森林着火,可在火情附近砍掉草木建立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C.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7.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且正确的的是
A.2个氢原子:H2 B.钙离子:Ca2+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2个氮分子:2N
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大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高 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9.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有关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C.砷原子的中子数为33 D.砷与磷的化学性质相似
10.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的质量 B.丙是生成物,且丙一定是化合物
C.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 D.丁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
11.2023年9月23日晚,在万众瞩目之下,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力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这座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B.一个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D.甲醇由1个碳元素、4个碳原子、1个氧元素组成
1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3.下列“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置换反应会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则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则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结晶后,一定仍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4.实验室鉴别(即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合理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B.用加水振荡的方法鉴别集气瓶中的CO和CO2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1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C.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D.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填空题
16.(6分)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 (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铝。
(2)铝制品有较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
(3)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17.(6分)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
(2)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30℃时将3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乙。
19.(4分)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化学知识。
(1)济生堂楹联“参术功多皆道地,歧(岐)黄术妙意回天”中“参术”是中药材,从微观角度解释为什么能闻到中药味道 。
(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
应用与推理
20.(8分)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结合工业炼铁的简易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①处的具体措施是 。
(2)焦炭的作用是 。
(3)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原因是 。
(4)用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 。
21.(5分)在我校化学学科节活动中,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推断题命题大赛,这是其中的特等奖作品,请你来挑战。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紫红色固体。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A的化学式 。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五、实验题探究题
22.(8分)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结束时,应先从C装置的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23.(12分)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中,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图中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 。
(2)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只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请你判断能否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并说明理由 。
(3)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10%红墨水溶液 同一规格除味剂 溶液褪色的时间
① 10mL 5g 10min
② 10mL 10g 5min
(4)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
(5)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 。
设计实验: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期末易错专项:04阅读单选-英语九年级上册人教新目标Go For It!(含解析)

下一篇:期末综合练(试题)-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