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与油污反应,可用来去除油污
D.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 B.有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盐生成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强烈的腐蚀性
B.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C.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4.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H2O+CO2↑
B.2NaOH+CuSO4═Na2SO4+Cu(OH)2↓
C.2Na+2H2O═2NaOH+H2↑
D.2HNO3+Ba(OH)2═Ba(NO3)2+2H2O
6.下列溶液混合后,pH可能变为7的是(  )
A.pH=3和pH=4的溶液 B.pH=7和pH=0的溶液
C.pH=7和pH=8的溶液 D.pH=3和pH=14的溶液
7.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氧化钙 B.浓硫酸 C.浓盐酸 D.浓氨水
8.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或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石灰水和食盐水
B.可用Fe粉除去Fe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H2SO4
C.常温下能导电的固体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9.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  )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
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
D.喷水是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10.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金属A,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1),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2)(  )
A.Zn B.Mg C.Cu D.Fe
11.25℃时,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立即测定混合液的温度T(25℃时)。有关判断合理的是(  )
A.T=25℃,pH=7 B.T=25℃,1≤pH≤13
C.T>25℃,pH=14 D.T>25℃,1<pH<13
12.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  )
X Y
A NaOH溶液 稀盐酸(过量)
B 稀硫酸 水(过量)
C Ca(OH)2 CO2(适量)
D Ca(OH)2 水(过量)
A.A B.B C.C D.D
1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可用于检验X溶液显酸性
B.b可能是氧化物
C.c可能是黑色固体
D.d可能是单质
14.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说明Cu不能转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bc段溶液中有硫酸铜生成
15.下列实验操作记录与序号相同的图象所表示的变化关系相符合的是(  )
A.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NaOH溶液至过量
B.用水稀释硫酸溶液
C.将Ba(OH)2稀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稍过量
D.两份等质量的KClO3晶体,其中第一份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另一份不加MnO2粉末同时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二、填空题
17.“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粒子的符号:甲    。
18.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5分钟用pH计测定一次pH
测定时刻 6:05 6:10 6:15 6:20 6:25 6:30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已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    (填“是”或“否”);在测定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4)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   .
19.生活中常用到如下日用化工品。
名称 洗洁精 炉具清洁剂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表面活性剂 氢氧化钠 盐酸 次氯酸钠
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    功能;炉具清洁剂的pH    7;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2HCl+NaClO═NaCl+H2O+X↑,生成的气体X有毒。X的化学式为    ,其依据是    。
20.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中,甲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相连物质间可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甲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任写一个)
(2)乙溶液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小组欲配制49g 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给他们提供了98%的浓硫酸。
(1)通过计算,他们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g;
(2)如图所示,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
(3)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    的质量保持不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和NaOH
C.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图2中c→d 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实验探究二】实验目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4)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能证明“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硝酸银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四、解答题
23.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2)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2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5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除硫酸外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2023年单元测试卷(7)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与油污反应,可用来去除油污
D.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去除油污;
D.氢氧化钠的价格高,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氧化钠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的本题的关键.
2.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 B.有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盐生成
【分析】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中和反应的反应物不一定均须溶于水,氢氧化铝难溶于水。
B、中和反应不一定有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强烈的腐蚀性
B.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C.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溶于水时放出的热,结合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浓硫酸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C、应在烧杯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性质、稀释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分析】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以免污染待测液。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测定结果不准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H2O+CO2↑
B.2NaOH+CuSO4═Na2SO4+Cu(OH)2↓
C.2Na+2H2O═2NaOH+H2↑
D.2HNO3+Ba(OH)2═Ba(NO3)2+2H2O
【分析】根据选项反应特点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A、碳酸钙为盐,两者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B、硫酸铜为盐,两者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C、钠为金属单质,两者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D、硝酸为酸,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6.下列溶液混合后,pH可能变为7的是(  )
A.pH=3和pH=4的溶液 B.pH=7和pH=0的溶液
C.pH=7和pH=8的溶液 D.pH=3和pH=14的溶液
【分析】显中性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显中性,显酸性的溶液和显碱性的溶液混合后的溶液的溶液可能显中性或显酸性或显碱性,显酸性的溶液和显中性的溶液混合后显酸性,显碱性的溶液和显中性的溶液混合后显碱性.
【解答】解:
A、pH=3和pH=4的溶液都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pH=2和pH=0的溶液分别显中性和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pH=7和pH=7的溶液分别显中性和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pH=3和pH=14的溶液分别显酸性和显碱性,pH可能变为7。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氧化钙 B.浓硫酸 C.浓盐酸 D.浓氨水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此题有两个条件,一是发生化学变化,二是质量增加。
【解答】解:A、氧化钙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C错误;
D、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或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石灰水和食盐水
B.可用Fe粉除去Fe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H2SO4
C.常温下能导电的固体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分析】A、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常温下能导电的固体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盐酸、碱性,分别能使酚酞溶液显无色、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Fe粉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符合除杂原则。
C、常温下能导电的固体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  )
A.喷水可以减少浓盐酸挥发
B.喷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撒石灰为了消除盐酸污染
D.喷水是尽快把盐酸冲进下水道
【分析】A、把浓的稀释了,挥发性降低一点;
B、水可以降低盐酸酸性;
C、碱能中和酸;
D、盐酸进入下水道会腐蚀管道.
【解答】解:A、用水把浓盐酸稀释,故解释正确;
B、加水可以降低盐酸的酸性,故解释正确;
C、石灰是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故解释正确;
D、如果用水把酸冲进下水道,故解释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考题也成为中考的考点之一.
10.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金属A,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1),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2)(  )
A.Zn B.Mg C.Cu D.Fe
【分析】根据两烧杯中都有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1),可判断金属A反应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速率大于金属铁;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以及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2),说明等质量金属A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小于金属铁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质量相等的铁和金属A加入完全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所出现的现象: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可判断金属A反应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速率大于金属铁即金属A的活动性比铁强,可知锌、镁;
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右端,根据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放出氢气质量=,可知四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镁>铝>铁>锌。
故选:A。
【点评】根据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放出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熟练掌握四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镁>铝>铁>锌,对解答此类问题会有很大帮助
11.25℃时,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立即测定混合液的温度T(25℃时)。有关判断合理的是(  )
A.T=25℃,pH=7 B.T=25℃,1≤pH≤13
C.T>25℃,pH=14 D.T>25℃,1<pH<13
【分析】根据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且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25℃时,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则立即测定混合液的温度T。
pH=1的盐酸与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小于13。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  )
X Y
A NaOH溶液 稀盐酸(过量)
B 稀硫酸 水(过量)
C Ca(OH)2 CO2(适量)
D Ca(OH)2 水(过量)
A.A B.B C.C D.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根据图象,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最后溶液的pH接近7,然后根据个选项给出的物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故A错误;
B、稀硫酸显酸性,所以x不是稀硫酸;
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当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等于7;
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当加水稀释时,pH大于7.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图象及pH的变化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有关反应,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可用于检验X溶液显酸性
B.b可能是氧化物
C.c可能是黑色固体
D.d可能是单质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a是紫色石蕊试液,a可用于检验X溶液呈酸性。
B、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黄色溶液含有铁离子,可能是氧化物。
C、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浅绿色溶液中含亚铁离子,铁粉为黑色固体。
D、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蓝色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因为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说明Cu不能转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bc段溶液中有硫酸铜生成
【分析】ab段溶液质量未发生改变,说明此时铜与稀酸未发生反应,即Cu不能转换出硫酸中的氢;
从b点到c点,溶液质量增大,说明铜和氧气、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稀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增大;
从c点到d点,溶液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反应已完全,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铜,可能存在未反应完全的稀硫酸;
bc段发生的反应为铜、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解答】解:A、因为ab段溶液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从b点到c点,说明在加热条件下,铜、稀硫酸发生了反应,随着稀硫酸的减少,pH增大;
C、从c点到d点,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
D、铜、氧气2SO4+O62CuSO4+7H2O,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置换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铜能和稀硫酸反应,要注意理解.
15.下列实验操作记录与序号相同的图象所表示的变化关系相符合的是(  )
A.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NaOH溶液至过量
B.用水稀释硫酸溶液
C.将Ba(OH)2稀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稍过量
D.两份等质量的KClO3晶体,其中第一份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另一份不加MnO2粉末同时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
【分析】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溶液导电性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来分析;
D.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以及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盐酸两者发生中和反应,pH减小,再滴加盐酸溶液呈酸性,pH越来越小;
B.用水稀释硫酸溶液,pH变大,图象错误;
C.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存在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有关,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钡会生成氯化钡与水,所以随着氢氧化钡的滴加溶液的导电性不断变弱,但是溶液仍然可以导电,继续滴加氢氧化钡,导电性增强;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两份等质量的KClO3晶体,其中第一份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另一份不加MnO3粉末同时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最终得到的氧气的量相同。
故选:A。
【点评】图象题是化学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图象时要重点抓住图象的起点、终点、转折点,以及变化的趋势等,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解答】解:A、c点溶液显碱性,溶液变红色;
B、实验过程中,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
17.“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  石灰水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粒子的符号:甲  Ca2+ 。
【分析】(1)根据物质的俗称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据生成物的化学式分析即可。
【解答】解:(1)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石灰水,氢氧化钙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a(OH)2+2HCl=CaCl8+2H2O;
(2)由化学反应的原理可知,生成物C是氯化钙,每个钙离子带6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溶液中钙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2,乙代表氯离子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5分钟用pH计测定一次pH
测定时刻 6:05 6:10 6:15 6:20 6:25 6:30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已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  是 (填“是”或“否”);在测定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  增强 (填“增强”或“减弱”)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3)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硫酸厂产生的尾气处理后再排放,煤燃烧前先脱硫. 
(4)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 用玻璃棒沾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数值 .
【分析】(1)根据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当pH<5.6时的雨水称为酸雨解答;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防止“酸雨”的产生的方法解答;
(4)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解答】解:(1)雨水的pH小于5.6,属于酸雨,雨水水样的pH逐渐减小.故填:是.
(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5+H2O.
(3)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煤燃烧前先脱硫;
(4)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沾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答案:
(1)是;增强;
(2)SO2+3NaOH═Na2SO3+H2O;
(3)硫酸厂产生的尾气处理后再排放,煤燃烧前先脱硫;
(4)用玻璃棒沾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正常雨水和酸雨的区别与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生活中常用到如下日用化工品。
名称 洗洁精 炉具清洁剂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表面活性剂 氢氧化钠 盐酸 次氯酸钠
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  乳化 功能;炉具清洁剂的pH  > 7;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2HCl+NaClO═NaCl+H2O+X↑,生成的气体X有毒。X的化学式为  Cl2 ,其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
【分析】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而不聚成大的油珠。
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3、1、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6、1、1、数目不变,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4。
故答案为:
乳化;>;Cl2;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中,甲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相连物质间可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甲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Na2CO3 (任写一个)
(2)乙溶液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Ba2+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甲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与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故可能是碳酸钠,硫酸能与乙反应生成盐酸,则乙可能是氯化钡,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甲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与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其化学式为Na2CO3;
(2)硫酸能与乙反应生成盐酸,则乙可能是氯化钡,符号为Ba4+;
故答案为:(1)Na2CO3;
(2)Ba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小组欲配制49g 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给他们提供了98%的浓硫酸。
(1)通过计算,他们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10 g;
(2)如图所示,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10% 。
(3)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  溶质 的质量保持不变。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设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49g×20%=x×98% x=10g。
(2)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10%。
(3)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
(1)10;
(2)10%;
(3)溶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D (填字母)。
A.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和NaOH
C.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图2中c→d 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实验探究二】实验目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有气泡产生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稀盐酸量不足,也不会产生明显现象 。
(4)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能证明“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BD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硝酸银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分析】【实验探究一】(1)根据酸碱反应的实质分析回答此题;
(2)A、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回答此题;
B、根据此时pH判断溶质组成;
C、根据中和反应放热分析回答此题;
D、根据溶液pH判断分析回答此题;
【实验探究二】根据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镁,据此推断实验现象;
(3)根据反应物用量不同分析回答此题;
(4)A、根据铜金属活动性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pH试纸的应用性质回答此题;
C、根据硝酸银性质回答此题;
D、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回答此题。
【解答】【实验探究一】(1)酸碱反应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故答案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A、d点溶液pH小于7,选项A错误;
B、b点溶液pH大于7,生成了氯化钠,选项B正确;
C、图5温度升高,反应结束温度最高,说明反应不再放热;
D、c到d时反应完毕,氯化钠质量在不变;
故答案为:AD。
【实验探究二】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镁,因此可以看到气泡。
(3)当盐酸量不足时,加入镁后,不会有明显现象;故答案为:稀盐酸量不足。
(4)A、铜不与盐酸,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B、pH试纸可以直接测试溶液pH,中性等于7,可以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反应;
C、稀盐酸和氯化钠与硝酸银都可以反应生成沉淀,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显红色,中性溶液不变色,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四、解答题
23.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2)曲线上  B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  二 种溶质。
【分析】(1)根据A点溶液呈酸性进行分析;
(2)根据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进行分析;
(3)根据酸碱完全反应后碱有剩余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在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
(3)在C点溶液的pH大于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盐和碱两种溶质。
故答案为:
(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B;
(3)二。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5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除硫酸外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分析】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设参与反应的H2SO4质量为x,
H8SO4+2NaOH=3H2O+Na2SO4
98 80
x 20g×10%

x=2.45g
所以废水中含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9%.
故答案为:废水中含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知识,难度不大题型基础,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部分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