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铁一初中部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化学12月份月考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1-35.5 K-39 Mn-55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2018年3月18日,“水墨四季”烟花三月经贸节晚会尽展扬州风情。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光合作用 D.生石灰吸水
2.近日,我国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投入使用,为海上船舶提供灵活的天然气加注服务。天然气储存区张贴的危险品标识应是
A. B. C. D.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 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是H2O
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部分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烟雾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称量7.2g氯化钠
C.闻气味 D.振荡试管
6.“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建高烟囱排放工厂废气 D.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7.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8.如图①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②~④分别表示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①中硫、氯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其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B.②对应的微粒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C.③、④对应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D.④对应的微粒达到稳定结构,符号是Cl+
9.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Cu C.N D.CO
10.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含碳量比钢大 B.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C.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 D.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小
11.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 B.2CO+O22CO2
C.H2+Cl22HCl D.2Mg+O22MgO
12.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
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则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B.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则纯净物都由同种分子构成
D.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则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14.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以消除这些有毒物质,下图所示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B.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减小
C.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图中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1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室温下,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高低
A.A B.B C.C D.D
17.下图是对20 ℃时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按照图中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5 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1g B.X的数值是5
C.甲溶液原来是不饱和溶液 D.甲溶液原来是饱和溶液
18.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萨巴蒂尔反应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器I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B.该系统在产生O2的同时降低了舱内CO2的浓度
C.反应器Ⅱ中生成H2O和CH4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氢气中的氢元素质量大于生成的水中氢元素质量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分解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D.一定质量的镁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20.经测定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某同学把该混合物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将剩余的固体完全溶于水,过滤干燥后称得黑色固体。请根据计算加热混合物时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2)3个水分子 ;
(3)2个碳酸根离子 ;
(4)氨气 ;
(5)SO2中2的意义 。
2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氧化钙 ③硝酸铵 ④硫酸铜 ⑤活性炭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2)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是 ;
(3)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5)溶解时温度下降的是 ;
2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序号)。
A. B. C.CO D.
(2)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用 。
(3)火箭也可用和,作推进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X的化学式为 。
24.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快,更充分的原因是 。
2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2)P点表示的含义是 。
(3)t2℃时,将6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若要让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且可靠的方法是 ;如果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则需要 。
(5)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方法提纯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
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
(2)写出电解水制氢的反应方程式 。
(3)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4)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27.FeCl3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FeCl3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FeCl2、CuCl2)进行了氯化铁回收实验.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②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 ;
(3)固体A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步骤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5) FeCl3溶液容易生成Fe(OH)3发生变质,在保存FeCl3溶液时,常向FeCl3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FeCl3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 (用字母表示)最合理。
A.稀硝酸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醋酸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加热用到仪器的名称: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口是 (填“a”或“b”)。
(3)装置C与B相比,优点是 。
(4)实验室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能选择装置D、F,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③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29.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学习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及增氧原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碳酸钠具有和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溶液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也能与发生反应:;
③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
④等含的物质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Ⅰ、“鱼浮灵”的制备
步骤1将含有稳定剂的30%的溶液与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使反应充分发生;
步骤2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碳酸钠固体。
(1)“步骤1”中必须加入稳定剂,目的是除去由工业纯碱所配制的溶液中的,不加稳定剂的后果是 。
(2)“步骤2”中加入异丙醇的目的是 。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碳酸钠溶液的成分
(3)请完善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取样,加入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取样,加入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4)加入药品前须进行的操作是 。
(5)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后,应继续通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 。
(6)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2.4g,D装置增重4.4g,则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7)研究表明,过碳酸钠可速效增氧的原理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够促进过氧化氢分解。请设计实验对“碱性物质能够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一结论进行验证,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蒸馏水(呈中性)、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呈碱性)】
五、计算题
30.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6克。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
(2)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6页,共10页
1.A
【详解】A、海水晒盐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A
【详解】A、天然气化学性质活泼,易燃烧,属于易燃气体,故A正确;
B、天然气不属于有毒品,故B错误;
C、天然气不属于腐蚀品,故C错误;
D、天然不属于放射性物品,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正确;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Al,错误;
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是H2O,正确;
故选C。
4.B
【详解】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结论,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名称,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叙述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光,也没有雾,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B。
5.C
【详解】A、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试管内 的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B、称量药品时,氯化钠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正确;
D、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建高烟囱排放工厂废气,仍会污染空气,该选项符合题意;
D、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能保护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解释正确;
B、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隙增大,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解释错误;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解释正确;
D、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氧气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解释正确。
故选B。
8.A
【详解】A、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图示①中硫、氯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其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选项正确;
B、②对应的微粒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选项错误;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③、④质子数不同,故③、④对应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种元素,选项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为2)的结构属于稳定结构,④对应的微粒达到稳定结构,其质子数为17,属于氯元素,质核外电子数=2+8+8=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的氯离子,符号是Cl-,选项错误;
故选:A。
9.B
【详解】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CO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10.A
【详解】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生铁的含碳量更高,故A符合题意;
B、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更低,故C不符合题意;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更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分析】由题意,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各物质的质量比2:71:73,结合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质量比是12:32:44=3:8:1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质量比是56:32:88=5:4:1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且各物质的质量比是2:71:73,此选项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质量比是48:32:80=3:2: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分析】
【详解】A、其有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正确;
B、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C、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
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如镁离子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不正确;
B、离子为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质子和电子也为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粒子,该选项不正确;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则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该选项不正确;
D、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则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B、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
C、生成物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丁为水,水中氧元素显-2价;故正确;
D、由图可知,甲、丙和丁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是氧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
故选:C。
15.D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而金刚石不具有,性质会随结构发生变化,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错误;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错误;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正确。故选D。
16.A
【详解】A、室温下要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则除了溶质种类不同,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该图示所选的溶剂都是汽油,且都是5mL,实验设计正确,符合题意;
B、要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而图示中选用的溶剂种类一个是酒精一个是水,实验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
C、要探究燃烧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应选取着火点不同的两种可燃物做对比实验,而图示中水不是可燃物,根本无法燃烧,实验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
D、要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低,应该选用的是与二氧化碳反应能够看到实验现象的试剂,而图示中选用的氢氧化钠虽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是不论二氧化碳含量高低,都看不到明显现象,实验设计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C
【详解】A、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5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故该温度下,饱和的甲溶液每蒸发5g的水可析出2g的晶体,故20 ℃时5 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2g,故错误;
B、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5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故该温度下,饱和的甲溶液每蒸发5g的水可析出2g的晶体,第三次为了析出4g晶体,需要蒸发10g水,所以X的数值是10,故错误;
C、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5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D、根据选项C可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C。
18.C
【详解】A、据图可知,反应器I中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即反应器I发生的是分解反应。A正确;
B、据图可知,该系统产生了O2,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降低了舱内CO2的浓度。B正确;
C、反应器Ⅱ中氢气与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烷和水 。即,所以反应器Ⅱ中生成H2O和CH4的质量比36:16=9:4。C不正确;
D、根据C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中的氢元素一部分提供给生成的水,一部分提供给生成的甲烷,所以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氢气中的氢元素质量大于生成的水中氢元素质量。D正确。
故选C。
19.C
【详解】A、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是2:1,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质量相等。B错,不符合题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总质量减少,由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当氯酸钾反应完,不再产生氧气,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其质量分数不再变化,C正确,符合题意;
D、一定质量的镁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生成氧化镁,在密闭容器内镁元素的质量不变,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A
【详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并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为39%,由于反应后黑色固体为二氧化锰,而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氯酸钾和氯化钾的质量之和为100g-20.7g=79.3g,又由于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为二氧化锰和氯化钾,而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氯化钾的质量为,再结合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79.3g-74.5g=4.8g,故选A。
21.(1)Ca
(2)3H2O
(3)
(4)NH3
(5)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详解】(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2)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3个水分子3H2O;
(3)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4)氨气化学式为:NH3;
(5)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SO2中2的意义: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2.(1)①
(2)⑤
(3)④
(4)②
(5)③
【详解】(1)石墨质软、呈深灰色,在纸上划过留下黑色痕迹,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选①;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选⑤;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配制而成,故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故选④;
(4)氧化钙易吸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②;
(5)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③。
23.(1)B
(2)明矾
(3) +4 CO2
【详解】(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PM10)、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PM2.5)和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B;
(2)明矾溶于水后形成具有吸附性胶状物,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沉降,所以除去水中悬浮杂质用明矾;
(3)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四氧化二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X是CO2。
24.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
【详解】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燃烧更旺。
25.(1)丙>乙>甲
(2)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150
(4) 向溶液中加入乙 降低温度
(5)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详解】(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2)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6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5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50g=150g;
(4)若要让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且可靠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乙;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如果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则需要降低温度;
(5)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乙,常采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26.(1)化石资源制氢
(2)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
(4)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5)BCD
【详解】(1)目前,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资源制氢。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3)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达到一定数值后,温度继续升高时,转化率又下降。
(4)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5)A、由图可知,催化剂为2%Au/a-MoC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A错误;
B、由题中信息可知,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B正确;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C正确;
D、我囯“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CD。
27. Fe + CuCl2= Cu +FeCl2 过滤 Fe、Cu 化合反应 C
【详解】(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生成铜和氯化亚铁;(2)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是过滤解答;(3)根据铁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及铁过量解答;(4)根据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解答;(5)根据盐酸能够和氢氧化铁反应不产生新的杂质,可以防止氯化铁变质产生氢氧化铁解答。(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 Cu+FeCl2;(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故步骤②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3)铁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及铁过量,故固体A的成分是Fe、Cu;(4)步骤⑤发生的反应是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5)盐酸能够和氢氧化铁反应不产生新的杂质,可以防止氯化铁变质产生氢氧化铁,故选C。
28.(1)酒精灯
(2) b
(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 A F##G##H
(5)③
【详解】(1)A中用到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
(2)用A制取氧气的是氯酸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用H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短管口b进入,水从长管口a排出;
(3)装置C中有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进入锥形瓶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4)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反应物为固体,条件是加热,故发生装置可以选择装置A;甲烷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以选择装置F或G或H;
(5)装置D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多孔隔板上应该放固体块状或者颗粒状的固体,①中二氧化锰为粉末状固体不适合,装置F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①和②不适合,故选③。
29.(1)铁离子催化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增加了过氧化氢的消耗
(2)减小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过碳酸钠析出
(3)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化钙
(4)检查装置气密性
(5)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全部排入C、D装置中,防止因气体残留影响实验结果
(6)2Na2CO3·3H2O2
(7)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观察到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气泡的产生速率比加入蒸馏水的快
【详解】(1)Fe3+ 的物质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入稳定剂能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2)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加入异丙醇,能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使其结晶析出。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4)若想测定过碳酸钠的化学式,则要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则装置气密性必须要良好,加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5)待反应停止后,继续通入氮气,目的是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全部排入C、D装置中,防止因气体残留而影响实验结果。
(6)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碳酸钠能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则D装置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碳酸钠的质量为y,则


解得x=5.1g、y=10.6g
则过碳酸钠中a:b==2:3,则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7)若想证明碱性物质能够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则可作对比实验,一个加入碱性物质,一个不加,则实验过程为: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观察到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气泡的产生速率比加入蒸馏水的快,则能说明碱性物质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
30.(1)0.4g
(2)设样品中Zn的质量为x。

解得x=13g;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35%。
【详解】(1)①黄铜的成分铜和锌,加入稀硫酸时,只有锌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0g+20g-119.6g=0.4g;
(2)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可以求出锌的质量,进而求出铜的质量和铜的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答案第12页,共12页
答案第11页,共1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初中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第十九章 热和能 第六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答案)