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考点梳理与例题赏析(含解析)

2023年秋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考点梳理与例题赏析-机械运动
考点1.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测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命题方向】
什么是误差,怎样减小误差,给出测量值来判断哪些是错误,哪些是误差造成的是命题方向.
例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解:
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例2: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刻度尺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去分析.
解:测量前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要先观察零刻度,
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观察期量程和分度值,
以满足题目的要求,所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解题方法点拨】
(1)要注意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2)误差产生的原因:①因为制度或环境温度等因素造成测量工具不够准确;②实验方法不够完善;③测量者的操作水平和估读水平不同.
考点2.机械运动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2)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3)机械运动的分类
【命题方向】
机械运动的定义及机械运动的判断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例1: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分析: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于一个物体来说,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发生变化;选择参照物时,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解:A、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A正确.
B、在选择参照物,除了不能选择本身作为参照物外,其他无论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可以选择,B错误.
C、运动快慢不变,但如果不是沿直线运动,就不能叫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
D、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比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四个选项中涉及了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还有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等知识点,虽然难度不大,但需要对基本概念理解透彻,才不容易出错.
例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解: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
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
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运动的掌握和了解,比较简单.
【解题方法点拨】
(1)所谓位置的变化:一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小发生变化,二是指两个物体间的方位发生变化.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了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那么我们就说该物体做了机械运动,反之该物体则没有做机械运动.如大脑的思维活动,树木的生长都不是机械运动.
考点3.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v=.
(3)应用:
①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火车穿过隧道时,火车头进人隧道就开始算起,直到火车尾离开隧道才叫做火车通过了隧道,所以火车穿过隧道经过的路程应该等于隧道长与车身长度的和.过大桥时也类似,火车通过大桥经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故对于本身有长度的物体过桥问题小结如下: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与物体本身长度的和.
②出租车问题:
a.出租车的速度表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指针指示的数值就是该时刻的速度值,采用的单位为km/h.
b.里程示数窗表示该车行驶的总路程,某段时间的路程就等于这段时间内两个示数的差.
c.出租车票据上给出的上车、下车时间间隔为车行驶时间,里程就是这段时间内出租车通过的路程.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解决与出租车有关的多种问题.
【命题方向】
计算类型:一、列车过桥问题(注意列车通过路程要加上列车的长),二、爆破安全逃离问题,三、测距离问题,四、追赶问题,五、赶时间问题,六、顺、逆水行船问题,七、比例问题
例1: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质量为30t,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s,求桥的长度.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的是大型运输车30s内走的路程是40m+260m,同理.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走的路程车长,所以求出的距离要减去车长才是桥的长度.
已知:s1=40m,s2=260m,t1=30s,t2=24s
求:s3
解:v===10m/s,
s3=vt2﹣s1=10m/s×24s﹣40m=240m﹣40m=200m.
答:桥的长度是200m.
点评:解题时要注意此题中有个多余条件(质量为30t),解答此题的关键一定要注意这辆大型运输车自身的长度.
例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在高速公路上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此题考查了速度公式v=即变形式t=,结合图象反映的路程信息可以求解答案.
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t=30min=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s=120﹣70=50km,故速度v===100km/h;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B地到南宁所用时间t===0.7h;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用时30min;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100km/h;
(3)从B地到南宁需要0.7h.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通过图象得出需要信息,结合速度公式及变形式求解答案.
例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A.9:4 B.4:9 C.1:1 D.3:2
分析:要判断速度之比,要根据速度公式v=,由题目的路程、时间之比来求速度之比.
解:甲、乙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故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甲乙速度之比为:,即9:4.
故选A.
点评:本题是由路程和时间之比,求速度之比,与计算速度一样,都是根据速度公式来求解.
【解题方法点拨】
注意事项:
(1)应用v=计算时,单位要统一.s用米(m),t用秒(s)作单位时,速度v的单位为米/秒 (m/s);当s用千米(km),t用小时(h)时,速度v的单位为千米/时(km/h).
(2)v=公式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考点4.运动图像
【知识点的认识】
1.运动图像分为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两种。一般纵轴是路程s或速度v,横轴是时间t,分别为路程随时间或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认识运动图像要做到:一看纵轴,二看图像,三看时间。
2.路程时间图像:
(1)图像是直线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像与时间轴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3)每段时间内运动路程大小即为末时刻对应的路程坐标减去初时刻对应的路程坐标;
(4)求解平均速度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即为末时刻的路程坐标减去初时刻的路程坐标,再除以时间。
3.速度时间图像:
(1)像平行于时间轴的,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像不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或是曲线的,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3)某段时间内的路程,大小等于图像与时间段所形成的图形面积。
【命题方向】
根据规律选择图象、利用图象获取信息、利用图象进行计算、绘制图象等。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是考试说明强调的每年必考的知识点。
例1: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10秒内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从第6秒到第8秒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汽车在第5秒时的速度为 108 km/h;汽车在第5秒和第6秒这两秒时间里共前进了 60 m。
分析:利用v﹣t图象可知,速度大小的变化、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以及发生变化所用的时间等。解:由速度图象可知,汽车在6~8秒的时间内,速度大小由30m/s变化到10m/s,所以速度减小;根据1km/h=m/s,汽车在第5s时的速度v=30m/s=30×3.6km/h=108km/h;汽车在第5秒和第6秒这两秒时间里,以v=3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通过的路程s=vt=30m/s×2s=60m。
故答案为:减小;108;60。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图象及其应用,掌握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2:《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现在有了新的版本,如图所示为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1)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平均速度越大,能获得胜利;(2)根据图中可知兔子和乌龟出发的时间。解:ACD、由图可知,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等,都为100m,而兔子所用的时间小于乌龟所用的时间,根据v=可知,兔子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新龟兔赛跑的比赛结果是兔子获胜,故ACD错误;
B、由图可知,新龟兔赛跑比赛时乌龟先出发先出发,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运动图像的认识和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解题方法点拨】
首先,要看清纵横坐标的物理里,同时要注意单位;
其次,要看懂随着横坐标的变大,纵坐标是如何变化的;
最后,要学会利用控制变里法比较不同物体的速度大小,所谓的“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复习卷(二)( 无答案)

下一篇: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道南小学2023-2024五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