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复习全国真题重难专题分类练 实验探究题 (含答案)

2024中考物理复习全国真题重难专题分类练
实验探究题
一、教材电(磁)学重点实验
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标)
1. (2022丽水)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科和小丽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为5欧.请回答:
实验次数



电压/伏
1.0
1.5
2.0
电流/安
0.2
0.3
0.4

甲  乙
第1题图
(1)如图甲,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则待接导线应与________相连(填字母);
(2)闭合开关,小科发现电压表指针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2梧州)小玲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 V恒定不变,电流表选用“0~0.6 A”量程,电压表选用“0~3 V”量程,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 Ω 1 A”.
第2题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
(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经分析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一根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
(3)小玲连接好正确电路后,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测量了五组实验数据,其中第2组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测得的其他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玲检查后发现有一组数据存在错误,导致出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次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5
30
电流I/A
0.6
1
0.12
0.1
(4)小玲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
(5)以上实验控制AB间的电压为________V不变,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小玲想继续保持此电压不变再多测几组数据,请计算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
3. (2022黔东南州)小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3 V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 Ω 2 A”.
第3题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改变滑片位置,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空白处的电流如图乙所示,请将数据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10
0.20
0.40
0.50
0.60
(4)为了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又找来10 Ω、15 Ω、20 Ω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
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缓慢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 V.接下来用10 Ω的电阻替换原电阻,应将滑片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 V,记录电流表示数.再将15 Ω、20 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重复以上步骤;
②当将2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片都无法满足预设电压为1 V的条件.为使该电阻也能完成实验,小华认为可以改变电压表的预设电压,该预设值应不低于______V;他们重新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丙所示的图像,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的小明认为不改变电压表预设值也可解决上述问题,只需将上述准备的10 Ω电阻________(填连接方式)在电路中就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实验2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 (2022郴州)如图甲所示为测量小灯泡L功率的电路图,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源电压恒为3 V.实验中:
第4题图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________状态;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示数始终为3 V.假定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短路 B. 灯泡断路
C. 滑动变阻器短路 D. 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流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4)如果要使灯泡两端电压由2.5 V调到2 V,应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
(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增大时,灯丝温度会发生变化,灯丝电阻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 (2022自贡)张华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额定电压为 2.5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恒为 3 V.
第5题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
A. 小灯泡短路 B. 小灯泡断路
C. 滑动变阻器短路 D. 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张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图像是曲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英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不用电流表,但增加了一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用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也测量出了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步骤如下:
她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然后保持__________不变,将电压表接在“a”处的导线换接到 “b”处,读出电压表示数U,利用此方法测量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P=____(用已知和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6. (2022齐齐哈尔)小琪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器材有:电源(三节新的干电池)、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规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
第6题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将电路(图甲)连接完整(要求: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不交叉).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为________V;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
(4)小琪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计算出了小灯泡的平均电功率(如下表),你认为她这样处理数据是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
平均电功率P/W
1
2.0
0.26
0.52
0.71
2
2.5
0.28
0.70
3
3.0
0.30
0.90
(5)实验提供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R1“5 Ω 2 A”、R2“20 Ω 1 A”、R3“100 Ω  0.1 A”,小琪选择的是________(选填“R1”“R2”或“R3”)完成了上述实验.
(6)上述实验完成后,小琪又用阻值已知为R0的定值电阻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电路图如图丙所示.由于原电源不符合实验要求,又换用另一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电路正确连接后;
①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
②当开关________闭合,________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2;
③未知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实验3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2022新课标新增点)
7. (2022雅安)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第一实验小组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第7题图
(1)开关闭合前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选填“调节电源电压”或“调节Rx两端电压”).
(2)闭合开关后,该实验小组同学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选填“Rx短路”“Rx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计算出Rx的阻值为________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多组数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4)第二实验小组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把多次测得的电阻值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你认为他们这样处理实验数据恰当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第一实验小组的实验器材,还可以完成下列实验________(选填“A”或“B”).
A.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B.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8. (2022贵港)小华做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现有器材:待测电阻Rx、两节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______处.
(3)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都没有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 V,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选填标号).
A.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Rx断路  C. Rx短路
第8题图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1.3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Rx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A.它的阻值是________Ω.
(5)本实验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华对实验进行进一步拓展,利用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也能测出Rx的阻值.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第8题图丁
①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流表示数I2;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电阻Rx=__________.(用R0、I1、I2表示)
实验4  测量小灯泡的阻值(2022新课标新增点)
9. (2022广东省卷)如图甲是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小灯泡额定电压为1.5 V).
第9题图
(1)小明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刚接上最后一根导线,看到电流表指针立刻有偏转.若电路连线正确,造成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
测量次序
1
2
3
4
5
电压U/V
1.8
1.5
1.0
________
0.3
电流I/A
0.32
0.30
0.26
________
0.18
①第4次测量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
②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___Ω.
③第5次测量中,小灯泡不发光,小明断定是灯丝断了,这个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22玉林)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1)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未连接好的实物电路(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第10题图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如果电路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可能是小灯泡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V;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灯泡工作时I-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
(5)由图丁可知,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电阻值不同,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升高而变________;
(6)若实验过程中发现电压表损坏,现增加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开关,设计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也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并记录下来;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和S1,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③保持开关S和S1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最右端,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④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为:R灯=________(用I额、I1、I2和R0表示).

丁   戊
第10题图
实验5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2022)
11. (2020贵阳)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那么串联的各部分电路如何分配电源电压呢?
小明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电压表、电压为3 V的电源、开关及导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AB间电阻/Ω
CD间电阻/Ω
1
10
5
2
20
10
3
30
15
第11题图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处于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如图甲所示,小明将阻值为10 Ω和5 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AB和CD两位置,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B间电压为________V.比较两电阻阻值和所分电压值可得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所分电压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电压的分配规律,小明更换电阻完成了上表中2、3两次实验,观察到每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B间和CD间的电压之比与其对应电阻阻值之比相等,于是得出: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按其阻值之比分配电源电压”的结论.根据这一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信?________(选填“可信”或“不可信”),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2. (2022桂林)小桂和小林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
第12题图
(1)他们按如图甲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在图乙的实物图中还差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画出该条导线.
(2)在实验过程中,L2突然熄灭,L1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L2________路.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L1、L2和干路的电流,记录如下表,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指在如图丙的位置,其读数应为________ A;小桂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林认为小桂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表的示数/A
0.18
0.2
电流表的示数/A
0.18
0.2
电流表的示数/A
0.36
0.4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6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课标)
13. (2022衡阳)如图,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中:
序号
实验操作
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1
保持导体与磁体静止
不偏转
2
保持磁体静止,导体水平向左切割磁感线
向右偏转
3
保持磁体静止,导体水平向右切割磁感线
向左偏转

(1)比较1、2(或1、3)实验现象可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2)要使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 使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B. 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C. 上下调换磁极,同时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第13题图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
(4)如果将电流表换成________,可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实验7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课标)
14. (2021昆明)为了探究磁场,小华做了如下实验.
第14题图
(1)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①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层铁屑,再将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方,然后__________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铁屑在磁场中被________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甲所示;
②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黑色一端表示磁体的N极,某点小磁针________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________方向;
③人们仿照铁屑在磁场中排列的情况和小磁针N极的指向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曲线叫作________.
(2)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①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四周不同的位置,通电后发现小磁针的指向如图丙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图中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是螺线管的N极;
②对调电源的正负极重复上述实验,小磁针的指向与之前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________有关,断开开关后,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_极指向南方.
二、教材力学重点实验
实验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标)
15. (2021陕西)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为方便测量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_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将__________(选填“保持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第15题图
(3)如图乙是一个加宽的杠杆装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若只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A点正上方的B点,力臂是线段________(选填“OA”“OB”或“AB”),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16. (2022随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某小组的同学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由此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用F1、F2、l1、l2表示).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30
3
10
2
2
20
1
40
3
3
20
6
10
(3)在完成实验后,陶子同学在A处挂了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 N,杠杆上每格的长度为10 cm),如图乙所示,他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杠杆水平平衡(OA=30 cm,OB=40 cm),此时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第16题图
实验2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标)
17. (2022百色)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1)根据________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第17题图
(2)比较图中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中发现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甲的大,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
(5)该小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重新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与图甲测得的摩擦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此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8. (2022黄石)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桌面上做__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面是小组成员的4个猜想以及操作方案:
第18题图
(1)在木块上放置不同数量的砝码,可以改变木块和桌面之间的________,进而观察滑动摩擦力的变化;
(2)木块的速度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吗?小军想用测力计加速拉动木块,测得不同速度时的测力计的示数,比较摩擦力.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此时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或“>”);
(3)接触面积的大小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吗?小方想通过竖着切割木块来改变接触面积,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联想到“雨天路滑”,猜想:除了接触面材料,接触面上有水没水,也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她在桌面上注水后再做方案(1),发现多次测出的滑动摩擦力比没有注水时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组通过一起讨论和查阅资料知道:在木块和桌面之间形成的一层水膜充当了润滑剂.
拓展应用:汽车轮胎上有深浅不一的横纹和纵纹,如果有小石子嵌入较深的花纹中,一定要及时清理.请你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标)
19. (2022朝阳)小文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9题图
(1)通过________三个图进行比较,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物体A的体积是________m3.
(3)由图示实验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他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于是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让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②小文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有关,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2022齐齐哈尔)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①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水、盐水(ρ盐水>ρ水).
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实验步骤如图a、 b、c、d、e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下来.
(1)分析数据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N;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
(2)分析实验步骤a、c、d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三个实验步骤________(填序号)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实验步骤a、d、e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
(3)若先完成步骤c,再完成步骤a,则测得的浮力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同学完成本次实验后,又用获得的数据求出了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第20题图
实验4  测量固体的密度(课标)
21. (2022青海省卷)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某兴趣小组想测一测橡皮擦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21题图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将橡皮擦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所示,则该橡皮擦的质量是________g;
(4)利用量筒和水测出橡皮擦的体积为12 cm3,可求出该橡皮擦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5)若先用量筒和水测出橡皮擦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橡皮擦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 (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定一块吊坠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________处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吊坠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加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吊坠的质量是________g.
第22题图
(3)往量筒中倒入50 mL水,将吊坠浸没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的密度值偏________.
(5)实验小组讨论后,不用砝码,只利用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量筒和水也能测出吊坠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如图丙所示;
②将拴着细线的吊坠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到A处时横梁平衡,记下加水的体积为V1,如图丁所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量筒继续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横梁平衡,并记下再次加入水的体积为V2;
④吊坠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V1、V2、 ρ水表示)
23. (2021 铁岭、葫芦岛)测量物质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游码归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第23题图
(2)小明测量石块密度的过程: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54 cm3;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石块并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为________cm3;
③用天平测出石块质量如图乙所示.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小明发现按照上面的实验顺序会使测量的石块密度偏________,合理的排序应为________(填序号).
(3)小明测量家中一个蜡块的密度,他用一个梯形桶和一个圆柱形薄壁玻璃杯、水、油和刻度尺完成了测量(已知蜡块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①如图丙,在梯形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选填“水”或“油”),在圆柱形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另一种液体,将其放入桶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中液体的深度为h1,玻璃杯浸入桶中液体的深度为h2;
②将蜡块放入玻璃杯的液体中,玻璃杯仍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中液体的深度为h3,玻璃杯浸入桶中液体的深度为h4;
③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蜡=__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
实验5  测量液体的密度(课标)
24. (2021枣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第24题图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________________为止.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3.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V,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二: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2.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豆浆的质量m1,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三: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读出豆浆的体积V,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3.将量筒中的豆浆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3)分析以上三种方案,请写出你认为合理设计方案中豆浆的密度表达式ρ豆浆=________;你再任选其中一个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合理设计方案的原因:如方案________,是由于在测量豆浆的________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使得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________.
25. (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第25题图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____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g/cm3.
(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第25题图
①如图丙、丁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戊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1;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己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2;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6. (2021长春)鉴定牛奶、酒的品质,农业选种时配制盐水等,都需要测量密度.为此,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款多量程密度计,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选用0~0.6 A,将电流值标记为对应的液体密度值.压敏电阻R1所受压力每增加1 N,阻值减小6.25 Ω;压敏电阻R2所受压力每增加1 N,阻值减小ΔR,实验中R1、R2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规律不变.(装置中杯子质量忽略不计,ρ水=1.0 g/cm3,g取10 N/kg)
第26题图
(1)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将杯子放在R1上,向杯子中缓慢注入重1.6 N、密度为1.6 g/cm3的液体,在杯子外表面标记出液面位置,此时R1的阻值为2 Ω,电流表示数为0.6 A.则R1不受压力时的阻值为________Ω,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2)倒出杯子中的液体,将杯子擦干放在R2上,向杯子中缓慢注入水,使水面到达标记处,电流表示数为0.6 A;如果杯子放在R2上时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液面到达标记处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应为________g/cm3.
(3)分析发现,与杯子放在R1上制作的密度计相比较,杯子放在R2上制作的密度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实验6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022新课标)
27. (2022安徽)为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取一个空的透明塑料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将塑料瓶浸在液体中,橡皮膜向瓶内凹进得越多,表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1)将塑料瓶竖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图乙),两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图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同种液体中,____________,液体的压强越大;
(2)若用体积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水)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塑料瓶在酒精里的位置与图乙相同,则图________(选填“乙”或“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第27题图
【源自RJ八下P38习题改编】
28. (2022张家界)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选填字母).
A. 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 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第28题图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 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________Pa.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 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 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 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 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实验7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9. (2022绥化)为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第29题图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__(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
(2)由甲、乙两图可知,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如甲、丙两图所示,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滚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斜面下方水平面光滑,本实验________达到实验目的.(选填“能”或“不能”)
实验8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30. (2022包头)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第30题图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指针调在________位置.
(2)实验中所用物块的重力为________N.
(3)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甲所示,这样实验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力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大小________.
(5)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实验9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课标)
31. (2020枣庄)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第31题图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 cm,sBC=15 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__.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__v2 (选填“>”“<”或“=”).
实验10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2. (2021遂宁)涪江六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设备.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3
0.5
61.5%
第32题图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__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无关.
(4)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6)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建议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选)______.
A. 减轻动滑轮重 B. 增加所提物体重
C. 机械加润滑油 D. 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三、教材光学、热学重点实验
实验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标)
33. (2022金昌)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他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应该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第33题图
(2)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合适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 “缩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由图甲可知透镜焦距为 20 cm
B. 在图甲中,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
C. 在图乙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 cm~50 cm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34. (2022齐齐哈尔)小聪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心中存在困惑的问题:
第34题图
(1)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__.
(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35 cm刻线处,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标)
35. (2022青海省卷)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近大远小’”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找来了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火柴等器材.
(1)探究过程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在某一位置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在白纸上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
③改变蜡烛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始终能找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
④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发现白纸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第35题图
次数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5.02
5.01
相等
2
10.02
10.02
相等
3
15.01
15.00
相等
(2)分析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
②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说明“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近大远小’”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3)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做这个实验时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36. (2022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
第36题图
(1)小明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取来两支____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A,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A像的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聪选择平面镜进行实验,他想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刻度尺贴在平面镜上测出像的高度,你同意他的方法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玻璃板和平面镜都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在它们表面发生________后进入人眼,经观察对比后发现在玻璃板中成的像稍暗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课标)
37. (2021贵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第37题图
(1)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______反射 (选填“镜面”或“漫”),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
(2)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课标)
38. (2022梧州)物理课上,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小佳组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 ℃后,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7
98
98
98
98
如图乙所示是第3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38题图
(3)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图丙的实验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 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造成的.
39. (2022临沂)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第39题图
(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盛水的烧杯和测水温的温度计,应先调整________(选填“烧杯”或“温度计”)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
(3)观察到水沸腾后的实验现象:①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②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且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到达水面破裂.
(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由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请给实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5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40. (2022黔东南州)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第40题图
41. (2022绥化)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第41题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选填“A”“B”或“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min.
(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态.
A. 固  B. 液  C. 固液共存
四、教材拓展实验
42. (2022福建)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第42题图
(1)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________极.
(2)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________.
(3)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________.
(4)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________传声.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2022宁波)为何晾在密闭空间里的湿衣服不容易干?小宁思考后做了如下探究:
第43题图
【提出问题】
空气湿度会对水蒸发产生怎样影响?
【实验装置】
在七个相同的密闭房间内装有相同的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控制每个房间的气温和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空气湿度都在70%以上;
②开启每个房间的除湿机,用除湿机调节房间湿度,使七个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在实验期间分别控制在一定值;
③用相同质量的水把毛巾均匀湿润,完全展平后晾在晾衣架上,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1;
④经相同时间后,再次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2.
(实验过程中水蒸发对毛巾温度的影响、除湿机工作时对室内空气流动和室温的影响均忽略)
【实验数据】
空气湿度
40%
45%
50%
55%
60%
65%
70%
m1/g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m2/g
599.9
586.0
573.1
561.3
550.6
540.7
532.0
【实验结论】
在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空气流速等条件均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水蒸发越快.
【实验反思】
从微观角度分析,一部分液态水的分子能逸出水面成为气态水的分子,另一方面部分气态水的分子也会返回水中成为液态水的分子;当逸出的水分子数量比返回的水分子数量多时,宏观上表现为水蒸发了.本实验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返回水中的水分子数越________.
44. 新考法·实验器材创新 (2022新疆)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如下:先将盛有盐水的容器放在电子秤上,然后用手提着系有细线的圆柱体将其缓缓的浸入盐水中(盐水足够深),同时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电子秤显示的相应的质量m,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圆柱体的高度为15 cm,当h=8 cm时,用弹簧秤测得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为1.2 N.
h/cm
0
2
4
6
m/kg
2.000
2.040
2.080
2.120
h/cm
8
10
12
……
m/kg
2.160
2.200
2.240
……
 
第44题图
(1)实验过程中,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时,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当h=8 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选填“21.6”或“1.6”)N.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盐水的体积成________比.
(3)圆柱体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45. (2022陕西)如图甲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人眼和照相机如何成清晰的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使用变焦照相机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时与焦距和像距有关.于是他用图乙装置进行探究.
第45题图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________.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的高度H=5.0 cm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焦距f/cm
像的高度h/cm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①分析________三组数据可知: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
②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______,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用变焦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时,是通过同时调节焦距和像距,使物体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________(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②用变焦相机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应该把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往后缩”)同时增大焦距.
46. (2022扬州)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第46题图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 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 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
(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______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 N,则测量值________真实值.
(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 N的刻线,但未找到10 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________,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拉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 N力对应的刻度线.
图4
 
图5
图6
第46题图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 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2022常德)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想探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观察,他们猜想: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斜面的倾角θ、斜面的材料这三个因素有关.于是他们选择以下器材进行探究:一个右端固定有遮光片的长方体木块质量为200 g、一个100 g的砝码(可粘在木块上表面)、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斜面底端安有光电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们的实验操作是让木块沿斜面直线下滑,利用光电门速度传感器测得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1)为了保证从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可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第47题图
A. 斜面越长越好
B. 斜面越宽越好
C. 木块每次都由静止开始下滑
D. 木块每次都从斜面上相同的位置下滑
(2)在本实验中,光电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木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遮光片离开光电门时计时器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根据遮光片的宽度与运动时间计算出此时木块的速度.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1.2 cm,如果计时器某次显示的时间为0.005 s,则此次测得的木块速度为________m/s.
(3)小明他们改变相关条件,多次实验,得到了下列数据
实验序号
θ
斜面
m/g
v/(cm/s)
1
20°
A
200
245
2
20°
A
300
245
3
20°
B
200
153
4
20°
B
300
153
5
30°
A
200
358
6
40°
A
200
438
①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得:v与前面猜想的三个因素中的______无关.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3,2和4可得出v与________有关.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6,可得出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当斜面材料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2022金华)项目学习小组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由此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
【小组讨论】
液体密度计是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判断密度大小;根据密度公式ρ=,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来制作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及深入讨论最后确定了制作方案.
【查阅资料】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如图甲),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制作】
器材:木棒、塑料杯、细线、刻度尺、金属块(代替秤砣).
步骤:
①模仿杆秤结构,用杯子代替秤钩,先自制一根无刻度“密度秤”;
②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乙),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A标记为“0”刻度;
③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____”刻度(单位g/cm3);
④以AB两点之间长度的为标准,在整根秤杆上均匀地标上刻度.
第48题图
(2)在制作过程中,秤杆出现左低右高现象(如图丙),要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应往________侧移动;
(3)步骤③中,秤砣悬挂点B标记的刻度值应为________;
【产品检验】用多种密度已知的液体对“密度秤”刻度准确度进行检验.
【产品升级】
(4)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 把秤纽位置往远离秤钩一侧移动
B. 减小秤砣的质量
C. 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
D. 换用更细的秤杆
49. (20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水果中平行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甲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实验前,他们的部分实验猜想如下:


第49题图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极板的材料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二,在不同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不变,分别测出电压,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水果种类
两极板间电压U/V
铁—锌
铁—铜
铜—锌
1
苹果
0.6
0.7
1.0
2
菠萝
0.5
0.6
0.9
3

0.4
0.5
0.8
4

0.7
0.8
1.1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保持________不变,改变水果种类,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猜想一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②分析数据可知,水果电池电压与极板材料有关,表中效果最好的两极板材料是____________.
③图中,与电压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相连的极板是水果电池的________极,若要使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可将多个水果电池________联.
(2)将两极板插入水果更深些,发现电压表示数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两极板都换成铜片,发现两铜极板间无电压,于是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水果的电阻是多大?为此,利用一个电源(未知电压)、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导线、三个开关及原有的电压表进行电路设计,测出此时水果的电阻.请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可行的电路图.(水果的电阻用“”这样的符号表示)
五、新情境创新实验
50. (2022山西)据《天工开物》记载,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弓的基础上,又研发了能从容瞄准目标击发的弩,如图甲所示.实践小组的同学们模拟弩的结构,把一根稍许绷紧的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在纸卷芯内安装带凹槽的固定装置,制作了发射器,并用吸管代替弩箭,如图乙所示.利用这个自制发射器,同学们探究吸管飞行的距离与发射角度的关系.
第50题图
(1)同学们在吸管上每隔1 cm标注记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合理即可)
(2)请你帮助小组同学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结合弩的材料、结构特征,请你猜想吸管飞行的距离还跟自制发射器的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1. (2022扬州)盛夏来临,小明发现人们常常穿浅色的衣服,是不是穿浅色的衣服凉快?小明打算通过比较阳光下衣服的温度来作出判断,即探究衣服温度与颜色的关系.
(1)小明将同款不同色的三件衣服同时放在太阳下晒,对于衣服温度的测量,他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1:用一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先后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
方案2:用三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同时测量三件衣服的温度.
你认为方案1是否可行?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2需在实验室同一型号的多支温度计中选取三支,你选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环境温度为32 ℃)
白色
黑色
红色
5 min
38.7 ℃
超过40 ℃
超过40 ℃
20 min
37.1 ℃
36.9 ℃
36.5 ℃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颜色的衣服在短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温度升高,深色衣服______本领强;当衣服温度较高时,向外放热使温度降低,________衣服放热本领最强.
(3)夏天在户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2022连云港)“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精美的居家装饰品,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温度计,可用于粗略地测量环境温度.如图甲所示,玻璃管中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会随之变化.液体中装有体积相同的五颜六色的彩球,每个彩球都标注有特定的温度.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个彩球标注的温度表示所测的环境温度.
 第52题图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液体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温度计”的上部(彩球体积变化可忽略).图乙是某温度时彩球温度计中的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乙图“彩球温度计”中彩球________上标注的温度是当时的环境温度(请填写彩球编号).
(2)如果图甲是另一温度时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则________“彩球温度计”所处环境温度较高(选填“甲”或“乙”).
(3)如果彩球a的质量为ma,彩球c的质量为mc,则ma________mc(选填“>”“=”或“<”);彩球a标注的温度________彩球c标注的温度(选填“高于”或“低于”).
(4)彩球c是否为悬浮状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3. (2021深圳)熊猫公交是深圳引进的一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上的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和急刹.同时,熊猫公交采用独创的手脉识别技术,其工作流程如下图甲所示,其系统采用近红外线采集手脉特征,采用非接触的形式采集手部皮肤以下三毫米的血脉特征,然后进行生物比对.
有人对坐熊猫公交车坐着不颠簸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①驾驶速度;②熊猫公交车中座椅的高度;
③座椅的软硬程度;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用相同的力把2个相同的湿篮球,分别在硬板凳和软沙发垫上按压,硬板凳和软沙发上出现了如图乙、丙所示的水渍;
第53题图
(1)本实验验证了上面的猜想________;图乙和丙中水渍较小的是印在________(选填“硬板凳”或“软沙发垫”)上,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400 N的压力按压在接触面积为0.04 m2的硬板凳面上,其压强为________Pa.
(3)手脉识别技术采用的红外线属于________.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4)使用红外线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2022云南省卷)小华偶然间竖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
(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叫做____________(选填“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
(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甲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按照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察物体(观察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________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成像位置.
第54题图
(3)为了观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况,他将第二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据如图戊所示.
第56题图戊
①分析图戊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___cm;
②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观察者.
(4)从图戊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________.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____(选填“浅”或“深”).
55. (2022无锡)小红陪奶奶就医时,看见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静脉输液装置,观察到输液管口的盐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于是,她提出一个问题:管口处水流出的速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1:随着输液瓶中液面不断下降,速度变小.
猜想2:换粗一些的输液管,速度变大.
猜想3:增加图甲中输液管的高度h,速度变大.
为检验上述猜想,她准备了如下器材进行探究:铁架台、锥形瓶、量杯、双孔软木塞、橡胶软管、弹簧夹、秒表,4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管(长20 cm、内孔直径3 mm)、b管(长20 cm、内孔直径6 mm)、c管(长25 cm、内孔直径3 mm),长5 cm的d管.
第55题图
探究过程如下:
(1)如图乙所示,锥形瓶中装有红色的水,a、d管通过双孔软木塞插入瓶中,两管上方端口接近瓶口并齐平.a管下端放入量杯,d管下端套有橡胶软管,并用弹簧夹夹住.装置呈竖直放置.此时,a管下端管口无水流出,这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2)松开弹簧夹,水从a管口流出,用秒表测出量杯中的水分别达到20 mL、40 mL、60 mL、80 mL、100 mL水位时的时间t,记录在表1中.
表1:
量杯中水的体积V/mL
0
20
40
60
80
100
时间t/s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①依据所测数据,在图丙中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V与时间t的图像.
②每秒钟从a管口流出的水量是________mL;a管口处水流出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1位小数).
(3)将a管换成b管,重复步骤(2)的操作,将所测数据记录在表2中.
表2:
量杯中水的体积V/mL
0
20
40
60
80
100
时间t/s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分析表1和表2的数据,可知猜想2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若要检验猜想3,请简要写出你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设计性实验
56. (2022广州)小明想了解热水在图1的哪个杯子中降温更快,他往两杯子中倒入等质量热水,同时开始计时,测得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
图1
  
图2
第56题图
(1)由图2可推测________(选填“甲”或“乙”)杯中的热水先降温至40 ℃.
(2)________(选填“甲”或“乙”)杯中的水在0~10 min放出的热量较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杯热水降温快慢的不同?小明猜想可能是两杯子开口散热面积的不同和杯身散热的不同.请设计实验探究热水降温快慢与玻璃杯开口大小是否有关,写出实验步骤(已提供足量热水,从图3中自选器材)
图3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2022天津)小芳发现家中的一串珍珠项链能沉在水底,乐于探索的她想测量这串项链的密度.受到“曹冲称象”故事的启发,她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量的水(含取水工具,水的密度为ρ0)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②将项链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体积V2;
……
请你帮小芳完成实验.要求:
(1)写出步骤②之后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珍珠项链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第57题图
58. 新趋势·开放性实验 (2022山西)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儿园将要举办“亲子滑草”比赛,比赛须知如图所示.为了赢得比赛,他们全家进行了讨论.小明认为:高度一定,越陡的坡用时应越短,要选择最陡的坡;妈妈认为:体重越大,滑行用时越少,应让体重最大的爸爸和妹妹参加.请你选择小明或小明妈妈的观点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为优化参赛方案提供建议.
第58题图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
1. (1)A (2)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 (3)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电流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左或电压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右或前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解析】(1)由图甲可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待接导线应接A接线柱;(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指针不偏转,则故障可能是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3)由实验数据可知,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比值为一定值,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示数每次比电压表示数对应的预期电流小0.02 A,可能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左或电压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右或前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所造成的.
2. (1)断开 (2)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如答图所示 (3)0.3 电流表按照大量程读数 (4)反比
(5)3 5~100
第2题答图
【解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避免连接时发生短路,损坏元件;(2)分析电路可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若闭合开关,会出现电流表无示数且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的现象;其改正电路如答图所示;(3)由图乙可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30 A;由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电流表的示数读错,原因是电流表接小量程却按照大量程读数;(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由表格数据可知,电阻为5 Ω时,电路中电流为0.6 A,则实验控制AB间的电压U=IR=0.6 A×5 Ω=3 V;已知电源电压为4.5 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 Ω,又因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则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 A,所以电阻R的最小值R最小 ===5 Ω,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最小===0.03 A,电阻R的最大值R最大== =100 Ω,所以电阻R的阻值范围为5~100 Ω.
3. (1)如答图所示 (2)定值电阻R断路 (3)0.30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①左 ②1.2 在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串联
第3题答图
【解析】(4)①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应控制电压不变,原来接入的电阻为5 Ω,电压表示数为1 V,当用10 Ω的电阻替换原电阻时,电压表示数增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可知,应将滑片向左滑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 V,记录电流表示数;②将2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0 Ω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最小===0.06 A,电压表预设的最小电压U最小=I最小R′=0.06 A×20 Ω=1.2 V;根据图像可知,电流跟电阻的乘积不变,得到的实验结论:在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当将2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无法满足预设电压为1 V的条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所以,为完成实验,可以把10 Ω电阻串联接入电路.
4. (1)断开 (2)B (3)0.24 0.6 (4)左 (5)A
5. (1)断开 右 (2)A (3)0.625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滑片位置 U额
【解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示数为0,则电路故障为小灯泡短路,故选A;(3)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5 A,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LIL=2.5 V×0.25 A=0.625 W,图像是曲线的原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由第一步可知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U额;在第二步中,应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电压表接在“a”处的导线换接“b”处,此时电压表测小灯泡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之和,读出电压表示数U,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U-U额,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额=I0==,则由P=UI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U额.
6. (1)如答图所示 (2)小灯泡断路 (3)2.2 A (4)不合理 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不同,计算电功率的平均值无意义 (5)R2 (6)②S、S1 S2 ③
第6题答图
【解析】(1)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接A接线柱,具体如答图所示;(2)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小灯泡断路;(3)由图乙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 V,分度值为0.1 V,示数为2.2 V;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为2.5 V,所以要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故滑片向A端滑动;(4)不合理,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不同,求平均值无意义;(5)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28 A,由串联电路分压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滑==≈7.14 Ω,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2“20 Ω 1 A”;(6)图丙所示实验的步骤:①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R0和Rx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示数为I1;②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没变,只是电流表测通过R0的电流,示数为I2,则电源电压U=I2R0,通过电阻Rx的电流Ix=I1-I2;③未知电阻Rx的阻值Rx==.
7. (1)右 调节Rx两端电压 (2)Rx断路 (3)0.24
10 (4)不恰当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A
8. (1)如答图所示 (2)最大 (3)B (4)0.26 5  (5)减小误差 (6)②闭合开关S、S1 ③
第8题答图
【解析】(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由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应接左下接线柱,如答图所示;(2)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某处发生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故障可能是电阻Rx断路,B正确.故选B;(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1.3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 A,则通过Rx的电流大小为0.26 A,由I=可得,Rx的阻值Rx===5 Ω;(5)本实验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6)由图丁可知,闭合S,断开S1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则电源电压U=I1R0,当S、S1都闭合时,R0与Rx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则通过Rx的电流Ix=I2-I1,所以电阻Rx的阻值Rx==.
9. (1)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2)①0.6 0.22
②5 ③错误 电流表有示数
10. (1)如答图所示 (2)短路 (3)2.5 (4)10
(5)大 (6)
第10题答图
【解析】(6)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此时灯泡正常工作,则有U=I额(R灯+R0+RP)①;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和S1,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则有U=I1(R0+RP)②;保持开关S和S1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最右端,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则U=I2R0③,由②③可得I1(R0+RP)=I2R0,代入①得I2R0=I额(R灯+),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R灯=.
11. (1)断开 (2)2 越大
(3)不可信 实验中所选用的AB间电阻阻值始终是CD间电阻阻值的两倍,这样得出的结论存在偶然性
12. (1)如答图所示 (2)断 (3)0.24 不同
(4)使结论更具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第12题答图
13. (1)切割磁感线 (2)B (3)机械 (4)电源
【解析】(1)第1次实验,保持导体和磁体静止,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第2次和第3次实验中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指针都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感应电流,因此可以得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会改变感应电流大小,不会改变感应电流方向,A错误;只改变导体水平运动方向可以改变感应电流方向,B正确;磁场方向和导体水平运动方向都改变,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C错误.故选B;(3)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因此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4)要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则导体上应有电流通过,所以应将电流表换成电源.
14. (1)①轻轻敲击 磁化 ②N 磁场 ③磁感线
(2)①条形 右  ②电流方向 S
15. (1)水平 (2)顺时针转动 (3)OA 仍能
16. (1)平衡 左 (2)F1l1=F2l2 (3)4.5
【解析】(3)由题意知OB=40 cm,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所以拉力的力臂为20 cm,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3×1 N×0.3 m=F×0.2 m,解得拉力大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 N.
17. (1)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 (2)甲、乙 (3)粗糙 (4)控制变量 (5)错误 
18. 匀速直线 (1)压力大小 (2)不可行 > (3)不可行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4)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
19. (1)甲、丙、丁 (2)4 4×10-4 (3)1.1×103
(4)①小于 ②没有控制铁片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20. (1)2 2.2 (2)无关 a、b、c(或a、b、d) 越大 (3)偏大 (4) 2×10-4 1.1×103
【解析】(1)由图可知,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4.8 N,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 N,金属块所受浮力F=G-F示=4.8 N-2.8 N=2 N;同理,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盐=G-F示盐=4.8 N-2.6 N=2.2 N;(2)由图a、c、d可知,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通过a、b、c(或a、b、d)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分析a、d、e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先完成c步骤,再完成a步骤,金属块上会沾有一部分水,使测得的金属块的重力偏大,最终使测得浮力偏大;(4)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排===2×10-4 m3;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盐水的密度ρ盐===1.1×103 kg/m3.
21. (1)ρ= (2)水平 (3)14.4 (4)1.2 (5)偏大
22. (1)零刻度线 右 (2)32.2 (3)2.3×103 (4)大
(5)③让吊坠继续浸没在左盘的烧杯中沉底,使细线不受力 ④
【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左侧较重,所以应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2)天平平衡时,由图甲可知吊坠的质量m=20 g+10 g+2.2 g=32.2 g;(3)将吊坠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吊坠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水增加的体积,由图乙可知吊坠的体积V=64 mL-50 mL=14 mL=14 cm3;吊坠的密度ρ===2.3 g/cm3=2.3×103 kg/m3;(4)使用的砝码有磨损,测得的质量偏大,体积测量准确,根据ρ=可知,测得的密度值偏大;(5)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左右两侧再次平衡时,左侧增加的压力等于吊坠受到的浮力,吊坠的体积等于V1,让吊坠继续浸没在左盘的烧杯底部,使细线不受力,向右盘烧杯加水,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两侧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右侧增加的水的总重力等于吊坠的重力,水的重力G水=m水g=ρ水V水g=ρ水g(V1+V2),吊坠的体积为V1,则可得吊坠的密度ρ=.
23. (1)左 (2)②64 ③2.12 大 ③①②(或①③②) (3)①水 ③ρ水
【解析】(1)指针指在分盘中线右侧,右侧重,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②量筒分度值为2 mL,故读数为64 mL=64 cm3;③石块的体积为V石=V总-V水=64 cm3-54 cm3=10 cm3,由图乙天平的读数可知,石块的质量为21.2 g,故石块的密度ρ===2.12 g/cm3;由于石块上残留有水,故石块的质量测量值偏大,体积准确,根据ρ=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大;合理的排序应为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故为③①②(或①③②);(3)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所以梯形桶中装的是水,圆柱形玻璃杯中装的是油;没有放蜡块前,浮力等于重力F浮=ρ水gSh2=G物+G容=ρ油Sh1g+G容①,将蜡块放入玻璃杯的液体中,蜡块沉底,玻璃杯仍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中液体的深度为h3,玻璃杯浸入桶中液体的深度为h4,则蜡块的体积为V蜡=V总-V1=Sh3-Sh1②,玻璃杯仍然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再列等式F浮′=ρ水gSh4=G物+G容+G蜡=ρ油Sh1g+G容+G蜡③,③-①可得出ρ水gSh4-ρ水gSh2=G蜡,则蜡块的质量m蜡===ρ水Sh4-ρ水Sh2,则蜡块的密度ρ===ρ水.
24. (1)零刻度线 右 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3) 一 体积 大(或三 质量 小)
25. (1)左 左 (2)33.2 0.83 (3)偏大 当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会残留一定量的食用油,使食用油的体积测量值偏小 (4)④ρ水
【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平衡;(2)由图甲可知,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总=50 g+10 g+1.2 g=61.2 g;食用油的质量m=m总-m杯=61.2 g-28 g=33.2 g;图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食用油的体积V=40 mL=40 cm3;食用油的密度ρ油===0.83 g/cm3;(3)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会残留一定量的食用油,因此,测量出食用油的体积V会偏小,质量的测量值准确,根据公式ρ=可知,会造成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偏大;(4)④由题意可得,m1g=ρgV排液,m2g=ρ水gV排水,由于在两次操作中小物块都全部浸入液体和水中,所以V排液= V排水,解得液体的密度ρ=ρ水.
26. (1)0.4 12 12 (2)0.6 (3)测量结果更精确
【解析】(1)由图乙可知,电流表选用的是0~0.6 A量程,分度值为0.02 A,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因为压敏电阻R1所受压力每增加1 N,阻值减小6.25 Ω,由于向杯子中缓慢注入重1.6 N的液体,R1的阻值减小了ΔR1=1.6×6.25 Ω=10 Ω,则R1不受压力时的阻值R1=10 Ω+2 Ω=12 Ω;没将杯子放在R1上时,电源电压U=0.4 A×(12 Ω+R2)①;将杯子放在R1上时,电源电压U=0.6 A×(2 Ω+R2)②,由①②联立解得R2=18 Ω,U=12 V;(2)向杯子中注入水,使水面到达标记处,说明水和原来液体的体积相同,因为==,所以加入水的重力G水=G液=×1.6 N=1 N,R2的阻值减小了ΔR,由欧姆定律得=0.6 A,代入相关数据后得=0.6 A,解得ΔR=10 Ω;如果杯子放在R2上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使液面到达标记处时,由欧姆定律得=0.5 A,R2的电阻减小了ΔR′=6 Ω,加入液体的重力G液′= N=0.6 N,由=得,这种液体的密度为ρ液′=ρ水=×1 g/cm3=0.6 g/cm3;(3)因为R2每受到1 N的压力,电阻减小10 Ω,而R1每受到1 N的压力,电阻减小6.25 Ω,同样受1 N的压力,R2的阻值变化更明显,因此测量出来的液体密度更精确.
27. (1)深度越深 (2)乙
28. (1)不漏气 B (2)800 (3)增大 (4)密度
(5)ρ水
29. (1)钢球 (3)同一高度 使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当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不能
30. (1)零刻度线 (2)4 (3)偏小 (4)1 相等 (5)液体的密度 寻找普遍规律
31. (1)加速 (2)0.75 0.5 (3)C (4)<
32. (1)匀速 (2)丙 (4)1、3 (6)ABC
【解析】(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保持稳定,便于读数;(2)第4次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绳端移动的距离是0.5 m,由此可知装置由五段绳承担物重,是用丙图所示装置来完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3.1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下一篇:(期末典型真题)填空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