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回民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
卷Ⅰ(选择题,共53分)
一、选择题(1到22小题每小题2分,23、24、25小题为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漏选得2分,全选对得3分,计53分)
1.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骏马奔腾 B.火箭升空 C.万物生长 D.列车进站
2.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小明用鼓做实验,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这可以研究(  )
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振动发声以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小红四次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上册的厚度分0.60cm,0.61cm,0.60cm,0.62cm, 则课本厚度可记为(  )
A.0.6075cm B.0.61cm C.0.608cm D.0.6cm
5.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B.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每秒钟70次
C.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0km/h D.标准乒乓球案子宽大约2m
7.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8.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9.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能发出声音
B.用超声波可以探测鱼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C.美妙动听的歌声一定是乐音
D.“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说话音调放低些
11.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发生了镜面反射
12.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面的像,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1点45分 B.2点50分 C.3点10分 D.10点15分
1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大
B.物体运动得快,它的速度大
C.物体运动的路程长,它的速度大
D.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15.下列关于错误和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 B.错误和误差都不可以避免
C.多次实验就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B.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C.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能增强声音的响度
D.当我们向开水瓶内倒开水时,能从瓶内发出声音的音色判断水是否快灌满
17.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而溅污衣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C.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D.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汪塘
18.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19.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A.v甲>v乙 B.v甲20.研究机械运动时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B.只能选择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只能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D.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2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5m B.4.6m C.2.5m D.2.1m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23.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  )
A.固体、液体中也有声波存在
B.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C.声波除了能使人耳的鼓膜振动,让人们觉到声音外,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
D.声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4.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停止,声音即刻停止
B.在月球上人们要靠电子设备进行交谈
C.在教室周围植树,是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
D.我们不用回头也能听出背后叫我们的人是谁,是利用了声音的特性——音色
25.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正确的说法:(  )
A.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C.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不成立
D.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头发,看到的是头发的虚像
卷Ⅱ(非选择题,共47分)
二、填空题(每空分计23分)
26.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并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
27.平行光线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是 反射。有的黑板“反光”,因而坐在某一位置的同学看不清上面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发生了 的缘故。
28.树在水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从他们的物理成因看原理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
29.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 的.
30.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 米。
31.我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 (选填“快”或“慢”)。
3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由于钢尺 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将改变。
3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的情形,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mm,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cm。
34.“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
3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传播方向 (选填“发生改变”或“不发生改变”)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位置(选填“甲”或“乙”)。
36.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途中,驾驶员听到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每处1分计20分)
3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甲,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乙,把硬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 ;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在图甲中应进行的操作是:多次改变 角度,观察并记录 的大小;
(4)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38.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 ;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 ;
(4)小组的同学经过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5)如果在如图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 像;
(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8)在寻找蜡烛的像的时候,在玻璃板后找到两个像,原因是: ;
(9)小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 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的距离为 m,他向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画出PQ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 。
四、计算题(4分。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39.2010年4月,福厦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西的建设和发展。福州到厦门铁路全程约276km,右表为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动车组D6215 站名 动车组D6216
8:22 福州 -- 11:55
福州南 39 11:38
泉州 56 10:54
9:52 -- 厦门 10:18
(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D6216动车组以1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求厦门到达福州南的路程?
试卷第8页,共8页
1.C
【详解】A.骏马奔腾,相对于地面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属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相对于地面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属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万物生长,是生物体自身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改变,不属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列车进站,相对于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属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小球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要相同,通过观察发现,只有A的小球间距是相等的,故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3.D
【详解】敲击鼓面时,纸屑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高度不同,则鼓面振幅不同,发出的鼓声响度也不同,可以说明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由于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所以物理课本的厚度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瓶内空气柱由长到短分别是丙、乙、甲、丁,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丙、乙、甲、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A.成年人的一拃大约18cm,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比一拃长,在26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大约跳动70次,每秒钟大约跳动1次,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人步行时,每秒约步行2步,每步长约0.5m,所以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即3.6km/h,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身高约1.6m,标准乒乓球案子宽略小于中学生身高,约为1.5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因为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故应选A.
8.A
【详解】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以主席台是研究对象,主席台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刘翔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刘翔.故A正确.
故选A.
9.D
【详解】①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②掩耳盗铃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③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
④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
⑤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D符合题意.
10.B
【详解】A.由于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A错误;
B.用超声波探测鱼群,是发现鱼群的信息,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
C.美妙动听的歌声如果影响休息、工作或学习,也是噪音,故C错误;
D.“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说话的音量要小,即响度小一些,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也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图b中,木工师傅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故B正确;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故C错误;
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书本表面不平整,书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像与成像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图中实际时刻是1点45分,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A.由可知,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的速度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由于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详解】A.由于不同乐器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不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故B错误;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烛焰能“跳舞”需要能量,所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即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C。
15.D
【详解】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工具或设备的使用规则,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而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知,它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测量方法、尽量使用较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B
【详解】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阻止声源发声,所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中的鱼感受到了地震波,故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故B正确;
C.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减弱声音的反射,故C错误;
D.由于向开水瓶内倒开水时,水的深度增大,水面上的空气柱变短,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变高,所以能从瓶内发出声音的音调判断水是否快灌满,故D错误。
故选B。
17.A
【详解】BD.水汪塘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泥土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人迎着月光走,镜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多,漫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少,所以感觉镜面反射亮,地上的亮处是水汪塘,故BD错误;
AC.人背着月光走,镜面反射的光没进入人眼,而漫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一些,所以感觉漫反射亮,暗处是水汪塘,故A正确,C错误。
故选A。
18.D
【详解】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点睛: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9.A
【详解】由图像知,两物体的运动图线是倾斜直线,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的,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D
【详解】ABC.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情况来定,不能选择本身或者情况不确定的物体,一般选择物体周围的事物,不一定选择地面、运动或者静止不动的物体,故ABC错误;
D.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般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21.B
【详解】由图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C
【详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可能会发生偏折,故A错误;
B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为3×108m/s=3×105km/s,但是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故BD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其次是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C正确。
故选C。
23.ABC
【详解】A.由于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递声音,所以固体、液体中也有声波存在,故A正确;
B.由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所以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问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故B正确;
C.由于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声波除了能使人耳的鼓膜振动,让人们觉察到声音外,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故C正确;
D.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真空中没有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BC。
24.BCD
【详解】A.物体振动停止,发声立刻停止,但声音继续传播,逐渐渐弱,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月球上是真空,交谈时声音无法传播,要靠电子设备进行交谈,故B正确;
C.在教室周围植树,阻碍声音的传播,所以是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故C正确;
D.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D正确。
故选BCD。
25.BD
【详解】A.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长度单位,故A错误;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导致的,故B正确;
C.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与成像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倒影”是“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符合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因此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头发,看到的是头发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BD。
26. 60°
【详解】[1][2]如下图,先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液面的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为入射角,入射角大小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
27. 漫 镜面反射
【详解】[1]平行光线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是漫反射现象,即光在粗糙的黑板表面反射后,将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
[2]有的黑板“反光”,因而坐在某一位置的同学看不清上面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光在光滑的黑板表面发生镜面反射。
28. 反射 直线传播
【详解】[1]树在水中的倒“影”和树关于水面对称,其成因是光的反射。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成因就是光的直线传播,皮影戏、小孔成像等的成因也是光的直线传播。
29. 静止 运动
【详解】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太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因此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太阳也是运动的.
【点睛】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30. 340 0.1s 17
【详解】[1]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声音在15℃时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3]由物理常识可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由于0.1s是声音传播来回的时间,所以至少要离峭壁距离
31. 音色 快
【详解】[1]由于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色不同。
[2]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声音是通过大地、箭筒等固体传过来的,固体能传声,且比空气传声速度快。
32. 振动 音调
【详解】[1]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同时可以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所以钢尺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
[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来越小,所以音调越来越低。
33. 1 2.75
【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木块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3.7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
L=3.75cm-1.00cm=2.75cm
34. 响度大 人耳
【详解】[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几乎把耳朵震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
[2]“掩耳盗铃”是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使自己听不到铃铛产生的声音,堵住自己的耳朵,所以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5. 发生改变 乙
【详解】[1][2]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所以太阳实际在图中的乙位置。
36.见解析
【详解】(1)太空中没有大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可能听到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
(2)如果声音可以传播,其传播速度小于光速,所以驾驶员应该是先看到爆炸的火光,再听到爆炸声。
37. 不能 同一平面内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 反射角 粗糙的
【详解】(1)[1][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
(2)[3]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4][5]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发现反射光线也随之改变,观察并记录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可得出的结论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6]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
38. 较黑暗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相同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测量像距与物距 得到普遍规律 没有 虚 不变 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玻璃板较厚 1 不变
【详解】(1)[1]烛焰的光线较弱,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
[2]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透明玻璃板可以成像,也可以透光,其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
(2)[3][4]蜡烛AB分别用于成像、与像作比较,蜡烛AB应完全相同,目的是通过等效法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5]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距与物距,比较像距与物距大小关系。
(4)[6]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
(5)[7][8]由实验得,白纸板上没有蜡烛的像,虚像无法在光屏上呈现,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6)[9]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将不变。
(7)[10]像与成像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8)[11]在寻找蜡烛的像的时候,在玻璃板后找到两个像,原因是玻璃板厚度较大,前后两个面成的像不重合。
(9)[12]依题意得,物距等于1m,像距等于物距,则像距为1m,即他在镜中的像到镜的距离为1m。
[13]像与物体等大,他向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10)[14]先分别作出PQ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P′Q′,再连接P′Q′,并在P′打上箭头,即得PQ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P′Q′,如图所示:
39.(1)184km/h;(2)213.33km
【详解】解:(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运行时间为
平均速度是
(2)D6216动车组从厦门到达福州南的时间为
以1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由得,厦门到达福州南的路程
答:(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平均速度是184km/h;
(2)D6216动车组以1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厦门到达福州南的路程213.33km。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 徐州东湖实验学校2023—2024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数学试题(pdf、无答案)

下一篇:湖北省巴东县神农中小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练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