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同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头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A 极性键 共价键 化学键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
D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A B.B C.C D.D
2.向某无色溶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D.加NaOH溶液,未产生使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不存在
3.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周期。元素W和Y同主族,元素X的非金属性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强,Z的氧化物可制作光导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W是离子化合物
B.Z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C.氢化物的稳定性:
D.元素X的最高正价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Z同主族,Y的单质可用于制作光电池,X的周期序数等于主族序数,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Z>W>X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
C.X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可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
D.过量的W2和Z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ZW3
5.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B.在该过程中,N2、H2断键形成N原子和H原子
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6.均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熔融的XW可以制得X单质
B.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Y的离子半径最小
C.足量的Z的低价氧化物通入溶液中会产生淡黄色固体物质
D.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7.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种
①的电子式:
②碳原子电子式为
③氨气分子的结构式:
④次氯酸的电子式
⑤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⑥核外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原子符号:
A.1种 B.2种 C.4种 D.5种
8.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原子的质子数是其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Y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简单离子半径:
D.非金属性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蓝 的氧化性比的强
B 取涂改液与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
C 待测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 说明该溶液中有
D 向盛有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观察到产生气泡 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A.A B.B C.C D.D
10.在抗击新冠病毒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上,制备“84通电消毒液”的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每转移电子生成的
B.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
C.的结构式为:
D.上述制备消毒液的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 3 2
A.X、Y元素的金属性:X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1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13.Na、Mg、Ca、Al是常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如:工业冶炼金属钾的反应原理是
①,工业冶炼金属铷的反应原理是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作还原剂冶炼金属的反应称之为铝热反应
B.该冶炼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C.①反应无法说明钠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钾元素
D.①反应中可以选KCl水溶液
14.现有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和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Y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Z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Q 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
R 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
B.R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D.常温下,第4周期且与Z同主族元素的单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二、非选择题
15.Ⅰ.将18g镁铝合金溶于250mL 4mol/L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共产生V L(标准状况)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图像三个拐点分别标记为A、B、C),根据题意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到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mol/L。
(3)原合金中镁的质量是 g。
(4)V= 。
Ⅱ.已知硝酸与金属发生反应时,随着硝酸浓度的下降,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会逐渐下降,它们可能是NO2、NO、N2O、N2或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同学取一定量的铝铁合金与500 mL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向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l mo/L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合金中铝与该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合金中铝和铁的物质的量比为 。
(7)A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8)上述很稀的硝酸的浓度为 mo1/L。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器在空气中久置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为】,铜绿能与酸反应生成铜盐、和。将少量的铜绿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可进行医疗诊断。、等放射性核素制成的适当活度的放射源,可治疗某些浅表疾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值为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与具有相同的 (填“质子数”或“中子数”)。
(3)KOH、和三种无色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仅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该试剂可能为 (填化学式)。
(4)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
①一种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已知:在处理饮用水的过程中铁元素会被转化为,进而在水中产生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在处理饮用水的过程中被 (填“氧化”或“还原”)。写出区分胶体与溶液的实验方法名称: 。
17.根据实验现象书写方程式:
Ⅰ.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加热NaHCO3的化学方程式: 。
(2)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再过一段时间后变澄清,发生的反应是 。
Ⅱ.另一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3)开始时,溶液的红色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继续滴加盐酸,溶液的浅红色褪去,有大量气泡出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Ⅲ.书写方程式:
(5)实验室检验Al3+的离子方程式: 、 。
(6)实验室制备Al(OH)3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两种方法)
(7)除去Fe2O3中的Al2O3,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8)打磨过的铝条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I.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氧 氟 氖 钠 硫 氯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x= 。
②R3+离子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R元素为 元素(填元素名称)。
③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 。
④硫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②每个甲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③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
(3)如图是稀硫酸与甲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模型,请写出一种符合图示的a微粒的符号: 。

II.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请在表中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 。
(5)Mg、Sn、Pb、Cu、Ag五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 种;写出其中最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化学键包含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包含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等,包含关系符合,故A正确;
B.混合物包含分散系和其它混合物,分散系包含溶液、胶体、溶液,包含关系符合,故B正确;
C.化合物依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可以是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碱、盐,故D正确;
故选:C。
2.A
【详解】A.和过量NaOH反应,二者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Al(OH)3,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NaOH溶液,生成可溶性的NaAlO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存在,故A正确;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Cl-,故B错误;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故C错误;
D.检验的方法为:向溶液种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故D错误;
故选:A。
3.A
【分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占据三个周期,故W是H元素,元素X的非金属性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强,故X是F元素,元素W和Y同主族,故Y是Na元素:Z的氧化物可制作光导纤维,故Z是Si元素。
【详解】A.NaH是离子化合物,A正确;
B.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氢化物的稳定性:,C错误;
D.F元素无正价,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单质可用于制作光电池,则Y为Si元素;X的周期序数等于主族序数,则X为A1元素:W、Z同主族,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W为O元素,Z为S元素。
【详解】A.电子层越多粒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的半径:S2->O2->Al3+,即Z>W>X,A项正确;
B.W和Z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2S,H2O分子间有氢键,故沸点更高,B项错误;
C.X的氧化物为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C项错误;
D.S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只生成SO2,不生成SO3,D项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反应热,且平衡不移动,不能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
B.在②→③过程,存在H-H、N≡N键的断裂,形成N 原子和H 原子,故B正确;
C.NH3含有N-H键,为极性键,故C错误;
D.合成氨为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6.D
【分析】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且Z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则Z为S;W原子序数比Z大,且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则W为Cl;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则Y为Al,X为Na。
【详解】A.由分析知,X为Na,W为Cl,电解熔融的可冶炼钠,A正确;
B.由分析知,X为Na,Y为Al,Z为S,W为Cl,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的离子半径最小,B正确;
C.由分析知,X为Na,Z为S,足量的通入水溶液中会产生淡硫单质,C正确;
D.由分析知,Z为S,W为C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是次氯酸,次氯酸为弱酸,D错误;
故选D。
7.A
【详解】①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错误;
②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电子式为 ,错误;
③氨气分子的结构式为: ,错误;
④次氯酸的中心原子为氧,电子式 ,错误;
⑤为镁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错误;
⑥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核外有a个电子,则其原子有a+2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则质量数为a+2+b,故原子符号:,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⑥;
故选A。
8.C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Y为第二周期元素,Z、W、Q为第三周期元素,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M层电子数的三倍,可知W元素是P元素,则X是N元素,Y是O元素,Q是Cl元素,Z是A1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与Y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X是N,W是P,Q是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HClO4)>X(HNO3)>W(H3PO4),故B正确;
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C错误;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非金属性,D正确;
故选C。
9.C
【详解】A.淀粉液颜色变蓝说明生成了碘单质,则KI被溴水氧化为碘,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A正确;
B.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则上层清液含氯离子、是涂改液与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则证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B正确;
C.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根离子或者银离子形成的沉淀(BaSO4、AgCl),不能确定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C不正确;
D.向盛有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观察到产生气泡,能证明盐酸酸性大于碳酸,但盐酸不是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不能说明非金属性,D正确;
选C。
10.B
【详解】A.根据方程式可知Cl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1价,转移2mol电子生成74.5g的NaClO,故该反应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37.25g的NaClO,故A错误;
B.水分子间有氢键,汽化是物理变化,则水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故B正确;
C.NaClO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氯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在次氯酸根离子中O显负价,Cl显正价,故其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 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水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NaClO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上述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根据原子半径和主要的化合价,X为Mg,Y为Al,Z为N,W为O。
【详解】A.X、Y元素的金属性:,A错误;
B.Z为N,W为O,和只能生成,B错误;
C.因为的氧化性强于,所以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氮的氢化物置换出来,C正确;
D.Y为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不能溶于稀氨水,D错误;
故选C。
12.D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2和H2O,生成物是O2和C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消耗CO2,生成可燃性气体CH4,故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涉及的四种物质分别为CO2、O2、H2O、CH4均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故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C正确;
D.氧化物是指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故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CO2和H2O 2种氧化物,CH4和O2不是氧化物,D错误;
故答案为:D。
13.D
【详解】A.铝热反应的原理是利用铝作还原剂,置换出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故A正确;
B.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冶炼方法属于热还原法,故B正确;
C.该反应中生成钾气体逸出,导致反应能够进行,不能说明钠的金属性强于钾,故C正确;
D.钠与水反应,所以该反应中不能选KCl水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14.D
【分析】X、Y、Z、Q和R是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的电子层应为2,6,为O元素;X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且原子序数比Y小,则X为N元素;Z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Z为Na元素;Q的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则Q为Si元素;R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为6,则R最高正价应为+7,最低负价应为-1,为Cl元素。
【详解】A.X为N元素,Y为O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N的原子半径比O大,A项错误;
B.R为Cl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B项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X<R,C项错误;
D.Z为Na元素,第4周期且与Z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为K,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15.(1)Al(OH)3+NaOH=NaAlO2+2H2O
(2)4
(3)7.2
(4)20.16
(5)
(6)1∶3
(7)10
(8)0.108
【分析】Ⅰ.镁铝合金中镁和铝都可以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加入NaOH后,MgSO4、Al2(SO4)3会与之反应生成Mg(OH)2、Al(OH)3;但是根据图象,OA段加入NaOH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H2SO4过量,OA段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AB段为Mg2+和Al3+的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SO4+2NaOH=Mg(OH)2↓+Na2SO4,Al2(SO4)3+6NaOH=Al(OH)3↓+3Na2SO4;根据方程式,可知B点溶液中只存在一种溶质,即Na2SO4。BC段,Al(OH)3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Ⅱ.从图象可知,OA段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稀硝酸,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充分反应,被氧化为、,通过题意,反应始终没有气体生成,可以得出不会有氮的氧化物生成,又因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的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可以推测N元素由+5变成了3价,由图可得硝酸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应先与硝酸反应,再生成沉淀,当沉淀完全后,由图知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量不变,可得与发生了反应,则随着NaOH的滴加,发生的反应依次有: OA段:, AB段:,, BC段:, CD段:,再结合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N元素由+5价变为-3价,而金属都由0价变为+3价,可以运用电子守恒得出金属的物质的量为:,则AB段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则OA段体积为10mL,对应溶液中含有;,则;据此解答。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B到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2)根据B点的溶液进行计算,B点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Na2SO4,根据物料守恒,n(NaOH)=2n(H2SO4),则0.5L×c(NaOH)=2×0.25L×4mol·L-1,求得c(NaOH)=4mol·L-1;
(3)BC段Al(OH)3溶解,消耗了100mLNaOH溶液,即0.1L×4mol·L-1=0.4molNaOH,根据方程式可知Al(OH)3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合金中含有0.4molAl,其质量为0.4mol×27g·mol-1=10.8g,则Mg的质量为18g-10.8g=7.2g;Mg的物质的量为0.3mol;
(4)Al的物质的量为0.4mol,Mg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则生成n(H2)=1.5n(Al)+n(Mg)=1.5×0.4mol+0.3mol=0.9mol;则在标况下,V(H2)=22.4L·mol-1×0.9mol=20.16L;
(5)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则其比值为1∶3;
(7)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A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mL;
(8)由分析可知,金属总物质的量为0.016mol,则合金溶解后硝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016mol×3=0.048mol,铵根的物质的量为0.006mol,则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原硝酸中含有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8mol+0.006mol=0.054mol,硝酸的浓度为;
16.(1)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 2(或-2) 质子数
(3)(或其他合理答案)
(4) 还原 丁达尔效应
【详解】(1)铜绿的主要成分为,少量的铜绿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现象。
(2)为15号元素,质子数为15,中子数为32-15=17,则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值为2(或-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与都属于磷元素,质子数均为15,中子数分别为17和16,故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3)能与反应生成气体,能与生成沉淀,与KOH可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则用可鉴别KOH、和三种无色溶液;
(4)①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至-1价,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6价,则,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处理饮用水的过程中铁元素被转化为,铁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至+3价,则在处理饮用水的过程中被还原;Fe(OH)3胶体为红褐色,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为丁达尔效应,具体操作为用激光笔照射液体,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观察,若是胶体则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17.(1)
(2)
(3)
(4)
(5)
(6)
(7) 溶液
(8)
【详解】(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为。
(2)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后澄清石灰水又变浑浊,反应为。
(3)碳酸钠和盐酸开始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无气泡,离子方程式为。
(4)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5)实验室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检验Al3+,现象为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沉淀又消失。
(6)实验室中铝盐中加入氨水制备氢氧化铝沉淀,为;或偏铝酸盐中通入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为。
(7)除去Fe2O3中的Al2O3,可以选用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8)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1) 16 铝 10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 H2O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1:3
(3)Cl-或
(4)Fe
(5) 3 Mg+2HCl=MgCl2+H2↑
【详解】(1)①硫是16号元素,表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x=16;
②氖原子核外电子有10个,R元素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R3+的核外电子数为10,则R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总数=10+3=13,则R元素为铝元素;
③一个H2O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2+8=10;
④硫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①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
②每个甲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③该反应为CO2+3H2CH3OH+H2O,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3)该微观模型表示的是Ba2+和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a是阴离子且不与H+反应,可以为Cl-或。
(4)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表中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为Fe。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Mg、Sn、Pb、Cu、Ag五种金属中,Mg、Sn、Pb排在H前面,因此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Mg、Sn、Pb共3种,最活泼的是Mg,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测试题 (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第5练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