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试剂是(  )
A.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酒精
2.以下摘录的是某些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B.活动性强的金属更易保存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
D.合金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
3.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4.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C.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D.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5.化学反应C+2CuO2Cu+CO2↑中,还原剂是(  )
A.Cu B.CuO C.C D.CO2
6.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2NO+O2═2NO2
C.3CO+Fe2O32Fe+3CO2
D.2NaCl2Na+Cl2↑
7.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不溶于水 B.呈黄褐色
C.可溶于盐酸 D.密度比铁小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B.生铁和钢都是含碳的铁合金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D.铁制品表面镀锌不能防止铁生锈
9.已知金属R和Fe、H活动性强弱关系为:Fe>R>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R放入Zn(NO3)2溶液中,有锌析出
B.金属铁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变小
C.金属铁(足量)放入R(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金属R放入CuSO4溶液中,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10.把Cu、Zn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11.将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Y盐溶液 Z盐溶液
Ni 无 无 有
Mn 无 有 有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12.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放出氢气的质量是C>B>A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水的电解
B.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C.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14.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同样严重
15.在如图细玻璃管两端固定铁圈和银圈,将细线系在玻璃管上悬挂起来,使之恰好水平平衡(不考虑金属圈体积、溶液密度的变化)。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圈变红并向下倾斜 B.银圈变红并向下倾斜
C.铁圈变红并向上倾斜 D.银圈变红并向上倾斜
16.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  )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
C.总反应为2Fe+O2+3H2O═2Fe(OH)3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二、填空题
17.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    。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再写出一条有效途径:   。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Zn、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中甲、乙、丙三个实验。
①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Zn>Fe>Cu>Ag,则图丁中的试剂A、B分别为    (写出一组即可)。
②小组同学将丙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甲中剩余的锌,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戊图所示。写出 a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9.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
(2)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久置空气中的金属铝和稀盐酸反应时密闭容器内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①由图可知时间为    s点时铝和稀盐酸反应完全。
②在0~50s时容器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抗疫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实验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三、计算题
21.现有一块镀锌铁片,其质量为6.25g,把它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所加硫酸铜溶液不足,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2)若所加硫酸铜溶液过量,则该镀锌铁片中铁与锌的质量最简比为    。
四、推断题
22.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乙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甲    ;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科学探究题
23.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3.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24.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操作
现象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思考结论】(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填“>”或“<”)B。
(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    (填“浅绿色”或“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    (填化学式)。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2023年单元测试卷(1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试剂是(  )
A.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酒精
【分析】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的物质均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据此分析.
【解答】解:常温下铁能够和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和酒精不反应、硫酸;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铁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以下摘录的是某些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B.活动性强的金属更易保存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
D.合金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
【分析】A、根据灭火原理考虑;
B、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不易保存;
C、由置换反应的定义考虑;
D、从合金的定义考虑.
【解答】解:A、灭火的方法有:隔绝空气、隔离可燃物;
B、活动性强的金属更不易保存;
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的反应;
D、我们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故选:A。
【点评】了解灭火的原理,掌握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合金的定义.
3.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分析】铁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一种叫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这一过程属于缓慢氧化。
【解答】解:A、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故此选项正确;
B、铁生锈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氧化过程,故此选项正确;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和水分反应;
D、缓慢氧化都放热,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铁的生锈过程进行的考查,涉及到生锈的条件及伴随的现象,了解了生锈这一常见的现象。
4.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C.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D.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分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故A解释合理;
B、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故B解释不合理;
C、由于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石灰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C解释合理;
D、锌的化学性质较活泼,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5.化学反应C+2CuO2Cu+CO2↑中,还原剂是(  )
A.Cu B.CuO C.C D.CO2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在C+2CuO2↑反应中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2NO+O2═2NO2
C.3CO+Fe2O32Fe+3CO2
D.2NaCl2Na+Cl2↑
【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Fe+CuSO4=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正确。
B、4NO+O2=2NO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C、3CO+Fe2O42Fe+3CO7,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
D、2NaCl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不溶于水 B.呈黄褐色
C.可溶于盐酸 D.密度比铁小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A、不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B、铁锈呈黄褐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C、铁锈可溶于盐酸是因为氧化铁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化学性质。
D、密度比铁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故选:C。
【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B.生铁和钢都是含碳的铁合金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D.铁制品表面镀锌不能防止铁生锈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的铁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锈蚀,进行分析判断。
D、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B、生铁和钢都是含碳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制品表面镀锌,能隔绝氧气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锈蚀、常见的铁合金、地壳中元素含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已知金属R和Fe、H活动性强弱关系为:Fe>R>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R放入Zn(NO3)2溶液中,有锌析出
B.金属铁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变小
C.金属铁(足量)放入R(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金属R放入CuSO4溶液中,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已知金属R和Fe,则R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3)2溶液中,不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属铁放入AgNO2溶液中,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3═Fe(NO3)4+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变大。
C、已知金属R和Fe,金属铁(足量)放入R(NO3)4溶液中,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R,故选项说法错误。
D、已知金属R和Fe,铜在氢的后面,金属R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发生置换反应,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0.把Cu、Zn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依据实验现象“得到蓝色溶液”,判断铜、锌混合物与硝酸银充分反应的结果.
【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溶液为蓝色;因为锌活动性大于铜,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而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和硝酸铜。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故A正确;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不含;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金属混合粉末放入盐溶液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与盐发生反应,待活动性强的金属完全反应后活动性弱的金属开始反应.
11.将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Y盐溶液 Z盐溶液
Ni 无 无 有
Mn 无 有 有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金属Ni只能和Z盐溶液反应,但比X;金属Mn不能和X盐溶液反应,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Z都强.观察选择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而培养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灵活应用.
12.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放出氢气的质量是C>B>A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分析】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
根据一定质量的质量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结合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及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判断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解答】解: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2的质量是A>B>C;故A不正确;
B、根据反应生成H4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大于C;故B不正确;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等质量的三种金属B最先完全反应;故C不正确;
D、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8的质量是A>B>C;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故选:D。
【点评】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水的电解
B.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C.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化学方程式来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的是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故错误;
B.铁比铜活泼,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2=Cu+FeSO4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故正确;
C.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向少量的H2O8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由零开始逐渐增大,氧气质量不再改变;
D.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反应结束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并不为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4.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同样严重
【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需条件;缺少水或缺少氧气,或者缺少氧气和水,铁不容易生锈,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b处铁钉最容易与氧气,是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在如图细玻璃管两端固定铁圈和银圈,将细线系在玻璃管上悬挂起来,使之恰好水平平衡(不考虑金属圈体积、溶液密度的变化)。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圈变红并向下倾斜 B.银圈变红并向下倾斜
C.铁圈变红并向上倾斜 D.银圈变红并向上倾斜
【分析】根据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银的活动性比银弱,不会与硫酸铜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圈变红并向下倾斜,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训练即可完成。
16.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  )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
C.总反应为2Fe+O2+3H2O═2Fe(OH)3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分析】分析题干提供的内容,首先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然后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
【解答】解:A、热敷袋内的物质为铁粉,共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故A正确;
B、铁粉中铁为0价,氢氧化铁中铁为+3价;
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守恒;
D、铁粉与水接触,所以未使用时要分装,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完成此题,要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填空题
17.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  延展性和导电性 。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再写出一条有效途径: 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等 。
【分析】(1)根据铝的物理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解答;
(3)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分析回答。
【解答】解:(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铁在空气中锈蚀,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故答案为:(1)延展性和导电性 (2)氧气和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铁锈蚀的原理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等知识,熟悉以上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Zn、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中甲、乙、丙三个实验。
①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Zn>Fe>Cu>Ag,则图丁中的试剂A、B分别为  铜、稀盐酸 (写出一组即可)。
②小组同学将丙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甲中剩余的锌,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戊图所示。写出 a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AgNO3、Cu(NO3)2、Zn(NO3)2 (填化学式)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①甲乙丙实验已经得出:锌>铁,铁>H,丁实验只要得出铁和铜的位置关系就可以,即铁和硫酸铜溶液或金属与酸反应、稀盐酸等;
②由于铁>铜>银,故锌加入后先置换银,然后置换铜,待硝酸铜反应完后,a点对应锌与部分硝酸银反应、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
故答案为:①铜、稀盐酸或铁;
②AgNO3、Cu(NO3)5、Zn(NO3)2。
【点评】要学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9.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含碳量不同 。
(2)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久置空气中的金属铝和稀盐酸反应时密闭容器内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①由图可知时间为  100 s点时铝和稀盐酸反应完全。
②在0~50s时容器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Al2O3+6HCl=2AlCl3+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1)根据生铁和钢的性质差异解答;
(2)根据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铝和盐酸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含碳量不同;
(2)①由图可知,100s时压力最大,故时间为100s点时铝和稀盐酸反应完全;
②在0~50s时容器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铝表面的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2O7+6HCl=2AlCl2+3H2O;
故答案为:(1)含碳量不同;
(2)①100;②Al2O3+6HCl=3AlCl3+3H8O。
【点评】加强对金属性质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抗疫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实验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CuSO4=Al2(SO4)3+3Cu ,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C (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Al、Mg、Cu的金属活性分析。
【解答】解:实验甲中铝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故会出现的现象是:铝丝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4=Al2(SO2)3+3Cu;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常用“三取中”的方法,通过甲,可以将丙省去。
故答案为:4Al+3CuSO4=Al3(SO4)3+7Cu;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金属的性质和信息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三、计算题
21.现有一块镀锌铁片,其质量为6.25g,把它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所加硫酸铜溶液不足,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ZnSO4、FeSO4 (填化学式)。
(2)若所加硫酸铜溶液过量,则该镀锌铁片中铁与锌的质量最简比为  112:13 。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锌和硫酸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铁和硫酸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说明锌完全反应;
(1)若所加硫酸铜溶液不足,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锌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
故填:ZnSO4、FeSO4。
(2)设锌质量为x,反应的铁质量为y,
Zn+CuSO5═ZnSO4+Cu
65 64
x x
Fe+CuSO4═FeSO6+Cu,
56 64
y y,
根据题意有:x+,
x=0.65g,
铁质量:6.25﹣5.65g=5.6g,
若所加硫酸铜溶液过量,则该镀锌铁片中铁与锌的质量最简比为:3.6g:0.65g=112:13,
故填:112:13。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四、推断题
22.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乙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H2 、C  O2 、甲  H2O ;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Fe2O32Fe+3H2O 。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甲可以生成A和C,已知它们含有C、H、O、Fe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而A、B、C是单质,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甲、A和C这三种物质,故甲应该为水,而A和C就是氢气或氧气,B同样为单质,根据所学知识,氧气具有氧化性,它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生成单质的,故C为氧气,而A为氢气;从A→B这一反应中氢气表现出来的是还原性,所以B应该是金属单质,而乙也生成B,故乙也是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故乙可以是一氧化碳,则B可能是铁或铜,合理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可知:甲可以生成A和C,已知它们含有C、H、O,而A、B,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甲,故甲应该为水,B同样为单质,氧气具有氧化性,故C为氧气;从A→B这一反应中氢气表现出来的是还原性,而乙也生成B,故乙可以是一氧化碳,合理即可。
(1)根据上述分析,物质A、C2、O2、H8O;
(2)A→B反应,即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Fe8O32Fe+8H2O。
故答案为:
(1)H2;O5;H2O;(2)3H8+Fe2O34Fe+3H2O (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五、科学探究题
23.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Ⅱ成立 (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ZnCl2=3Zn+2AlCl3 2 = 3.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D (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2)【进行实验】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
(3)①“锡纸”的表面有氧化物;
②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
【拓展应用】从灭火与防止触电来分析.
【解答】解:(1)“锡纸”与氧气接触,但是开始“锡纸”不燃烧而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短路时,温度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
(2)【进行实验】铝比锌活泼,而锡不如锌活泼,滴加氯化锌溶液,若没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则为锡;故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ZnCl6=3Zn+2AlCl2.
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故填: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②选择的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应介于铝和锡之间,铜和银均排在锡的后面,而铁介于二者之间;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点评】因为铝比锌活泼,锌比锡活泼,因此也可以取一块“锡纸”上的金属箔,用细砂纸打磨后,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24.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操作
现象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思考结论】(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 (填“>”或“<”)B。
(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  浅绿色 (填“浅绿色”或“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
(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
(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  FeCl2 (填化学式)。
【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属的表面可能有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或污物,进行分析解答。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与稀盐酸反应,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其活动性越强,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B。
(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5↑。
(3)金属的表面可能有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或污物,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其化学式为FeCl2。
故答案为:
(1)<;
(2)浅绿色;Fe+2HCl═FeCl7+H2↑;
(3)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4)FeCl2(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通过实验探究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实验设计时灵活运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微专题——第二十章《电与磁》(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