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答案)

试卷类型:B卷
江门市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物理试卷
内容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五章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一长为L的金属管从地面以v0的速率竖直上抛,管口正上方高h(h>L),处有一小球同时自由下落,金属管落地前小球从管中穿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穿过管所用的时间等于
B.若小球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则
C.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
D.小球不可能在上升阶段穿过管
2.质量为m的小物体在xOy平面内运动,t=0时刻该物体位于坐标原点,其在x、y方向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图乙的图像为抛物线,且t=0时刻抛物线的切线为时间轴。则小物体( )
A.做直线运动 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C.在t=0时刻的速度大于 D.在t=t0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甲 乙
3.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光滑细长杆上套有一物块Q,跨过悬挂于O点的轻小光滑圆环的细线一端连接Q,另一端悬挂一物块P。设细线的左边部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初始时θ很小,现将P、Q由静止同时释放,关于P、Q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θ向90°增大的过程中,P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当θ=90°时,P的速度最大
C.当θ=90°时,Q加速度最大
D.当θ=60°时,P、Q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
4.如图所示,固定的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放置一长方体物块,现用一大小等于物块重力,方向与斜面成37°角斜向下的推力推动物块(力的作用线在斜面上的投影与斜面底边平行),物块在斜面上恰好做匀速运动。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sin37°=0.6,cos37°=0.8)( )
A. B. C. D.
5.如图所示,A、B两轻质弹簧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k1≠k2),竖直地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连接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个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缓慢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则( )
A.此时A、B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
B.此过程m1将保持不动
C.此时A、B两弹簧弹力大小相等
D.此过程m2上升的高度是
6.夏日天气十分炎热,为了提高空调的制冷效果,门窗都需紧闭。某学校教学楼有些门因为老化故障无法紧闭,细心的小明给门下缝隙处塞紧了一个小木楔,侧面如图所示。已知木楔质量为m,其上表面可视作光滑,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楔上表面与水平地面间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木楔的形变。若有人轻推门时,门给木楔一个大小为F的力推动木楔在地板上缓慢匀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Fcosθ
B.木楔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
C.力F的大小为
D.若tanθ0=μ,木楔倾角时,不管用多大力推门,木楔都能将门卡住而不再运动
7.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3m、2m、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B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sinθ
C.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
D.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
二、多选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8.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
∠BAC=θ=60°),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也成θ角的拉力F,若要使绳都能伸直,下列F中不可能的是(取g=10m/s2)( )
A. B. C. D.
9.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下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甲 乙
10.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研究平抛运动规律,他们用砖墙作为背景,拍摄小球运动的照片,选取照片的局部进行研究,如图所示。照片记录了小球连续5个瞬时位置。已知每块砖的实际厚度为d,小球水平初速度为v0,不计砖块间的缝隙宽度和空气阻力,当地重力加速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不是小球平抛运动的初始位置
B.频闪摄影的频率为
C.每块砖的长度
D.小球在B点的速率等于A、C两点速率的平均值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a)在满足实验条件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A、B、C、D、E为每5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图(b)
(2)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其加速度a与砝码和砝码盘重力F的关系,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c)中的(填“甲”“乙”“丙”或“丁”的其中一项)。
图(c) 图(a)
(3)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为m,。实验时,在m一定的情况下,某同学测得到与小车加速度a的图像如图(d)。设图中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在横轴上的截距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摩擦阻力与小车重力的比值为 ,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为m= 。
12.(1)学生分组实验中,甲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1)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微元法 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 D.控制变量法
(2)乙小组用铁架台、刻度尺、弹簧和多个质量已知且质量相等的钩码,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实验数据绘制m—x图像,纵轴是钩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9.8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由于弹簧的质量不能忽略,它对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②乙小组将上面弹簧剪断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取其中一段重复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在丙中绘制第二条m-x图像,该图像斜率比丙中原图斜率 (选填“大”或“小”)。
四、解答题(共3小题,38分,解答计算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如图所示,两细绳与水平车顶夹角分别为60°和30°,物体质量为m,当小车以大小为2g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求绳1和绳2的拉力大小。(g为重力加速度)
14(14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0.6)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从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从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1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12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在0~1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15(14分).跑酷是时下风靡全球的时尚极限运动,一跑酷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的运动可简化为以下运动:运动员首先在平直高台上以4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运动8m的位移后,在距地面高为5m的高台边缘水平跳出,在空中调整姿势后恰好垂直落在一倾角为53°的斜面中点位置。此后运动员迅速调整姿势沿水平方向蹬出,假设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运动员从楼顶边缘跳出到落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t;
(2)该斜面底端与高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
(3)若运动员水平蹬出斜面后落在地面上,求运动员的蹬出速度范围。
高一年级物理考试参考答案(B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D C D AD BD ABC
11.(每空2分)0.75 丁
12.(每空2分)C 9.8 没有 大
13. ,0
【详解】绳1和绳2的拉力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有关。当小车的加速度大到一定值时物体会“飘”起来,导致绳2松弛,没有拉力,假设绳2的拉力恰为0,即T2为0,则有
解得
当小车以大小为2g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已“飘”起来,绳2的拉力
绳1的拉力大小为
14.(1)3m/s2;1m/s2;(2)2.5s
【详解】(1)在0~2s时间内,A和B的受力如图所示
规定沿山坡C向下为正方向。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2)在时,设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时,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和。此时A与B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即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2,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解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苏教版)8.6认识平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