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含解析)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组成:含有钠单质和氢氧根离子
B.性质:与氢氧化钡相似,能与硫酸钾溶液反应
C.用途:与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D.制备:通过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得
2.通过初中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CO→CO2 B.Fe2O3→FeCl3 C.NaNO3→KNO3 D.HCl→NaCl
3.向50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间关系如图所示(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B.N点对应的溶液中钠离子数目是硫酸根离子数目的2倍
C.P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为200g
D.所滴加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C.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30℃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叶脉书签 B.明矾净水
C.冷却硝酸钾饱和溶液 D.白醋改变花的颜色
6.在pH=3的某水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Ca2+、、Cl- B.Na+、Mg2+、、Cl-
C.K+、Na+、、 D.Fe2+、Ba2+、、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试管趁热清洗
C.氯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黑色沉淀
D.粗盐提纯实验中,待滤悬浊液静置后过滤
8.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流程Ⅱ先吸氨气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流程Ⅵ中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C.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D.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铜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也产生沉淀
C.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等质量的甲、乙形成饱和溶液质量:甲>乙
B.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从40℃降温至20℃时析出的晶体:甲>乙
C.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40℃时,将30g的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乙的不饱和溶液
12.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液体压强
B.锅炉水位计显示锅炉内水位——利用大气压强
C.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利用浮力
D.微风吹过窗帘飘向室外——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13.化学物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物质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钙用作建筑材料 B.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钠用于制作洗涤剂 D.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二、填空题
14.洗涤中的化学
网上有则生活小窍门:洁白衣物上难以去除的污渍,可以使用洗衣液、纯碱、食盐、白醋混合揉搓而轻易去除。小明非常惊讲,这些物质混合,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
(1)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不同物质因其性质不同,适用于去除不同种类的污渍。例如,洗衣液可用于去除下列(填序号) ,原理是 ;白醋可用于去除(填序号) ,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A.铁锈染上的黄色 B.碳素墨水印 C.油渍 D.碘液留下的棕黑色污渍
(2)物质的获取
①纯碱与食盐可以共存。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那里的人们“夏季晒盐、冬季捞碱”,这样做的原理依次是 。
②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还可以以食盐为原料制取纯碱。写出制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3)模拟实验并反思
小明选择了一件带有污渍的白村衫,浸湿后加入洗衣液、纯碱、食盐、白醋混合揉搓,发现去污效果并不理想。对比生活小窍门,你认为影响小明去污效果的原因有 。(写出一条即可)
(4)从该探究过程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现要从混有少量乙物质的甲物质溶液中提纯甲固体,可采用的方法 。
(3)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溶液。
(4)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
16.研究物质的分类对其性质和变化的规律有重要指导作用。
(1)硫酸铜和硫酸钠的水溶液都可以和含 (填离子符号)的盐溶液反应,产生的相同现象是 ;
(2)已知亚硒酸钡(BaSe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亚硒酸钡可用做玻璃工业的脱色剂及制红玻璃等。
①亚硒酸钡(BaSeO3)与稀硝酸反应可生成硒酸钡(BaSeO4),硒酸钡(Ba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写出硒酸的化学式: ;
②依据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制备亚硒酸钡(BaSeO3)的方案(要求依据两种不同的反应规律)。完成下表:
方案 操作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往盛有Na2SeO3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足量 溶液,充分反应后, (填操作名称)。
② 往盛有 的烧杯中滴加足量 溶液,充分反应后,后续操作同上。
17.实验用品
(1)药品:蒸馏水、粗盐。
(2)仪器: 、 、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 、药匙、量筒、托盘天平、砝码、坩埚钳。
(3)其他用品:滤纸、火柴。
1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钠原子 ②三氧化二氮分子
③5个氢氧根离子 ④锌离子
(2) 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明矾 B.碘水 C.氮气 D.碳酸氢钠
① 用于净水 ② 用于检验淀粉
③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④ 用作粮食保护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磷与氧气反应 ②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③碳酸钙分解 ④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三、实验题
19.如图是某同学做“粗盐的提纯”实验时的过滤装置图;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图中明显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请写出需要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其作用 。
(3)过滤后的滤液在进行蒸发时也要用到上述补充的仪器,这种仪器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是 。
(4)某同学过滤完后发现滤液依然浑浊,除了滤纸可能破损以外,请你再写出一种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 。
(5)“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是:称量粗盐 、 、 、 、称量精盐、计算。称取5.0g粗盐,最终得到4.0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 。(用百分数表示)
(6)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
组别 1 2 3 4
产率 75% 83% 88% 72%
教师对产率的评价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
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填编号)。
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
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D第4组:称量时,精盐中还含有水分
(7)为了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甲同学认为可以用蒸发水分的方法。将所取的两种液体蒸干,留有固体物质的,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没有固体物质残留的,对应的液体是蒸馏水。他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C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玻璃棒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传统食品松花蛋。制作松花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食盐、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他们按一定比例混合, 加入适量水得到松花蛋料泥。那么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步骤②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写名称);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含钠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与氢氧化钡相似,但不能与硫酸钾溶液反应,因为与硫酸钾溶液混合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不能与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通过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得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一步完成,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可以一步完成,不符合题意;
C、假设硝酸钠能一步转化为硝酸钾,则得到硝酸钾和一种钠盐,钠盐都是可溶的,硝酸钾可溶于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以一步完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逐滴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M点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N点时,碳酸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N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硫酸钠在溶液中解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溶液中钠离子数目是硫酸根离子数目的2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P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为:150g+50g-2.2g=197.8g,不符合题意;
D、解:设所滴加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9.8%,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说法正确;
B、从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该温度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说法正确;
C、在t℃时a、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说法正确;
D、30℃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6.7%,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叶肉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在水形成可吸附固体小颗粒的胶状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冷却硝酸钾饱和溶液,过程中只是溶质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白醋改变花的颜色,是利用白醋与花的汁液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分析】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pH=3说明溶液显酸性;
【详解】A、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共存;
B、四种离子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且相互之间没有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够共存;
C、碳酸氢根离子会和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共存;
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共存。
故选B。
7.D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大量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试管不能趁热清洗,以防止试管骤冷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会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粗盐提纯实验中,进行过滤操作时,待滤悬浊液静置后过滤,可提高过滤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流程I中,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加入适量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流程Ⅱ先吸氨气,可以使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更容易吸收,不符合题意;
C、流程Ⅰ中: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这些反应都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Ⅱ:,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流程Ⅲ: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流程Ⅳ: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Ⅴ: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Ⅵ: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镁和氯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共涉及2种基本反应类型,符合题意;
D、流程Ⅵ中由化合物变为单质,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从t1℃升温至t2℃,可知: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a的溶解度最大等信息。
A、在t1℃时b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其从t1℃升温至t2℃,可知: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错误;
B、在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从t1℃升温至t2℃,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正确;
C、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t1℃升温至t2℃可知: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从t1℃升温至t2℃,c溶液中有晶体析,故选项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A、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铜是难溶性碱,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A错误。
B、盐酸中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氯化钠溶液也含有氯离子,故也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也产生沉淀,B正确。
C、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但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还有可能是混合物,C错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A、40℃时,等质量的甲、乙形成饱和溶液质量:甲<乙,甲>乙错误;
B、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从40℃降温至20℃时析出的晶体:甲>乙错误;
C、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D、40℃时,将30g的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
【详解】A、40℃时,等质量的甲、乙形成饱和溶液质量:甲<乙,甲>乙错误;故选项错误;
B、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从40℃降温至20℃时析出的晶体:甲>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故选项正确;
D、40℃时,将30g的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乙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D
【详解】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吸时是先把管内空气吸走,这样在管内外就形成气压差,从而把饮料“压”进嘴里,不是利用液体压强的,故A错误;
B、锅炉水位计显示锅炉内水位是利用了连通器液面向平的原理,不是大气压,故B错误;
C、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这样,当飞机起飞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不是利用浮力,故C错误;
D、微风吹过窗帘飘向室外,即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使得窗帘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飘向室外,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故可用做建筑材料,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错误;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用于制作洗涤剂清洗油污,故C正确;
D、碳酸钙中能和胃酸反应生成Ca2+,易被人体吸收,故可用作补钙剂,故D正确;
故选B。
14.(1) C 洗衣液具有乳化作用 A
(2)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
(3)纯碱能与白醋发生反应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详解】(1)洗衣液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油污;
白醋中的醋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醋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氯化钠和纯碱(碳酸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纯碱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②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可得到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将碳酸氢钠加热可得到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纯碱为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白醋反应,则会导致去污效果不好
(4)洗衣液和白醋能除去的污渍不同,氯化钠和纯碱的结晶方法不同,均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5.(1)90g
(2)降温结晶
(3)丙
(4)乙>甲>丙
【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是8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40g=90g。
(2)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从混有少量乙物质的甲物质中提纯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t3℃时,甲、乙、丙溶解度的大小是甲>乙>丙,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最大的是丙溶液。
(4)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计算,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6. Ba2+ 生成白色沉淀 +6 H2SeO4 Ba(OH)2 过滤 Ba(OH)2 H2SeO3
【详解】(1)硫酸根离子可以生产的沉淀只有硫酸钡,所以可以与含Ba2+的盐溶液反应,现象都是生成白色沉淀;
(2)①设硒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x+(-2)×4=0,则x=6;硒酸中硒的化合价也为+6价,所以硒酸的化学式为:H2SeO4;
②方案①:往盛有Na2SeO3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会反应生成BaSeO3沉淀,再过滤、洗涤、干燥便可得到BaSe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②:往盛有H2SeO3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会反应生成BaSeO3沉淀,再过滤、洗涤、干燥便可得到BaSe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烧杯 漏斗 玻璃棒 酒精灯
【详解】粗盐提纯的过程:①溶解: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渐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完全溶解;②过滤:需要漏斗、玻璃棒、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③蒸发:将过滤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上,进行称量,计算产率。综上可知,还需要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
18. Na N2O3 5OH- Zn2+ a b d c 4P+5O22P2O5 CuSO4+Ca(OH)2=Cu(OH)2↓+CaSO4 CaCO3CaO+CO2↑ Cu+2AgNO3=Cu(NO3)2+2Ag
【详解】(1)①钠原子表示为Na ②三氧化二氮分子分子表示为N2O3 ③5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5OH- ④锌离子表示为Zn2+ (2)①a明矾可用于净水 ;②b碘水用于检验淀粉; ③d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c 氮气用于粮食保护气;(3)①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②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Ca(OH)2=Cu(OH)2↓+CaSO4;③碳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④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19. 漏斗 烧杯 玻璃棒 引流 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液面高于滤纸边 溶解 过滤 蒸发 80% AC B
【详解】解:(1)据图可知仪器a是铁架台,仪器b是漏斗;
(2)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加热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
(4)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5)在粗盐提纯时,要先将粗盐固体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再将滤液中的水分蒸发使晶体析出,故粗盐的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精盐的产率是×100%=80%;
(6)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会导致产率偏低;
B、第2组: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会导致产率偏低;
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会导致产率偏高;
D、第4组:称量时,精盐中还含有水分,会导致产率偏高;故填AC;
(7)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甲同学认为可以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所用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20. 漏斗 碳酸钙 Ca(OH)2、NaOH、KOH
【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详解】(1)步骤②的操作是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漏斗;
(2)步骤③中,产生气泡,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故填:碳酸钙;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可知,加入二氧化碳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时,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和碳酸钾,因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故填:Ca(OH)2、NaOH、KO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复习题2023-2024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